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教练 医药代表的五把利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做自己的教练 医药代表的五把利剑-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章 立场——医药代表第一剑 我需要客户怎么帮我?

    这是一个特别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因为回答“使用我的产品”似乎是理所当然,而实际上这样的回答不但太简单、太笼统,也太偏颇。

    有些医学专家并没有很多的病人量,却有当地甚至全国范围的影响力,对你的目标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医生没有很多的临床病人,也没有当地学术界的影响力,却拥有你所需要的临床情况的重要信息;有的人可以充当引荐人,起到桥梁作用;有的组织保健教育,起到网络作用。

    总之,不同的客户群拥有不同的资源,也起着不同的作用。清楚地定义客户帮助你的方式,才能明白下一步计划。有一年到厦门出差,当地的同事计划好让我去拜访一个难缠的客户。在去医院的路上,我问代表:

    “我们需要这个医生怎么帮我们?”

    “处方我们的产品。”回答很干脆。

    我接着问:“那他现在没有处方吗?是什么原因呢?”

    代表气愤地说:“他根本就不了解我们的产品,哼,孤陋寡闻,还自命清高。”

    “他为什么不了解我们的产品呢?”我问。

    “因为他根本就不听我讲话,”代表说,“每次拜访他的时候,他不是低头看报纸,就是和他的同事聊天,对我视若无睹。”

    “那咱们今天来拜访他,是有预约的吗?”

    “没有,哪有可能和他约好啊,脾气那么怪。要不是他的病人量多,才懒得理他!”

    “那么,今天你一定有一些要达成的目标啦?”

    “你是经理,面子大,或许今天能打破坚冰吧。”

    “依你看,他的什么样的信号就算是打破坚冰了呢?”

    见他没有反应,我继续问:“如果有什么能够吸引他的注意,有目光交流,甚至能问一些问题,是不是可以说坚冰已经打破?”

    他点头表示同意。

    我说:“什么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呢?”

    代表:“不知道,如果我知道早就用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为什么不直接问问他呢?”我问。

    代表:“你是说直接问医生,什么能引起他的注意……从来没这样想过,不过可以试试。”

    我:“怎么问呢?”

    代表:“怪怪的,不好问。”

    我:“为什么不直接问出你的困难?比如‘医生,我尝试了很久都没有成功,能不能请教一下您,我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有效地告诉你关于我们产品的最关键的信息呢?’”

    不难想象这次拜访,这位同事终于如愿以偿。自始至终,这位医生都在积极地和他交谈,最后还客气地送我们到办公室门口。这是一次成功的拜访,因为这位同事达到了他既定的目标——打破坚冰,和客户开展良性互动。

第二章 立场——医药代表第一剑 客户为什么会帮我?

    我们中国人讲“情理”,就是做事要合情,也要合理。问题是情、理有先后,是先讲情,还是先讲理?对于重要的关系,初次见面时,有见面礼之说,这是先讲情的例子。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或者“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的说法又是对“无事献殷勤”者的警醒。

    见面就赞美客户的头发、衣着、气质或者如何如何成功,已经引不起客户的注意,相反,他们会反问“你有什么事”。从这个方面来看,还是“理”先于“情”。每个客户都有自己独特的驱动装置,只有找到客户真正的热键,按下去才会有效,这是为什么需要了解目标客户的原因。但是,作为一组目标人群——医生,他们也有共同的驱动因素。能够驱使医生帮助医药代表的因素大体有四种,医药代表也可因此展示给目标人群:

    (1)产品的利益:效果,安全性,副作用,使用方便性。

    (2)非产品好处:临床研究的机会,相关医学信息的更新,学术交流的机会,以及其他社交活动等。

    (3)价格利益。

    (4)其他心理上、时间上的利益:用更少的时间更全面地了解新产品,减少顾虑和担心,更有利于医患沟通等。

    “情”是为“理”服务的,建立顺畅的客户关系(情)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建立一个融洽的沟通氛围(理)。平时在与销售人沟通的时候,往往发现他们与客户的关系“很好”,客户也有很大的“潜力”,但是销售业绩不理想,又不知如何“提要求”,这时“关系”反而成了障碍。究其原因,是客户对使用产品的“理”的了解不足所致。

    因此,无论你与客户的关系多么近,永远要记得医生还是医生,治病救人是他们的天职。不把产品的优缺点说清楚,并得到医生的认可,任何一个销售人都难以用“尽力”来开脱自己。

第二章 立场——医药代表第一剑 名正,才能言顺——设定正确的客户拜访目标

    设定目标很重要。没有目标而导致失败的人,远远多过没有才能而失败的人。一切都是目标,其余都是目标的注解。

    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南辕北辙”,说的是古代有一个人想去南方,却不辨方向,驾着马车驶向了北方。有人告诉他:你走错路了。他说,没关系,我有很好的马,很棒的马夫,还带了很多盘缠。殊不知,马车越好,马夫越棒,盘缠越多,离自己的目标就越远。

    如果你读过《爱丽丝梦游仙境》,你一定还记得这样一幕:

    爱丽丝:请你告诉我,从这儿我该往哪里走?

    柴郡猫:那要看你想去哪里?

    爱丽丝:去哪里我并不介意……

    柴郡猫:那么,你往哪里走都无所谓了。

    我们不必笑古人的愚蠢,也不必笑爱丽丝的天真,想一想,我们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多少南辕北辙的时候?又有多少次爱丽丝的困境?最近的报道说城市交通的第一杀手是没有载客的出租车,我相信这和出租车司机在当时没有明确的方向也不无关系。

    记得一位朋友刚刚受聘一家公司任销售经理,很是兴奋,问我:“下周我会在公司全体会议上做自我介绍,我应该说点什么呢?”我随口说:“那要看你想给你的新同事留下什么印象?”“我想顺其自然,不想刻意去设计什么。”我说:“那就顺其自然地说上一通,不过,那是什么?”

    “顺其自然”只是一个借口,没有认真思考到底想要什么才是真的。顺其自然说的是方法,而我的问题则是说的内容。用“方法”的答案回答“内容”的问题,是一种无意识的避重就轻。其实就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爱丽丝。

    史蒂芬…柯维说以终为始,就是说你要先确定你要的结果,那才是你的起点,是你计划的全部依据。当你有一个目标时,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医药代表设定拜访目标也很重要,但是医药代表的拜访目标是什么?你现在所设立的目标确实能够为你的成功指路吗?医药代表见客户时所感受到的不从容、不自在(隐痛),往往与他们设定的拜访目标有密切的关系。很多医药代表把提高医生的处方量作为每次拜访的目标,却“不小心”让自己患上“财迷心窍”病,典型“症状”是有求于人的表情,巴结讨好的语言,迟钝、狭窄的思维,以及低人一等的心境等。

    有这样一个场景:一天,你去见客户。带着探询的目光,客户问你“什么事?”你如何作答?或许你会说“来看看你”或者“给您送请柬……”“一个小礼品……”“是这样的……(讲来龙去脉)”“有几个问题,想请教……”这是你的目标吗?不是!这些只是达成目标的行动。如果你没有请柬、没有礼品、没有市场活动,就不拜访客户了吗?客户心想:“我需要你来看看我吗?我为什么要接受你的请教?”只是很多医生出于礼貌,不太会这么尖刻地对待你罢了。

    医药代表设定拜访目标的一个诀窍是:确保设定的目标与当事的双方或多方都有切身的利益关系,而不是只于一方有利。销量是一个只对医药代表一方有利的目标,客户为什么要欢迎你?所以销量不能算是目标,只能是结果;“来看看你”是目标吗?不是!行为的结果才是目标。举例来说,“让客户认识到我们的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及这种差异所能带来的好处”就是一个既对你有利,又对客户有利的好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太大,不是一次拜访就能完成的,既然不现实,也就算不得一个拜访目标。

    实际上,你到底来干什么?当然是销量增加!为什么不说?为什么说不出口?说出来就好、就有效吗?也不见得!头脑里装着销量去拜访客户,难怪你会感到不从容,不自在。因为你有求于人嘛!销量只对你有利,是你单方赢而非双方共赢。就像财迷心窍所描述的,一心想着所要的结果最终影响自己的心智,影响正确思考,反而减少获得财富的机会。俗话说“想什么没什么”,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销量是结果,可是客户为什么应该给你这个结果?客户需要认识到什么才能给你这个结果?答案是:符合他的利益点!找出这个利益并让他认识到这个利益的独特之处(竞争力),就是销售的全部活动。而这个利益点就是目标。目标是结果的原因,在结果之前、过程之后。

    这就导致两种思维方法:结果思维和目标思维。前者利己,后者利他兼利己。就像穷亲戚进城到富亲戚家借钱做生意,结果思维导致的行为是羞羞答答,难以开口;富亲戚问他:“什么事?”穷亲戚连说:“没事没事,好久不见了,来看看您。”满心想着能借到钱,可就是开不了口;目标思维的人则可能就会从富亲戚的立场出发,巧妙引入“共同投资”来代替“借钱”,自己一跃成为市场机会提供者和协助者,自然要大方多了。虽然不能说百分百“借”到钱,但是“借”到钱的机会大多了。

    作为总结,这样区分目标和结果:结果对于销售人员和客户是完全不同的,把结果当目标,客户不会买你的账;销售人员和客户的结合点在目标,目标是导致结果的原因,在结果之前,过程之后。达到目标以后,客户和销售人各自得到想要的结果。

    医药代表去拜访医生,销售人要的结果是处方量,医生要的是自己的利益,如临床研究的部分经费,病人治愈之后的感激之情,自己获得的临床经验,得心应手的治疗工具等等;而目标是医生充分地、客观公正地了解你的产品与同类产品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给临床所带来的具体好处:比如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给什么样具体的病人,使用什么样的药物是最合适的——正是在这里,销售人员和客户的利益得以互相结合。

    上述目标是长期、最终的目标,要到达这个目标可能需要很多次拜访,每一次都要更接近一步。这意味着销售人要设定很多分目标,把最终目标分解。这恰恰是难点:如何为每一次销售活动设立目标?最常见的误区是用结果替代目标。

    销售人员的目标是找到答案,找到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

    (1)谁应该是我的客户?谁应该是我的重要客户?

    (2)我对客户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