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雄心- 第22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陆军将领们,显然也对这种“半成品”很感兴趣——虽说空军将领们对于战车研制就像是陆军将领对于战斗机的了解一样,大都处于门外汉的水平,但提出具体设计方案的仍然是克虏伯、戴姆勒…奔驰这样实力雄厚的军火商,不论总体设计还是细节都具备充足的可行性。

最后,在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问题上,罗根只是用最简单的语句进行了介绍,顺带提了一句:苏军的T…34和KV…1使用的都是柴油机,战斗中,它们发生爆炸的几率明显要比那些使用汽油机的BT坦克低。

在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使用问题上,在陆军高层早已不是第一次进行探讨。罗根话音才落,拥有65岁高龄的勒布元帅便轻描淡写地说道:

“如果陆军大批量装备使用柴油机的坦克,那意味着后勤部门需要同时运输和供应两种燃料,但后勤的困难还只是最表面的。如果今后我们的坦克大量采用柴油机,固然能够起到罗根将军所说的这些优点,可我们目前采用的合成燃料提炼技术完全是以出产汽油为目的,若是大幅度增加柴油产出,不仅汽油产量会严重受到影响,而且伴生的重柴油将远远超过海军目前所能够消耗的,接下来,德国的整个工业体系将面临一次重整——诸位,这样的重整,将导致我们在战争时期产量出现很大幅度的起伏!”

平淡的语气背后却是犀利的观点:德国以煤为原料进行液化合成的技术已经运用得非常娴熟,但通过干馏法获得的汽油,成本仍然达到了普通石油提取的四倍,若是利用合成燃料大量提取柴油,成本就更加高昂了(这里纠正本书在上一卷的技术错误,其实德国的合成燃料和石油一样,都可以提炼出柴油的,只是成本比较高,而且每产生一吨柴油,适合车辆使用的轻柴油只有20%)。

当罗根再去看小胡子的表情时,发现**者微微低头、闭着眼睛,灯光下,一头黑发中不乏斑斑白丝。

“就我个人的建议,以汽油机为动力的‘克虏伯方案’较为适合需求量较大的陆军,而空军的总需求在200辆左右,充其量也就是三个装甲团的规模,所以可以考虑从戴姆勒…奔驰和亨舍尔两个方案中择优选择!”罗根不慌不忙地回应说。

作为装甲兵指挥方面的专家,克莱斯特将军说:“克虏伯方案真正称得上优秀之处,就是大量采用了四型坦克的现有零部件,这使得最终定案之后,克虏伯…古森能够迅速转产。我个人倒以为,这项方案就像是对现有的四型坦克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和增强,放大了一号的四型坦克!”

克莱斯特一本正经的表情,让罗根很难揣摩出他是打心里支持“35吨空降坦克”,还是只将它作为一种临时过渡型号——可是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德国的豹式和苏联的T…34被普遍认为是整个二战期间最优秀的坦克,虎式和虎王固然令人生畏,但高昂的造价、复杂的结构以及差强人意的机动能力都影响了它们在战略层面的发挥。

这时候,小胡子突然睁开了眼睛,他的目光在四周围搜寻了一下,在人群边缘找到了穿着一身黑色西服的军备部长阿尔贝特。施佩尔,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人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才华,除了帝国总理府的设计和施工,他还领导了不列颠战争初期德国空军的机场群建设,而顶替赫尔曼。戈林出任军备部长之后,他又以极高的效率对整个第三帝国及其占领区的生产资源进行了整合,进入1941年以来,仅法国地区的机车和发动机产量就提高了一倍,从前只能够提供一些基础原料和低档产品的法国企业,如今每个月能够向德军提供1000多辆各种型号的卡车和约200辆法式装甲车,而在英国南部地区,一些工厂也陆续恢复了生产,目前主要提供一些辅助类的军工产品。

“若是开足产能,我们今、明两年能够利用从英国缴获的石油、罗马尼亚的供应以及我们自己的储备提炼出大约一百二十万吨汽油和两百万吨的柴油!”施佩尔就像是元首肚子里的蛔虫一样,不等对方提问,他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打败英国海军之前,德国虽然还没有出现真正的石油危机,但入不敷出的局面却是无可争辩的——战争爆发之后,德国的石油进口量锐减,从1939年9月到1940年9月的这一整年时间里,德国的石油进口量从战前的500多万吨下降到了200万吨,其中约有一半来自于罗马尼亚,约三分之一系根据《苏德贸易协定》从苏联获得。

200万吨听起来很多,可是按照罗马尼亚和苏联提供的石油品质以及德国在40年代的工业技术水平,所能够提炼出的柴油只有70到80万吨,而邓尼茨的狼群在1940年中期每个月就要消耗3万吨。若是德国陆军的装甲师采用柴油机坦克,按照每师每天消耗50吨的最低标准计算,10个装甲师每个月要消耗近2万吨,这还不包括战时的运输损耗!

属于大英帝国的辉煌已经随着德国海空军的密切协作沦为历史,如今德国的船只重新通过清扫了水雷的英吉利海峡进出北海,虽然大西洋深处依然是英国战斗舰艇和潜艇活动区域,但德国的船只已经可以自由前往法国、西班牙以及地中海西部的港口,从那里装运许多以往只能通过铁路和汽车运输的货物。

狂傲,怒剑横空耀欧陆第47章领袖

“发展使用柴油机的坦克是一种趋势,一种必然!”阿道夫。希特勒背着手,在金碧辉煌的大厅中旁若无人地踱着步,在他的周围,站着六位元帅和三十一位将军,仅仅他们肩上的那些金星就足以够得上“众星捧月”这个词。

月之所在,别无他人。

当苏军百万雄师大举入侵之时,德国民众无不惶恐;当红色铁流势如破竹地攻克德军“东墙”之时,百万将士无不惊愕;当苏俄庞大的机群浩浩荡荡地飞过田野和城市,以往那种舍我其谁的民族自信心顿时迷失了方向。

关键时刻,一个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口号将五千万日耳曼人紧紧团结在一起的人,一个以“高速公路化、军备快车道”将德国经济从崩溃深渊带入蓬勃发展的人,一个率领英勇的德国军队将波兰、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这一连串国名踩在脚下的人,一个身材瘦小、其貌不扬的人,一个曾经的德国陆军下士,流浪的奥地利画家,用他那慷慨激昂的言辞作舵,带着德意志的巨轮勇敢地迎向滔天巨*。

再没有哪个时刻,更能够让他神一般地存在于这个国家全体国民的心目当中,每一个暗中窥视的阴谋者都被迫藏进了更深的黑暗当中。

“续航力,安全性,这些要素对一辆坦克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尤其当若干年后,我们的每一辆坦克都是一座快速移动的堡垒,它的成本肯定比今天的任何一种坦克都要高,而且训练坦克成员所耗费的时间也要更长,柴油机是必然会取代汽油机的!”

当小胡子元首说出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且不管元帅和将军们的看法如何,罗根是心存敬畏的——以一个穿越者的眼光来看,这个推论完全符合历史的发展轨迹。

片刻之后,施佩尔态度诚恳地说道:“我的元首,我个人以为苏联人的坦克采用柴油机,是因为他们能够从巴库获得数量惊人的石油;日本人的坦克采用柴油机,是因为他们为舰队所提炼的重柴油伴生了大量的轻柴油!但大规模使用柴油机并不适合我们,至少目前这个阶段不适合!”

“喔,我知道,这点我知道!”小胡子转了一小圈,人又重新回到了挂着设计图纸的画板前,瞟了一眼位于正中间的那幅图,“我个人很喜欢这件作品!”

戴姆勒…奔驰按要求进行了第一次改进的“35吨空降坦克”,在罗根看来已经与印象中的豹式坦克有了很高的相似度,除了大角度的倾斜装甲之外,它还采用了不少较为先进的技术,而且为将来换装更长身管的75毫米炮预留了升级的空间。

罗根正欲开口,却见奥古斯特一脸严峻地快步走进来,紧接着从大门那边闪进来的是顶替恩斯特。贝克将军出任柏林地区防空指挥官的年轻将领罗格。冯。德切斯特,怀特岛战役时“赫尔曼。戈林将军”团的指挥官,来自一个与戈林有那么点血缘关系的旧贵族。获得这个职位,他不再是依靠那个权势滔天的贪婪之人,而是凭借自己出色的指挥才能和钢铁一般坚定的意志。

勒尔灰头土脸地去了东线,施佩勒不幸阵亡,罗根无意是在场的空军将领中职务最高之人。待到奥古斯特在自己耳边报告了情况,他旋即转向小胡子元首:“我的元首,苏军出动战斗机和轰炸机约4000架发动夜袭,我们的夜间战斗机和高炮部队已经击落了大量敌机,但很多轰炸机还是越过边界飞向柏林。很显然,斯大林以为用这样的夜间轰炸就能够以最小的代价给德国造成最沉重的打击,我们会让他知道这个想法错得有多么离谱!”

“哼!”元首的不满并不是冲着自己人而来的,他看了看罗根,尽管这番言语充满了积极的成分,但话外之意便是请他率领一干将领到地下防空指挥室去——尽管帝国总理府在30年代中期完工,但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战争需求,其大型地下堡垒与周围的防空工事相连,不仅能够抵御重磅炸弹的直接轰击,还能够让权位者利用地下通道快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去。也难怪施佩尔从默默无闻到备受倚重只是短短几年时间,他的才华横溢在细节方面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元首闷不吭声地走了,他应该很清楚自己的光辉也感召不了那些为苏俄效忠的飞行员们,若是不幸步了施佩勒的后尘,自然会有人高高兴兴地接替他的位置。赫尔曼。戈林死后,希特勒没有重新发布继承序位,因而在法定层面,46岁的副元首鲁道夫。赫斯已经成为其头号继任者,不过按照德国目前的权力排序,40岁的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和43岁的宣传部长戈培尔都是非常强势的挑战者,反倒是真正拥有强大军权的国防军将领们完全不屑于卷入类似的政治事件当中,包括凯特尔在内的一干元帅们,更痴心于作战沙盘而不是至高无上的宝座。

若是硬要按照目前的职务和权势来进行排序,那么身为帝国空军作战部长的罗根连前50位都排不上,而如果在他之前的一大群人突然间全部死亡或者消失了,德国会在这位空军将领掌权之前分崩离析,然后被强大的苏联红军逐一击破——对于这一点,罗根并不抱有任何激进的妄想!

大人物们都学着鼹鼠钻到地底下去了,罗根深吸了一口气,带着副官以及冯。德切斯特一同离开了帝国总理府,他们拐入赫尔曼。戈林大街,敞篷汽车在空荡的大街上以超过70码的速度疾驰而过,这时候,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已经响彻整个柏林城区,部署在各处广场和草坪上的高射炮已经运作起来,路旁停着一辆辆从附近城市临时抽调来的消防车,所见之人无不严阵以待。

汽车很快抵达了赫尔曼。戈林大街尽头的波茨坦车站,这里的建筑物非常坚固,仅仅是一般的炸弹还不足以破坏顶部和外墙。白天的时候,大部分的柏林居民都已经被分散到了郊区暂住,留在城区的人也按照区域划分了指定的防空掩体,整个火车站内只能看到寥寥无几的军人,站台旁,一列双火车头拉带、前后仅有9节车厢的火车正呼哧呼哧地喷着热气,就像是一匹等待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