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幻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幻相-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鲁又打了个电话过来,一接通就听他用明显压低了的音量说,“直接来吧,医院的人全到了,条件都开好了。”

  我开车上路,离要去的那家医院还有几分钟车程的地方,堵上了。

  堵车或许是现代化大都市的标记,差不多一夜之间,西都市这个只是高峰时刻和重点路段塞车的城市,现在已经打破时空界限,让堵车成了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芸芸众生也学会了在望不到尽头的车阵长龙中品味人生的从容与淡定。

  医院的人这会儿可能已经急不可耐,因为老鲁已经打了几个电话进来,问我到哪了。

第三章
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杨佳

  一个只懂法律的人,只是一个十足的傻汉而已——戴维&;#8226;保罗&;#8226;布朗( 美)

  老鲁是我所在的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此刻,他正为一起医疗事故纠纷在市里一家医院和院方代表协商。他是这起纠纷患者家属的委托代理人之一,也是我的搭挡。

  这案子是我的中学老师苏老师介绍来的,当事人就是他在老家农村的亲侄子。我见过苏老师侄子两口子,看上去都是些还不起价钱的老实人,后来我就和他们谈好,代理费事成之后再交。

  当事人的心理有时挺有意思,事前你让他拿代理费,拿个千儿八百的,他可能还觉得心疼,怕这钱打了水漂。如果是全风险代理,就算你说是事成之后对半分,他多半也会答应,这爽快有部分原因是此时所得与所失遥远如海市蜃楼,唤不起他做为“经济人”的计算欲望,部分是因为对有些当事人来说,即便彼时真的五五分账,分剩下的那五成对他而言也他原本可能一无所得要强得多。

  这件案子收费标准我定得不高,本不属于风险代理收费的范畴,但我估计他们事先拿这笔钱出来还是有些难度。当然,如果当初接案时,不是坐在苏老师家那间有些昏暗的客厅里,我可能没那么爽快就这样把这件案子接在手上。

  我们律所的傅主任有次和闲聊时说过我,他说我在这方面的做法有些不职业。当然,他后面又找补回来,说我重感情,在做人上没问题,做律师,首先就是要做人。

  严格来讲,傅主任的话在逻辑上是有些问题的,仿佛律师的职业化与做人互相冲突,又似乎做人是律师职业化的基础。好在我们已经习惯了他的语言风格,傅主任时常发表一些深刻又貌似矛盾的洞见,你很难在这些含义相悖的表述中准确把握他的真实意思表示,让人每每叹服于他的洞若观火与高深莫测。

  其实这件案子,承接之初,我就不打算挣钱,交给老鲁办,是因为这类纠纷的处理,他比我更轻车熟路。

  医疗纠纷,我非行家里手。之前代理过的那件,结果还算满意,过程很锤炼人,走的诉讼程序,一审二审,多次鉴定,发回重审,一不小心就是三年,我的委托人,那起医疗事故中身亡患者的遗孀,当初第一次来所里找我时还是一健步如飞,蛮有精神的老太太,上个月结案拿赔偿款时再见她,已完全是拄拐蹒跚的暮年老人形象了。

  客观而论,那件案子确实锤炼了我,三年中的种种反复确实提升了我在这方面的业务水平,可是我不能总把自己的升华建立在别人的加速老去之上吧,这件案子我要是也办他个三、五、十年的,我以后还怎么面对苏老师啊?

  若要快刀斩乱麻,还得请高人出场。

  上周,我把老鲁请到办公室小坐,把情况做了大致介绍,讲明这是我中学老师亲戚的案子,我怕拿不下来,想请他老人家亲自出马。只是当事人现在拿不出那么多钱,只交了办案费用。我把和当事人谈好的收费标准给老鲁报了一下,问他行不行。他很干脆地一句,“行”,末了又加了一句“是你老师的案子嘛,收费可以再低点”

  其实,我没和他全说实话,连这办案费也是我自己掏的,当时我一激动就接下案子,没当着苏老师的面和他那帮亲戚说清楚,事后想再提办案费的事,就不好开口了。

  我知道老鲁处理这种纠纷比较顺手,我怕我加进去,他心里会不乐意,还不如干脆转给他做。我就和老鲁说,案子就给他一个人做,证据材料我初步准备了一下,具体还靠他把关,需要我协助的,我全力以赴,只是事后即使能收到代理费,我也不参与分了。

  老鲁想了想,说:“案子嘛是还我们俩一起办,前期你不是已经做了工作了嘛,后面的事我主办就是,代理费么,还是平分。”

  我还要再坚持,他大手一挥,“这个不争了,就这么定了,谈案子吧。”

  我就把卷宗交给他看。他看得很仔细。后来,他忽然问我今天几号?我机械地答曰,十五号。

  老鲁告诉我这家医院现在搞一个很重要的创建活动,过几天有考评组要去医院初审。老鲁说得赶在这个节骨眼上造点声势,才好办事。

  “你马上通知当事人来所里办手续吧,得抓紧。”

  “好。这你都知道?”我心想我也是这两天往那家医院跑了几趟,才知道有这档子事,老鲁的消息倒灵通。

  “知已知彼嘛,这些医院什么大事小事我不知道?” 老鲁脸上忽有了丝狡黠,“就说他们院的院长,哼,也是破事一堆,这个月被小三逼婚了。”

  看起来今天我的运气还可以,只在路上堵了不到二十分钟,车流涌动,我把车开到医院对面的停车场停好。从我现在的位置可以看到医院门诊大楼前挂起了一条巨大横幅,“XX医院还我儿子 ”,很是醒目。横幅下站了不少人,少不了几个穿着警服维持秩序的警察。

  协商地点约在了医院对面的一家茶楼,我走进包间的时候,一眼就看见坐在沙发上按摩肚子的老鲁,一旁坐着几个神情庄重的陌生人。

  老鲁忙着介绍,那个头发稀少,梳成大背头的体态有些发福的中年男子,是这家医院的副院长,姓庄。那个年纪稍长的带着金边眼镜的瘦削男人是医务科长,姓孟。那个留着刘海,一身职业装显得挺年轻的女人,是医院的法律顾问,其实以前我们就见过面,只是没怎么打交道,我知道她现在是本市一家大所的合伙人,在医事案件代理上颇有名气。另外一男一女,都是年轻人,也是他们医院的,姓氏和职务我没记住。 

  简单的过场话说过,似乎该进入正题了。医务科的孟科长简单地介绍了今天的情况,孟科长一开口就是那种典型的专业出身口吻,说到专业上的事情时语速很快,谈到的医疗术语还常用英语简称,介绍起事情经过来就显得没那么顺畅。

  两个月前,患者苏某某(男,五岁)因患乙型肝炎入院治疗,由于患者年幼体弱,病情自然转归,于一周前死亡。患者家属当时对医院的诊治工作表示满意,并对医护人员的努力救治表示了感谢。(孟科长的原话如此)患者死亡后第二天家属即将尸体拉走火化,但是昨天上午九时许,苏某某的父母纠集四、五十多人闯进医院门诊区,在大厅搭设灵堂、摆放花圈,播放哀乐,使得正常的接诊工作被迫中断,患者就医受到极大影响。苏某某的父母苏某、张某某向医院提出了巨额的赔偿请求。(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数字,在心里格登了一下,心想老鲁怎么又加码了,我努力控制了下情绪,没让自己的目光投向老鲁)。

  昨天老鲁和我在电话上简单说了下大概的运作,但看起来效果超过我想象,听孟科长这番介绍我才知道,老鲁工作很细,找的都是老弱病残,既能争取到旁观者的同情,又避免了警方的直接干预。他老人家还在大厅里摆出几个展板,贴上很多照片,配上说明文字,搞得图文并茂。

  接下来是医院的庄院长发言,凭感觉他应该做了很长时间的党政工作,或者干脆就是曾耍过挺长时间的笔杆子,说话慢斯条理,出口成章,政策水平很高的样子,说话条理性还特别强,一二三四五,说了好几点,大意一是在院方在诊疗过程中恪守规范,并无过错;二是纠纷发生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院方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三是各级领导对这一医闹事件高度关注,指示有关部门妥善解决,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医闹行为坚决依法处理;四是院方出于人道主义,做了最大限度的让步,决定对患者家属给予一定的补偿;第五点则有点意思,大意是院方绝对相信我们律师做为法律工作者,是顾全大局立场坚定的,但是有些传言,说此次事件是律师挑唆指使,院方对此当然不信,将会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云云。

  我知道庄副院长今天装了一肚子的高论,只恨无处发表,医院的一把手面前,不能说,上司还轮不到你给他上课,徒遭白眼;自己的下属面前,不好说,这些又不是具体的指示,全是废话;一帮医闹面前,不敢说,露面就跑不脱,惹祸上身;说给我们听正好合适,正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们不会拿眼瞪他,也不会明说这是废话,更不会因此抱住他大腿让他回不了家。所以,庄院长可以无所顾忌尽情发挥。

  只是这番讲演,刚才老鲁在时,恐怕就聆听过。但彼时我还没来,似有必要也对我也晓以大义。

  庄院长讲话的时候,我静静地听,间或点点头,是那种若有所悟又空洞无物的点头。

  可能是职业习惯,庄院长的一二三四五点,我只抓住了他每一大点的前一两句话,因为是要点。其他的时候,我的思维不幸发散开来……

  这杯铁观音有轻微涩感,回甘也不持久,看来品级不高;老鲁的胃病可能又犯了,今天的他弄出的阵势很大,不知道成本几何?照目前情况看,今天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较大,只是现在的这个赔偿金额,医院会打几折?如果今天搞定,对苏老师他们总算有个交代。

  我思绪游荡未归之际,庄院长结束了讲话,孟科长他们已经开始和老鲁谈实质问题了。

  老鲁办案一向很有主见(拿傅主任的话说,则是刚愎自用),我就没多插话,只在一边听。双方谈了一会儿,孟科长那边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一次性了结,今天付现款,患者家属方的人全部撤走,以后不再老鲁停下摩挲肚子的手,发话了:“郑律师是放下手上的另一个案子,赶过来的。我也是上午接到孟科长的电话后,才知道这个情况。郑律师来之前,我已经和孟科长一起到了现场和我的当事人做了沟通。这样吧,我们也不能擅自替当事人作主,我和郑律师再去找他们谈,做下工作。”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我和老鲁把苏老师的侄子叫来,简单一说,他显然很满意的样子。

  剩下的就是些手续问题了。一小时后,诸事办妥。那条巨大的横幅从医院门口撤下来,苏老师的侄子也带着那四五十口子连同所有道具离开了。

第四章
我希望网友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不要去挑唆人家——孙东东

  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孔子

  庄院长很有风度地留我们吃饭,老鲁连说感谢,说自己胃病犯了,他老婆熬了粥,等他回家吃饭。

  我也推说还有安排。庄院长便没再客气。

  那个女律师和我们握手告别,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