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台下张火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台上台下张火丁- 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十  古城西安『摘梅花』(2)
京剧大师程砚秋一生刚直不阿,从不运用“非常手段”去争名逐利。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艺术要靠观众给分”。他认为,一名艺术家要靠台上表现出来的真本事来争取观众,如果你的艺术真好,你便会找到知音,票价再贵,观众也会舍得出钱来买票看戏,看完后说“值”,这样便会有人自愿为你作口头宣传。在这一点上,观众是最公正的。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理念,程砚秋对待艺术,从来都是一丝不苟,这也是程砚秋获得观众信赖和爱戴的一个重要因素。“艺术要靠观众给分”这句话实在是太精彩、太到位了,应成为艺术工作者的座右铭。
  张火丁和师祖程砚秋一样淡泊名利,坚持面向观众,服务观众,用精美的艺术奉献观众。她实际上奉行了一条“艺术让观众给分”的艺术之路。当张火丁把自己的艺术与观众融为一体时,真切地感受到观众给予自己的支持和动力。就这样,张火丁对每场戏都力求精益求精,力求把最精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观众。由此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观众促使她艺术上的提高,她再去把精美的艺术奉献给观众。
  荣膺中国戏剧梅花奖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中国戏剧最高表演奖,自1983年设立以来,对于我国戏剧人才培养、戏剧表演水平的提高、戏剧队伍的建设和戏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00年4月19日,张火丁收到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剧协梅花奖办公室的喜报,她荣膺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第十七届梅花奖颁奖活动在古城西安举行,张火丁于2000年5月24日到达西安。西安,古称长安,是当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笔下《马可·波罗游记》中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一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以西安的蓝田猿人为代表,揭开了人类文明的一页。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此建造了村落——半坡村,成为中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西安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中国意为中央之国,中国的中心之点或叫大地原点就在西安,因此有“秦中自古帝王州”之说。秦始皇在此建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阿房宫,在骊山建造了规模巨大、宝藏极为丰富的历史宝库秦始皇陵。汉唐时期,西安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东有罗马,西有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至今,西安与世界名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公认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美誉,同时也是中国戏剧艺术重要的发祥地之一。适逢开发西部的战略部署,使这座古老的城市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正如中国剧协主席、梅花奖颁奖活动组委会主任李默然所说:“之所以把本届梅花奖颁奖活动放在西安举行,与西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很大关系,对演员来讲,既有继承传统之意,又有迈向未来的展望。”张火丁此前虽然未来过西安,但对西安并不陌生,尤其是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早已是闻名遐迩。
  2000年5月25日晚,西安市举行盛大的仿古迎宾入城式,张火丁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典风韵。深夜,西安大南门外宫灯高悬,锣鼓喧天,古朴凝重的古城墙彩灯闪烁,五彩缤纷。仿唐仕女们手持柳枝、净瓶、焚香炉和日月团扇,在优雅动人的仿唐音乐中列队出迎。仿唐文武百官和“胡史番臣”也鱼贯而出,施礼致意,并向来宾颁发“通关文牒”。此后,来宾进入月城、瓮城,在儿童歌舞和迎宾造型中,登城观赏了美丽的西安夜景。西安人民的盛情,古城独有的魅力,使张火丁感慨系之,尤其是这种独特的、盛大的欢迎仪式,令她终生难忘。
  5月26日晚,西安古都大剧院灯火通明,座无虚席,隆重的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晚会在这里举行。在颁奖晚会上,张火丁彩唱了程派名剧《锁麟囊》片断,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5月27日的《西安晚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张火丁领奖时的大幅照片,并报道了演出盛况。5月27日,张火丁一行到西安高压开关厂进行慰问演出活动,张火丁的演出剧目《锁麟囊》为大轴。工人朋友们有幸目睹了这位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的风采,并观看了她精彩的演唱。张火丁在参观了西安的名胜古迹之后,对西安古老的文化有了切身的感受,尤其是汉唐时期的灿烂文化,对张火丁触动很大,使她深刻地认识到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张火丁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内心还是充满喜悦的。因为梅花奖毕竟是中国戏剧演员的最高奖。但是张火丁依然对获奖采取淡然的态度。她更在乎观众给自己的评价,更在乎自己的艺术能否赢得观众的青睐。这些年,张火丁相继创演了《白蛇传》、《江姐》、《梁祝》等新戏,完全可以申报有关奖项,但张火丁并没有申报。她以为一名演员只要在观众心目中有地位,就知足了,至于得不得奖,并不重要。师祖程砚秋“艺术要靠观众给分”的艺术理念已铭刻在张火丁心中。
   。 想看书来

二十一  创演程派《白蛇传》(1)
京剧《白蛇传》深受观众青睐,但程派没有《白蛇传》,张火丁善于在继承中创新,决定打造程派《白蛇传》,在历经种种艰辛之后,终于成功地打造出程派《白蛇传》,而且她在本剧中融入了不少创新思维和个人的艺术理念,丰富了程派剧目。
  演绎经典,挑战自我
  由戏剧大师田汉创编的京剧《白蛇传》,是中国京剧的经典之作,在京剧舞台上久演不衰。有许多京剧名家都塑造了白素贞这个悲剧艺术形象。其中梅兰芳、杜近芳、赵燕侠、刘秀荣等京剧表演艺术家塑造的白素贞享誉菊坛。
  自恢复传统戏以来,《白蛇传》一直具有很强的票房号召力,说明观众对这出戏情有独钟。这些年在京演出的《白蛇传》主要是三种戏路,一是杜近芳的;二是刘秀荣的;三是赵燕侠的。她们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均有喜爱她们的观众。当年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均涉猎过《白蛇传》,据有关资料记载,只有荀慧生先生演出过全部的《白蛇传》,其他三位大师均是演过一些片断。像程砚秋只演过昆曲“金山寺”和“断桥”两折。程砚秋大师未能给程迷留下京剧“白素贞”的艺术形象,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京剧《白蛇传》里的主角白素贞是一个集多种行当于一身的人物,她在剧中的唱、念、做、舞、打等艺术门类均有所展现。要演好这个人物,必须要具备这些艺术门类的水准。因此,要成功塑造白素贞这个人物决非易事,对演员的艺术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张火丁在排演《白蛇传》前,进行了一些艺术准备。她成功演绎的新版《秋江》和现代戏《绝路问苍天》为张火丁排演《白蛇传》进行了艺术上的铺垫。她决定仍然使用田汉的剧本,但根据程派的特色,要做一些必要的修改,为此特意征求了田汉家人的意见,并得到了首肯。张火丁要将名剧《白蛇传》改编成程派,并非是一件轻易而举的事情。因为程派独有的风格和表演程式与其他派别有着较大的不同,必须融入自己的艺术理念,将程派艺术有机地融合到这出名剧中,使整出戏充分体现出程派的艺术特色,这就要求张火丁在多个层面进行再创作。这对于年轻的张火丁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当张火丁要排程派《白蛇传》的消息传出以后,在菊坛荡起了阵阵的涟漪。对张火丁充满美好期待者有之;对她持怀疑态度者也有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支持张火丁排演《白蛇传》,这对于张火丁增强自信心十分重要。当程派名家张曼玲得知张火丁要排演程派《白蛇传》时,认为此举丰富了程派剧目,也给予了热情的鼓励。粤剧大师红线女在得知张火丁要排演程派《白蛇传》时,专门从广州打来电话,表示赞赏和鼓励。有这么多艺术家作“精神依托”和“坚强后盾”,张火丁对排演《白蛇传》的信心更足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十一  创演程派《白蛇传》(2)
融入新的艺术理念
  张火丁深知,要排演好《白蛇传》这出经典名剧,就必须全方位挖掘自己的艺术潜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艺术能量,探索如何准确运用程派的艺术表现形式。《白蛇传》是表现爱情这一人生永恒主题的。在表现手法上,张火丁认为必须重新审视白素贞这个人物,把握好她的心理特征。白素贞与薛湘灵、张慧珠等人物的身份不同,艺术表演手法也就迥然不同。白素贞是修仙得道的千年蛇仙,身上带有仙气,她自遇到许仙之后,演绎了一场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要表现好这个人物,要让这个人物“活”在舞台上,必须要吃透这个人物的精神实质和内心世界,否则就不可能表现出一个既有仙气、又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白素贞。张火丁反复阅读剧本,体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地展示出她的心路历程,这样演出的白素贞才会有神韵,才会使人物栩栩如生地“活”在舞台上。
  张火丁对程派《白蛇传》进行构建时,自然把程腔放在了第一位。一出戏区别流派的最大特点就是唱腔,如果唱腔的特色不鲜明,那就等于宣告失败。中国京剧院聘请了对程派唱腔颇有研究的著名琴师万瑞兴帮助张火丁设计唱腔。张火丁与万瑞兴共同分析人物,为了使唱腔在艺术风格上和谐统一,张火丁全部采用了万瑞兴所创的唱腔。
  这些年张火丁出演的角色主要是大青衣,只是在《秋江》中饰演的陈妙常一角是花旦。而对于武戏方面,她极少涉猎,只是在反串黄天霸时有过“临阵磨枪”饰演武生的经历。然而,《白蛇传》一剧中的白素贞却有不少武打动作。白素贞的“打”就是对张火丁的一个挑战。张火丁的武戏并非没有功底,当年在天津戏校时学习过《扈家庄》一剧,有武功基础。记得在几年前的一次座谈会上,李紫贵导演曾给张火丁提出,程派武功戏不多,千万别把武功丢了。自那时起,张火丁便有意识地练练武功。当她与张春华说起武打有一定难度时,张春华爽快地说:“火丁,你大胆地去排吧!我为你一个人设计武打,让火千陪你打。”张火丁自习程派以来,已有十年内未怎么动过刀枪。一日不练手生,十年不练自然更加生疏。要演好白素贞这个人物,就必须过好武戏这一关,否则,就不会获得成功。张火丁练武戏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武丑泰斗张春华作指导,有一流的“陪练”张火千。自2000年2月起,一直到《白蛇传》成功演出,在这长达七个多月的时间里,哥哥张火千始终陪同妹妹火丁练武功。张火千武功超群,妹妹自然不能与他相比。有时看到妹妹不得要领,或动作跟不上节奏。一向性格沉稳的张火千也不免有些着急,有时也会训上妹妹几句。张火丁理解哥哥的良苦用心,只好虚心接受。其中“盗草”中的对剑和“金山寺”的快枪,都是哥哥张火千陪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