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亚里士多德-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页。
    ②转引自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版,第29页。
    里士多德的许多材料来自有实践经验的人的提供,都经过分析、证实,这正
是他善于向实践学习的特点。
    除了向实践学习外,还向历史学,向他人学,向前人的成果学。希腊医生曾
对人体解剖作过一些研究,亚里士多德在论述人的各个构成部分时借鉴了他们的
成果。“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包括相当广泛的阅读工程,他工作得如此努力……以
至于他的宿舍被称作‘读书人之室’”。他拥有大量藏书,“他是我们所知道的
第一个搜罗书籍的人,他的榜样使埃及国王知道应该怎样建立图书馆。”①亚里
士多德博览群书,在柏拉图学园时,那里的藏书比较多,他读了当时能见到的各
种书,而且做了相当详细的笔记,并且作了分门别类的整理。他说:“一个人应
当从书本中多作摘录,并按各个题目——例如善、动物等——分别编类。”③在
讨论每一个问题时,他总是先从历史的角度对前人的有关观点加以阐述、概括,
他的著作中,总是列举和分析前人的思想。对前人,他不是盲从,而是研究、鉴
别,像簸谷一样吹掉谷壳,留下真理的颗粒。
    向实践学,向前人学,包括了研究。对独创者来说,有些学问是要靠自己来
钻研的。亚里士多德的成就,就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自己的独创,如逻辑学,在当
时可供利用的资料非常有限,只能依靠自己的勤奋去开拓,如他自己所说:“只
有我们自已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艰苦的探索。”
    (《辨谬篇》)
    我们肯定亚里士多德的学术成就,并不意味着肯定他的全部学说。
    实际上,他的很多思想都已被新的科学所否定,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更如此。
因此,相当一部分科学家把他看成是近代科学进步的障碍。如从另一方面看,我
们又不能全盘否定他,因为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发现真理的过程。
去掉他的错误,从科学史的角度看问题,人们仍承认他在人类哲学和科学发展史
上作出的巨大贡献,他的许多著作仍是今人必读的经典著作。近代欧洲哲学无论
是经验派还是理性派,直到康德和黑格尔,也都是各自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吸取了
对他们有用的东西。黑格尔说:“假使一个人真想从事哲学工作,那就没有什么
比讲述亚里士多德这件事更值得去做了。”①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
之一、许多现代物理学原理建立并创立者、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海森堡
说:”一个人没有希腊自然哲学的知识,就很难在现代原子物理学中取得进展。
“②亚里士多德的学术成就是希腊自然哲学知识的重要部分。所以,在回顾人类
思维的历程时,人们不能否认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化的一盏明灯。
    ①转引自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29—30页。
    ③转引自乔纳逊。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29—30页。
    ①黑格尔:《哲学讲演录》第2 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84 页。
    ②转引自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第182 页。
    第七章哲学学说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天才表现在相当广博
的领域中,但使他素负盛名的还是由于他在哲学上的突出贡献。汪子嵩、余纪元
指出,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将哲学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进
行研究的人①。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高于其他各门具体科学,哲学是“爱好智慧”
的意思,所以是智慧之学。在他之前,没有人明确提出哲学要研究什么,是他最
早提出了一些哲学应研究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哲学的对象。在《形而上学》第4 卷中,他说
有一门科学专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存在的存在”
    即是指一般的普遍的存在,是存在自身,而一切存在的中心点就是“本体”。
在《形而上学》第 6卷中他还指出哲学的对象是“不动的、可以分离的本体”,
这就是通常所谓的“神学”。这样,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哲学研究有两个分支:一
是以研究独立的、不动的存在为对象,即神学;二是以“作为存在的存在”为对
象。这两个分支是可以等同的,因为神学是首要的、普遍的。总之,亚里士多德
的意思是说哲学所研究的乃是其他科学当作出发点的终极本体,是集一切经验科
学知识的全体。从巴门尼德①的“存在”到亚里士多德的“作为存在的存在”,
哲学终于确立了自己的专门领域。亚里士多德功不可灭。
    1 哲学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哲学必须先搞清楚自己的基本问
题。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讨论本体的人如果不知道这些问题就无法进步。它们像
一个个死结,只有理解了它们的性质,才能解开这些死结,促进认识。这些问题
是哲学必须探讨的。在《形而上学》中,他提出了哲学应探讨和解决的13个问题
(有人分成14个问题)。这13个问题见前面第5 章。
    亚里士多德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说,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容易的,但他确实在
讨论它们。在《形而上学》第3 卷第2 —6 章用他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某物是甲,还是非甲,”如果是甲,会有几种可能或不可能的理由;如果是非
甲,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在解答这些问题时,也是由两方面分析,在什么条件下
可以得出正面结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得出反面结论。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亚里
士多德的辩证法。这种方法对后来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与提出哲学的必须回答的这些问题有
直接关系。这些问题中,有许多一直是西方哲学所争论的话题。
    它的意义正如余纪元所说:“亚里士多德提出这些问题的真正意义还在①汪
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
第41页;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余纪元撰《亚里士多德》,安徽人
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0 页。
    ①巴门尼德(约公元前6 世纪末—前5 世纪中叶),古希腊埃利亚学派哲学
家。认为“有”或“存在”是单一的、有限的、不变的和不可分割的。“存在”
和思维是同一的。千变万化的世界只是凡人的虚幻意见或假相,亦即“无”或
“不存在”,认为感觉不可靠,只有理性才能认识存在。著作有诗篇《论自然》,
现仅存若干片断。
    于问题本身。哲学史本质上是问题的历史。评判一个哲学家水平高低的标准,
不是他如何解决问题,而是他提出了什么问题,怎样提出问题。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以往哲学的总结所列举出来的这些问题,后来成为欧洲形
而上学的中心,曾在西方哲学史上占统治地位达二千年之久。而且,只要有形而
上学即本体论的存在,那么它们必将永远萦人脑际。“①2 批判理念论理念论是
柏拉图哲学的基石。柏拉图理念论的核心就是认为有两个世界的对立,一个是现
象世界,其中的事物都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断变化的、有生有灭的,即现实世
界;另一个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不变不灭的,即理念世界。这两个世界的关
系是:第一,具体事物以”理念“之名为名,如有”美的理念“,就有美的具体
事物,像美的人、美的花;似乎是没有美的理念,就不存在美的人、美的花。在
柏拉图看来,具体事物依存于”理念“。第二,具体事物”分有“同名的理念,
他举例说明:要问美的人、美的花为什么能美,就因为它们”分有“了美的理念。
柏拉图的观点非常明确,理念是第一性的,具体事物是第二性的,具体事物只是
理念的影子。对这点,柏拉图还有更具体的例子,他以床为例进行说明:床有三
种,一是理念之床,它是本来就存在的;二是木匠制造的床,它是模仿理念之床
而产生的具体之床;三是画家笔下的床,它是模仿具体之床而产生的艺术之床。
在这三种床中,只有理念之床才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的东西;而具体之床是
理念之床的模本,它是不断变化的、不真实的;至于画家笔下的艺术之床,乃是
模本的模本,和”真实存在“隔着两层,相距甚远,因而更无真实可言。就理念
本身来说,也不在一个层次上,要分几个等级,形成了理念的等级系统。他说,
具体事物的理念如床、桌子、马等,是最低级的理念;数学或科学的理念如方、
圆、动、静、同、异等,是较高一级的理念;艺术的和道德的理念如美、正义、
勇敢等,是更高一级的理念;最后,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在他看来,善是”
超于存在之上,比存在更尊严更有威力的东西“①,就是说,善是至高无上的神
的化身。不用多说,理念论的错误是谁都能看出的。根本的错误就在于割裂了一
般和个别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批判正是抓住了这一点。
    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判,不仅具有特定的历史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一
般哲学史和哲学理论的意义。但西方有些学者否定这种意义。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讲得非常详细,
但关于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判,却只写了几行;英国亚里士多德权威研
究者、牛津版英译《亚里士多德全集》主编、亚里士多德若干重要著作的翻译和
注释者罗斯说:“详细地叙述这些争论是乏味的;其中一部分是没有价值的吹毛
求疵,别的一些,最好也只能称是开玩笑①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
余纪元撰:《亚里士多德》,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2 页。
    ①柏拉图:《国家》,见《古希腊罗马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7年版,第182 页。
    而已。“②另一些人认为这种批判是针对柏拉图学员其他人而不是柏拉图本
人。对这些观点,列宁予以反驳:”唯心主义者黑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在其对柏
拉图的理念的批判中)破坏唯心主义基础这一点胆怯地避而不谈。“③”亚里士
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念’的批判,是对唯心主义,即一般唯心主义的批判。“④
我国学者对这种批判给予充分肯定,并作了具体分析。如汪子嵩在1963年撰文论
述这种批判:柏拉图的”理念“就是脱离了个别的一般,”理念“不过是一个空
洞的抽象物,说亚里士多德从十个方面进行批判论证①。张尚仁说亚里士多德批
判的要点是:根据理念论的说法,要说明世界,就要肯定在理念世界中有和这个
事物相应的理念,这样不仅不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反而使需要解释的东西的数
目增加了一倍;产生事物的原因和事物的本质都是”理念“,而理念又在事物之
外的另一个世界存在,这样一来,事物的本质就成了存在于事物之外的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