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学理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看故事,学理财- 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57?救生艇   

  一次,香港保险业的一代宗师黄伟庆同莫先生乘坐渡轮去九龙。莫先生在听完黄伟庆的介绍后,微微一笑说:“小黄,你看我有必要买保险吗?美国友邦的实力与规模都是一流的,不过我虽然不能和友邦相比,但以我的财力,我可以买下整个友邦公司的三分之一。”   

  听了这话,黄伟庆当场一愣,眼看船将到岸,头脑中也没理出个头绪,不知该怎样对眼前这位财大气粗的先生再次进行保险说明。忽然,黄伟庆看到了停泊在码头的“伊丽莎白二号”,不觉眼前一亮,回头面带微笑对莫先生说:“莫先生,您见多识广,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可以吗?”   

  “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莫先生欣然应答。   

  黄伟庆指着“伊丽莎白二号”说:“您看,那艘巨大的轮船,行驶的时候一定很稳很安全吧?它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吧?”   

  “是的,我看很安全,不会有什么事发生。”莫先生答道。   

  “那就奇怪了。莫先生,您看,它上面装了足有20多条救生艇。既然它很安全,很可靠,那为什么还要准备那么多救生艇呢?那么多救生艇放在它上面,对它来说是不是一个很大的负荷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我真想不通,请您告诉我一下其中的道理,好吗?”   

  莫先生一听就明白了,他再次仔细打量了一下面前的黄伟庆,笑道:“小黄,真有你的,明天早上到我办公室来。”   

  保险对于生命来说就如同万吨轮上的救生艇,宁可不用,不可不备!   

  我们知道,当飞机起飞降落时,我们要系好安全带;旅客乘轮船时要有救生筏、救生衣;汽车要有备用胎、保险杠;杂技演员的高空表演要系保险绳。人寿保险就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安全带、救生衣和保险绳,虽不常用,但我们必须准备。58?思维决定财富   

  一般人的眼中,拾破烂的一定是穷人,想靠拾破烂成为百万富翁,近乎天方夜谭。可是,真就有人做到了。   

  沈阳有个以拾破烂为生的人,名叫王洪怀。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它熔化了,作为金属材料卖,是否可以多卖些钱?于是他把一个空罐剪碎,装进自行车的铃盖里,熔化成一块指甲大小的银灰色金属,然后花了600元在有色金属研究所做了化验。化验结果出来了,这是一种很贵重的铝镁合金!当时市场这种铝锭价格,每吨在14 000~18 000元之间,每个空易拉罐重18?5克,54 000个就是一吨。这样算下来,卖熔化后的材料比直接卖易拉罐要多赚六七倍的钱。他决定回收易拉罐熔炼。   

  看故事学理财 第五章智慧是赚钱的资本 为了多收易拉罐,他把回收价格从每个几分钱提高到每个一角四,又将回收以及指定收购地点印在卡片上,向所有的拾荒人散发。一周以后,王洪怀骑着自行车到指定地点一看,只见一大片货车在等他,车上装的全是空易拉罐。这一天,他回收了13万个,足足两吨半。   

  向他提供易拉罐的同行们,卸完货仍然又去拾他们的破烂,而王洪怀却彻底变了。   

  他立即办了一个金属再生加工厂。一年内,加工厂用空易拉罐炼出了240多吨铝锭,三年内,赚了270万元。他从一个拾荒者一跃成为百万富翁。   

  从捡破烂到改造捡到的东西,能够有这种想法就已经很不简单了,而且能够想到改造后送到科研机构去化验,就更具有了专业的眼光。至于一下子拿出那600元的化验费,一般的捡破烂的人是绝对舍不得的。所以,王洪怀虽然是个捡破烂的,却没有穷人的心态,敢想敢做,而且有一套巧妙的方法,这种人,不管眼下他的处境怎样,迟早都会发财致富的。         

◇欢◇迎◇访◇问◇BOOK。◇  

第20节:第五章智慧是赚钱的资本(1)         

  59?活用一切条件,为自己创造财富   

  一个商人到一个小镇去推销鱼缸,但小城的人们没有养观赏鱼的习惯,他们对养观赏鱼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能把鱼长久养活的信心,所以商人到小城里推销了很久,尽管他的鱼缸工艺精细、造型精巧,但是卖了很久依旧是问津者寥寥。   

  商人想了想,在花鸟市场上找到了一个卖金鱼的老头儿,以很低的价格向老头订下500条小金鱼。卖金鱼的老头很高兴,因为他在这个城市里经营金鱼生意多年,生意一直很惨淡,尽管今天这笔生意价太低,但一下子就能出售500条,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千载难逢的一宗大买卖啊。   

  商人让担着金鱼的老头儿同他一起来到一条穿城而过的水渠上游,商人说:“把这500条金鱼全部投放到这条水渠里。”卖金鱼的老头十分不解,商人说:“你尽管放,买鱼的钱我一分不会少给你的。”卖金鱼的老头儿按照商人的吩咐,就把500条美丽的金鱼都投放进了那清波荡漾的水渠里。   

  刚过半天,一条消息就立刻传遍了整个小镇:村边的小渠,不知从哪儿游来一条条漂亮、活泼的小金鱼。镇上的人争先恐后涌到那条水渠边看热闹,许多人都跳到渠里,小心翼翼地寻找和捕捉小金鱼去了。   

  捕到了小金鱼的人,立刻兴高采烈地去街上买了鱼缸,那些还没有捕到金鱼的人,也纷纷涌上街头,抢购玻璃鱼缸。大家都兴奋地想,既然这水渠里有了金鱼,虽然自己今天没捕到,但总有一天自己一定会捕到一尾的,那么买个鱼缸早晚会有机会用上的。         

▲虹▲桥▲书▲吧▲BOOK。  

第21节:第五章智慧是赚钱的资本(2)         

  卖鱼缸的商人虽然把售价抬了又抬,但他的几千个鱼缸很快就被人们抢购一空了,他转眼就发了一笔财。欣喜若狂的商人想,如果不是自己灵机一动在水渠里投放进那区区500尾小金鱼,自己那几千个玻璃鱼缸不知要卖到何年何月呢?   

  “将予取之,必先与之”,你不舍弃那500条人生的“小金鱼”,你就得不到几千玻璃缸的人生“大买卖”。有时候耍点“小花样”会带来“大惊喜”。   

  改变一下传统老旧的做法,遇到机会,随机应变,活用一切条件,为自己创造财富。   

  60?双面杂货铺   

  名古屋有家“日伊高级百货店”,生意一直平平淡淡,不愠不火。眼看着每月的房租水电费一直在涨,而销售量并不见涨,老板有些着急。他也知道目前的产品品种较少,是应该多些品种以满足不同的人群需要。可要是扩大规模势必要再租场地,而就现在店的状况,根本支付不起。怎么办呢?老板一直在苦苦思索。终于有一天,他发现,其实一天当中不同时间段的消费群体是完全不同的。白天光临百货店的多为家庭主妇,而下午五时以后,光临百货店的多为刚下班的年轻职业女性。那么,他灵机一动……   

  于是,从此在一天里的“日伊”有了两种面孔:白天是普通妇女必须的商品,晚上则换上新潮时装和年轻女人喜欢的专用商品。“日伊”成功了,短短五个月里连开了六家分店,三年后,扩展到108个门市部,生意遍及日本各地。   

  “日伊”“一天两变”的经营术,妙就妙在因人因地制宜,巧用时间差,分类经营,使有限的经营场地俨然扩大了一倍,创出最大的利润。一店开成两店,自然财源滚滚。实际上,这就是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价值的一种表现。财务上讲投入产出比,就是要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收益。但是有些时候,结果却不尽人意。所以,要牢牢树立这种观念,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的资源,争取最大的收益。   

  61?一个小男孩的取胜之道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哈佛镇,有群孩子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火车上卖爆米花。   

  一个10岁的小男孩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他除了在火车上叫卖外,还往爆米花里掺入奶油和盐,使其味道更加可口。结果,他的爆米花比其他任何小孩都卖得好。——因为他懂得如何比别人做得更好,创优使他成功。   

  当一场大雪封住了几列满载乘客的火车时,这个小男孩便赶制了许多三明治拿到火车上去卖。结果,虽然他的三明治做得不怎么样,但还是被饥饿的乘客抢购一空。——因为他懂得如何比别人做得更早,抢占先机使他成功。   

  当夏季来临,小男孩又设计出一个能挎在肩上的半月形的箱子,在边上刻出一些小洞,刚好能堆放蛋卷,并在中部的小空间里放上冰淇淋。结果,他这种新鲜的蛋卷冰淇淋备受乘客的欢迎,使他的生意火暴一时。——因为他懂得如何比别人做得更新,创新使他成功。   

  当车站的生意红火一阵后,参与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个小男孩意识到好景不长了,便在赚了一笔钱后果断地退出了竞争。结果,孩子们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不久,车站又对这些小生意进行了清理整顿,而他却因及早退出而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因为他懂得如何比别人做得更清醒,一件事在大家都看好时,他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抽身出来。及时抽身使他成功。   

  后来,这个小男孩成了一个不同凡响的人,他就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创始人保罗·高尔文。   

  一个比别人做得更好、做得更早、做得更新、做得更清醒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优创新、抢占先机、及时抽身的人,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具有如此高明的商业头脑,怎么可能不拥有成功的人生呢?   

  62?出租“最糟电影”录像带   

  许多人创业之初,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为找不到突破口而一筹莫展。吉姆·麦凯布的创业经验,或许对我们有所启迪。   

  当吉姆·麦凯布作为一位心理学家的生涯结束时,他和他从事律师工作的妻子决定开一家“夫妻店”。吉姆·麦凯布喜欢看电影,因而办一家录像带出租商店成为他俩的第一选择。由于他们居住的地区不少商店也有出租电影录像带的业务,他们便成天逛商店,看看哪些电影出租率高,结果发现大多商店出租的是奥斯卡获奖电影和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但也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电影,其中一些只能说是“演出的大失败”。这对夫妻喜欢这些在一般商店里看不到的电影录像带,并认为别人也可能喜欢。   

  当他们的“录像天地”在弗吉尼亚开张时,除了在柜台上摆放了那些常见的好莱坞影片外,还储备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电影,并打出了“本公司供应最糟电影”的招牌。结果,生意出奇之好,顾客蜂拥而至,慕名前来租看那些在电影院里难以看到的电影。   

  由于市场反映良好,麦凯布夫妇又开辟一项新业务,通过免费电话向全美出租“最糟电影”录像带,一年下来,生意达50万美元。吉姆·麦凯布说:“我们发现了一个活动空间,并在竞争中获胜,我们的经验是,做小本生意必须让自己与众不同。”   

  在商业竞争中,要成就一番事业,关键一条就是要善于发现某种需要并去开发它。当你一时无法知道这种需要是什么的时候,不妨倒过来想一想,就像麦凯布那样,人家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