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天下 作者:毓澜(新浪2012-06-04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仪天下 作者:毓澜(新浪2012-06-04完结)- 第4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王妃看了看躺在床上的赵元佐,一阵心痛,向那王继恩求情道:“王爷尚在昏迷之中,公公可否行个方便,等王爷醒来我们再走?”
王继恩小眼微微一眯,瞥了一眼赵元佐,道:“这是皇上的旨意,咱家可不敢轻易违抗,王妃还是不要为难咱家了。”
话虽这样说,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通融一下根本就没有什么,他这是故意刁难他们,借着皇帝的旨意在这里狐假虎威。
方才父皇说要废黜大哥,所有的人都为他求情,只有这个王继恩没有,现在大哥还没醒过来,他却反而过来落井下石。赵恒实在看不过去,抽出旁边墙上挂着的剑指向他,怒道:“你这个狗奴才,再这么犹犹豫豫,当心本王一剑杀了你,出去!”
王继恩微微转头,眸子里闪过一丝狠戾之色,但随后,又被谄笑所代替,对着赵恒点头哈腰地道:“好,韩王殿下,出去,奴才这就出去。”
然后,便带着几个小太监躬身退出了大殿。
“王爷,你太莽撞了,太监向来心狠手辣,是不能得罪的。”王继恩离开后,刘娥走过去提醒道。赵恒没有看见,可她分明看到王继恩在离开的时候眼里闪过的那浓浓的恨意。
“可他一个小小的太监,竟敢如此对皇嫂说话,我实在是看不过,便忍不住要教训他一下。”对上她忧虑的目光,赵恒解释道。
刘娥点点头,王继恩那样的态度,连她这么能忍耐的,都有些看不过去了,更别说赵恒。不过她还是耐心叮嘱道:“王爷以后一定要当心此人,免得受他所害。”
“嗯,听你的。”赵恒将剑插回剑鞘,微微一笑,让她放心。
大火烧得汹涌,直到后半夜才算扑灭,整个溢水殿,也算彻底废掉了。
不过,楚王已经被废,现在自然无人有这个心思去心疼一个曾经辉煌过的殿宇。它的存在也只如它的主人一样,只是灿烂一时。
赵元佐是在第二天早上才醒来的,此时已经恢复了神志,只是有些虚弱。听说自己的王位被废,竟然洒脱地笑了笑:“如此,也好。”
反正没有了王位便不用担心有人要害自己了。
“大哥,小弟送你过去吧。”迟早要走的,拖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为了避免大哥在进宫途中受到什么为难,赵恒便主动要求相送。
本来就是同父同母的至亲兄弟,赵元佐也没有客气,直接答应了。
楚王一家都离开,刘娥也不用留在楚王府,便在他们离开后,望着烧毁的溢水殿叹息了一阵,自己雇了辆马车回了张府。




第四十三章  鬼神

张耆的儿子城儿已经一岁多了,长得胖乎乎的,十分乖巧可爱,开始学说话学走路。
他总是管刘娥叫姑姑,一见面,就姑姑姑姑的叫个不停,刘娥多次纠正,让他叫姨娘,小孩子当时是记下了,可是过后就忘,依然叫她姑姑。刘娥有些无奈,但也只好任由他这样叫下去。
没事的时候,刘娥依然喜欢坐在清华苑中的耳房里,亦或是梧桐树下翻阅书籍,知识的积累让思虑更加通透,看事更加敏悟,能帮到赵恒的,也越来越多。
在刘娥的从旁辅助下,赵恒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也更得太宗的喜爱,除了开封府的府尹之外,又交给他一些其它的职务。
自从赵元佐被废黜后,刘娥便再也没有见过他,也不知道王妃和那个小世子赵嘉怎么样了,在南宫幽居的日子,有没有受到委屈。怕赵恒因为救不了他们而难过自责,她就算想知道,也不敢在他面前提起,只是向张耆悄悄打探一下。
龚美成亲了,在刘娥的多次劝说下,他终于答应娶了那个一心喜欢他的冰儿姑娘。婚事是张耆帮忙操办的,虽然不是弄得满城皆知,但也绝对喜庆热闹。自此,刘娥一颗愧疚的心才算慢慢放下。
不咸不淡的日子,转眼间又过去了两年。
冬天来了,天冷了,腊月下旬,年关将至,大雪从前一天的半夜一直飘到这天黄昏,还是没有停,依然在纷纷扬扬的飘落着。黯淡的烛光下,刘娥身披厚厚的裘衣,坐在梳妆台前望着菱花镜里自己那张不再稚嫩的面容,有些淡淡的沉思。她二十岁了,二十岁已经到了成熟的年纪,却越发思念起自己在远方的母亲来。她来京城六年了,认识赵恒也差不多六年,这六年里,都没有再回过华阳一次,连封信都没有写过,不知道母亲如今怎么样了,过得好不好,舅妈是不是还一如既往的为难她。
三岁多的城儿突然气喘吁吁地跑来,人未至,声音先到:“姑姑,姑姑,恒叔叔来了!”
恒叔叔,自然是说得赵恒,从他会说话起,就管赵恒叫恒叔叔,这是得到赵恒的允许的。
因为赵恒大多数来张府都是看刘娥,这小鬼也便记下了,每次赵恒一出现,他便立刻跑来清华苑通知她。
只是,如今下了这么大的雪,城儿还是过来了,这么点儿的小孩,让刘娥有些心痛,慌忙走过去将门打开。
门外是一张冻得通红的小脸,一见到她,小孩子便扬起脑袋讨好地笑道:“城儿是来告诉姑姑,恒叔叔来了。”
“城儿乖,快进来!”刘娥拉起他冻得冰凉的小手来到房内的炉子旁,匆忙帮他烤手。
一边也有些忧虑地想,下这么大的雪,赵恒怎么过来了。前些天她听张耆说他的母妃李夫人自从楚王赵元佐被废后便病了,两年来吃遍所有的名贵药材也一直没有好转,这段时间天一冷,病情便又加重了,他要留在宫里守着她,年前可能不会过来。
可是,现在距除夕还有几天呢,他怎么就过来了呢?莫不是……
刘娥不敢想下去,尽管她知道这个可能性很大。赵恒为人为官一向仁慈清明,也是个孝顺的儿子,她自然希望他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尽孝。
世间最为遗憾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她不希望赵恒有这样的遗憾。
没多久,赵恒与张耆便一起出现在了清华苑门口。刘娥知道他们要来,房门没关,一眼看见他们,便起身前去迎接。
尽管不愿意相信,不愿意面对,刘娥知道自己猜测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赵恒衣衫单薄,神情憔悴,站在风雪中静默地望着她,眸子里带着深深的悲恸。即便在这大雪的黄昏,天气阴暗的厉害,她还是发现了。不是看见,而是发现,因为在乎,所以感觉得出。
张耆也没有如以往一样带着嬉笑的神色,他用眼神示意刘娥好好安慰赵恒,然后转头十分温柔地向儿子道:“城儿,先随爹爹回去,让你姑姑与恒叔叔好好说说话。”
望着张耆父子离开,刘娥便拉起赵恒的手去了房内。外面风雪那么大,她怕他单薄的身子受不住。虽然那给人的单薄感觉只是因为他穿的太少。
刘娥帮他解下布满积雪的披风,用力的将雪抖掉,挂在房内的衣架上,然后将门关上,问道:“不是在宫里照顾娘娘吗,怎么有空过来了?”
赵恒忽然走过去,紧紧地将她抱住,低声道:“月儿,我好难过,好心痛,能不能告诉我,怎样做,才能不那么心痛?”
刘娥任由他紧紧抱着,他的力道很大,大的让她呼吸都有些苦难,他是冰凉的,身上的温度早已融入了风雪,整个身体冰冷的厉害,但这样紧紧相拥给人的感觉却十分温暖,她将头轻轻倚在他的肩膀上,低声道:“面对无法挽回的,接受已经发生的。”
赵恒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他喜欢与她在一起的感觉,她的果断冷静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让他很快静下心来。别说是相爱的两个人,就算没有爱,他觉得自己在这个时候也更愿意来找她。
许久,他轻轻松开她,低声问道:“月儿,你都知道了,是不是?”
刘娥点点头。
赵恒又道:“可是,母妃她走了,我真的很难过,就算接受了这个事实,我也还是很难过的。”
刘娥一只手轻轻放在他的手臂上,平静地说道:“如果不接受,你会更难过。”
赵恒突然有些沉默,他知道刘娥说得有道理,只是母子连心,那种失去彼此的痛苦,不是随便有谁安慰一下,或者讲一番道理就能减轻的。
过了一阵子,他在炉子旁坐了下来,轻轻将手探过去。失去了母妃,他的心已经冰冷的厉害,实在不想外面也是冰冷的。
刘娥看着他的手在炉子上伸来缩去的,便去内室取了个暖炉过来,轻轻放在他的手里,在他身边坐下来。
“什么时候的事?”沉默了一阵子,刘娥问道。
赵恒抬头,望着烛光下她没有任何波澜的眼眸,低声道:“四天前。”
这么久了?她竟然刚刚才知道。
刘娥想了想,道:“你不要守陵么?”
赵恒摇摇头:“母妃是皇妃,不是皇后,宫里的规矩,皇后去世,守陵不能超过七天,皇妃去世,守陵不能超过三天。”
刘娥垂下头,微微沉默。
皇妃,皇后,竟然这么大的区别么,连最亲近的儿子,想要送母亲一程,却还得遵守这样的规矩。
她突然觉得,皇宫十分可怕,就像一个坟墓,让人觉得恐怖。
这几年来,她一直在为他筹谋着,他从开始的一个普通皇子,到现在颇受太宗器重,虽然他自身也真的有那个能力,但这大部分都是她一步步计划得来的。
但是,直到现在,她才想到要为自己考虑一下,她是深爱着面前的这个男人,可是,如果他将来真的当了皇帝,自己愿意做一个站在他身后的小小的嫔妃吗?
刘娥来不及细想,赵恒突然道:“母妃她这病都是因为大哥被囚禁而起,倘若大哥一直被幽居在南宫,母妃的在天之灵也不回安息的。”
在天之灵?安息?
刘娥抬起头来看向他。
赵恒望着她,眸子里带着淡淡的悲伤:“月儿,你相信这个世上有鬼神吗?”
刘娥摇摇头。她一直不太信的,虽然不确定。以前就是拜神,也只是一种习惯,与信奉无关。
赵恒却坚持道:“有,一定有的。举头三尺有神明,母妃,她一定在天上看着我呢。”
刘娥望着他:“那你想怎么做。”
赵恒道:“我要救大哥出来。”
“怎么救?”
赵恒想了想,道:“我去求父皇,让他看在母妃的面子上放大哥出来,恢复他楚王的身份。”
“你认为,皇上会答应吗?”刘娥问道。
赵恒微微垂眸,望着炉子里熊熊燃烧的炭火,低声道:“不试试,怎么知道?”
这话说得很没有底气,他甚至知道,去求情也一定没用,说不准还会牵连到自己。只是,不去,总觉得不能安心。
刘娥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她望了他一阵子,道:“赵恒,你忘了月儿之前所说的,忘了这几年来的努力了吗。月儿并不是阻止你去救大哥,只是,无谓的牺牲,还是尽量避免吧。月儿还是那句话,只有你有权力了,才有能力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
赵恒抬起头来望着她,许久,点了点头,道:“好,恒听你的。”
说听,他也便真的听了,除了在年关将近为大哥送去一些过年所需的物品之外,便没再为他做什么。
赵元佐还没有完全康复,时好时坏的,赵恒便没有把母妃去世的事情告诉他,也叮嘱他的皇嫂不要说。
李夫人的葬礼是在年后办的,结束之后,已经过了上元。
李夫人的丧事办完后,太宗便把年号雍熙改为端拱。不几天后,下了一道圣旨,改封韩王赵恒为襄王,并且赏赐了许多东西。
被封为襄王,其实府第并没有挪动,只是把韩王府的匾额改成襄王府。赵恒对这次受封并没有多大的惊喜,母妃刚过世,高兴不起来。另外,他还认为,这是父皇因为废黜了大哥引得母妃患病,并且病逝,觉得对不住她,才在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