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44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戍军接到的命令常常自相矛盾,让前线统帅无所适从。

这段时间西夏和虎烈府的关系保持得很不错,双方使者往来奔波,回易也很正常,黑山威福军司的警惕性有所下降。另外,耶律马哥撤到云内的事情属于机密,而且驻军的地点非常隐秘,西夏人也没有探查到,所以,当耶律马哥突然发动袭击,西夏人措手不及。

耶律马哥和他的军队属于辽国,不是虎烈府的军队,那么耶律马哥的这次进攻到底是契丹人的报复行动还是虎烈府的大规模进攻?如果是契丹人的报复攻击,夏军就没有必要撤退,契丹人实力有限,李虎也不会不闻不问,只要李虎一插手,契丹人就得撤军,但如果是虎烈府的攻击,那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

李良辅不敢擅自撤军。现在朝堂上斗得火热,自己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牺牲品,所以稳妥起见,固守待援为上策。然而,当他看到虎烈战旗后,他后悔了,为自己的错误决策懊悔不已。

第八十一章 你是谁?

四月中,李虎带着虎卫军到达云内。

铁鹰给他们介绍最新军情。

高宝龙和阿巴顿已经到达战场,并配合耶律马哥的契丹军扫清前套州县,加固对兀剌海城的包围。

胡家勇、王曜、耿守忠带着怨军、惊雷军和义胜军已经抵达兀剌海城。楚逍遥、谭弘毅和卢俊义带着虎烈第五、第六、第七军正在沿着北河急速推进,再过两天就能到达战场。

“我的命令是否已经传达下去?”李虎问道,“在毛帅没有赶到战场之前,前线各军均受宝帅节制,听从宝帅的指挥。”

“已经传达。”铁鹰眉头微皱,目露担忧之色,“各军主帅都知道你要亲自去前线指挥,不敢不听宝帅的命令,但耶律马哥和他的契丹军……”

“所以我要亲自到前线去。”李虎的神色有些无奈。

按道理,他应该亲自坐镇大同。这次不同于以往,西击党项不过是佯攻,让董小丑或者毛军出任统帅就足够了。虎烈军一动,整个天下形势都要动,大同不但需要密切关注天下形势,更要随时做出对策,但李虎担心西进攻击出问题,不敢留在大同。耶律马哥和契丹军的存在,导致西进攻击危机重重,西击一旦失败,影响的不仅仅是大同的安危,更影响到虎烈府的生存,不容有丝毫的闪失,所以李虎不得不亲自赶赴前线。

耶律马哥的契丹军足足有五万人,而且大部分都是长期作战幸存下来的军队,这些人强悍,勇敢,坚韧,满腔的愤怒,稍有失控,他们就会失去理智。五万个失去理智的疯子会干出什么好事?李虎现在有些后悔,早知道形势会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当初就不该让耶律马哥到大金山,更不该让耶律马哥南下阴山,而是应该劝他去漠西会合耶律大石。这样一支军队留在代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啊。

“总帅,这次我们攻打西夏,的确需要契丹军,但将来……”柴云皱皱眉,低声说道,“耶律马哥突然攻打西夏,难道仅仅就是因为一时冲动,要为耶律延禧报仇雪恨?耶律马哥手上有五万契丹军,他完全可以和金军打一仗,即使不能救回耶律延禧,好歹攻击的对象是正确的,但现在他放着最大的仇敌不打,却去打西夏人,你不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吗?”

这个疑问一直存在于虎烈府,也是大家担心这次西进攻击要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契丹人的动机是什么?

“耶律马哥不管在战场上还是在朝堂上,都有丰富的经验,这种人会冲动,会失去理智?他会毫无目的打西夏?”原野冷笑道,“依我看,耶律马哥真正的用意是在贺兰山立足,找一块立身存命的地方。”

李虎、董小丑、铁鹰等人齐齐望向原野,等待他的解释。

“大漠形势不好,乌古敌烈室韦人都投靠了金国,阻卜人还不知道能不能支撑,假如阻卜人支撑不住,也投靠了金国,契丹人还能在大漠立足吗?”原野说道,“耶律马哥坚决不到漠西去,肯定有他的道理。他到了代北,吃喝不愁,当然要谋求发展了,总不至于一辈子给虎烈府做牛做马吧?放眼看看,哪一块地方最好?当然是贺兰山了。西夏人就是靠着贺兰山立国称霸,和大宋对峙了近百年。这是一块宝地啊,地形好,易守难攻,如果契丹人占据了这块地方,依附于虎烈府,发展壮大,重建大辽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们打得下兴庆府?”铁鹰对原野的猜测表示疑问,“大宋强大吧?大宋打了近百年,都未能消灭西夏,我们当然更不行。若想攻克兴庆府,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和宋军两路进击,否则根本不可能。”

“大辽强大不强大?”原野当即反问,“大辽几年就败亡了?在北方,是阻卜人的实力大,还是女真人的实力大?阻卜人和大辽打了断断续续打了几十年,结果阻卜人一无所获,女真人则攻占了契丹人的江山?这在十年前,你想象得出来吗?大山会盟的时候,我们谁会想到大辽会轰然倾覆,女真人会代之而起?我们又曾想到自己会跑到代北来生存发展?”

原野一连串的反问,把铁鹰问得哑口无言。的确,大辽败亡匪夷所思,女真人的崛起同样匪夷所思。今天这个世界上,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谁敢说虎烈军和契丹军就不能联手击败西夏人,攻克兴庆府?

“如果耶律马哥的目标是贺兰山,那我们有可能被他拖进一场无法预测胜负的激战、旷日持久的激战。”董小丑手抚长须,低声轻叹,“大辽有两个天才,一个是耶律马哥,一个是耶律余睹。耶律余睹的倒戈一击埋葬了契丹人的王国,而耶律马哥的坚韧是否会让契丹人再度雄起?”

李虎沉默不语。这一战已经开始,天下大势已经开始变化,虎烈府既然做出了选择,也就没有必要再回头了。如果这一战成功诱使金军入侵大宋,虎烈军肯定要南下御敌,虎烈军将来的主要战场应该在河东河北和中原一带,自己也要挟天子而控权柄,必定无力顾及代北,如果能让契丹人在代北抗击金军,未尝不是一个确保北疆安全的好办法。

“契丹人的事我来处理。”李虎说道,“如果我们南下,代北防守兵力肯定薄弱,所以我们需要契丹人镇戍代北。至于这次西进攻击,我会牢牢控制战局发展,绝不让契丹人的疯狂破坏了我们的大计。”

李虎在云内停了一天,第二天正准备起程,铁鹰急报,西夏使团从金国西帐返回,是否予以扣留。

李虎无意扣留。这个使团的范直昌给李虎带来了一封非常有帮助的信,正是这封信让李虎知道西夏人出卖了契丹皇帝,并导致契丹军向西夏发动了报复性攻击,继而让李虎下定决心实施新策略。

李虎派人请来范直昌,告诉他虎烈军和契丹军正在联手攻击西夏,考虑到路上的安全,李虎叫范直昌带着使团人员和他同行,由虎烈军保护使团安全返回兴庆府。

“虎王有多大的决心打西夏?”范直昌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任何惊骇和愤怒之意,表现得非常平静和镇定,仿佛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这是我第三次打西夏。”李虎说道,“西夏不好打,劳民伤财,我打不起,也不想再发动第四次攻击,所以我的决心是,要么攻克兴庆府,要么大败而回,就此败亡。”

范直昌笑了起来,“这么说,虎王要破釜沉舟?”

“我这个人喜欢赌。”李虎笑道,“我从举旗造反那一天开始,就把脑袋拎在手上,反正我一无所有,我也就无畏无惧。”

“是吗?”范直昌捋须而笑,“虎王现在还是一无所有?非也非也,你已经不再无畏无惧了,你两打西夏都无功而返,可见你早已失去了破釜沉舟的万丈豪情。”

李虎不以为意,一笑置之。

“我可以断言,你第三次打西夏,还是半途而废。”

“理由呢?”李虎问道。

“因为你的目的不是打西夏,而是要南下中原。”范直昌说道,“随着女真人在大漠上步步推进,你在代北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你若想生存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南下。”

李虎略感错愣,如果世上人都这么聪明,一眼看出我的要害,我还怎么混啦?他不禁仔细打量了一下范直昌。这人大约三十多岁,长相英俊,气度不凡,举止稳重,儒雅而睿智,无论在哪里都属于那种鹤立鸡群的才俊之士。

“但你想过没有,当你在期待着金人南下的时候,金人和夏人是不是也在期待着你的南下?”范直昌望着李虎,正色问道。

李虎霍然想到什么,心中一阵窒闷,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大宋人对北方汉人并没有认同感,在大宋人的眼里,北方汉人是汉虏,是蕃人,是外族,是敌人,这个已经形成的观点在短期内并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你是汉虏。”范直昌手指李虎,“女真人是金虏,党项人是夏虏,你们都是蕃虏,你们的军队都是蕃军,即使金军南下入侵了,大宋也绝不会让虎烈军南下,因为汴京自始至终都不会相信你。如果你强行南下,你就是大宋的敌人,大宋不但要和金军交战,还要和你交战,甚至还要和西夏人交战。大宋同时和三个蕃敌作战,必定失败,结果可想而知。”

李虎浑身燥热,额头上冒出了一层汗。假如形势的发展如范直昌所说,那就不是自己诱使金人入侵,而是金人诱使自己南下摧毁大宋了。

“如果你攻克了兴庆府,并把贺兰山交给大宋,你将获得大宋的信任,你的虎烈军也将因此名扬中国,如此你才有机会带着军队一路畅通无阻地南下,直抵汴京城下,才有机会拥戴郓王登基称帝。”

李虎大惊,骇然变色,“你是谁?”

第八十二章 必须杀一个人

“我叫范直昌。”

范直昌面带微笑,从容说道,“我是大宋人,我的曾祖父是范文正公。”范文正公就是范仲淹,范仲淹死后谥号“文正”。

李虎难以置信,坐在自己对面的竟然是范仲淹的曾孙。

“我祖父叫范纯礼,他是元佑党人。我祖父的哥哥范纯仁也是元佑党人。”范直昌目露愤恨之色,悲声说道,“我范家世代忠诚于大宋,为大宋可谓呕心沥血,但皇帝和蔡京一党发动了元佑党人案,把我范家打击得支离破碎,家破人亡。”

李虎目瞪口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范直昌竟然和自己的命运一模一样。

范仲淹有四子,次子范纯仁,曾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三子范纯礼,曾官至尚书右丞。这两位都是保守派,属于旧党,因为范仲淹的荫泽,两人在朝中非常有实力,是元佑党人的中坚力量。元佑党人案爆发后,他们兄弟做为宰臣执政官,被列在党人碑的前面,其子孙后代所受到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范直昌想到了一幕幕的往事,不堪回首,黯然魂伤。

李虎也想到了老爹,想到了那段凄惨艰苦的逃难岁月,心里阵阵酸楚。

帅帐里安静了良久,范直昌再度娓娓道来。范仲淹曾在西北主持军事,和折家建立了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两家的精心维护下一直延续至今。元佑党人案爆发后,范家子孙大多发配到西北边关,受到了折家和西北将门的特殊照顾。范直昌陷没西夏后,折家曾设法营救,但没有成功。范直昌随即将错就错,留在西夏为内应。

“折家有关西夏的消息就是来源于你?”李虎惊讶地问道。

“不,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