《红楼元梦(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元梦(完结)- 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有人路过,两人忙噤声,虽然没有发现他们,但两人心中却也紧张。

    秦可卿推贾珠道:“你还是走吧,叫人看见,成什么样子?叫别人怎么看我?”

    贾珠无法,只得要走,又转身道:“妹妹,你别生气,我再香一个,好不好?”

    秦可卿见两人已是两心相知,自以为终身有靠,心中认定自己已是他的人了,即便略有一丁半点亲热事体,也不为过分逾矩,便含羞低头不语。

    贾珠见此情形,知道已是默认,心中不胜之喜。捧了她的脸,把自己的嘴贴上了她娇若花瓣的樱桃小口。

    只觉幽香细细,娇喘微微,那种柔软和细致真是无与伦比的美妙。贾珠不禁大胆,把自己舌头伸进秦可卿的香艳小口中。

    秦可卿低吟一声,全身发软,娇柔无力地依附在贾珠的身上。贾珠更是紧紧地搂着她的细腰,贪婪地汲取着她口中的甘美。

    良久,良久,两人终于分开。

    贾珠全身热血沸腾,却也只得强捺冲动。他心中喜悦,心爱的人儿过不了几天就会来到他身边,他便可以为所欲为了,不必在意苦熬这几天。秦少游的诗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说得真是再妙不过了。

    他看着脸色酡红如醉酒的秦可卿,心中怜爱有加,忍不住又亲了一口,才道:“妹妹等着我的好消息吧。我先走了,你还是先回老太太屋里去吧。老太太的饭已过了,你就跟着丫头们胡乱吃点吧,可别饿着了。不然,我会心疼的。”

    秦可卿心内感动,眼带泪花,笑道:“快去,快去。大老爷们的,这么婆婆妈妈。也不怕让人笑话。”

    贾珠笑道:“我才不怕别人笑话呢。以后啊,我就要天下人知道,我就爱妹妹一个,天天守着妹妹,天天对着妹妹婆婆妈妈。”

    贾珠恋恋不舍的,在秦可卿的催促下才走了。边走还边回头看,秦可卿躲在花丛后,不断地挥手示意叫他快离开。

    秦可卿眼见着贾珠走了,看不见了,才回过头来,双手合十,向天祷告:“天可怜见!让我找到了如意郎君。小女子秦可卿今后将感恩戴德,多行善事,以报上天之德。”

    回到贾母处,贾母果然已经吃过饭。见她回来,贾母问她在王夫人用过饭没有,她只说吃过了。丫头们的饭来了,她也没去吃。

    此后,贾珠有事无事便往贾母处来,秦可卿也不回避了,两人也不能干什么,只能以目传情。

    贾母也知道贾珠的心事,只是贾政刚好在政务上有要紧的事,几天没回家,所以也就暂且搁下。

    (八)宁府定亲秦可卿

    这日尤氏生日,请贾母和阖府小姐太太们过去看一天戏。

    元春总也想帮帮秦可卿,免了她后来的不幸遭遇,便暗地嘱咐她,让她辞了贾母,别到宁国府去。

    但贾母兴致颇高,要带了贴身八个丫头都过去,还特意给秦可卿送了两套新衣,叮嘱秦可卿打扮了,随她一起去。

    秦可卿不忍拂了贾母的意思,也不好扫了贾母的兴致,她还指望着讨得贾母高兴,允了她和贾珠的婚事呢。所以,最终还是打扮了,随了贾母到了宁府。

    元春欲待不去,但王熙凤最喜热闹,兴致勃勃,硬拉着她也到了这边。

    尤氏请贾母等人上了天香楼。

    天香楼上设了一架透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锦褥俱全,让贾母躺了,叫鸳鸯捶了腿。珍珠把随身带着的水晶眼镜拿了出来,让贾母戴了看戏。

    贾珍便来给贾母请安,并拿了戏单子来,请贾母点戏。这些本来交给尤氏做也就行了,但他也早听说贾母身边的秦可卿国色天香,勾人魂魄,便心痒难捺,定要来见一见。

    贾珍上来,都是自家人,邢夫人王夫人是长辈自不回避,元春和王熙凤等也都是平日里熟识的,不用回避,只站起身来而已。单剩秦可卿,待要回避又不好,只得在贾母身后略掩了身。

    贾珍借上前递戏单子的功夫,下死力看了秦可卿几眼,眼睛便如带了钩子一般。秦可卿见了贾珍的神态,吓得忙背了身去。但即便如此,贾珍还是把秦可卿的相貌神韵看了个仔细。果然是名不虚传,端的天生尤物!他便有些魂不守舍起来,连下楼时戏单子都忘了拿,还是尤氏叫住他,把戏单子递了过去。

    尤氏自然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不乐,却也无可奈何。

    元春早注意了这些,心中着实替秦可卿担忧。

    其他人都没在意这些,只说笑着等看戏。

    戏开场了,正是贾母点的《荆钗记》。大家一起凑了热闹,替古人担了一回心,替古人流了一回泪,又替古人抱了诸多不平。不提。

    贾珍把尤氏叫下来,请到房内,作了一个揖。

    尤氏心中明白,一侧身,不受他的礼,然后故意道:“何故行此大礼?又有什么事求我?”

    贾珍嘻嘻一笑,扳过尤氏的身子道:“我刚才见老太太身后的那个秦姑娘,长得可人心疼的。不如,把她讨了来,放在房里,服侍你,好不好?”

    尤氏白他一眼,撇撇嘴道:“你打迟了主意,人家老太太早就有了安排。”

第一卷 三春争及初春景 8、图美色贾珍定儿媳 失相知贾珠害相思1

    “怎么回事?”贾珍忙问。

    尤氏便把贾母意欲把秦可卿许给贾珠作妾的事情说了一遍。

    贾珍一听,心里便如江心船漏一般,打着旋子,没了着落,失望之极。但思及秦可卿出色的容貌,心中不舍,犹不甘心,仍不死心地问道:“这事老太太已经说明没有?二老爷是个严苛的人,说不定并不同意贾珠成亲之前就纳妾呢。”

    “这个倒没听说。老太太只是有这个意思,还没明说呢。二老爷这几日不知忙些什么,还没落家呢。”尤氏是个老实人,有什么就说什么。

    贾珍听了,心中方始一宽,思量了一番,便有了一定计较。他找了一个小厮来,密密地叮嘱了一番,小厮领命而去。然后又特意对尤氏派了任务。尤氏明知贾珍的算计,心中发苦,却也不敢违拗。

    看过戏,便回花厅吃饭。贾珍此时倒也不急,只在外面招呼几个爷们喝酒吃饭,里面就尤氏领着几个姬妾丫环布菜让菜,服侍着。

    吃过饭,漱口,洗手,吃茶,然后尤氏陪贾母等在后花园子里略走了走。贾母有些倦了,本想先回去,把几个小的留下来继续看戏,但尤氏极力挽留,说珍大爷专门去请的一个唱青衣唱得极好的旦角,寻常人家请也请不来的,难得听他唱一回。贾母一听,便又有了些许兴致,仍回天香楼看戏。

    那青衣果然唱得好,唱腔、身段都极具功力,声情并茂,清丽婉转,动情处扣人心弦,哀伤处催人泪下。贾母竟也不觉疲倦,兴致勃勃地一直跟着哼哼唱唱,比比划划。

    贾珍一直候在书房,等那出去的小厮回来,那明前的毛尖喝了一盏又一盏,脖子都望酸了。

    那小厮终于回来,把一样文书递给了贾珍,贾珍略微一看,脸上便露出笑容。他把文书揣进怀中,便向后园里来。

    待戏台上的戏唱得差不多了,贾珍才走上了天香楼。贾母在喝茶,尤氏正陪着说笑。贾珍上了楼,看了尤氏一眼。尤氏便起身,说刚得了几种新鲜的丝绣花样,要带妹妹们去看看,拉着元春、王熙凤和秦可卿一起从后楼梯下去了。

    贾母知道定是贾珍有什么话要说,却不能让姑娘们听见,便笑道:“珍大爷弄这些机关做什么?有什么话直说吧。”

    贾珍便上前笑道:“老太太疼孙儿,孙儿便实说了吧。孙儿早听说老太太身边有一个秦姑娘,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物,针线也好,场面上也来得,跟老太太学理家也出色,所以孙儿想着我们东府里并没有这样一个能帮着你孙儿媳妇理家的人,就想着把她求了来给蓉哥儿做媳妇。这样您孙儿媳妇也不用成日家那样累,孙儿也省心不少了。”

    贾母想不到贾珍会说起这样一件事,她的本意是要把秦可卿给贾珠作妾的,这样荣府里便多了一个可以顶事的人,只是还没有明里提出来而已。而贾珍提出的是给贾蓉作媳妇,是正经大奶奶,那身份和地位便不一样了,对秦可卿而言,这样当然是最好的了。若是不允,便是耽误了秦可卿的大好前程,让别人知道,于她的声名便不利,若是允许,她心里却着实舍不得。心中不免犹豫,沉吟起来。

    贾珍见此情形,便又道:“孙儿想着,秦姑娘的亲事也要她自己的父亲点头作主,所以孙儿就派人去她家提亲,她父亲也乐意。也合过了两个人的八字,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老太太,您看,这是他们两个人的庚帖,请先生算过了,是金玉良缘呢。”

    贾母心里像被剜了一块肉一般,勉强笑道:“珍大爷做事还是这样精细,连庚帖都换好了,还给我说什么?”

    贾珍忙道:“老太太恕罪。孙儿是想着我们东府的确无人,心里着急,便自作主张,把这事就这样办了。当然,她是老太太的人,还得老太太点头呢。老太太若是舍不得,那孙儿也无法,只有另外再给蓉儿寻一个好媳妇吧。”

    贾母见事已至此,也只能顺水推舟了,便道:“庚帖也换了,我还有什么舍不得的。终归还是在我们贾家,没落到别家去。只是蓉哥儿还小,成亲还得等上几年吧?”

    “老太太,还有一层,孙儿想着我们东府里至今无人。不如就先让蓉儿成亲,让蓉儿媳妇先当家,过几年再圆房,岂不两便?”

    贾母见贾珍事事都想到了,自己也没什么可说,只心中惋惜,因为自己犹豫了这么几天,竟让东府白白捡了这么一个便宜。只得点头道:“这样也好。她也当得起这个家,就让你们得了这个便宜吧。”

    贾珍见事已谐,心中高兴,顺便也奉承了几句贾母:“老太太调理出的人儿,那是再没话说的。就连身边的丫头也比别人家的小姐尊贵大方呢。”

    至晚开饭,贾母心中不快,并没吃什么,略沾了沾就完了。

    回到荣府,待府中晚辈请安毕,人都散了,贾母才把秦可卿叫到跟前,叫她把自己东西收拾好,明日就回家去。旁边的丫环便给她道喜。

    秦可卿一听,脸上羞涩,心中却十分欢喜,以为是贾珠这边的亲事。

    她回到碧纱橱,欢快地收拾着自己的衣物首饰。这段时间,贾母又给她赏下了不少的衣服和首饰,收拾起来也是一大包。

    这时,珐琅走来,拿了一个绸里哆啰呢的包袱皮,说老太太叫送来给秦姑娘使。

    秦可卿忙站起来谢了,又让珐琅坐下。

    珐琅叹道:“秦姑娘倒修成了正果。我们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秦可卿笑道:“姐姐的结果只怕比我更好呢。我也不过托老太太的福,才终身有靠。姐姐将来求了老太太,只怕做了正经主子奶奶也未可。”

    珐琅笑道:“我们再好,也不过是个丫头。哪像你,有自己的家,还有父亲作主,才有了这么好的结果。”

    秦可卿奇道:“怎么说上我父亲了?这事不是老太太作主?”

第一卷 三春争及初春景 8、图美色贾珍定儿媳 失相知贾珠害相思2

    珐琅笑道:“我们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