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扬名 作者:笑论语(起点2013.03.09vip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医扬名 作者:笑论语(起点2013.03.09vip完结)- 第9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啥!这个是学校的校长。”老头颇有些不信的问道,有这么年轻的校长吗?
    “呵呵,陈老,这位确实是新来的王志王校长。”来人笑道,要不是他无意中见过王志一次,他也不大相信。
    “哦,你这小伙子也真是,自己是校长就说嘛,害的老头子我磨叽了半天。”陈老很是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嗯,是我冒昧了。”王志也有些无奈,有这么介绍自己的吗,我是校长,我要进去看看,估计说出来你也不信啊。
    确认了王志的身份,陈老却是懒得和王志计较了,急匆匆的走了,不知道再忙些什么。
    看到陈老离去,来人才是走上前握了握王志的手道:“王校长估计还不认识我,我叫崔红蕾,是这研究院的院长。”
    听道崔红蕾说出自己的身份,王志却是连忙笑道:“原来是崔院长啊,很高兴认识您。”在王志的心中,这研究院的院长应该也是个老头子,可是眼前的崔红蕾不过才四十岁左右,显得很是年轻,这么年轻的院长,自身的本事必然不凡。
    其实王志这么猜却是猜错了,这崔红蕾之所以能担任院长并不是自身的水平有多高,反而是属于垫底的角色。
    说实在的,这中医学院的研究院总共也没几个人,加上崔红蕾也不过十二三个人,大多都是一些老古董,这些家伙基本上都是学校退休的老教授,平时喜欢鼓捣一些玩意,因此都混在研究院,却是基本上不管事,因此崔红蕾这个年轻一点的就成了院长,平常负责一些琐事。(《)
    这研究院其实并没有多少薪水,除非你研究出什么成果,基本上每月也就那么点钱,所以对于院长的位子也没人眼红。
    所以说,研究院的家伙对谁是校长也没有兴趣,只是埋头干活,他们不在乎,崔红蕾可是要在乎的,毕竟研究院的各项扶持资金可是崔红蕾再跑,要是得罪了校长,这以后的资金可就艰难了。
    热情的领着王志进了研究院的里面,研究院并不大,里面是一个大院子,院子里倒是晒了不少的中药材,边上是几是个大房子,也就是实验室。
    王志走到院子中间,随意的拿起一颗草药闻了闻却是有些惊讶,这里面的草药竟然都是野生的。
    要知道,在现代社会,工业不断的发展,各处荒山也被逐渐开发,这野生的草药可是越来越少了,市面上卖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人工种植的,这野生的中草药药性可是要比人工种植的好上很多倍,价格可是不菲。
    “呵呵,这些都是老教授们用来研究用的,人工种植的药性差,实验结果不明显。”崔红蕾看到王志皱眉,就知道王志看出了草药的来历,还以为嫌奢侈了,所以急忙解释道。
    “呵呵,这个我清楚。”王志放下草药,随意的一笑道,他只是意外这里的野生中药材,并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在王志的心中岂能不知道野生药材要比人工种植的研究效果好。
    “对了崔院长,最近研究院都在研究些什么课题。”王志也不进去,就站在院子里,随意的打量着药材,漫不经心的问道。
    “现在也没有什么特定的课题,不过是想研究出几种大众化的纯中医非处方药丸之类的。”崔红蕾笑道,说起这事情,他却是有些心虚,别看研究院的规模不大,人员也不多,但是每年的资金花费却是不小,这几年却是没有什么大的成果。
    以前田鹏程在的时候,虽然也有问过研究院的情况,虽然不理想,每年的资金却是很到位,原因无他,如今中医不景气,学院的的学生基本上成了摆设,研究院几乎成了学校唯一的希望,要是这些老教授真的能研制出什么成果,到时候也算是为学院打出了知名。
    再说了,以前学校的资金有上面保证,虽然卡的也是很严,但是研究扶持资金却是不少,田鹏程向上面要钱也要经常打着研究院的名头去,所以对于研究院却是不能太小气。
    如今王志来到中医学院,这模式已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要说以前的中医学院是纯公办的话,现在多少有些公私合并的意思,毕竟学院的资金可是要让王志想办法的,要是眼前的校长有意见,估计这以后的资金可是有些难办了。
    “非处方性药剂确实值得研究,但是药物并不是唯一的研究方向,比如说对于传统医学在现代社会遇到的各种弊端和难题也是值得研究的。”王志随意的说道,这个东西一直是他主要的研究方向,要说非处方类纯中药药剂,他手中却是有着好几种方子。
    中医的非处方药剂无非就是可以治疗大众病症的药丸之类的,就好像西医中的感冒药,止疼片之类的,不需要看医生,开方子,只要觉得病症合适就可以自己购买服用,其实市场上很流行的板蓝根冲剂就算是一种非处方中药药剂了,虽然并不是完全的纯中药制剂,但是也相差不远了。
    “王校长说的是,这个确实是个大难题,如今医疗界西医一家独大,中医实在是没落了。”崔红蕾说道。
    “孙思邈曾说过: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从这一点来看,西医不过是下医的范畴,虽然普及但是其实上不得台面,毕竟越是好的东西越稀少嘛。”王志笑呵呵的说道,他可是听出了崔红蕾语气中的一丝不自信,因此才有如此一说。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说的好。”崔红蕾还没来得及答话,突然从一边的实验室中走出两个老头来,走在前面的一个老头年约七十,看上去红光满面,精神抖擞,步履稳健,却是保养有方,刚才的话就是他说的。
    “呵呵,来王校长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潘安民老教授,这位是刘云希刘教授。”崔红蕾看到走出来的两个老人,急忙向王志介绍道。
    “潘安民!”听到崔红蕾的介绍,王志却是吃了一惊,原因无他,这潘安民的名气实在是太响了,却没曾想竟然在江淮中医学院。
    潘安民以前绝对是可以和谢国强比肩的人物,前二十年,在华夏杏林就有南潘北谢东周西韩的说法。
    这个南潘指的就是潘安民,北谢就是谢国强,东周是周易乾,西韩是韩广林,这四个人绝对是华夏杏林泰山北斗的人物,不过如今韩广林却是已经在前三年去世了,潘安民也在五年前杳无音讯,只剩下你谢国强和周易乾在支撑门面,王志一直都以为潘安民也去了,不曾想竟然躲在江淮,却是让人意外,他可是在江淮上了四年的大学竟然不知道学校还有这么一尊大神。
    “这位就是学校新来的校长王志王医生,这一段时间老朽可是听过你不少事情啊。”王志还没说话,潘安民却是再次开口了。
    “末学后进而已,比不得潘老啊。”王志笑着走上前伸出手笑道。
    “末学倒是没什么,只要后进就行。”潘安民伸出手和王志握了握手笑道,显得很是平易近人,说话也很有意思。
    “王校长刚才的话很精辟啊,到了如今这个时代,对中医还有如此认识的年轻人可是越来越少了,怪不得这一段时间名声极响。”等到王志个刘云希握完手,潘安民将几人请进了一边的另一间小会客室,几人坐下后潘安民再次笑道。
    “潘老妙赞了,可是多年没有听过潘老的音讯,不曾想竟然在江淮可真是让人意外。”王志笑道。
    王志的喜悦可是发自内心的,别看潘安民如今已经是七旬老人,但是这影响力和医术绝对是极大,如今江淮中医学院有潘安民在,王志可是有了不少注意。
    “哎!老朽只是徒有虚名罢了,当不得真的。”潘安民摆了摆手有些落寞的道,其实这并非潘安民谦虚,实在是这中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潘安民之所以五年前遁出杏林,藏在江淮中医学院这话还要从五年前说起。
   
  

           

第一一五章 司马峰(南村一木)

      话说潘安民在中医杏林的名气,那可不是吹的,他算是现代寒凉学派的领头人了。
    寒凉学派又称河间流派,是金元大家刘宗素开创的,刘完素主攻火热病机,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创“火热论”,疗疾多用寒凉药物。他不仅对中医病机理论的提高有很大贡献,并对后世创立温病学说大有启迪。因刘氏家住河间,又称河间学派。
    潘安民继承的正是寒凉派的理论,治病也是以寒凉药物为主,本身医术精湛,在四十岁时就在华夏杏林创出了极大的名声,和谢国强周易乾几人并称杏林四圣,本事可见一斑。
    不过不得不说中医流派林立,到了如今虽然已经所剩不多,但是各大流派之间却是也有人继承,除了河间派还有伤寒学派、温病学派、温补学派、滋阴学派、易水学派、钱塘医派、吴中医派、孟河医派等。
    各大学派之间虽然已经凋零不堪,但是却是都傲骨长存,虽然有的流派之间也是有些交情,但是同时也有矛盾。
    当时潘安民已经六十五岁高龄,在京都的一次医术交流会上和伤寒流派的一位四十岁的中年中医理论不和从而引发争执。
    按理来说潘安民在中医界的地位是没有人敢随意挑衅的,更何况那个中年医生无论是资历还是年龄都和潘安民相差很大,更应该恭敬才是,其实确实不然。
    伤寒派算是王志的老熟人,张仲景所创,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更是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专门探讨伤寒杂病的诊疗规律。其书被奉为经典仲景其人更被尊为医圣。从晋唐至宋元明清,研究者如云,历代不衰,各展所长,形成了时间最长,医家众多,影响最大,学术昌盛的伤寒学派。
    因此伤寒派的人大多都以中医正宗自居认为其他流派不过是小道,自身的流派才算是正经的中医传承,那位中年大夫虽然名声不显,但是师承却是很有来头,他的老师是建国初期就鼎鼎大名的老一辈伤寒派代表人物姜韩柏。
    在华夏杏林资历是一方面,师承也是一方面,姜老爷子已经过世十年,中年人身为姜老爷子的嫡传弟子虽然年轻,但是众人却是也给予了足够的尊敬,因此当时潘老和中年人起了争执,边上的众人却是也不好训斥中年人,只好好言相劝。
    虽然说是好言相劝,但是潘老的名气和人气自然是要不中年人高很多的众人的言语虽然婉转,但是向着潘老的意思却是显lù无疑。
    中年人名叫司马峰,师从姜韩柏,为人虽然年轻,但是却是难得的天才人物,跟随姜老学习中医二十年,之后姜老去世,将自身的传承算是完全的交给了司马峰,司马峰钻研姜老所留典籍一身医术更是登峰造极。
    虽然如此可是司马峰却是有个毛病没有容人之量,而且治病救人规矩很多,因此虽然医术非凡,但是却是名声不响。
    其实要真的说起来当时司马峰的医术绝对不在潘老四圣之下,当年潘老在四十岁的时候已经有了南潘北谢的美名,可是司马峰却是汗颜的很,因此司马峰这一次可算是抱着踩谢老打出名声的意思,因此毫不退让,并且和潘老立下赌约,败者从此退出杏林,终生不得行医。
    按理说以潘安民的年纪是不应该和司马峰行那意气之争的,不过却是不然,中医各大流派虽然都算是中医传承,但是也代表着自身门派的荣誉,要是潘老退步岂不是告诉别人河间派不如伤寒派,以后自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