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热红楼历史十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土默热红楼历史十讲-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却于此时干了一件蠢事,受到朝廷的严厉处罚。演出《长生殿》大获成功的京师“内聚班”,为了答谢剧本作者洪昇,遍请京师名流,“中秋”“国丧”期间,在“生公园”“聚演”《长生殿》,被人告发,朝廷震怒,参与“聚演”的人员都受到了严厉处分。洪昇被“逮捕下狱”、“枷号示众”,并被革去了“国子监生”,彻底断绝了仕进前途。时人作诗嘲笑说:“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可谓深刻。康熙二十八年秋天的悲剧,不仅断送了洪昇个人的前程,事实上也断送了洪氏“百年望族”复兴的惟一一线希望。
  出狱后的洪昇,在万念俱灰、满腔愤悲的心境下,骑了一条毛驴,奔赴京东盘山,欲在清沟禅院剃度出家。盘山多巨石,相传是盘古在混沌中开天辟地创“大荒”之处,又有女娲庙证明是“炼五色石补天”处。洪昇在这里抚今追昔,其心情正是《红楼梦》中所说的“愧则有余,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把自己比喻为“大荒山”、“青埂峰”的一块弃置不用的顽石,不是再贴切不过了么?这也正应该是《红楼梦》的创作缘起。
  《红楼梦》书中交代,作者创作此书,是于“曾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这“一番梦幻”,正是洪昇人生中发生在秋天三次噩梦!感叹家族的败亡,感叹姐妹的惨死,感叹自己的坎坷,洪昇创作《红楼梦》的理由,不是最充分不过了么?《红楼梦》的主题和内容,不是与洪昇的真实经历最吻合么?可能有人说,这是牵强附会,但请问:胡适先生当初断定曹雪芹为作者,不也是如此“考证”的么?有什么直接证据能证明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比较起来,包括曹雪芹在内的所有清代文人,谁有洪昇这样充足的创作《红楼梦》的理由?
  对于发生在洪昇身上的家族悲剧和个人悲剧,当时社会上好多人都归咎于洪昇的“不肖”,“不肖”恶名是封建社会任何一个文人都难以承受的,但洪昇自己又百口莫辩。创作《红楼梦》,“追踪蹑迹”去记载秋天的三场噩梦,为自己的恶名辩白,应是洪昇的本意。但按照封建伦理,洪昇在书中既不敢指责君王,又不能讪谤父母,只好把“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写作,巧妙地制造了“风月宝鉴”的正反两面。洪昇创作此书面临着两难选择,既怕别人看不懂自己的用意,又怕别人知道自己指斥君父的事实,所以一再流露出“谁解其中味”、“谁解诉秋心”的无奈心情。
  第四节    天香楼
  凡是熟读过《红楼梦》的人们都知道,作品有两条主线索,一条是宝、钗、黛三人之间的爱情,一条是宁荣两府的兴衰沉浮,两条线索互相交织,把一系列红楼故事穿了起来,形成我们面前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这两条红楼主线都是明线,《红楼梦》书中还有一条暗线,始终若隐若现地游走在作品中间,使书中几乎所有主要人物都与它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了关系,这条暗线就是“天香楼”。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红楼梦》历史本事(15)
听了这段议论,可能有的红友要掩嘴发笑:这不是瞎掰嘛?切莫早下结论,听在下把话说完再发议论也不晚。《红楼梦》作者用笔确实相当“狡狯”,让多少包括红学专家在内的读者,把对“天香楼”奥秘的猜测目光,投向了公公与儿媳的暧昧关系。
  一、宝姐姐与天香楼
  一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的读者就会哑然失笑:怎么把宝姐姐与天香楼硬扯到一起去了?这是哪跟哪呀!莫着急,听在下细说其中原委。
  我们知道,《红楼梦》的初作者是洪昇,书中姐妹们的生活原型,就是洪昇的“一干”亲姐妹和表姐妹,这些姐妹们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结成“蕉园吟社”,赋诗作画,灯谜酒令,风云一时。洪昇创作《红楼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使这些聪明美丽的姐妹们的事迹,得以“闺阁昭传”,不使其“一并湮灭”。
  书中宝姐姐的原型,是清初著名女诗人、洪昇的表妹钱凤纶。钱凤纶与“天香楼”有什么关系么?有,而且大有关系!钱凤纶在“蕉园吟社”中所取的别号,就叫“天香楼”,她出版的诗集,名称就是《天香楼集》!她的妹妹钱静婉,也是清初著名女诗人,在“蕉园诗社”取别号“古香楼”,诗集名《古香楼集》,不难看出,她就是《红楼梦》中宝琴的生活原型,宝琴在书中就有十首“怀古诗”。
  因为她姓钱,所以作者在书中让她叫“宝钗”,让她有“金锁”,让她家“珍珠如土金如铁”,让她的丫鬟名字都叫黄金莺。清初杭州钱家,是四大家族之一,也确实很有钱。从江南“科场案”发生,她的父亲上了断头台,家庭财产被官府查抄,方才败落了。
  《红楼梦》写薛家进京,是为了宝钗“选秀女”,后来又黑不提白不提了,好像没这回事似的。其实哪里是选什么“秀女”,根本就是全家逮送京师。《红楼梦》写薛家没有父亲,母亲薛姨妈领着“一窝一拖”寄住在亲戚家,应该是从京师遇赦返回杭州时的场景,家已经抄没了,无处安身,不得不投靠亲戚,顾不得是什么“梨香院”了。
  因为钱凤纶有“天香楼”别号,所以《红楼梦》书中让她与“香”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在大观园中居住的地方,是种满了香草的蘅芜苑,她得了“热毒之症”,治病的药也是奇怪的“冷香丸”。对她的病和药,作者写得很隐晦,其中大有文章。
  她的父亲钱开宗犯罪之后,全家二百多口人都被逮进京师,一个哥哥也在悲愤中死去了,真可谓家破人亡!钱凤纶的诗中,对此充满了怨毒的情绪,这大概就是宝钗患“热毒之症”的隐喻。在作为犯官家属逮捕进京期间,如何打发这悲苦的时光呢?作为一个诗人,最大的可能就是苦苦吟作诗歌,抒发胸中的愤懑了。“冷香丸”中的各种香花,实际上就暗示是“天香楼”诗篇。
  洪昇与钱凤纶的关系,应该十分密切,这从二人的别号中就可以看出端倪:钱凤纶的别号是“天香楼”,而洪昇早期的别号则是“啸月楼”!“月中桂子”,“天香云外飘”,正是《长生殿》中的意境。笔者怀疑二人年少时,一起研究过《长生殿》的创作,否则很难解释二人所取别号的关联关系。
  《红楼梦》书中的宝姐姐,最大的特点是博学,诗词水平与黛玉伯仲,善于绘画,能说出绘画所用的所有器具和颜料,特别是对传奇杂剧的熟悉程度,是其他姐妹们远远望尘莫及的!她随口念出的鲁智深的台词,令宝玉高兴得手舞足蹈,招致了黛玉的一顿冷嘲热讽!具有如此博学才能,与表哥一起研究创作以李杨爱情为素材的传奇,是完全可能的。
  二人之间在文学生活中结下了深厚感情,但是否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于史无考。可以肯定的是,洪昇的妻子是他的另一表妹黄蕙,钱凤纶也名花另有主,二人绝对没有结合成。《红楼梦》中悲叹的“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笔者认为说的就是宝钗和黛玉,“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最后结果都不谐,黛死钗嫁恐怕也不是作者愿意,《红楼梦》应该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二、林妹妹与天香楼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的读者忍无可忍了:林妹妹冰清玉洁,你不要把她同天香楼扯到一起,亵渎这个光辉形象了!别着急,当你看完在下的分析,就会消气了。
  在《红楼梦》书中,林妹妹与天香楼确实扯不上直接关系,但两个与林妹妹“眉眼相似”的年轻美貌女子,却与天香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哪两个女子?香菱和晴雯!书中凤姐说香菱眉眼像黛玉,王夫人说晴雯长得像黛玉。两个人都是最令人同情的悲剧下场,她们的下场就是黛玉的归宿。香菱长得像黛玉倒也罢了,书中凤姐还说她长得像“东府小蓉大奶奶”,这就把黛玉与秦可卿联系到一块了,本来,在“太虚幻境”中的那个乳名“兼美”的秦可卿,兼的就是黛玉宝钗之美。
  

《红楼梦》历史本事(16)
《红楼梦》书中黛玉、晴雯、香菱三人,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都是极为美丽聪明的女孩儿,都在凄苦的寄人篱下生活中哀怨着,最后都得“女儿痨”早死了。《红楼梦》的纪实性,说明她们的生活原型就是林以宁;《红楼梦》是小说,允许在写实的前提下加以变幻创作,所以作者把她们分成了不同身份的三个女子,让她们在书中互相映照,增加故事的可读性。大概作者也不愿在书中把自己心爱之人写得过于悲惨,因此让两个女奴代替了黛玉的悲惨命运。
  香菱本名英莲(应怜),被呆霸王薛蟠强纳为妾。薛蟠娶了夏金桂之后,对香菱百般虐待凌辱,最后得了“干血痨”,年轻夭亡。注意这个夏金桂,她出身“桂花夏家”,金桂、桂花都是“天香”的意思。林以宁一生才华横溢,多愁善感,与表哥洪昇昌(洪昇的二弟)青梅竹马,关系非同一般。但由于封建婚姻的原因,林以宁嫁给了钱肇修,就是那个“天香楼”钱凤纶的弟弟。婚后生活聚少离多,十分不幸,诗中充满了悲苦的气息,三十七岁时候,确实在抑郁中得了“女儿痨”,不幸病逝了。
  《红楼梦》书中作者也有暗示:薛蟠看到黛玉“风流婉转”,竟“苏倒在那里”;“薛姨妈爱语慰痴颦”时,宝钗就半玩笑说要让黛玉嫁给哥哥薛蟠;在母女二人的哄骗下,黛玉竟认薛姨妈为母,把宝钗当“亲姐姐”,这些都预示着黛玉将嫁给薛蟠。作者还用香菱向黛玉学诗,表述了林以宁的诗学思想,用香菱的惨死,暗示了黛玉的悲剧下场。
  《红楼梦》中宝玉身边四大丫鬟的名字,都与“天香楼”有意义上的关联:“袭人”的是花气,花香无过天香;“秋纹”乃秋天的云,桂花开在中秋,天香云外飘;“麝月”中是吴刚和桂树,当然与天香关联。眉眼儿像林妹妹的“晴雯”,又是如何与天香关联的呢?《红楼梦》书中,晴雯与桂花无关,却与黛玉共享芙蓉花。晴雯屈死后,王夫人说她得的是“女儿痨”,小丫头说她做了天上的芙蓉花神,宝玉信以为真,为她作了真挚感人的“芙蓉诔”。红学界公认,这首“芙蓉诔”,明诔晴雯,暗诔黛玉。书中确实让黛玉听到了“芙蓉诔”,让宝玉说出了“茜纱帐里,我本无缘,黄土垅中,卿何薄命”的谶语,令黛玉更加狐疑悲伤。
  作者之所以用芙蓉花而不是其他什么花象征黛玉,最主要的原因,是黛玉的原型林以宁创作过一部传奇作品《芙蓉峡》。这部作品已经失传了,只有名字保留了下来,让我们知道了黛玉与芙蓉的关系。林以宁与表哥洪昌青梅竹马,又有创作传奇的共同爱好,所以,《红楼梦》书中描写宝黛一起,听《牡丹亭》、看《西厢记》,应该是真实生活的写真。
  “天香楼”把《红楼梦》中的主要人和事,都有机地穿了起来,使秦可卿、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甄英莲、晴雯等人的事迹,构成了《红楼梦》的故事主体,也若明若暗地透露了作者及其他生活原型的真实经历,成为《红楼梦》全书一条隐写的主线。抓住这条主线去考证《红楼梦》创作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人生经历,我们就会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