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乡亲-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画相互印证,从印工清晰、着色精致上断定是康熙年代产物。
    自嘉庆以迄道光,年画大部分是率由旧章原版印镌,都还不离大
谱,经过发匪蹂躏掳夺的浩劫,康熙年画已荡然无存。到了同治光绪
时代,听说他们幼年都爱听官监们给说《七侠五义》、《小五义》民间故
事以及公案、说部,影响所及,于是年画又热闹起来。宫中虽然无处张
贴,可是官监们偷偷买进官去托裱装订起来,供小皇上休闲时阅览。
所以这时候年画如智化冲霄楼盗盟单,被压在月牙刀下,艾虎借七宝
刀削月牙刀救师父,黄天霸拿一枝桃射虎,中镖倒地,布局、衣饰、神
情、姿态都出名匠手笔,刻画得传神人理。据说当时有一位年画师傅
叫戴连增,因为年画净挣下四五百亩地养老呢!
    齐如老有一年在萤桥河边茶座瀹茗,跟我谈到年画,他说:“年画
约分七类:一是劝善惩恶的画,二是历史画,三是儿童画,四是风俗画,
五是吉利庆祝画,六是俏皮歇后语画,七是戏剧面。这些年画,有些是
关乎风俗习惯,影响社会人心的好体裁,可惜我们的新旧学者认为是
村农野老的玩意儿,没有加以重视。久而久之,自然归于淘汰,反而是
外国人视为中华国粹,想起来真令人可叹。
    “当年日本人在南满铁路博物馆收藏有几百张,法国巴黎博物馆
收藏更多,并且把它分类,我也搜集了两百多张,可惜都没带到台湾
来。”
    北平的画棚子,每年一过腊八,席棚就都搭起来了,都在东四、西



单、鼓楼前一带。其中西单牌楼一处是同懋增、同懋祥两家南纸店搭
的,生意兴旺时,晚上点燃两只打汽灯,照耀胜过白昼。样张画挂五
层,要哪一张,立刻有人在画案格子里,一抽即得,有条有理。据说这
种方法,是从旧式衙门里案卷房学的。北平名小说家耿小的,他小说
里歇后语最多,画棚子从搭起来那天他就要去画棚里溜达溜达,凡是
有歇后语的年画,他就买回来,作为他写作的资料,而且运用得当并俏
皮。
    现在栖迟海陬,想起当年残冬岁尾逛画棚子,灯下看画情形,已经
是半甲子以前的事了,现在给儿孙辈讲讲说说已经变成老人说古啦!



甲子拾掇
    爆竹一声,献岁发春,一眨眼又是岁逢甲子了。甲是十干之首,子
是十二支之首,以干配支,其变六十,也就是说,要过六十年,才有一次
甲子年呢!
    干支自古相传是天皇氏所创,黄帝时大挠氏才以天于配地支来纪
年月日时。从皇帝纪元开始,到现在整整七十七个甲子了。
    北平名星象家关耐日,虽然学历不高,可是推算命理,有极深的造
诣,连林庚白、李栩厂、袁树聃几位对子平极有研究的学者,对关耐日
都推崇备至。遇到有关命理上的难题,总要找关耐日研究一番,因此
关不但在平津颇着声名,就连上海地皮大王程霖生,虽然对于命理自
认博考精研,可是遇到犹豫难决的大事,还专程到北平去求教呢。癸
亥年小寒之后转瞬就是甲子,他打算在上海大马路买块地皮,照命理



推算甲子跟程的八字冲克太重,劝他甲子年以守成为是,千万不可妄
动。结果程麻皮未听忠告,不但大马路那块地皮大亏其本,就是其他
地皮生意在甲子年都一败涂地,从此对关耐日更是五体投地。关说甲
子年是干支之首,对一般人来说,都是变动较大,所以劝人这一年善自
操持,载舟覆舟起伏甚大,风险也就险恶,每个人都应当特别谨慎。
    笔者在北平时,每年春节,最喜欢逛厂甸,风雅之士多半逛书摊古
玩摊,买些文房用品书籍玉器古玩字画,年轻朋友则喝喝茶,吃点小
吃,看看热闹,买点耍货。我是一进海王村公园,就往西南角几个旧货
摊寻宝,在破铜烂铁堆里溜达,别看不起那些旧货摊,有时真藏有旷世
奇珍,就看您如何挑选啦!癸亥年,我逛旧货摊,曾经以一块二毛钱买
一堆夹七夹八的废物回来,家里人都笑我有点神经,可是这堆破烂,经
我拣选洗刷,在里面居然发现一寸半长方形的艾叶熏图章,尘垢淤积,
有如一块土弹。等冲洗干净,赫然是一方刀法清邃奇逸阳文的印章,
上端刻有一尊低眉尻坐无量寿佛,下刻“甲子吉祥”四个古铢。更难得
的是款边刻字,全都完整,用侧锋竖刀刻着“甲子贞吉,用以为佩”八个
字,下署“稚绳”二字字体较大。我看这方石章,光致柔厚,刀法古博疏
畅,可以断定绝非出白庸手,可惜不知稚绳是哪一朝代的人。有一天
我到散原先生(陈三立)家送我们《诗钟雅集》整理后的抄本,顺便把那
方印章带去打算请教它的出处,碰巧姚茫父在座,姚氏不但诗书画三
绝,对于金石方面的遗文琐事,更是搞纂渊博无所不知。他一看就说
这方艾叶熏是难得一见的河北玉田石头,因为产量极少,又出自水坑,
所以知者不多。我请教姚氏稚绳是何许人,他说:“稚绳姓孙名承宗号
恺阳,稚绳是他的字,河北高阳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1564)适
逢甲子,到了熹宗天启四年(1624)又逢甲子,累官兵部尚书东官大学
士。他精于六壬紫薇斗数,他认为甲子年是他龙跃天门的吉星,也是
虎卧悬崖的恶煞,所以他得了这方名石,就刻了这方印章随身携带以
资厌胜。谁知魏忠贤参谗乞归,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缳
死。明谥文定,清谥忠定。”皇天不负苦心人,散原先生也非常高兴,我
对姚氏的肃括宏深,简直佩服极了。他笑着对我说,并不是他渊博,而
是他刚刚看完明史的《孙文定公列传》,所以能够原原本本说出孙稚绳
的身世来。后来这件事传到齐白石先生耳朵里,他让他的学生李苦禅
借去观赏,齐老不但敬重孙承宗是位忠臣,对于印章的佛像古铢认为
都是神来之笔,他想让我价让,我当然不肯。后来他画了一张三尺长
的条幅,是一座油灯盏.,一只老鼠在灯盏半中腰想往上爬偷油喝,又怕
热油燎首,鼠眼灼灼趑趄不前。从上面垂下一只工笔蝽嬉蛛子,游丝
垂直而下,丝约尺多长,是我历看齐老七十以后的精心杰作。他托王
梦白来跟我情商交换,齐老画草虫一向画得极为雅瞻工致,可是配景
有时则嫌粗犷兀危。可是这幅画刻峭清丽没有一笔写意,全是工笔,
又关乎王梦白的面子,只好割爱交换。琉璃厂荣宝斋南纸店的掌柜何
景明在我处看见这幅画,爱不释手,时逢甲子,首鼠当令,今朝螬子飞
又是好口彩,他怂恿我印了若干便笺跟请客帖子,版存荣宝斋。他们
柜上也用原图印了好几百上千盒的诗笺,数月之间再版了若干次。后
来又把笺纸加矾,一直销到欧美,柜上算是发了一笔小财。白石老人
自从得了这方印,甲子年给人画的画册页,凡是得意之作,都盖上这方



印章,前些时看见蒋碧微收存一本册页,是白石老人工笔草虫,每页左
下角就赫然印有“甲子吉祥”四个朱红字呢!
    再过不久又是甲子年了,市井又传说头鼠年生的小孩,主大富大
贵,又有鼠头鼠尾的小孩福气大,一辈子顺利的流言。舍亲李骏孙榴
孙昆季,不但对于子平均有深厚的研究,曾在上海设立“命学苑”,着有
研究命理的专书《新命》行世。他们认为甲子是干支之首,阴气太重,
那一年做事就业都应当谨言慎行。小孩子宁可避开甲子年,榴孙长子
就是避开甲子,乙丑年生的。这种五行生克,我们门外汉不敢妄加月
旦,不过像过去的龙年,大家大生龙子龙女,闹得今年小学一年级都要
增班,那就未免太庸人自扰,希望大家不要再随便起哄了。

甲子首鼠年鼠谈
    时光弹指,日月如梭,一眨眼又是一个新甲子,照尔雅岁阴岁阳纪
年阏逢困敦,又是首鼠当令了。
    提起鼠的别名,可就多了:北方叫它“耗子”,南方叫它“老鼠”、“老
虫”,《唐书》称鼠为“坎精”,《埤雅》称之为“穴虫”,《云仙杂记》谓鼠为
“社君”,《正字》通称鼠为“耗虫”,韩昌黎因为鼠能站立,前脚能立于颈
上,称之为“礼鼠”,岭南因为鼠可入供,避讳鼠字,称之为“家鹿”,此外
尚有许许多多别名,恕不一一举述。
    北平有一种耍耗子者,他家养的老鼠,有仓鼠、栗鼠、小白鼠几种,
他能训练它们攀梯、跳圈、钻坛子、走钢丝各种技能,耍耗子者穿街走
巷,他所用的唤头叫“聂兜姜”,跟唢呐大致相同,只喇叭口较大,平常
不察,误为唢呐。有些大户人家小孩把耍耗子的叫到院里耍上半小


时,也不过十个八个铜板,也有人家把训练好有技艺的耗子买来玩,一
只耗子就要块儿八毛啦!
    纯白小洋鼠,其毛胜雪,有一对红眼睛,非常可爱,笔者幼年曾养
过两对。后来在学校上生物解剖课,解剖一只灰鼠,不料灰鼠即将临
盆,开肠破肚后一肚子未长毛的肉鼠,非常恶心,从此对鼠类发生抗拒
心理。同时发现“贼眉鼠眼”、“獐头鼠目”,种种有关鼠的成语,再细一
端详,果然鼠的两眼贼忒忒的实在令人起反感。
    舍亲阮夫人,从盛年到晚年足足抽了四十多年鸦片烟。她的烟榻
设在南窗之下,北方的房屋都是纸糊的顶棚,她抽烟有个习惯,喜欢把
烟往棚顶上喷。她去世之后,阴阳生算定九天回煞,那一天家人都回
避别室,就听见屋里翻盆倒瓮,醪醪嗷嗷,以为回煞显灵,吓得谁也不
敢进去看看,恐怕被秧打着。第二天大家一齐进屋,发现顶棚有几块
地方,啮得粉碎,从上面掉下来三四只老鼠,全都奄奄一息,才知道老
鼠们闻烟成瘾,一旦烟瘾大发,才冒死窜出的。
    清朝京师积谷之仓,多达十七个,诸如南新仓、北新仓、海运仓、禄
米仓、新大仓等等都是米粮仓库。有仓就有鼠,仓鼠饱食终日,毫不怕
人。从前稽查京东十七仓的粮官说:“这种仓鼠体重量宏,管仓的工人
尊称为仓神。老鼠尽管成群结队来吃粮食,刭了盘仓的时候,食耗绝
不会超过官订标准,尽管米都泛了黄色,但从不发生米蛀虫。有一年
新换仓官,是内廷总管崔玉贵的侄子,年轻好胜很想好好做点事,首先
从扑灭仓鼠做起,不到匝月就杀了上万只仓鼠,谁知年终盘仓,损耗超
过规定标准,监守自盗,按律当斩。后来在白米斜街发现一家大地窖

里堆满了整窖的精白米十多万斤,据说都是得罪仓鼠给搬运过去的,
后来由崔玉贵内外打点,才改判充军宁古塔。”这种仓鼠有重达一斤多
的,是最有福气的一种老鼠。
    民国二十年笔者初到汉口,住在青年会,总于事宋如海请我到桥
口一家小馆吃小笼粉蒸牛肉。小馆门前有一棵老槐树,在两丈高的树
权上有大如西瓜的黑灰色鸟巢,饭馆伙计说天天一掌灯就有老鼠爬上
爬下忙个不停,后来才知道是老鼠在树上搭窝。我觉得老鼠不在地下
掏洞,而在树上搭窝,真是向所未闻,所以回来后就把这个趣闻告诉了
同事李藻荪兄。他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他说:“后汉书有光武建武六
年,九月大雨连月,鼠巢树上的记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