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甲苍髯 by ciel mu(一-三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甲苍髯 by ciel mu(一-三部)-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挠鹨肀蝗诵⌒牡钠炭静蝗荆Ю獗舷郑肷砩舷旅挥幸坏闵撕郏挥醒劬Ρ煌谌ィ婊怀闪舜蚰プ邢傅暮诰A允奚淠浚馐亲畹湫偷谋背截返募ǎ煜略傥薜诙鋈丝梢宰龅萌绱颂煲挛薹臁
  饶是北辰禹见识广博,也从不知道北嵎境内生有如此奇特雅致的鸟儿。他反复打量着盒中的天鹅,闭目眨眼之间,仿佛禽鸟振翅欲飞。北辰禹看着刻意被人铺展开来的健硕双翅,开始领会出北辰胤此举的含义。他的嘴角浮现起一个温和微笑,用左右无法明辨的声音低念道:“‘双翮凌长风,须臾万里逝’——三弟,在边关困得太久,想要振翼高飞是么?”
  他顿了一顿,盯住静卧着的鸟儿,长大得同身体不成比例的双翼似乎格外扎眼。猛然间,他忆起汉高祖曾作之《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上安所施!”
  汉高祖刘邦晚年,欲立戚夫人之子如意。当时太子刘盈为吕后所生,以厚德为人称道。一日宴会之上,刘邦见到刘盈身后肃立四位白首老者,正是他久欲招拢而不得的“商山四皓”。刘邦遂知太子羽翼已丰,再无法随心废立,即席而作《鸿鹄歌》,言鸿鹄高举,虽备弓箭,射之不得。戚夫人闻之,黯然涕下。
  刘邦所作之《鸿鹄歌》,当不是北辰胤原本的意思,却一语点醒了将决未决的北辰禹。“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上安所施!”——若不及时裁断,待得元凰长成,悔之晚矣。
  北辰禹关上盒盖,示意左右将锦盒撤下,抚掌长笑:“三弟啊,不想今日,你竟助我。”
  他话音未落,外头又有人禀报,原来逸云侯长孙佑达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听说北辰胤从边关捎回一只奇异的天鹅,好奇心起,特意赶来宫中以求一观。北辰禹听罢大笑道:“告诉逸云侯,他晚来一步——三弟送来的天鹅,被朕用作午膳,如今已尸骨无存了。”
  
  虽是铁下心肠,东宫易主一事仍须北辰禹从长计议,非是仓促能成。他一面私下屡劝北辰望改变心意,一面在下朝之后,同朝臣议政之时,有意无意提及对北辰伯英的赏识。皇城中人历来最擅闻弦歌而知雅意,在朝中奉职者更是其间佼佼。在大多数人未及体味天子举动真意的时候,少数敏锐的大臣们已嗅出秋初皇城空气中埋伏着的异动同变量,开始以各种隐晦的方式向惠王府投送青眼。北辰望将种种献媚示好限制在自己的书房,决意不让伯英知晓。
  即使是身居东宫的元凰也从宫人们躲躲闪闪又忍不住投向他身上的目光中,比往常更隐秘频繁的交头接耳中,以及长孙皇后驾临东宫时候的蹙眉轻叹中,觉出了些许异样。他隐约听说了朝中正在上演的种种,却不知这一连串的事件究竟意味着什么。他只是疑惑着,略带委屈地询问玉阶飞,为何只因他在春试上的一次无心之失,父皇便将以往属于他的所有赞美都给了伯英。他觉得自己如果早知道父皇的喜好,一定也可以做到同伯英一样出色。
  玉阶飞无事一般地继续教元凰读书作文,在长孙皇后到来的时候每每退往偏殿。长孙氏族虽在朝占中有一席之地,却并不掌有实权。长孙护潜心研佛,长孙佑达心无大志,长孙皇后一届女流之身深居简出,更无立场左右北辰禹的决定。北辰胤尚远在边关,她唯有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玉阶飞。然而皇后言语中求援的反复暗示,玉阶飞只做不知,远远站着,仿佛在观赏戏台上的生离死别。长孙皇后从玉阶飞平静的态度中获得了某种安慰,她不知道玉阶飞是否真能未卜先知,只觉得这个男人似乎已经看清楚了结局,正耐心等待那个时刻的降临。
  北辰禹没有多余精力去关心深宫里皇后丁香百结的心思。他在不动声色间铺陈起伯英进宫后的周全安排,准备在数日后颁布宣伯英进宫的诏书。在某个他已不记得时日的寻常夜晚,他同每一日一样,伏案理政直至深夜,直起腰来的时候发现手边的茶早已凉透。
  北辰禹端起茶碗轻抿一口,略带惊讶的发现茶中洋溢着过重的苦味,不知是哪个不上心的宫人随手放入了过多茶叶。方才水烫之时尚不察觉,如今茶冷之后,他只咽下一口,浓厚的苦涩便在口腔内徘徊不去。北辰禹骤起了眉,想要唤过宫人新沏一壶,突又想到自己理政时候总是习惯将宫人尽数遣开。他待得片刻,最终自己动手取来案侧一直用小火温着暖壶,倒出里头的热水冲淡了浓茶。大约是由于口中残留的味觉,他又喝了数口,总觉得今日的茶比往日要苦上一些。
  才得一刻工夫,北辰禹将茶碗放下,发觉不知为何茶盏竟已变得寒凉,好似冬日大寒光景。这种诡异的凉意顺着他的手指爬上来,好像感染上了另一只手里握着的朱笔,让一贯温润的木制笔杆也变得冰冷。舌尖的苦味留恋不散,逐渐渗入喉间,不停歇地向五脏六腑蔓延。
  有那么一瞬间,苦涩似乎成了北辰禹唯一能够体会到的感觉。这种难以言表的苦涩并非疼痛,而是更为细微缓慢,从而无孔不入,令他的肺腑都纠结起来。北辰禹连唤数声“来人”,却不见有人上来伺候。宫内灯烛正盛,火影憧憧,他却觉出冷来。喉头涌上一阵腥甜,无可抑制地低头咳嗽起来。他弯下腰,习惯性地抬手遮掩。殷红的血色在已经麻木的青白色的手上扩散开去,聚拢在手心里盈盈一漾,仿佛无间里凝视着的独眼,感觉不到鲜血的温热。他本以为自己会惊慌失措,结果却只是觉得心头骤然凉了下去。
  “来人”,王者再次吩咐出声,想要靠着案几站起来,抬头却发觉眼前巍峨的大殿在烛火里摇摇欲坠。光与影混沌在一起,辨别不清,晚蝉不知何时停止了鸣叫,寂静的殿里回荡起不祥的死气。昏黄的灯火里,恍惚间拉出一道颀长的人影,渐行渐近,直到他面前十步站定。从容的影子在灯火投照下没有一丝摇曳,宛若神仙踏浪而至。
  “怎么,是你。”眼前的容颜再熟悉不过,却决计不应出现在皇城之内,王者略带困惑的出声询问,方才没有拭尽的血丝随着嘴角的开合溢出来,坠在案上,濡湿了齐整的公文。
  眼前之人似应非应地回答了王者:“是臣。”这亦是北辰禹熟悉的声音,在并不刻意压低的时候也带着山中深潭般的安定同自持。
  北辰禹无法相信似的睁大眼睛,身上的寒意比方才更盛,浑浊的思绪却在痛苦的刺激下渐渐明晰起来。他开口想要再次询问些什么,却最终汇成了一个没有声响的凄然微笑,“茶里加了牵机。”
  牵机是致人死命的毒药,滚水而化,冷水而凝,温水方散药力。此药虽然无法可救,却并非立刻取人性命,而是让中毒者昏迷数日后身亡,不易招致怀疑,也因此成为政治暗杀中的上上之选。药名“牵机”,便是秉承自当年宋太祖赐死南唐后主的毒酒。牵机虽然药效奇特,药力发作的时刻却极难把握,再加其略带苦味容易觉察,很少有人敢于使用。便是北辰禹,也是只闻其名,未曾亲眼见过。
  这般怪异的毒药,配合上他常年养成的饮茶习惯,却简直好像成了为他量身定做一般。茶被端上来的时候已经下了药,正好用水的热度将毒剂完全溶化。北辰禹政务繁忙,往往将茶碗搁置一旁便忘了时间,想要饮用的时候,茶到口中才发觉已经凉透。凉茶本就偏苦,牵机溶在其中不会引起注意,他只以为是下人将茶沏得浓了。若他就此勉强饮用,毒药混在冷水中无法起效,便可逃过一劫。只是北辰禹贵为九五之尊,虽没有锦衣玉食的奢华习惯,衣食住行却悉有定制,半点马虎不得,哪怕亲自动手提壶倒水,也万不肯委屈饮用浓苦的冷茶。待他将壶中清水冲入茶盏,盏中冷热适中的水温才让牵机完全发作出来。此时茶水已经冲淡,入口虽尚有苦涩,北辰禹也已失了警觉,全当作是方才浓茶残留下的口感。
  这是一场简简单单的鸩杀,没有兵变,没有盗符,没有逼宫,一切华丽喧哗的外表都被剥落,只剩下最终同样冰冷的结局。北辰禹闲时曾想过千百种自己死于非命的可能,全没料到会是这样无声无息的轻巧。只不过这一碗再平常不过的茶水,却溶了多少分毫不差的算计谋划。
  北辰禹怔了半晌,麻木的感觉延伸到了肩胛。“果然是你。”他的微笑空虚地掩映在烛光里,缓缓黯淡下去,又一次开口说话。面前的人脸已不甚清晰,他徒劳地动了动手指,不知道是不是该感激那个人对药量恰到好处的把握,让此时的自己还能出声。
  “皇上说过的,”北辰胤立在空旷的殿上望向他的君王,北辰禹看不清他的表情,只觉得他的语气平静得好像在叙述明天的天气:“待臣回朝之日,便是皇上身死之时。”
  
  
                  十四 更阑
  
  北辰胤的声音落下之后,仿佛早预料到他会这样说似的,北辰禹的表情并没有多大变化。他双手撑着案几,再一次想要靠自己的力气站起身来。他的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止不住发颤,连带着他无依靠的身体也在灯影下微微晃动。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没有失却北嵎君王的风度,用尽全力稳住身躯,不愿意因为这如酒醉一般的摇晃而让自己失了仪态。
  北辰禹的手掌方才染了血,现在拄在案上,一大片血迹便随着手掌的推移转动在桌上模糊开来。掌心被鲜血同冷汗濡湿,用不上力,因而不断从案几边缘滑落。从北辰胤的角度看来,就好像是另有一双无形的手,正拼命要将北辰禹的手拉下桌去。北辰禹同这股看不见的力量僵持着,不肯轻易服输。北辰胤在一旁专心地看,良久也没有别的动作。
  又过得一会儿,烛火照常燃烧着,发出呲呲的声响。北辰禹从来不知道火也有声音,他五感似乎正纷纷退化,唯余听觉变得更为敏锐。慢慢地,大殿里静得只剩下两个人的吐纳。殿前北辰禹的呼吸急促短暂,另一头北辰胤的呼吸轻捷绵长。两道呼吸渐渐错落交织在一起,宛如纠结难解的两条烛芯,在北辰禹耳鼓处回荡缠绕,分不清彼此。正在这个时候,他听见北辰胤莫名其妙地开口说道:“两年不见,二哥竟是清减了不少。”
  北辰禹苦笑,仍是倚着案几站立:“朕本已不久于世,你必是知晓的——此番又是何必。”
  他似乎听见北辰胤轻笑了一下,无法确定是不是自己的想象。接下来,北辰胤用一种几乎是轻快的语调说:“你料不到?”
  “朕料不到。”北辰禹承认道。他开口的时候,一股更深更汹涌的寒意涌上来,几乎让他牙关战栗。烛火熊熊的大殿里仿佛一下子失却了温度,每一次呼吸入口的都好像凛冽寒风。
  他知道自己输了,却还是想要明白输在了哪里——当年决定将北辰胤遣去边关,他自然考虑过放虎归山的可能。北辰胤虽然领命戍边,却只得两小队禁卫军士随身,抵达边关之后,亲军将士又被当地驻将以种种理由调离身边。边关重地,虽然不比皇城处处暗桩眼线,却也有不少北辰禹的亲信,随时留意北辰胤的举动。北辰禹原来所担心的,是北辰胤在边关收拢人心拥兵自重,或是联络江湖人士暗中发展绿林势力,甚至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