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公关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帝公关学- 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道这点,很多看上去很怪的事,就不难找到答案了。比如唐太宗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房玄龄,有一天随口问唐太宗侍卫“皇宫北门那建筑工地,是盖什么楼堂馆所呢”,被唐太宗听到,那就是一阵咆哮,要不是魏征跑来解救,后果不堪设想。这老房就犯了这爱偷窥的毛病——皇帝盖什么楼堂馆所,凭什么让你一当大臣的知道?你了解这些,究竟是何居心?您看,凡事就怕琢磨不是?
  有人说,皇帝那是怕阴谋家野心家呢,其实当大臣的有几个是野心家、阴谋家?大多不过为了混个不错的饭碗,弄份不但能罩自己一辈子,最好还能罩子孙几辈子的福利劳保。他们偷窥也好,刺探皇帝心思也好,多半是为了自保。问题是,这种笨办法非但不能自保,弄不好还能搞出事来。
  比如李斯,本来他丞相当得好好的,可偏要弄几个眼线放在秦始皇身边。有一次秦始皇在骊山顶上,看见李斯回城,那个仪仗队那叫一个气派,心里就不大痛快,随口褒贬几句。得,这眼线就给传李斯耳朵里了,李斯第二天就把仪仗队从一个营缩编到一个班。结果怎么着?秦始皇勃然大怒,拼命追查究竟是谁走漏了消息,可愣是怎么也查不出,一怒之下,竟把那天跟着自己上骊山的人全给宰了,顺便连李斯一块儿嘀咕上了。
  换了我是李斯,得了眼线的密报,就算精简整编,也绝不能做那么明显,一定得慢慢地减,不声不响地减。要让皇帝以为,咱是学习了皇帝陛下有关艰苦奋斗、大搞廉政建设的诏书,才豁然领悟,自觉自愿地开始削减不必要行政开支的,跟什么偷窥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如果没把握,那么还不如什么都不做。要知道,秦始皇发那么大脾气,那不是为了几辆车几把扇子,是因为一个当大臣的,居然连自个儿偷偷说了什么话、转了什么心思都弄那么清楚,这太没安全感了。所以啊,接茬铺张浪费,那不过是作风问题;如果被皇上发现偷窥,那可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了。
  因此这个“内言不外泄”,可是皇帝公关学里相当要紧的一项,万万轻忽不得。唐文宗的大臣宋申锡,本来深受皇帝信赖,甚至被拉入对付揽权宦官的密谋当中,就因为有人诬告他“泄露为皇上密探的底细”,结果给皇帝一怒之下赶去福建下放。清朝雍正皇帝最喜欢用密折来搜集小报告,因此很多芝麻绿豆官都获得密折上奏的权力。有个襄阳副市长(同知)廖坤不知哪儿来的造化,也得到了这项权力,觉得皇上对自己那是十分信任啊,喜得不知脑袋搁哪儿才好,就把这喜讯告诉了同乡蔡某某。结果消息走漏,才递了两回折子,就让皇上把密折权给停了—皇上让谁不让谁递密折,这也是皇家机密啊,您把机密给到处泄露,能保住脑袋算走运,还想升官发财?
  所以啊,做官最好学汉朝那个富平侯张安世。这位老兄当将军、当丞相时,每逢军国大事总是先溜进皇宫,跟皇上都商量妥了,连公章都盖了,然后再溜出去,跟没事儿人一样踱进办公室等诏书。诏书下发,大伙儿一看,怎么指示是这样啊,真够怪的,张老兄也会伸着脖子,晃着脑袋,跟着喊几声“真够怪的”,仿佛诏书里那些馊主意,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一样。这张安世的富平侯传了至少6代,甚至隔了个王莽的大新朝,再到了东汉,还能接着传下去,这与老张善于克制偷窥心理、注意保护皇家机密,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说对了又能咋的
《荷马史诗》里有个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她具有预言未来一切的能力,可因为被阿波罗诅咒,谁也不相信她所说的话,让她只能徒呼奈何。
  想来卡珊德拉一定很郁闷,世上再没有什么事,比明明知道不幸即将发生,跟当事人说了,可人家不但不听还拿您的好心当驴肝肺更让人不痛快、不自在的事儿了。
  问题还不在这儿,问题在于,您说了,人家没听,结果吃了亏,而且就吃了您说的那种亏,灰溜溜回来,这时您怎么办?
  也许您会觉得,这下咱算捞着扬眉吐气的机会了,就算不堵着那白痴一通臭骂,至少也得在人民群众跟前好好评评这个理儿。
  如果那人不过是您一朋友什么的,您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倘若这人是个一国之主(正牌的山寨的都一样),您也这么做,怕是不怎么上算的。
  话说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兵四十万,威震六国。打了这么个大胜仗后,他给秦王出了俩主意:要么趁赵国刚刚惨败,一鼓作气拿下其首都邯郸;如果觉得士卒疲劳需要休整,那就干脆撤兵,以后再打。结果秦王认为老白纯属胡说八道,就让大军先休息,然后去打邯郸。白起一怒之下,请病假回家遛狗抱孩子去了。等秦军屡攻邯郸不下,秦王知道自个儿错了,派人重新请白起上前线,这白起还带着气呢,就是死泡病号,坚决不出发。结果怎样?秦王把白起先是下放外地劳教,半道上干脆给做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啊,白起不是说得都对吗?怎么对也得死?
  白起当然都对,问题在于,帝王的脸面实在太要紧了,谁都错得,皇帝是万万错不得的。这秦王照自个儿的高见打了败仗,已经够窝火,请白起出山,那就是变相检讨,偏这白起不依不饶,给台阶不下,这不等于告诉全国人民,瞧,咱大王是个白痴?就算大王真是个白痴,他也是个有生杀予夺大权的白痴,他肯定咽不下这口气不是?那白起还好得了?这就跟另一个命运跟白起差不多、在官渡之战后蹲在袁绍监狱里长叹的田丰临终遗言所说一样:说这种不讨喜预言的主儿,这命是说不准的。想当初,田丰就说官渡必败。如果袁绍赢了,田丰错了,他八成倒没事儿;但袁绍输了,田丰对了,他反倒活不成。说到底,是死是活,得看帝王那张脸是否保得住,就这么简单。
  虽说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在家天下的架构下,这江山说到底是人家皇上的,您如果念及天下苍生,或者出于职业道德,要提醒皇上注意危险,那也是应该的、可以的,可说不说在您,听不听在人家。皇帝大抵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儿,劝不了那就先保留个人意见,千万别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您说您的卦灵,可满朝文武都是给皇帝算卦的,谁又会说自个儿的卦不灵?事发之前,那就是个死无对证,您再怎样纠缠,皇上若铁了心不听,怕是不但没作用反倒会有副作用。袁绍之所以杀田丰,是听信谗言,说田丰听说自己预言准确,袁绍吃了败仗,喜得拍手称快。这当然是胡说八道,可田丰平常那态度也的确是不咋的,有一次提议袁绍直取许都,袁绍不听,结果他老人家弄了根拐棍儿敲得地砖山响。您想啊,若非他平时这表现,别的同僚再怎么使绊子,袁绍能信吗?
  那么,已经看出危险,给皇上提了,人家不听,怎么办?
  隋末的豪杰李密被王世充打败,跑去投唐高祖李渊,后来觉得不自在,又打算造反。他的心腹贾闰甫、王伯当都劝他别自寻死路,他不听。贾闰甫又把道理说了一遍,掉头走人;王伯当也是再作了一次苦劝,然后一言不发陪着李密造反,最后双双遇害。
  您可以学王伯当的忠臣+烈士路线,也可以学贾闰甫的智者+寿星路线,这就看您志向如何了。
  再说个更明白的。隋炀帝的大臣杜淹在隋朝、王世充的郑国都当过官,后来做了唐太宗管纪检的御史大夫。有一次唐太宗问他“您不是早就看出隋炀帝、王世充那套不灵,为什么不劝”,杜淹说,自己在隋朝官太小,不能越级上访,根本没机会提意见;在王世充那儿其实提了不少意见,人家根本不想听,于是干脆闭嘴。您跟他们二位不同,您乐意听意见,不论对不对都不怪罪,所以我才敢畅所欲言。
  明白了吧?说对了,说对了又能咋的?关键在于听您说话那位爷,究竟是个什么人,您在琢磨未来之前,得先把这位大爷的脾胃品行,琢磨个清楚透彻,才能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该怎么说,不该怎么说。
  

树也不是小问题
西汉成帝的大臣孔光是个官运很不错的人,在中央当了十几年大官,还做过皇帝的机要秘书,几乎每天都要到皇宫里去上班。照说除了那些“儿童不宜”、纯属皇上私密的场所,皇宫里其他地儿,应该没他不熟悉的了。
  可就这么一位皇宫活地图,有那么一天赶上放假,跟老婆孩子一起喝茶唠嗑,不知哪位问了这么一嗓子:您给说说,这皇宫办公厅院子里头,都种些什么树啊?这老孔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闷坐了半晌,憋出句“今个儿天气真不错”之类的闲话,愣就没接这个茬。
  有人得说了,这问话的又不是外人,问的又不是“皇帝小老婆长什么样,三围多少”之类皇家隐私,或“皇宫里有几个卫兵,都挂什么品牌的宝剑”等军事机密,不就种什么树嘛,至于这样紧张吗?
  当然至于,这可是跟皇帝打交道啊。
  皇帝这种动物,通常来说具有两重性。首先,他往往特别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尤其是亲信大臣的家长里短,知道得越详细、越鸡毛蒜皮越好;其次,他特别讨厌别人打探他的隐私,别人知道得越少越好。这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另一方面也是皇帝的特殊身份所致。您想啊,这当皇帝的,打小周围的人就天天跟他说,他是天子,什么都知道,那么自然别人的秘密也该知道。相应的,他皇帝的秘密别人就该不知道,否则这皇帝跟普通人有啥区别?
  正因为不想让秘密给别人知道,皇帝才变着法子地搞皇宫全封闭。夏商周那当儿,什么宫廷乐师、史官,都特意找瞎子去做,如果不瞎,最好也想法子给弄瞎了,怕什么?不就怕这些必须整天待在宫里的主儿,见到点什么都给往外说嘛!后来时代发展了,文明程度多少提高了,弄瞎的事倒是不怎么做了,可是皇宫里的上岗标准就更严了:留着您眼珠子可以,但在皇宫执勤范围内,您这对眼珠子必须功能性定向失明才行,否则,后果自负。唐朝的“四川王”韦皋,手下的亲信、幕僚不管立多大功,都只能在成都附近当县官、州官,等升到没法再升,就调回身边当退休干部养起来,坚决不让内调中央,这说穿了,就是怕这些人泄露他的“宫廷隐私”。这韦皋不过是个土皇帝尚且如此,真皇帝那还了得?唐朝有个万寿公主,嫁给大才子郑颢,出阁后没几天,她就逼着驸马,把几个陪嫁宫女统统收为小妾。这位公主怎么这么大方?史官看得明白:她是怕这些宫女嫁给外人,泄露了皇家隐私,不得不大方这么一把而已—这位公主嫁人前都没怎么出过皇宫,她这保密观念从哪儿学来,不是很明白的事儿吗?
  再者说了,将心比心,您也得替皇上想想。他坐那位子不易啊,不但要管那么多人、那么多地儿、那么多事儿,还得整天提防,唯独一个不小心,把祖宗留下的江山给弄丢了。怎么小心?天下最难捉摸的就是人心,第一个要提防的自然就是活人,就是身边的大臣、亲信了。您身为大臣,职司近密,是连皇上什么时候打嚏喷都知道的主儿,如果不知道管好自个儿眼睛和嘴巴,今儿个能跟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