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不能等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孝心不能等待-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写下这本日记的初衷是留给我自己的。我担心往事如烟,会淡忘这些不堪回首的日子与情感,想把自己对母亲的怀念永久地留存下来。
  2007年5月13日——“母亲节”之前,大连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王小伟,为了做奉献给母亲节的专辑节目,恳请我把日记借给她摘录部分段落,并承诺绝不透露作者的姓名与母亲的有关病况。我考虑再三,才同意了她的恳求。这期互动节目播出后,让我受到了巨大的心灵震撼,想不到那么多人收听了节目,也想不到有那么多少年哭诉自己的良好祝愿。
  从听众的反馈中,我顿悟到: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语)。同样,人世间也有一种最难以弥补的遗憾,那就是未能报答的孝心!
  从那一时刻起,我觉得这本日记是为了那些未能尽孝和未能表达遗憾心情的天下儿女们代言,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对母亲的深情。诚如作家大仲马所说:“母子之情是世上最神圣的情感。”“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语)。我要把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崇敬与追念抒发出来,要把母亲对儿女的慈爱和奉献记录下来。
  这本日记没有构思,没有斟酌。它像感情和泪水一样的自然流淌,不假雕饰,不掩瑕疵。为的是保留那一分真情,一分实感,一分追思,一分遗憾。
  最后,衷心地感谢那些对母亲表达敬意和给我鼓励与支持的亲朋挚友,是你们的真情与期待,让我有勇气把个人的日记付梓示众。同时,也真挚地感谢为这本日记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出版社的编辑和领导。值得一提的是,我与重点图书编辑室的吴立平和周显军两位资深编辑素昧平生,从无过往。但是,面对这样一本日记,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用热泪与真情完成了书稿的编辑工作,去实现一个共同的心愿——把这本日记献给母亲节,以昭示天下的儿女——让孝心不再等待!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书评:梅汝莉——对传统孝道现代价值的思考
“国学热”的出现,是孝道教育升温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倡导孝道的动机却各有侧重:有人认为孝是人伦之始,是中国人传统美德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突出的特色,应当加以弘扬;有人则出于对当前种种不孝敬老人现象的义愤,企盼提倡孝道来呼唤人们的良知;有的人则是因为老龄化社会正在向我们走来,希望借助孝道来解决这一社会难题……
  但是,历史已经离开产生孝道的农业社会越来越远了,仅凭社会直觉性的感悟倡导孝道,是难以使这个曾经独步天下的中华文明之果,重新焕发生机的。我们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对孝道进行严肃的科学研究,促进我国传统孝道向现代转换,赋予它鲜活的时代精神,使孝道教育能够“推得开”、“行得通”,从而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正鉴于此,我开始主持撰写有关孝道教育的书籍。近日,收到了何庆良博士用泪水与真情写成的《孝心不能等待》一书,并且阅读了部分读者对该书动情的评说,又获悉该书即将再版……我国广大民众人文精神的复归,使我这个几十年来长期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深受感动,进一步认识到研究传统孝道的必要性。
  那么,我国传统孝道的精髓是什么呢?
  从“孝”的源头可知,它是理顺家庭人际关系的产物。孝道最初着眼于理顺“长幼”关系,何庆良博士对“孝”字的理解是对的。我借助著名金甲文专家康殷的研究,证实他个人理解的正确性①。金文和甲骨文的“孝”字均由两部分组成,上部是“■”字,是甲骨文的偏旁,写作■或■,其图形大致是■。“■”字,也是金文的偏旁,写作■或■。甲骨文和金文都描绘的是这样一个老人的形象■:“头发松白,体态龙钟,伸手扶杖或儿童”。“孝”字的下部为“子”字,甲骨文写作■、■、■或■,金文写作■、■或■。甲骨文和金文都描绘了这样一个小孩的形象:■,这个“子”字不仅表示婴儿,也“代表少年人形”。康殷考释,金文中的“孝”字写作■或■,“像‘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侍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他还绘图展示“孝”字:■。康殷的考释,从“孝”字的源流上告诉人们,“孝”作为伦理观,表述了晚辈与长辈的人伦关系,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金文的“孝”字,还凸现了行孝的情态:老年人弯腰驼背、体弱力衰,而下面的“子”则着力支撑着老人。从“孝”字的结构还可知,“子”还受着“老”者的呵护与引领。“老”与“子”合一,便赋予“孝”包含的是血缘亲情的长幼关系,显示“孝”是人类延续最直接的传承关系:老一辈培育着后代,后代子孙承接着前辈,一路前行。这种人际关系,是有家庭之后才确立的,所以人们说,有家,才有“孝”。“孝”隶属于家庭伦理,理顺这一人伦关系,家庭才能和睦,人类的繁衍才能够得到保障。
  在中国古代,人们深刻认识到老者掌握着前人的智慧与经验,敬重老者就是尊重前世文明,因而“老”字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中,长期以来都是尊敬词。尊老、敬老、爱老、养老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传统美德,也是历史上形成的良风美俗,促进了中华文明的有效传承延续。足见,孝道教育正是保证恩格斯所关注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传统孝道支撑了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构建。中国的孝道教育还体现了恩格斯关于“社会制度”“受家庭发展阶段制约”的思想,这表现在中国封建社会曾借助孝道,促进社会伦理和政治制度的建设上。以家族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其政治体制却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以家族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同散沙,而中央集权制却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如何使二者能够有机结合,这是保证中国封建社会巩固和发展最为棘手的一大难题。经秦汉之际学术思想的大融合,按照儒家的学说,可以循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序,理顺国家政权和家族性个体农业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有人说儒家主张的“这种宗法制度用血缘亲属的网络把一些散慢的个体家族凝聚成为组织严密的宗法共同体,不仅不受人口迁徙流动的影响,而且具有顽强的再生性的功能,可以凭借人类的自然增殖在任何地区建立起来。”①也就是说,儒家以孝道为中心的家庭伦理思想,能够将形同散沙般的个体经济整合成为支撑中央集权制的有效社会基础,统治者可以采用“移孝作忠”的理念,建立由王权直接掌控的官僚机构,致使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具有“超稳定”的特性。
  不难看出,家庭伦理与社会制度建设的内在联系,中国封建社会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政策,是与其经济和政治建设的需要密不可分的。足见孝道教育在我国古代倍受重视,绝非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故而,我们绝不能简单地将孝道教育视为孤立于社会之外的个人修养。家庭伦理,与社会制度永远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告诫我们,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家庭伦理的建设,必须纳入我们治国方略的视野之中。
  从家庭伦理拓展为社会博爱。儒家的伦理道德教育,保存了一些从原始社会沿袭下来的良好道德传统,比如敬老慈幼等。这种传统与历史上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密切结合,对于形成我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良风美俗,有着重大的影响。
  就社会伦理建设而言,孔子曾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①孔子的弟子有子更明确地重申孔子的思想,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与?”②儒家学者确立了孝道教育的基础地位,认为它是培养完美人格的人的根本。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影响儿童成长的诸多社会因素中,家庭因素显然是最重要的。它是儿童社会联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而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主要的家庭关系。亲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情感关系将会影响到儿童对以后社会关系的期望和反应。中国古人认为孝是“德之本”、是教育起源之一的思想是正确的。
  后来,孟子又发展了孔子的推己及人之道,将孝行由家庭伦理推广到社会,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③的著名观念,大大强化了孝道的博爱精神。《礼记·礼运》篇,还根据孔孟倡导的理念,描绘了人类社会的理想蓝图——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奉行的是“天下为公”的原则,具体体现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孝道的博爱思想,经过历代儒家学者的发展,终于使中国的孝道教育具有了开放性的特点,如下图所示:
  
  
  我国古代以孝道为中心,并不断延伸家庭伦理的思想,逐渐构成了一个覆盖整个社会伦理关系的结构体系,对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建成,有着积极的贡献。它不仅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约束统治者道德行为的作用。例如,《孝经》认为自天子以至庶民,都应当遵循孝道,而且,还应根据各自的社会地位不同,权力的大小,所实施的孝行也应有所区别。 
  传统孝道创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秩序文化”。经过汉代加工发展了的孝道,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典型。无论从理顺人际伦理关系的角度,还是从建立政治等级制度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的孝道,都体现了“秩序文化”的特点。
  作为“秩序文化”的传统孝道,倡导人伦关系应当具有“相互对待”的特性。例如“父慈子孝”的观念,就是“相互对待”的孝道观,它既要求父母应有仁慈之心善待子女,又要求子女应有孝敬之情侍奉父母。应当指出,家庭伦理关系,例如父母与子女之间,或者长幼之间,都具有不对称性。一般来说,在子女处于养育期时,相对于父母而言,他们属于“弱势群体”;当父母年老体弱之后,相对子女而言,他们又成了“弱势群体”。只有各司其责,各尽其能,才是合理的、具有民主精神的孝道观,否则就会造成家长专制,抑或虐待老人等问题,从而扭曲了孝道的本质。我国古代著名家庭教育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明确指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他将父母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威严而有慈”,视为教育好子女的前提,这是很有见地的。中国的传统孝道认为,任何人在社会上都有特定的角色地位,不同的人在孝道中,应承担不同的义务。这种思路对于建立新型的社会秩序和道德文明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承认,传统孝道教育其所以在中国古代产生过强大的影响力,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它适应了家族宗法制小农经济的需要。历史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它依托的社会基础业已丧失。即使在当时具有民主精神的内容,在今天也不一定能够全部接受照搬。这就需要我们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立场上,对其重新进行审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