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压力下的企业抉择:左手价值右手利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成本压力下的企业抉择:左手价值右手利润-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价值洼地 现场捉襟见肘(3)
在中国,土地、能源、矿产资源以及劳动力等价格明显被低估,这些低成本的资源曾一度成为“中国制造”的乐园,并让“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珠江三角洲是典型的工厂林立的世界工厂。无数的打工者在这里找到工作,也有无数个老板在打价格战。他们不管自己的生产是否需要创意和管理,他们只关心哪家同类工厂的价格又降低了。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都靠着“低成本优势”这个法宝抢占世界市场的制高点。然而,这种所谓的“低成本”好日子似乎要到头了。2008年7月,石油的价格飙升到每桶140美元,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但原材料价格上涨已无可争议。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意味着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充裕,勤劳能干却不廉价。接踵而来的还有人民币升值、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压力,成本越来越高,“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变得越来越不明显,能走多远?应该说,低成本优势在渐行渐远,而且也走不了多远了。
  2005年,前商务部长薄熙来向欧盟的官员算了一笔账:中国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中客车飞机。一席话击中“中国制造”的要害——低成本、低利润、低技术含量、缺乏自主品牌。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中国99%以上的中小企业从来没有申请过专利,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中国企业因而成为世界性的“技术洼地”。
  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严峻,技术洼地的负面效应最终会显现,中国企业一直倚重的成本利器,变得越来越钝了,尤其是对外出口企业,中国商品的低价诱惑在逐渐消失,而他们又由于无品牌、无技术,海外采购上并不接受成本上涨后的涨价,提价意味着市场萧条,不提价意味着亏损,令很多企业进退两难,因而企业倒闭被淘汰在所难免。
  价值洼地使得“中国制造”在提价中相对被动,而质量问题又成为制造业的一大软肋。许多国家越来越多地对“中国制造”的质量表示担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监管门槛,每提高一次,总有一批企业遭淘汰。国外机构对1994年到1997年全球成长最快的200家公司的调查表明,这200家高成长公司给其投资者带来的回报平均达到45%。同时,也不得不注意到,全球成长最快的200家企业中,只有16%的公司能够保持10年以上的高速成长;我国的高科技公司在近20年间,有近90%的企业被淘汰。
  “中国制造”有近200个产品产量独居世界鳌头,但其大多品牌籍籍无名或者贴上其他国家的知名商标,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却搭不上品牌价值的顺风车,产品的含金量就低了很多。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战,也不是软件的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现在国内企业需要洗脑的地方很多,但最紧迫的是要扭转观念落后、管理粗放、执行力不强等突出问题,要在转变观念、精细管理、强化执行上狠下工夫,才能开创企业新局面。
  有家药企刚刚起步,资金很不充裕,有一批价值数十万元的六味地黄丸,配料时在其中一个配料锅里发现了一块不明物体。事故发生后,不少员工认为其实只要把这一锅物料废弃,同批其他产品的质量是不会受到影响的。然而公司的领导层却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把整批产品销毁。命令下达后,全厂震惊,在销毁现场,不少人还痛心地流下了眼泪。从表面看,这家企业的做法显得过于冒险,但日后的事实证明,其良苦用心收到了奇效,从此以后,质量意识深入人心,该公司的六味地黄丸凭借上乘的质量信誉,迅速占有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后来每一位员工在谈起类似几起危机事故时都面色凝重。看得出,这些事件对他们的震撼之深、影响之大。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只要处理得当,危机可转变为契机,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和引导,如何加强宣传教育,这也是企业经营者观念转变的一个案例。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培养了一批有希望的企业,也“宠”出一批懒汉企业。就好比过惯了好日子的人,心底总认为好日子还在延续。其实,这是阻碍中国企业进步的最大的精神绊脚石,这种维持现状的观念不打破,中国企业就很难脱胎换骨,重新获得生长的力量。在笔者看来,企业一旦萌发“安生”的念头,就意味着面临生存危机。这种潜伏的危机来自企业本身,而且迟早会发生,只是中国30多年来持续增长的大好经济形势为“安生”的企业们提供了苟延残喘的平台,使企业本身潜伏的危机一直推延发生。
  不可否认,转型中的很多企业正遭遇着各种不同的困难。糟糕的公司可能在抱怨中消亡,普通的公司在逆境中辛苦经营,唯有优秀的公司会在变革中成长和壮大。经济转型给企业创造了一个“打破坛坛罐罐”的机会,可以重新建立规则。从表面看,这是一场静悄悄的产业革命,从深处看,却是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裁员减薪 推平小成本耸起大成本(1)
降成本需要软实力,除了价值创新外,还得适时进行利益整合,在内部营造和谐的成本运作环境。成本运作久了必然结成千丝万缕的利益网,如果不顾全局,只就某个方面某个环节或细节降成本,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弄不好会挫伤员工积极性,催生新的成本。
  员工积极性与成本代价
  员工积极性是企业软实力的根本,一旦受损,企业要付出更大的成本代价。
  ——软实力“成”语
  解读成本到深处,你就会发现,为什么成本不能轻易地一砍了之。因为成本是支撑价值的根本,是质与量的统一,顾名思义成本就是“成就根本”。如果图一时的利润,毫无顾忌地砍成本,就会给企业埋下质与量的祸患。西方有民谣则更为形象地阐释了同一道理: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一味地追求低成本,对员工动辄以严苛,压工资、降福利、提工时,把员工当利润机器,实际上这给企业付出更大的成本代价埋下了隐患。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利润不但没上去,成本反而急剧增加,有的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有家生产零配件的制造企业,生产一直很平稳,产品质量也过硬,而且适销对路,市场口碑也不错。令人费解的是,企业经营十年,规模不断扩大,赢利却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出现巨额亏损。总经理一直犯嘀咕:企业严格实行低成本管理,而且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适应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可是,资金总是不能按预期收回,这些钱都跑到哪去了呢?金融危机期间,这家企业因为资金断流,不得不宣布破产,同时被另一家企业并购。新企业进驻后,决定在保持原来生产线的基础上新建两条生产线,选址就定在紧靠生产车间旁边的那片区域,无意中抽干了旁边的小河,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很多零配件丢在里面。原来企业为了控制工人的成本,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如果谁损坏了机器设备,就罚1000块钱,职工怕受罚,就把用坏的东西悄悄扔掉。粗略一算,损失居然达千万元之多。
  《第五代管理》作者查尔斯·M萨维奇认为,怀疑和不信任是公司真正的成本之源,它们不是生产成本,却会影响生产成本;它们不是科研成本,却会妨碍科研的进步;它们不是营销成本,却会使市场开拓成本大大增加。作为一个企业,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是“和气生财”、健康发展的前提,在组织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其实并不在于外在的环境,而在于内部的氛围——员工之间、员工与经理之间,经理与经理之间是“心心相印”,而不是疑神疑鬼。
  企业软实力既讲整合也讲回报,回报是对合作者价值贡献的肯定和尊重。调薪原本是“做好事”,然而一旦方法不对,就会变成“做坏事”。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企业往往被迫收缩战线,减少员工工资的发放。在困难面前,企业首先要尽量顾及员工的利益,共克时艰。工资收入能不降低,就尽量不要降低,即使要减工资,也要多做说服解释工作。危难见真情,这个时候,企业对员工好一尺,将来员工就会回报企业一丈。至于员工,也应尽量体谅企业的难处,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对待,积极主动出主意、想办法,和企业一起打拼,争取早点过上好日子。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裁员减薪 推平小成本耸起大成本(2)
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最艰难的时候,很多企业不以一己之难而为难,不以一己之利而唯利,公开承诺不随意裁员、不拖欠工资,切实保障员工利益,与广大员工一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这体现了作为企业公民的良好道德修养,尽管这是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但在所谓“裁员潮”、“减薪潮”、“倒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势下,企业能够挺住潮汐,引领潮流,坚守道德底线对企业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想起经济危机刚刚爆发,不少企业就将重点都放在保利润上,由此上演出一幕幕“危机裁员”的悲剧。有的企业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前,早就动了裁员的念头,只是碍于社会责任的公理,迟迟未动手,危机来了,正好就汤下面,顺势辞工。有的员工为企业奋斗了大半辈子,只因危机当头,被无端请出。有的企业老板对于裁员之举,口口声声是出于无奈,生死关头,公司利益高于一切,多个员工就多个负担,企业都没法生存,就更没法顾全员工了。
  更有甚者,有些企业老板拿了下游客户交付的定金后,“半夜逃逸”,留下一堆债务和被拖欠几个月薪水的员工。有家合资企业突然裁员1300多人,让当地政府猝不及防。像这样不顾员工生存的企业,完全是不负责任的,是把职工当“包袱 ”,统统甩给社会,是为社会制造负担!企业家的良知在于,在困难的时候,绝对不能牺牲国家、企业及员工利益换取效益增长,因为,每一个岗位背后都牵涉一个家庭。
  减薪,对企业来说是降成本,对员工来说则是降低生活水准,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人们都在诅咒“该死的金融危机”。说实在的,金融危机“该不该死”倒是次要的,因为经济周期是不断交替循环的,关键看企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如果长期以来企业好日子不断,员工薪水在顺风快车中逐年递增,观念上越来越像“温水中的青蛙”,企业借这次金融危机的“西风”,给好日子刹刹车,给员工的安乐意识降降温,注入一些危机意识,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未尝不是好事。但是,如果企业以压成本为名,不开动脑筋想其他办法,一门心思盯着工资做文章,而且过紧日子的第一刀砍的就是一线员工,就未免做过头了。
  企业要生存,员工也要生存。企业一遇到外部困难或业绩不佳便打起员工的主意,甚至把员工赖以生计的那一点点应得的“奶酪”作为“节流”优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