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雄心- 第2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守住阵地,即便如此,仍在德军控制下的城区面积不断缩水。近2万名官兵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若是守不下去了,突围是几乎没有任何希望的,若是放下武器,那又将是德军自战争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体投降!

在华沙,在东普鲁士东南部的要塞区,疲倦的德军官兵们也不同程度低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孤立在前线的部队渴望己方主力的反击,但是反击的号角在哪里?

“一连的撤下来休息,二连的上!”

在位于德国和波兰旧边境线的小镇伦克斯特,隶属于德国国防军第32步兵师的年轻小伙子们正汗流浃背地挖设防御工事,由于持续的劳作极度缺乏体力,而这样的工作又还无法以自动化的机械取代,军官们只好让他们手中的连队轮番休整,以确保整个工程按照上级要求的进入推进。随着一条条堑壕、一座座掩体以及铁丝网区域的逐步成型,建立在一座山丘上的村镇只有几十栋建筑物实际上已经被层层叠叠的防御工事妥善地保护在了德国边境线一侧,炮兵阵地巧妙地利用了这里的地形,使得从东面进攻的敌人无法直接轰击,而跨越两个国家的公路仍然保持着畅通,且每个小时都会有大量的卡车运送部队和物资进入波兰地区,但那些提前放置在路旁的钢架路障随时可以将它隔断。

“这将是用来阻止苏军进入德国的最后防线!”

士兵们从自己的军官那里获得了这样的信息,此时最前沿的阵地还在百多公里之外,看起来很远,但真正能够称作为“防线”的只剩下两条,其一是德军已经坚守了近30个小时的比得哥煦…托伦…卡利什一线,但在苏军一个白天的轮番冲击下,这条防线非但没有因为德军防御部队的增加而愈发坚固,在一些缺乏地形条件的地段,防御工事损毁殆尽,若不是德军及时调动了装甲部队进行增援,苏军甚至已经在维瓦斯河下游取得了突破——精通闪击作战的德军将领们不会不清楚,一旦苏军装甲部队在德军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并且利用速度优势快速迂回,那么德军机动能力较慢的步兵就有可能变成对方的饺子馅!

这第二道防线便是德军在波兰地区的预备防线,它的宽度和一线防线基本一致,但防御纵深却大都只有3到4公里,基本的堑壕和铁丝网显然不足以抵御苏军坦克部队的集中冲击,这里看起来更像是损失惨重的德军部队从一线阵地撤下来休整、轮替部队集结待命的中转站!

“我们要将这里变成牢不可破的壁垒,让俄国人头破血流的铜墙铁壁!”军官们不断大声鼓舞着手下的士兵,从后方运来的第一批大炮已经运抵了预定位置,一些额外配备给基层步兵师的III号突击炮也将在今晚抵达——从最高统帅部的部署来看,高层似乎正在重新调整作战策略,毕竟他们面对的是全功率开动起来的苏军作战部队。顶在一线的苏军部队若是进攻不利,马上会被后面的部队替换下去进行休整,如此往复,仅德军观察到的师级部队番号就已经超过了200个,而已经与苏军接触的德国师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小半!

未过多久,安置在村镇制高点的防空警报器突然响起,部署在德国边境线附近的探照灯阵地重新点亮了夜空,隆隆的炮声打破了人们心中仅有的侥幸。湛蓝色的夜幕中,数之不尽的黑点正浩浩荡荡地自东向西飞行!

尽管临时编入了一批作战飞机,如今德国空军的夜间战斗机部队仍只有三个联队规模,刨去之前两夜的损失,所剩飞机已不足370架。它们所要面对的是总数超过4000架的苏军双发轰炸机以及1600架适合中远程空中护航的苏军战斗机,这看似令人绝望的悬殊对比,却因为德军在夜间空战技术上的优势而留有希望。

在地面雷达基站和探照灯的引导下,德军战斗机群迅速找准了来袭者的方位,然而之前两夜都吃了大亏,苏军轰炸机群再度来袭,绝不至于毫无准备。

“真该死,这些俄国战斗机竟然藏在他们的轰炸机编队里面!太狡猾了!”

一架周身涂着深灰色油漆的Ju…88驾驶舱里,26岁的熟练飞行员克洛特中尉通过机内的通讯线路大声提醒自己的机组成员。由于大幅加强了上半球火力,这种由双方轰炸机改造而来的夜间战斗机最擅长将敌人的轰炸机“开膛破肚”,可若是碰上了真正的战斗机,其机动性和自身防御的短板依然是致命的!

驾驶舱外,来自天空中的银白色月光与来自地面的探照灯光共同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视线,可这偏偏也是双向的——只见一架架苏军的伊…16和一些德国飞行员们还很不熟悉的飞机型号正越过庞大的轰炸机群向德军的空中拦截线猛冲而来,暗赤色的子弹一串串飞过,竟像是夜里成群结队飞行的萤火虫。

紧张的气氛迅速在机舱中蔓延,就在这个时候,耳机里传来了一个年轻而自信的声音:“别紧张,老大!你假装若无其事地飞行,最好平缓地降低高度,试试把它们引下来!”

克洛特中尉知道这个声音来自于机背位置的机枪塔,那里装备着克虏伯公司按照德国空军技术部门的特别要求研发的双联装20毫米机关炮,就外形而言,它们一点都不符合舒适性的要求,因为一旦半圆形的机枪塔内塞进这么个大东西,机枪手们就根本没有立锥之地了——最后的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仿照意大利人在P。108上采用的遥控机枪塔,二是给机枪塔装上坦克的潜望镜,也就是说操作员整个人位于机枪塔下方。鉴于各种飞机的特性不同,夜间战斗型的Bf…110采用了前面一个办法,而用于夜间作战的Ju…88和He…111则采用了后面一种。

“好的,伙计,不过你得瞄准了,俄国人可不傻,想要让他们第二次上当就难了!”克洛特中尉一边回应道,一边轻压操纵盘。在初期的夜间战斗中,由于难以保持高度的空中协调性,各机组一旦接近目标就会分散攻击不同的目标。

“喔,果然来了一架……后面好像还有一架!大家小心了!是I…16!”

作为苏军在战争爆发之初的空战主力,伊…16有着非常容易辨认的外观,浑圆的机身、粗短的下单翼、奇怪的背脊以及特有的扇形尾翼。当它开火的时候,位于机首位置的机枪一闪一闪的朝外喷着火舌。

瞟见一串子弹擦着左边机翼飞过,克洛特中尉的本能反应就是让飞机及时拉升起来,但这一次他忍住了,并且透过通讯器喊道:“快点啊,伦克,不然我们都要交代在这里了!”

话未落音,只听得机舱后面传来了炒豆子般的脆响,那是20毫米机关炮射击的声音——作为一款非常出色的空中利器,它最大的缺憾就是子弹太重以至于制约了火力的延续性。通常情况下,Bf…109只能携带50发,而在夜间战斗型Ju…88上,双联装机炮塔采用的是两个各容纳30发的弹药箱,机舱里能够额外搭载若干这样的弹药箱,战斗中操纵员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更换,虽然费时费力,却能够大为提高空中持续作战能力!

“嘿,干掉一架!稳住了……后面那架不知死活地追上来了!”

耳机中传来的声音依然充满了年轻的自信,其余机组成员无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只是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苏军轰炸机群在几乎未遭拦截的情况越过了边境区域,仅凭地面高炮火力恐怕是无法阻挡它们前往柏林的,难道宏伟的城市即将在残酷的战争中体验一次浴火重生?

狂傲,怒剑横空耀欧陆第46章出路

“我们的终极计划是在35吨空降坦克上安装70倍径的75毫米炮,这种火炮使用爆炸装药穿甲弹时,1000米距离能够击穿至少100毫米的均质装甲,500米距离则能提高到110毫米以上,足以对付我们目前遇到的任何一辆苏军坦克!”

身为空军将领,罗根这还是头一回在诸多陆军元帅和将军们面前以专业的口吻介绍一种实际上是为陆战而研制的兵器,忐忑之余,亦有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直到苏军入侵之后,德国最高统帅部才从前线部队反馈的信息中了解到对手的T…34和KV…1综合性能大大超过了德军现役任何一种型号的坦克,而这也是德军在战争爆发次日输掉了两场小规模坦克会战的最主要原因,可是目前的德国军工体系还在全力生产已经不能满足苏德战场需求的三号和四号坦克,德军将领们立即变成了热锅山的蚂蚁。元首更干脆,勒令陆军技术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一种能够与苏军坦克对抗的重型坦克,并点名将威力强大的88毫米炮作为新型坦克的制式武器!

当罗根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海中立即冒出了虎式坦克那威武的形象,然而一款全新的坦克从设计到形成战斗力通常来说都是很漫长的一段时间。战争可不等人,按照正在波兰前线指挥作战的威廉。李斯特元帅的估计,由于苏俄军队很快就能够在波兰完成新的进攻部署,德国军队可能无法长时间守住目前的防线——对于这样的局面,元首自然很是恼火,以至于这几天留在柏林的德军将领们无不是提心吊胆,唯恐一个不小心撞到了**者的枪口上。

虽然空军的“35吨空降坦克”在火炮和装甲方面都不达不到元首划定的标准,但胜在已经是一款进入样车阶段的“半成品”。于是罗根主动出击,在寻求到了凯特尔和勃劳希奇的支持之后,向元首提出了“双线并进”的建议,即一方面加快“35吨空降坦克”的研制,争取在年底之前为陆空军装备这种至少能够和苏军坦克平起平坐的武器,另一方面,继续按照“45吨重型坦克”的思路走常规的研发…试验…装备路线,估计能够在1942年内生产出第一批威力强大的量产型重型坦克。

尝试着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战争局势的发展,罗根也意识到苏军的主动进攻确实将德国置于一个相当糟糕的处境:日本政府之所以断然拒绝参战,一方面归咎于其言而无信、见利忘本的劣根性,另一方面,他们的战略分析家们恐怕也不太看好德国的胜利。新近加入轴心国阵营的几个巴尔干小伙伴立场并不像墨索里尼政府那样的坚定,一旦德国东部失守,德国本土和巴尔干之间的主要联系将被苏军切断,届时不论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还是匈牙利、斯洛伐克,很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倒戈。除此之外,困守苏格兰高地和冰岛的英军依然是德军战线背后的一柄利刃,挪威和法国的地下抵抗组织亦牵制了不少德国驻军,这些不利因素都让德军始终无法将全部的注意力转到东线!

尽管不是理想中的“救命稻草”,元首还是立即同意将“35吨空降坦克”方案放到高级军事会议上进行商议。

“总体而言,克虏伯、戴姆勒…奔驰、亨舍尔三家公司的改进方案是令人满意的,但我们想要看到新的样车还必须再等上至少两个月。在这里,元首,请容许我向您介绍一下这三种坦克的性能和特点……”

罗根用一根细而长的教鞭对着挂在画板上的设计图纸进行讲解,这个庞大帝国的**者阿道夫。希特勒躬着要、背着手,那幅眼神好像是在鉴赏艺术品,而包括威廉。冯。勒布元帅、费多尔。冯。博克元帅、埃尔温?冯?维茨勒本元帅以及保罗。冯。克莱斯特上将在内的陆军将领们,显然也对这种“半成品”很感兴趣——虽说空军将领们对于战车研制就像是陆军将领对于战斗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