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白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白璇- 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白璇忍不住咳了一声。

    欧阳瓯才收敛了一些:“这么多年都相安无事,谁知,几天前,我堂兄欧阳鼎偶然见到了她,就惊为天人,起了心思,非要把她弄过去做个通房!朱雀这孩子争气,梗着脖子不同意,我自然也不好答应!欧阳鼎那个下贱胚子,就趁着我不在书房,偷偷摸摸过来调戏她,对她动手动脚的!”

    欧阳瓯说着,就脸上得意洋洋的,“结果,你们知道怎么着?”

    梁启诚忍不住堵了他一句,语气硬邦邦的:“不知道!”

    欧阳瓯也不以为意,哈哈笑了两声:“结果——我堂兄没有占到便宜,却被朱雀拿笤帚揍了个满头包!”他笑着指了指朱雀,“别看这丫鬟生得娇滴滴,其实力气大,会些花拳绣腿!她老子原是我们府里的护院!”

    姑娘家往往手无缚鸡之力,这朱雀竟然还会点拳脚功夫!

    白璇主仆三人,都忍不住对她刮目相看。

    旁边,欧阳瓯长叹一声:“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了,我堂兄恼羞成怒,当时就放了狠话——‘叫朱雀小心点,要是被我撞见,我非当场打死她不可!’哎!贤弟大老爷!弟妹女菩萨!你们两个心肠好,就收留她住下吧!”

    朱雀也是内宅里历练出来的,最会察言观色,知道眉眼高低。

    见梁启诚时不时地打量白璇,眸色温柔,知道白璇倒是能做他一半的主。

    她跪在石板上也不起身,膝爬了几步,到白璇跟前,一把拉住白璇衣袖:“白三姑娘,请帮奴婢说说情——”

    白璇有些尴尬:“快起来!”

    朱雀却摇了摇头:“奴婢不愿意做通房,也不愿意做姨娘!奴婢心无大志,也没有攀龙附凤的想法,就愿意老老实实做个小丫鬟!”

    朱雀满额头都是汗,画眉看得不忍,赶紧去扶:“朱雀姐姐,有什么话起来说!”

    朱雀却固执: ;“奴婢在这里发个誓——若是我对梁大爷有什么别的想头,就让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只要三姑娘收留了我,往后一定尽心服侍!”

    说到这里,朱雀满脸通红,“若是将来,姑娘认为我服侍得好,就请姑娘帮着给我找个夫婿!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宁为贫家妻,不为富贵妾!也不求多大富贵,只要是个实实在在的人!”

    宁为贫家妻,不为富贵妾!

    这句话,却是敲到了白璇心坎上——若是她前世里,没有蹚英王府那一滩浑水,说不定也是夫妻和美。

    旁边,欧阳瓯团团作揖:“帮帮忙!帮帮忙!你们也不想我这丫鬟,被我堂兄糟蹋吧!”又双手合十,不住地求:“拜托!拜托!”

    跟个扯不开的粘牙糖似的!

    梁启诚实在无可奈何,询问地看了白璇一眼。

    白璇有些触动,眼眶有些微热,见梁启诚看过来,情不自禁点了一下头。

    梁启诚心头一宽:“既然如此,那朱雀你就暂时呆在这里,跟着福婶看守庭院,清理洒扫吧!”又看了白璇一眼,半是解释,“反正成亲之前,这里都空着,我也不会过来!”

    回到白府时,已经暮色四合。

    白璇先去三千堂请安。

    嫡母董氏就冲着她招了招手:“璇丫头,你祖母身体有些不舒服!你跟着我过去看看!也尽一尽孝道!”

    白老夫人上了年纪,最是多病多痛。

    白璇也没有当回事,跟在嫡母身后,就到了荣禧堂!

    荣禧堂正房内,大伯母司氏正陪着白老夫人说话,劳妈妈服侍在侧。

    白老夫人额头上勒了条寿字无边抹额,歪在榻上,一见白璇二人进来,就抬了抬眼皮,有气无力的:“我老了,不中用了!”

    董氏忙带笑宽慰:“母亲何必说丧气话!您必定长命百岁!”

    白璇也忙上前行礼问好:“祖母!”

    她嫁的是新科状元,白老夫人也觉得脸上有光,对这个庶孙女也越发亲切:“哦,璇丫头也来了!”她眼角正好瞥见窗户边凌乱的书桌。

    桌子上,铺着白纸,笔墨也没有收拾起来。

    白老夫人就道:“刚刚,我正抄《报恩经》呢!突然头晕目眩,只得站了起来!这一本经书只差了最后几页,璇丫头,你去替我抄完吧?”

    白璇忙看了一眼嫡母,董氏点了点头。

    白璇才答应道:“是!祖母!“说着,就轻手轻脚到窗户边坐下,拿起笔来!

    司氏一向会说场面话,嘴里孜孜赞叹:“璇丫头真是冰雪聪明,是个好孩子!”

    旁边,白老夫人“嗯嗯嗯”呼痛:“我头晕晕的,脑仁疼!你们出去吧!让我静一静!”又吩咐道,“再给我燃一炉安神香!”

    若是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若不把白璇解决掉,就是养虎为患!

    司氏只觉得心头狂跳,手脚都颤抖起来,勉强维持着冷静,不露出异样,余光瞄了瞄,小心翼翼地查看四周。

    白璇背对着自己,正坐在窗户边,聚精会神地抄写。

    劳妈妈和董氏正轻手轻脚地给白老夫人安置枕头。

    司氏面上若无其事,殷勤应了一声:“娘,媳妇知道了——“

    她说着,就拿一根银叉子,拨了拨半熄灭的小香炉。

    炉子里,火星跳了跳。

    司氏只觉得心口处喘得厉害,勉强按捺住,左手拿袖子盖住铜制小香炉,右手掏出一个白瓷小瓶,略揪开木塞,往火炉里倒了些药末。
第27章 白琅之死
    二十七章

    司氏只觉得心口处跳得厉害,勉强按捺住,左手拿袖子盖住铜制小香炉,右手掏出一个白瓷小瓶,略揪开木塞,往火炉里倒了些药末。

    不妨,榻上白老夫人突然咳嗽了一声,司氏心都快要从胸口蹦出来,手一抖,差点失手把瓷瓶都摔了,飞速把木塞塞好,重新揣进衣袖里。

    当时,白琅还活着,她是嫡长孙女,又是准皇子妃,白老夫人爱得跟什么似的。

    有白琅在,白琼自然事事靠后。

    白老夫人甄氏,也是出身大家,教养个孙女不在话下,白琅大多是在荣禧堂随着祖母起居。

    瓷瓶里的这一味药,名留香,其实并无气味,极其罕见,一般人别说见过,就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当时,白伯贤放了外任,就在河西一带,司氏跟过去服侍,偶然间从一个西域商人手上买到的。

    她这个人生性坚韧,把“慎独”一词,贯彻得始始终终。

    她得了这一种药,连夫主白伯贤都瞒着,从没有告诉过。

    毕竟白伯贤,也是白家人,与白仲嘉流着同样的血脉,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女儿宝贝,侄女儿也贵重。

    白伯贤若是知道了,会怎么想,她不想知道,也不去猜。

    至于女儿白琼,更是不必知晓这一些腌臜事,只要安安稳稳地享受荣华富贵就好。

    就是给白琅下药,也是不假借丫鬟仆妇,司氏亲自动的手!

    白琅住在东园,差不多就待在司氏眼皮子底下,倒是方便了她行事!

    这种药用得量少,只伤及女子的子女缘,尤其是处于花信之期的年轻姑娘,沾得多了,会导致其不孕,严重者,才会伤及性命。

    只是白琅,却是命中有这么一个劫。

    当时,宫里派来的嬷嬷管教严格,白琅早就熬不住了,偏偏她争气倔强,硬生生地撑着,这边,又有药物侵身,才伤到根本,丢了一条性命。

    私底下,司氏从不跟白琅、白璇姐妹接触,要动手也是大庭广众之下。

    只是时机要选得巧,就像现在,婆婆白老夫人在,妯娌董氏也在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在此时做手脚。

    铜制小香炉里,火星冒了冒,司氏佯装顺手搁在铜架子上,距离白璇几步之远。

    正好,劳妈妈和董氏也收拾完毕,司氏就凑上前去,脸上笑嘻嘻的:“弟妹,咱们去厨房看看——娘今晚吃什么菜?”

    白老夫人静静地躺在那里,眯着眼睛。

    门窗关得严实,铜制小香炉的位置离窗户近了一些,安神香的味道浓烈。

    白璇被熏了一会儿,就觉得心境平和,昏昏欲睡,脑仁里一抽一抽的。

    来来回回坐了两趟马车,路又颠簸。

    回到白府,也没有来得及用点心,别是饿了?

    白璇读书少,只是一笔字练得还不错,笔下飞龙走凤,硬撑着把几页《报恩经》抄好,也已经过去了一炷香的功夫,

    她才松了一口气,绕过屏风,站在走廊上吹风。

    天色阴溟,风呼呼地刮着,一副要下雨的模样。

    就看见嫡母董氏与大伯母司氏并肩走来,旁边,劳妈妈带着两个丫鬟各捧着一托盘的食物,热气腾腾的。

    嫡母董氏还没有说话,司氏却未语先笑,远远就打起了招呼:“璇丫头,经书抄好了?你受累了!”

    附生到白璇身上这几个月,她冷眼看着——司氏在场面上,那真是无可指责,不可挑剔的。

    白璇忙笑了笑:“是!大伯母!”

    屋里,白老夫人听见动静,也已经坐了起来。

    董氏和司氏妯娌两人,就从丫鬟手里接过托盘,安置碗碟,摆设奢筷。

    正好外头刮了一阵大风,风声呼啸着,席卷进室内。

    别的倒还罢,那铜制香炉里的香灰,却被吹得扑腾散开。

    劳妈妈站得近,探头看见,就道:“一刮风,就好大的灰!”指着一个丫鬟吩咐,“正好香也燃烬了,赶紧把灰拿去倒了!”

    司氏连脸都没有抬,态度毕恭毕敬的:“母亲,今天厨房里炖了鸡皮酸笋汤,倒是新鲜清淡!娘多用点!“

    董氏也带笑劝着:“这碟子野山菌,也炒得鲜嫩!”

    司氏在左,嫡母在右,两人围着膳桌,把得密不透风。

    白璇一个庶孙女,隔了一层,也不去碍手碍脚、献殷勤,就看见那小丫鬟倒了烟灰,捧着铜香炉回来,顺手就挂在廊柱上。

    白璇莫名就觉得有些违和感……

    到底为何却也说不上来。

    直到回西园的路上,还有些闷闷不乐,董氏不由多问一句:“怎么了,璇丫头?”

    “哦!女儿没事!”

    董氏以己夺人,以为白璇是不自在,也不拐弯抹角,劝道:“其实,娘也不喜欢到东园来!一进荣禧堂,就要想起你姐姐!”

    白璇心中咯噔一动——是了,似乎听画眉说过,白琅是养在白老夫人膝下的。

    旁边,董氏眼眶微热:“琅丫头苦命,倒是琼丫头心想事成,有福气!”

    “心想事成”一词,说得最准确没错——白琼对英王爷那真是一片丹心,心心念念。

    若是顶头有白琅在,白琼没进英王府,还不知道要怎样收场?

    这个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