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全程预测100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政治理论全程预测100题-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2根据材料分析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相互关系【材料】    
      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阅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解决问题》时发表了一系列的谈话。他认为:“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进入共产主义要有步骤。我们向两方面扩大: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的生产,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    
      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反映了经济制度与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答案要点】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认识虽然只是初步的,其后并没有深入下去,甚至没有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但他已经认识到商品生产是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手段,而不是不同社会制度的根本性标志。    
      (2)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关系,反映着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区别,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的主要标志。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相联系、相结合;经济体制具有相对独立性。    
      (3)经济体制的选择,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行类似的经济体制,相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    
      43 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材料1】    
      “同价值转化为资本的情形一样,在资本的进一步发展中,我们看到:一方面,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11页    
      【材料2】    
      45亿彩电用户、12亿有线电视用户和7300多万台彩电的年产量,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业内专家同时指出,由于生产能力过剩、供过于求、外资生产基地转移、废旧彩电重返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加上产能巨大和品牌繁多,导致高低端产品价格循环走低,削弱了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去年彩电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205%,处于微利状态。    
      中国彩电业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仍是核心技术问题。集成电路被业内专家称为“彩色电视机的灵魂”,而我国彩电生产所用的关键集成电路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8月8日第32期    
      【材料3】    
      中国企业用于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与创新的投资之比是1:0078,计算机领域是100:1。据统计,200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进技术开支为4054亿元,消化和吸收开支271亿元,购买国内技术543亿元,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开支之比为1:0067。如果不能从认识和实践上解决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和创新投资的比例,那么,就陷入“引进一代、落后一代”恶性发展的怪圈。    
      ——《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10月10日第41期    
      请回答:    
      (1)如何正确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我国在“十一五”期间为什么要突出强调自主创新?    
      (3)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答案要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同时发挥作用,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资料的效率、劳动对象的质量等;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2)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最重要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我们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3)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摆在首要位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点:    
      ①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②要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    
      ③要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④要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⑤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对于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减少与国外的知识产权纠纷。    
      44分析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材料】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新增发的国债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贷款贴息,当年国家从增发的国债中拿出了90亿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超过了前10年企业技术改造贴息的总和。随后的4年共安排国债技改贴息资金3554亿元,安排项目2175个,总投资4354亿元。通过国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使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得到缓解,一批重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一批老企业重新焕发了青春,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请回答:    
      商品的价值既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那么我国企业为什么还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呢?    
      【答案要点】    
      (1)商品的价值既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在这里影响商品社会价值的劳动生产率指的是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而不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整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2)然而就个别企业来看,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该企业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缩短,从而在等量时间内生产出更多产品。而在市场上,仍然按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量出售商品,由此该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    
      (3)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办事。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日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这样才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获得更多的盈利;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充满生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45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材料】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请回答:    
      (1)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    
      (2)当前如何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答案要点】    
      (1)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最早是由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提出来的。马克思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积极成果——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我们当前要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是因为:第一,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的出发点发生了变化;第二,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    
      (2)当前我们要使劳动价值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要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第一,深化对创造劳动价值的种类的认识:它既包括直接生产劳动,也包括科技型、管理型、服务型的劳动;第二,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领域的认识:它不仅包括物质生产领域,也包括精神生产领域。第三,深化对科技劳动重要性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突飞猛进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四,深化对资本要素拥有者的认识,他们具有资本要素拥有者和复杂劳动者双重身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46    
      分析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增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启示【答案要点】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在于:第一,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在于:物质技术基础不同,以及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与生产技术不变,或生产技术发展缓慢相适应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为条件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家主要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来榨取绝对剩余价值。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就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产生相对剩余价值,只能产生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单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    
      (2)根据上述原理,我国企业首先采用先进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该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不断加剧,我国不少行业和企业屡屡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我国企业要引进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