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恩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快意恩仇- 第8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把我当成是揪斗你的人了?我是卖柴禾的,跟那些人走得不是一条道。你忘了,上个月你让我送一担干的杉树枝来。宋老板神机妙算,知道只有用一担杉树枝,才能使令爱免受劫难。”
  宋满福瞧了一眼杉树枝堆放的地点,恍然大悟,说:“又是刘同志伸出救援之手,我们宋家当牛作马也难以报答。”
  “现在不是说客套话的时候。”刘聿义向宋满福做了个关闭大门的手势。
  宋满福会意,马上跑过去关闭了大门。刘聿义搬开了杉树枝,翻开了盖在竹箩筐上的几块木板,只见宋昆英依然面如土色,双目发呆,披头散发,已没了往日的风采。宋满福的妻子翁氏首先奔过去,弯下腰,与女儿抱头痛哭。宋满福走过去,把妻子拉开,说:“昆英还不快站起来,到里屋去,要防那批人杀个回马枪。哭啥?隔墙有耳,别让哭声把鬼引回来。”
   。。

第十八章 美女魅力(7)
两个女人闻言,吓得不敢哭了,宋昆英长时间蜷在竹箩筐里,两腿麻木,勉强用力几遍,就是无法站立起来。情况紧急,刘聿义顾不得男女之大防,心田里冲上了一股勇气,弯下腰,把宋昆英抱了起来,这是他从懂事以来,第一次与女人肌肤相接。
  男女授受不亲,即使在这危难时刻,被抱在刘聿义手中的宋昆英还是脸红耳赤,出自本能,她推了刘聿义一把。毕竟女人的力道太小,刘聿义没啥感觉,或是假装没感觉,抱着宋昆英继续往厅堂走去。宋昆英没有挣扎,只是闭上了眼睛,尽管心中还是觉得不自在。
  到了厅堂,刘聿义将宋昆英放在长木椅上。此时,他才觉得自己浑身有一种别扭的感觉,仿佛做错了什么事一样。为了尽早脱离这种尴尬的局面,说:“时候不早了,我要回家去了。”
  宋满福对卖柴禾的刘聿义再次救了他女儿心怀感激,从怀里掏出一叠钞票,说:“这是三百元钱,不成敬意。”
  刘聿义只从中抽出一张五元面额的钞票,并从自己的口袋里找出三元二角零钱给宋满福,说:“一担柴禾一元八角钱,多一分钱也不敢收。”
  宋满福还是把手中的钱全往刘聿义衣袋里塞去,说:“别嫌少,就算帮我替你妈妈买点补品吧。”
  “这钱我真的不能收,我不能违背了祖训。再说,今日掩护宋姑娘,那是我应该做的事,也没花我什么力气。”
  “这点小意思,你要是不收,我们全家人会感到不安的。”翁氏诚心诚意地说着。
  然而,刘聿义已经拿着尖头木棍担朝门外走去了。也不敢回头瞧,尽管内心里希望能多看宋昆英几眼,但害怕被人窥破了心思,以后不好见人。
  回家后,刘聿义向母亲朱氏谈了今日宋家的所见所闻。他无法断定今日帮忙宋昆英,公然与革命群众作对这件事,是对还是错,想听一听母亲的看法。朱氏说:“一个二十岁的女孩子,一不杀人,二不放火,能有多大罪过?怕是有人别有用心挑起事端吧,你今日把她救下来是对的。一个未出嫁的女孩子被理了阴阳头去游街示众,以后叫她怎么有脸见人?不是坑害了一个姑娘吗。”
  “我也是这样想的。”刘聿义不敢向母亲叙述自己对宋昆英的印象和心里感受。他明白自己的歪心思是见不得太阳的。
  “你要是收了宋家的三百元钱,就不是我的儿子了。”朱氏说,“如果是为了钱去救人,只是做生意,而不是做功德事,要遭天谴的。咱们善良人家,事事要为善,日日要行善,死了才能上天堂而不入地狱。”
  “儿子知道。”其实,刘聿义对母亲的话很不以为然。刘家几辈人积善积德,为什么父亲还死得那么早呢?菩萨为什么不保佑呢?父亲得了个“革命烈士”称号,又能给家里带来什么福气呢?
  “阿弥陀佛,才过了几年安居乐业的日子,这世道怎么又出现了乱象?”朱氏问,“毛主席他老人家知道么?”
  “中央的政策都是对的。破旧俗,立新风,有啥不好?可是政策到了下面就变了味。妈没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取所需,敷衍塞责。”
  “老百姓需要的是过上太平的日子。”朱氏很有感触地说着。
  吃完晚饭,刘聿义闩上了大门,回房间休息去了。
  那年头,山区里的人不知道“电视”是什么东西,文化生活少,全城关才两座电影院,买张电影票还要排两个钟头的队。所以天一黑,大多数人都上床睡觉,刘聿义所在的刘厝村,晚上八点还不到,全村静悄悄,一片漆黑。村里人节俭,只有村大队部门口有盏路灯,发出萤火虫似的光亮。
  刘聿义躺下后不久,迷迷糊糊间听见了从大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声音不大,且断断续续,可能是敲门人心存顾忌,怕惊动了附近房屋的村里人。他睁开了眼,拉开窗帘,窗外一丝光亮也没有,伸手不见五指,抬头望一望天空,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判不准现在的时辰。是谁天没亮就来敲门?刘家人丁单薄,少有亲戚往来,像这样的半夜敲门声,多少年才一次。
   。。

第十八章 美女魅力(8)
他拉亮电灯,穿上衣服,走到厅堂,看了挂钟,差五分钟已经十一点了。朱氏也醒来到了厅堂,母子对视一眼,像是在询问对方,猜到来客是谁了吗?邻家的狗已经叫起来了,很快,全村的狗都叫起来了。宁静的夜不宁静了,成了狗狂叫声的天下。门外的敲门声敲急敲响了,还伴着呼唤声:“刘同志,刘同志……”
  刘聿义望了一眼母亲,半夜开不开门的主意还是母亲拿。农村有个风俗,到了午夜时辰,如果不是亲戚或乡里邻居来访,对陌生人敲门一般不予理睬,怕冤魂野鬼附在来访者的身上进门,给家中带来不安宁。可能是村里的狗吠声让敲门人急了,呼唤声也大了:“刘同志,开门。我是老宋。”
  “开门吧,夜半来敲门,准有什么急事。”朱氏朝着儿子说着。
  刘聿义开了屋子大门。厅堂里照出的电灯光让他看清了门外的夜半访客,是宋满福一家人,除了小儿子宋昆彬外,其他三人都到了。奇怪的是翁氏手上还提了个皮箱,像是要出远门的样子。刘聿义心中感到惊诧,除了卖柴禾给宋家外,他与宋家再没有什么瓜葛了。他问:“你们有事吗?”
  也许是对夜里的访客缺乏接受的心理准备,而一时无法应对,他高大的身材堵在门中间,似乎没有让来访者进屋的打算。
  “打扰了,很对不起。”宋满福话说得不够流畅,似乎有难言之隐。主人好像没有接待客人的打算,他的表情忧虑且无奈。
  来的都是客,怎能如此没礼貌?朱氏在厅堂里大声叫道:“义儿,请客人进屋吧。”
  刘聿义似乎才发觉得自己的失态,不好意思地笑一笑,说:“请进。”
  如同皇恩大赦,宋满福喜上心头,朝着刘聿义连连点头,说:“谢谢,谢谢。”
  谢什么呀?刘聿义感到莫名其妙。
  宋满福带着妻女,进了刘家。
  “请坐。”朱氏热情地向客人打着招呼,然后小心地问,“你们是……”
  “妈,他就是我跟你说过的万年轩饼厂的宋老板,”刘聿义介绍道,“这位是他的爱人,这位是他的女儿。”
  “公私合营多年了,哪里还有老板?”宋满福苦笑着说,“食品厂挂名的副厂长,二等员工。”
  “宋老板半夜来访,有什么事吗?”刘聿义还是习惯地称呼宋满福为“老板”,倒不是心存故意,要刺激对方,更不是要在思想上同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也许是“老板”的字眼太刺耳,宋满福竟打了个哆嗦。“老板”就意味着既不属于工人阶级,也不属于贫下中农,虽不能与剥削阶级完全划等号,但与普通老百姓之间似乎无形中有一条横沟隔着。宋满福说:“我正在努力改造自己,脱胎换骨,自食其力,要正正式式地成为人民的一员。”
  想不到自己无心的叫唤竟伤了宋满福,刘聿义立即表示了歉意,说:“对不起,请老宋同志不要介意。”
  一声“同志”叫得宋满福心里暖洋洋的,是“同志”,不仅意味着对方接受了自己,而且意味着双方的交往已没有重山阻隔了。宋满福说:“今夜里来,主要是对刘同志再次出手救护小女表示感谢。去年舍命救了小女,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来当面道谢,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生意界老板就是这么虚伪!朱氏心里想,城关中心离刘厝村也不过才七八里路的路程,走一个小时还不到,又不是去上海、北京,找啥机会?还要合适?不说则可,一说,朱氏反而来气了。她说:“我儿子救人也不看对象,去年救了令爱,那是高攀了他,成就了他,舍命出了次风头,那还是几世人修的德呢。”
  宋满福听出朱氏讥讽的话音来了。说的也是,人家不顾自己生命安危,出手相救昆英,没亲自来刘厝村道谢,于情于理都不合,难怪刘母不高兴。他说:“大恩不言谢。刘同志对我家的功德不是一句‘谢谢’就能表达的完。我多次告诉我女儿昆英,要记住刘同志的大恩大德,以图报答。”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八章 美女魅力(9)
农村人心地善良,再说做好事并不是为了图报答。宋满福的几句话让朱氏消了气。她说:“你们家今日发生的事,我知道了。你家女孩子认识几个朋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还不准人家谈恋爱?《婚姻法》又是怎么说的?那批人不仅干涉,还要游斗,太过分了。”
  “就是嘛,”翁氏说,“要不是刘同志机智有胆量,我这个女儿活得成活不成还说不准。”
  “你们也别夸他了。”朱氏笑着说。她最喜欢别人夸自己的儿子了,儿子扬了名,她感到光彩。“一来,他刚巧碰上了;二来,年轻人就要有正义感,要乐于帮助别人解难。”
  灯下看美人,是赏美的最好时机。然而,刘聿义正襟危坐,连眼睛都不敢瞧宋昆英一下,形态十分拘谨。倒是宋昆英思想比较开放,时不时地朝着刘聿义瞟下那么一眼。也许刘聿义的第六感官特别敏捷,尽管目不斜视,依然可以感受到那刺激性极强的目光,而且随着如电流般的目光的到来,全身时不时地抖动一下。宋昆英觉得有趣,偷偷地笑了。
  “真是祸从天降啊。”宋满福感叹地说着。他把发生今日这事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朱氏母子。
  原来,宋家有个远房表兄,姓徐,几辈人都以杀猪卖肉为生。在三年灾害困难时期,宋家尽管有积蓄,但空有钱财却买不到果腹的东西。油米肉糖都得凭票供应,全家四个人,每月总共只有四两(一市斤十六两制)菜油供应,一季度供肉二市斤。全家人三餐吃不饱,饿得面黄肌瘦。特别是一双儿女,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偏偏摊上了营养不良的年代。徐家表兄在食品公司当售肉门市部营业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他有了揩油的机会。徐家没有忘记解放前后宋家饼厂对他家肉摊铺子的生意关照,宋家饼厂所用的猪肉几乎由徐家肉铺包供。因而,时常给宋家送几两、半斤猪头肉或猪肺猪肠等猪内脏,过年过节时还会送上成斤肥猪肉。那时候,农村女孩子嫁人,只能换回五市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