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散花- 第3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当前猛烈社会转型之际,年所受的冲击不可避免,年的传承遇到挑战。为此,本地的文化人自觉地承担起弘扬传统的使命,联合政府与媒体,举办一次次具有鲜明的沽上特色的民间花会、年节、剪纸大赛、空竹表演,以及今年在宫前举行的盛大的灯谜活动。
  在这里,由今晚报社发起,邀集本地文化学者和民俗专家,挖掘地方年俗,展示沽上传统,为世人奉上一部津门年文化的图文大观。这些学者与专家中,有老天津通,有青年学人,一样都对本地文化心怀挚爱。去年他们曾一起合作过《六百年的天津》,那本书中宽阔的文化视野、渊博的才识和精美的图文方式,引起公众颇大的兴趣。那本书也成为津城六百年纪念时尊贵的礼品。此次再度合作则是致力于周全和详实地展现沽上的年文化。从年的种种礼仪、规制、讲究、禁忌到生活中一切特有的年的方式,几乎应有尽有,没有疏漏,全部包揽。这些年俗,有些至今传用,有些中断已久,作者娓娓道来,为了使我们在饶有兴趣地温习传统中,从文化情感上与先人接通那条缤纷的文脉。
  在这金犬唱春之时,企望本书能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与知识,也让外地人了解到天津这里一份厚重又迷人的年文化。
  且为序。
  (今晚贺岁书《天津卫过大年》序)
  

古今能人拜年来
近几年,今晚报的文化编们萌生编书的兴致,在忙碌的编务间隙,精心地编出一本本上好的图书,每逢春节,呈献于世,以书贺岁,是为雅事。由于书中内容多是天津本地的乡里珍闻、典故习俗和文化遗存,在如今这个愈来愈引发怀旧情怀的农耕的节日里,自然赢得人们的喜爱。同时,这种有图有、别出心裁的“贺岁书”,还给津门的春节平添一点年意,一点乡情,一点温馨,遂成为近年来津门年文化中的一个小小又耀目的亮点。
  今年春节又至。这本贺岁新书捧出来的虽然依旧是天津人之喜闻乐见,却不是天津的事,而全是天津的人能人。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人物,比如闻名天下的历史豪杰,光照古今的文豪艺匠,或是妇孺皆知的各界英才。这些人物是一个地方的骄傲。然而,天津这地方有点特别,除去上边说的历史名人,另外还有另一类人物为百姓津津乐道。他们既是普普通通的世间凡人,却身怀非凡的本领,有着令人称奇的故事,不光叫你听了见了叫好,还让你佩服和折服。他们是俗世奇人,市井英雄,身边的超人。如今,这类人物都被收到贺岁书中,五彩缤纷地拥到跟前拜年来了。
  天津是有性格的城市。一个城市有特色不难,有性格不易。特色是指一个城市的外表长相,性格是指一个城市的性情品格。城市的长相表现在它的建筑和景观中,城市的性情则集体地体现在这个城市人的身上。
  城市的性格都是一方水土养育成的。比方:天津城市形成较晚,此地人更多乡土的纯朴;天津地处燕赵故地,豪爽侠义之气与生俱来;天津自始就是商埠,辄必喜欢热闹,注重人气,人际亲切,生活味道浓郁;天津是个市井城市,平民意识强,不畏权势,这也是草根能人能够成为这里的社会偶像的缘故;天津还是北方顶大的码头,逞强好胜,讲里讲面,钦佩天下有真本事的能人,便是此地人共有的性格。京剧大师张君秋说:“唱戏的只要闯过天津码头,到哪儿都不怕了。”这是说天津人最懂戏,口味高,而且就高不就低,看戏的标准也最苛刻。电影导演谢晋曾对我笑道:“在天津连我上厕所小便时都有人找我签名。”他还不失大雅地说:“我腾不出手来呀。”这话真说出天津人那股子热乎劲儿了。
  天津这种“文化”就是专门滋育能人的。它逼着你必须有真本事真能耐,必需有绝活绝技。为此,在天津人口中说的和纸上写的人物,一概是这样的能人。早年戴愚盫先生写的《沽上英雄谱》和《沽水旧闻》不就是这样吗?
  如今,这本贺岁图书,依旧一以贯之地以赞美、夸奖、钦佩并夹带着幽默的口气,讲述这些本乡本土的能人,尤其还把当今身怀绝技的艺人(今称艺术家)收入其中,并啧啧赞赏,显示此地的文化气质和精神性格依然故我。再加上今晚报社文化部编们不辞辛劳,四处搜寻精美图片,为本书增光添彩,相信这必定是鼠年春节津门读者的一道文化美餐。写到这里,我忽然神驰于明年,想到下一个春节、下一本贺岁书还会有什么如此美妙的选题么?转念一想,我真是想得太远。反正,春节年年过,一岁一新书,妙笔写如,细看都是福。
  福,即祝福。此乃贺岁之本意,亦贺岁书之本意也。
  是为序。
  (今晚贺岁书《津沽能人》序)
   。。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
为什么说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因为,人文精神是人共有的灵魂,也是社会的灵魂。社会和人都不能没有灵魂。而教育是以人为本、服务于社会的,所以说,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或者说是灵魂的教育。
  什么是人文精神?它是从哪里来的呢?
  首先,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人文精神是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但它不是一种自然的积淀,而是人类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断地认识与自我总结之后,理性地升华出来的。当文艺复兴提出的人文主义彻底地终结了中世纪的野蛮与黑暗,而使西方的文明史突飞猛进,人类便将那时候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和人道主义一并纳入自己的人文精神的宝库。人类总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地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则与准则,并使之高尚。比如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体育精神、*精神、爱国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确保着人活得幸福、尊严、自由,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其实,人文精神就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和真谛,它是人类文明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世界各民族数不清的智者与仁人都为此做过贡献。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为了照亮自己和照亮未来。人类就凭着这种文明的精神,共同穿过两次世界大战时深渊般的苦难。今天我们面对着许多巨大的重重困扰而不绝望,就是因为人类有着共同信奉的人文精神。
  可是上边说过,人文精神是历史形成的。它有一定的历史的特定性。那么在当代这样的全球化,特别是商品化时代必然受到挑战。人文精神的固有准则,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遭遇到颠覆性的冲击。精神的代沟普遍存在。当人文精神出现失落,社会与人都会发生困惑。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或绕行的现实。
  因此人文精神的重建是知识界关心的问题。
  当然,重建不是推倒重建,而是面对当代社会现实的重新构建。必须强调,人类传统的人文精神仍是当代文明的核心。如果我们抛弃传统的人文精神,然后手无寸铁地去抵御物化的时代生活带来的负面问题,其结果必然是无止境的物欲与享乐主义主宰世界。为此说,当代知识界首要的工作是对有的人文精神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再认识。恪守与弘扬人文精神是教育领域必需承担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不是文科教育,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不是知识教育,是精神文化教育;不只是人文学科的事,而是整个教育的事。应该说人文精神的教育应该从摇篮就开始了,最重要的则是在大学。因为只有知识和思维到达一定程度与深度,才能深刻地感知和理解人文精神。
  人在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受教育的全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不只是知识性的系统的学业,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素质的核心是精神,也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在具体的人的身上,则表现在追求、信念、道德、人和、气质和修养等各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特定的人文内和文明理念。那么,人文精神教育的方式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的方式听课与读书。当今中国的大学正在尝试性地采用多样的方式进行人文教育,如人文讲堂、建立各种艺术组织与文化中心、建造校史及其他各种人文博物馆、开展校内外济困扶危的公益活动、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社会实践,以及避免教育商品化等等,旨在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关切社会难点,加强心灵修养与审美素养,浓化和深化校园内崇尚精神的人文氛围。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已渐渐看到人文精神教育的至关重要。
  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其知识就可能用于有害于社会的目的,甚至助纣为虐,化为灾难。校园中人文精神缺失带来的种种问题最终还是要转嫁给社会。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的目的。
  为此,我再重复一次本文的题目: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论坛”论文集《教育的灵魂》序)
  

一个古村落的生态记录
当梵宇把他这部关于后沟村田野调查的书稿交给我,我阅一遍,真是惊讶。他的工作成果和工作精神大大超出我对他的印象。
  应该说,我对他的印象已十分美好。他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之际,特邀赴山西榆次后沟村进行采样考察的影视方面的专家。那次我们的任务是为即将开始的全国性文化普查制作一本范本性的工作手册。我们对这本手册的要求很高,必须严格、简明、规范,特别要强调普查的周密性、详尽性和对生态的记录。这些都要在范本上十分鲜明地体现出来。那么我们这次的采样考察就首先要做到位。在这个专家小组中,梵宇做得最认真和最执著。大多数学者的调查是一次性的,他却从此把后沟村当做自己的“亲戚家”了。在此后的联系中,常常听说他或是“刚刚从后沟村回来”或是“前些天又去了后沟村”。为了记录一个人家的丧事或婚事,他会专门跑一趟山西。一次大年夜,他打来电话说他正在大雪覆盖的后沟村的山上。为了记录那个古村过年的景象,他夜宿在一座寒冷的破庙里。这真令我感动!我想,如果我们的文化人对自己的文化都有这样深切的情怀与责任,就不必担忧当前这场全球化的狂潮了。我曾把他的一些事情记在文章里。每当我感到民间文化抢救的艰辛并倍感孤独之时,就去想想梵宇这些人,想到他们也许正默默在大山或田野中工作呢!渐渐我会觉得有了一些依靠并感到温暖,以致浑身重新充满力量。
  现在,梵宇这部书稿让我知道他真正付出的辛苦。通过这些缜密又扎实的调查与挖掘,一个小小古村落的文化竟让他表现得如此沉甸甸的厚重与迷人。如果没有这样艰辛的付出,这无比丰饶与优美的山村不就永远无人知晓了么?此中,应该特别指出,梵宇的调查完全依照民俗学与人类学的方法。他从不同角度切入山村的方方面面,才能这样立体和深层地显现出古村落的生命整体。同时,他始终注意被记录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