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的生存法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乙的生存法则-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个职员在工作中犯了错,我批评了他,结果午休时他留下辞呈就走了。连业务交接也没有做。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作为社长,我不能不感到气愤。我能理解他的立场,但是这种没教养的态度太气人了。开工资之后的第二天,他却发来了邮件,问为什么没有收到工资,他的意思是他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他离开公司之前的工资。既然想拿到工资,难道不应该打个招呼再离开吗?”
  这种情况下,究竟是谁对谁错呢?立场不同,做出的判断也会不同。但是有一点是不用怀疑的,那就是甲有甲的立场,乙有乙的立场。这个故事中的职员(乙)一旦做了老板(甲),想法和态度就会截然不同了。成为甲以后,他会无数次地回忆起自己做乙时的事情。“我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为了和网络搜索市场的绝对霸主谷歌竞争,MS决定收购雅虎,但是并没有理会雅虎愿不愿意。为了阻止MS的收购,谷歌决定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雅虎曾经是门户网站中的甲中之甲,最近却成了两大巨头的游戏对象,它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做过乙的人都能知道。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乙的世界很残酷(1)
《眼泪视频》是1997年底第一银行宣传室制作的宣传材料,讲述了因为名誉退休(九十年代随着经济滑坡,很多企业为了自救而采取的措施,劝导职员在达到退休年龄之前退职——译注)而离开职场的职员们的辛酸。巧合的是,1997年苹果公司也实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为拯救世界”(苹果的信条)而工作的职员们开始“为了不被炒鱿鱼”而工作。裁人的同时,也裁掉了梦想。
  ——摘自李源宰《MIT MBA讲课笔记》
  职场像市场一样复杂又喧嚣
  大部分职场人士的心里都会尘封着那么一两件往事,使他们只要想起公司就感觉不寒而栗。公司这个机构就像市场一样鱼龙混杂,喧闹不堪。
  有能力的人身边总是不乏嫉妒的目光,工作能力不强的人身边总是少不了批判的人。阿谀奉承的人势必会遇到敌人,努力工作的人不会放过懒惰的人。那些性格暴躁、我行我素的人碰到一起,势必会发生争斗。你想想吧,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什么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言呢?又有多少有能力的人因为无法适应这种环境而跳槽呢?
  根据“彼得原理”,如果某个机构不持续变革,用不了多长时间,职员就都会变得无能。在一个决策缓慢、无所事事的安逸公司里,原本具有创意的能干的员工都会遭到扼杀。在一个低效缓慢的体系中,原本可以成为支柱的人独自闯荡累了,最终沦落为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工作出色、脚踏实地的人为什么留不下来?有创意的人为什么得不到晋升?有能力的人为什么要挨骂?这种情况令人不可思议,但是很遗憾,现实当中却是屡见不鲜。
  让我们举个更极端的例子。假设一个公司出现了经营困难,受到牵连的人会是谁呢?是无能的人吗?不一定。让我们听听一位亲身经历过“结构调整”的公司人事负责人怎么说吧:
  “有能力,但是人格存在问题的人,最终会退出以团队协作为主的组织。踏实努力工作的职员在更注重结果的组织中也会被裁掉。有时候,具有创意的人也会吃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公司也不得不把这样的苗子拔掉。”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只要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就能组成一支“梦之队”的乙们为什么要痛苦,为什么要哭泣?首先是因为很难找到能够承认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也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公司。第二是即使暂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公司,也会遇到人际关系之类的非业务问题。有位企业家的话证明了这一点:
  “跟我们做生意的公司里有两名后辈:一个酒量好,性格活泼,社交能力很强;另一个后辈虽然不擅与人打交道,但是工作能力很强,而且工作也很努力。他们两个都是不错的后辈。但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好。因为他们都有自己倾向的上司,因为他们性格不同,他们喜欢的上司也不一样。而巧合的是,那两名上司是竞争对手,所以互相憎恶。因此,这两名后辈也分别站到了不同的立场。他们互相揭对方的短处,诽谤对方。可是他们两个都是我的后辈,我该怎么办呢?3个人同时见面是不可能的了,跟这个后辈在一起的时候还要考虑那个后辈的感受,跟那个后辈在一起的时候又要顾及这个后辈的心情,真是左右为难啊。”
  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有时明明彼此印象不错,但是因为上司之间关系不好,也无法成为好朋友。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盲点,那就是让职员们宁愿放弃同事也要坚决拥护和追随的甲,并不能永远保护乙。 。 想看书来

乙的世界很残酷(2)
甲抛弃乙
  对于韩国的甲乙关系来说,1997年底掀起的金融危机不能不算是非常重大的事件。乙的坚实后盾和支持者,也就是甲,在瞬间转身而去。乙在感叹甲的威力的同时,也痛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
  第一银行职员制作的《眼泪视频》成为如实记录当时乙们所处现实的资料。8000名职员的一半,4000多人离开公司的时候留下了这段视频,讲述了在一夜之间失去工作的乙的凄惨和绝望。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第一银行。当时有无数公司都因为经营困难而进行结构调整。职员们的心里充满了伤痛。从来没想过会失业的乙们被抛进了猛烈的寒风。
  无数的乙们没能认清现实,或者无法接受现实,因而痛苦不堪。他们当中的部分人与甲搏斗和抗争,可是乙的力量毕竟是那么微弱。
  2008年,这次事件已经过去10年了。我们的社会表现出了惊人的力量,发挥了出色的恢复能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寒流已经退去,当时的伤痛也在某种程度上愈合了。现在的甲和乙看起来都很平静。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恢复经济的过程中,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些“慢吞吞”的公司已经不复存在了。乙的工作量增加了两倍、三倍,但是最大的变化还在于乙意识到了“与甲的共存是具有时限的”。甲对乙的威胁已经成为牢固的结构,成为日常生活。危机无处不在,甲乙关系就像随时都会粉碎的玻璃杯。甲乙关系中没有理由,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义气。在如履薄冰的竞争社会里,乙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寻求方法。
  在职场,越是往上面,位置就越是稀缺。于是需要有人脱去外衣,有人沦为“闲职”,或者不得不换到别的地方工作。有的公司甚至为了驱逐乙而设立了“鼓励奖”。特销部(特殊销售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公司断定某职员乙已经派不上用场的时候,就会把他调到营业部或广告部,甚至其他毫无关联的部门。
  不过,这种措施并不单纯是职员的“用途废弃”,也不单纯是为了让职员早早离开工作岗位,也有根据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或再教育的目的。如果哪个部门的人力资源处于低效率的配置状态,或者高投入低生产,那么公司为了生存,也就不得不对这个部门进行改良。但是,很少有哪个员工愿意顺从地接受这种安排。大部分员工对于结构调整这个术语本身都持有极度的排斥感。没有准备好做乙的乙们讨厌变化,所以当公司安排他做不同于以前的事情的时候,他就认为这是公司在暗示他离开。
  如果意识到变化是为未来做准备的过程,那么情况就显得不一样了。我们有必要把这种变化看作是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准备,为成为真正的乙而进行的适应训练。只有变化,才能生存。我们必须不断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姿态,让自己随时可以踏足社会。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只能把自己的生存永远托付给甲。甲随时都有可能抛弃乙。
  学习生存之道以求不死
  目睹种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每天在职场奔波劳碌的乙们真的很了不起。他们忍气吞声,千方百计地为生存而努力。至少在大企业,即使短期之内不工作,也还是可以生存下去。如果级别低,则可以避开结构调整之类的“雷阵雨”。不管怎么样,公司在继续运转,工资照发不误。但是从长远来看,乙们的生活却不稳定。不久之后,很多人就会被“废弃”。
  但是,职场人士却意识不到这个事实。他们从来没想过结构调整或名誉退休的对象会是自己。理查德·道金斯在自己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讲过这样的故事,把对生存的强烈渴望表现到了极致。
  “南极的帝企鹅常常暴露在海豹的视线之内。海豹藏在水中,排队站在岸边的企鹅们犹豫着要不要‘游泳’。只要有一只企鹅跳进去,就能知道里面有没有海豹。企鹅都等待其他企鹅跳进水中,有时它们甚至互相推搡,将其中的一只推下水。”
  为了生存,乙们必须学会生存之道。学习企业需要的风格,不断适应企业的需要。不过,努力适应某个企业的风格,这也是冒险行为。适应某个特定的企业,在企业中得到了认可,这种业务能力可能会在其他企业中产生负面的影响。换句话说,在一家企业工作时间太久未必是好事。而且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想要在一家企业中工作到退休,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想生存,乙应该经历多个企业,得到不同的锻炼。但是,这里又存在另外的问题。离开公司的瞬间,公开招聘的优势也随之消失了。如果以跳槽职员的身份进入公司,那么和公开招聘的职员相比就会处于不利地位。这不是薪水的问题,而是长远的生存问题。
  在一家公司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逐渐成长的乙,和经过多家公司得到不断锤炼的乙,究竟哪一个更有利呢?只要乙的目标是拥有幸福的后半生,那就要深思熟虑,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乙的最终目标是生存。不管身处何地,都需要为未来做准备,为生存做准备。
  

目标是生存

  “要想成功,不仅要接受社会,还要超越社会。”
  ——迈克尔·科达(Michael Korda)
  屈辱也是生存战略
  前不久,我见到了正在某企业做部长的后辈。我们喝酒的时候,他对我说“我想辞职”,原因是新来的理事总是欺负他。又喝了几杯酒,后辈气愤地说:“我受不了那个理事,我要辞职。”这种话通常是职场人士随口说说的话,本来可以不用放在心上,但是我作为前辈,不能充耳不闻。于是我问他:
  “你是甲,还是乙?”
  “我,当然是乙了。”
  “你知道在生意场上的乙应该怎样生存吗?”
  “不知道。”
  我给后辈讲了一件事。那是我在创业之初和一名前辈企业家的对话:
  “如果有人可以让你赚到钱,你愿意在甲面前下跪吗?”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岂止是下跪!企业家应该像中国成语说的那样,像韩信那样忍受‘胯下之辱’。刚开始我也觉得这不可思议,但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这样做。”
  我问我的后辈:“你能在上司面前下跪吗?”后辈难为情地摇了摇头。大部分人都觉得下跪是莫大的耻辱。如果必须下跪才能维持职场生活的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