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水东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丰水东注-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只雄鹿慌乱中朝这边跑了过来,刘恒双脚一蹬马腹,喊了声“驾!”策马朝前奔了过去,雄鹿转身想跑但已来不及了,马和鹿这时候已不到一百步的距离了,刘恒看的真切,弯弓搭箭,瞄准雄鹿的前胸“嗖”一箭射了出去,雄鹿挣扎了几下便倒在了地上。士兵们“万岁!万岁!”的欢呼了起来。

  这只长着两支长长犄角的雄鹿体形高大,毛色鲜亮。负责收拢猎物的士兵赶紧跑过去把它的四肢一捆,中间穿一条杠子,两个人抬着它刚想走,突然,有人在大喊,“黑熊。”

  大家顺着喊声看去,一只肥大的黑熊正朝那两个士兵跑去,两个抬着猎物的士兵被突如其来的大黑熊吓呆了,连肩上的杠子也不知道扔了,仍然抬着那只雄鹿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快去救他们!”刘恒大声喊道。

  刘恒的话音未落,一个士兵早已冲了过去。这位冲过去的士兵抬手就是一箭,正射到黑熊的一条前腿上,黑熊中了一箭以后,不但不后退,反而更加的凶猛了,只见它咆哮着一瘸一拐地又冲向了这个射箭的士兵。说时迟,那时快,这位士兵的第二箭又出手了,这一箭又射中了它的另一条前腿。黑熊的两条前腿都中了箭,但它仍然没有后退的意思,它象巨人一样的站了起来,企图用两条后腿支撑着身体继续往前冲。这一来,正好给了这位勇敢的士兵一个极好的机会,他的第三箭便射向了这只大黑熊的前胸。黑熊再也无力咆哮了,“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它倒下的地方与这位射箭的士兵只有几步远的距离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熊大战眨眼间就这样结束了。

  这一切,刘恒看得清清楚楚。他对身边的人说道:“快把那位士兵叫过来,朕想和他说几句话。”

  士兵被叫过来后在刘恒的马前跪了下来,“给皇上请安,给太尉请安,给各位大人请安。”

  刘恒微笑着对这位士兵说道:“军中不必行此大礼,你可站起来说话。”

  “谢皇上。”士兵响亮地说道。

  士兵站起来后刘恒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儿,从这稚嫩的脸庞看起来,这位士兵的年龄一定不大,虽然年龄不大,身材却很高大强壮。

  “你叫什么名字啊?”刘恒和蔼地问道。

  士兵回答道:“回皇上,小兵名字叫李广。”

  刘恒微笑着问道:“李广,你是哪里的人氏啊?今年多大了?”

  “回皇上,小兵乃陇西成纪人氏,今年十七岁。”李广回答道。

  “你虽年幼,却很勇敢,弓箭也很娴熟。你刚才冲上去的时候如若射不倒那只黑熊你就会很危险的,你当时想没想到这点啊?”刘恒继续微笑着问道。

  “回皇上,小兵当时只想着不知道几箭能射死它,至于其他什么也没想。”李广朗声回答道。

  “哈哈……”刘恒高兴地大笑了起来,笑完之后,他回头对灌婴、宋昌等说道:“我们大汉的士兵若都如此英勇,区区匈奴,何足道哉。”

  刘恒说的一点儿也没错,李广后来被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只要边关有他镇守,匈奴绝对不敢越雷池一步,唐人王昌龄的诗是这样赞美李广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广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其家族世代习武射猎,因而李广从小就练就了一手神奇的好箭法。

  李广从军后以骑士侍卫皇帝,多次跟随刘恒射猎,格杀猛兽。刘恒曾感叹道:“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景帝刘启时,吴楚七国叛乱。李广以骁骑都尉的身份跟随太尉周亚夫前去平叛,在战斗中因夺取叛军旗帜而威名大震。

  叛乱平定后李广被调到了边关,先后在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右北平等地做太守。

  李广任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太守时,景帝刘启派了一个宠信宦官前来慰问边关将士。这位宦官来到上郡后只知道游玩,一天,他带了几十个骑兵出外狩猎,不巧路遇三名匈奴勇士,被迫与其交战,结果,骁勇的匈奴人射杀了所有的随从骑兵,还射伤了宦官,宦官只身逃了回来。李广认定这三人是匈奴的射雕手,于是亲率百名骑兵去追赶这三名匈奴人。

  匈奴勇士得胜后缓缓而行,被急速赶来的李广追上。李广连发两箭,两名匈奴勇士应声落马,第三名在发愣之中被李广生擒活捉。李广等刚想策马返回,突见远处尘头飘起,数千名匈奴骑兵呼啸前来。李广的士兵见此十分害怕,都想掉转马头往回逃奔。李广大声说道:“大家不要慌,我们现在远离军营数十里,若此时逃奔,匈奴必定追杀。若我们现在阵脚不乱,匈奴疑我为诱敌之兵,必不敢前来击我。”士兵们听了李广的话,仍站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匈奴兵见状果然以为这是一支诱敌之兵,赶紧后撤并摆开阵势。李广又命令士兵继续往敌人的阵地前移动,直到距离敌人两里左右才停了下来。然后李广又下令:“大家都下马解鞍装做休息。”士兵们便都放开了马匹,睡卧在了地上。这时天色已晚,匈奴兵始终觉得他们可疑,不敢贸然前来攻击。半夜时分,匈奴以为汉军在附近有伏兵,想乘夜袭击他们,便悄悄地引兵而去。第二天一早,李广他们平安的回到了军营。

  李广任右北平太守时,有一次出猎,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张弓而射,一箭射去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缝里。仔细一看,原来是石头,再射,就怎么也射不进去了。他生性好猎,一听说哪儿出现老虎,就常常要亲自去射杀,有一次射虎,恶虎扑伤了他,他带伤竟然也射死了这只虎。李广在右北平期间,匈奴称其“汉之飞将军”,畏惧其威名,数年不敢入侵右北平。

  李广为人正直,为官清廉,自己得到的赏赐从来都是分给部下的。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但家中基本上没有什么财产,他也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李广不善言辞,闲居时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李广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他与士兵同甘共苦,行军遇到缺水断粮之时,见水,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见食,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他平时对士兵的要求非常的宽松不苛,因而深得士兵们的爱戴,大家甘愿为他出力卖命。

  武帝刘彻时,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奉命进入漠北打击匈奴。此时李广已年逾六旬,不服老的他仍然积极要求参战并甘愿做先锋。刘彻被拗不过,只得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刘彻随后又暗中嘱咐卫青,“李广年老卤莽又命数不好,不要让他与匈奴正面对阵。”出征后,卫青决定自率精锐部队袭击单于,并让自己的好友公孙敖担任前锋,公孙敖刚刚失掉侯爵,因而卫青想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卫青命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出击,东路道远,水草极少,不利于行军。李广不服,大声对卫青说道:“皇上命老臣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老臣出东道,何也?臣愿居前,与单于决一死战,愿大将军恩准。”卫青不理睬他的请求,命令长史下道文书,催促李广赶快到所在部队去。李广一怒之下没有向卫青告辞就回到了营中,不得已领兵与右将军会合,从东路出发。部队因无向导,迷失了道路,落在了大将军的后面,耽误了约定的军期。卫青的部队也因单于逃跑而无任何收获。回师后,卫青派长史询问李广等迷路的情况,李广不予回答。卫青又派长史传唤李广的幕府人员前去听候审问,李广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一切后果我自承担。”李广对他的部下说道:“我一生共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奉君命出任前将军,而大将军却徙令我行东路,又迷失其道,岂非天意哉!我已年逾六旬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言罢遂引刀自刎。李广部下兵士校尉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论老少妇孺,无论识与不识,皆为之流泪。

  李广有子三人,长子李当户早死,当户有遗腹子李陵。幼子李敢常随军出征,李广死时,李敢正跟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征战。李广死后第二年,李敢以校尉身份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征战匈奴左贤王,夺左贤王鼓旗,斩首甚多,被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李广为郎中令。不久,李敢因怨恨大将军卫青陷害其父李广,击伤卫青,卫青因内心有愧而没有声张,但这件事还是被他的外甥霍去病知道了。后李敢随刘彻等人到甘泉宫狩猎,被骠骑将军霍去病暗中射杀。当时霍去病正被他的小姨夫武帝刘彻所宠,因而刘彻替霍去病辨解说:“李敢乃鹿触杀之。”

  李广之孙李陵长成后也有乃祖遗风,英勇善战,箭术高超,对匈奴作战屡立战功。一次,李陵的五千步兵与匈奴三万骑兵遭遇,李陵率兵利用山区的有利地形与匈奴骑兵激战了十天十夜,击杀匈奴兵马不计其数,匈奴人不知道李陵的底细,觉得这支汉军太强悍,打算退兵。正在这时,李陵的队伍里出了一个叛徒,他告诉匈奴头领,李陵的队伍伤亡惨重,粮食弓箭消耗殆尽,继续攻打便可取胜,匈奴人因而又加强了攻势。李陵的兵这时候只剩四五百人了,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再打下去的结果只能是全军覆没。李陵实在不忍心看到这些英勇悲壮的士兵们全部陪着自己命赴黄泉,因而他选择了以自己的投降来换取这四五百人的生还。

  李陵投降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城。当满朝文武都在愤怒谴责李陵的时候,太史令司马迁却在为李陵辩护。司马迁说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敌数万之师。日夜疾斗,矢尽道穷。士兵张空拳,冒白刃,争死抵敌。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亦不过如此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歼敌之多亦足以震慑天下,李陵虽未战死,李家一门忠烈之功劳当得以报汉也。”

  司马迁的铮铮之言使得武帝刘彻恼羞成怒,盛怒之下,他便使用了人世间最卑鄙的手段对司马迁实施了宫刑。

  其实,司马迁遭受如此对待并不全是他的那句“一门忠烈”之言刺激了刘彻,在刘彻的内心深处他一直是很讨厌司马迁的。这里面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司马迁太过于崇尚黄老了。因祖母窦漪崇尚黄老,逆反心理使然,刘彻从小就厌烦黄老,而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班固语),显然这是刘彻讨厌司马迁的主要原因。

  庆幸的是,刘彻还不是那种混蛋透顶的人,如若是他就此一怒之下杀了司马迁,那么这个世界上也就没有“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了,现在想起来,仍然还为当时的司马迁和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捏了一把汗。

  《史记》中介绍李广的那一篇传记的题目叫做“李将军列传”,通观整部《史记》这样的情况是不多的,因为《史记》里面的人物绝大多数司马迁都是直呼其名的,由此可见司马迁对李广是相当敬重的。

  司马迁在《史记》的结尾部分论及几位“大家”时,介绍“儒家”的字数只有区区六十三字,介绍“法家”和“名家”的字数分别是六十二字和四十六字,介绍“阴阳家”的字数是七十八字,介绍“墨家”的字数是一百二十八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