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你一个北大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圆你一个北大梦- 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毅然填报了北京大学。有些同学认为我胆大,有些老师认为我有实力,而我只相信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似乎都松了口气,学习的劲头明显不如从前。竞争也似乎缓和,因为大家都各自有了目标。我自己却深深地明白,我的目标比别人大,我的努力也要比别人多。为了减少外界的干扰,我也和大家一样放松了一些,但同时我也开始了新的计划——分析试题。不能否认自己是在应试,但我也认为那种方法确实很有效。我把考过的试题都整理好,然后逐份分析考查的知识点及题型,并对薄弱点进行弥补、巩固。那样的日子也过得轻松快乐。    
    决战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我已把知识点基本记在脑海里,把一些技巧也作了整理。我轻松地度过了高考三天。    
    如今,我已置身北大。每每回想起那段不平凡的岁月,我总有把它写下来的冲动。今天,我终于把它用笨拙的笔记了下来。希望后来者能从中得到点什么。如果要我总结高考冲刺“方针”,那就是信心、毅力、方法、效率这8个字。    
    


十年寒窗苦全盘掌握 学无巨细

    陈敏杰    
    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进入大学进一步学习,无疑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成才方式。因此,对于广大高中学生来说,高考极为重要。    
    得承认我国的高考制度存在着缺陷,但就此便片面地说高考只重分数、不重能力,我也不赞成。我觉得真正能顺利通过高考这一关的高中毕业生,至少具备了两项重要的素质:一是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学习能力,一是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有了这两样,适应能力自然就比较强了。因此,重视高考,不仅要注重成绩的提高,还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我把复习备考和考试过程中的学习、心理状态总结为8个字:全面、细致、自信、沉着。    
    所谓全面,主要是指复习的范围要广,答题时考虑要周全。    
    高考试卷不可能把高中所学的全部内容都涵盖,但我们复习时必须面面俱到。从大处来说,学习不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掌握知识。从小处来讲,一方面高考出题者是经过精密思考,尽量多地涵盖知识点;另一方面我们谁也不知道高考会出现哪些知识点的,只有尽量全面掌握,切忌侥幸心理。    
    高中学习的内容庞杂,要复习全面并非易事,这时就需要有步骤、有系统的复习,不能蜻蜓点水式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般来说,考前老师都会按分步——系统——综合的顺序作三轮复习指导,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应跟着老师走,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如果觉得老师讲的内容吃不饱,也可另外制定一套自学方案,以利于巩固和提高。但无论怎样,都最好在提纲的指导下进行,以免进了某个细节出不来,应时刻保证对全局的把握,了解自己正在复习的内容在整个备考系统中的位置。    
    考试时同样需要全面答题。对一些理科科目来说,要全面考虑各种情况,特别是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方程有意义的范围等。对文科科目而言更需如此,尤其是答主观题时,不要提笔就答,最好先有个大致的提纲,知道要分几点来写,这样才能避免“第一点答一大篇、最后一点没地方答”的情况出现。    
    如果说“全面”是对面上的工作的要求,“细致”则是对点的要求。    
    在备考复习过程中,光掌握全面了,知道个大概是远远不够的,细致扎实十分重要。任何细微的问题都不要放过,不能以为这个问题似乎太小可能不考就不掌握了。事实上,每个知识点都是由若干个小问题组成的,有时是一环扣一环,少了哪环都不行。因此,一定要抱着认真仔细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去掌握。    
    考试时就更不用说了,细致与否有时能造成分数上的巨大差别。有的同学考完下来自我感觉还很好,答案看起来都很对,殊不知这门少了个定义域、那门少了判断性语言,最后的成绩与预测的相距甚远。缜密的思维和认真的态度不能在一时之间形成,要靠平时学习过程中的长期培养。    
    以上说的是学习上的一些必须注意的问题,除此之外,心理状态的调节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知识掌握得很好,而因为心理问题考试失利的话,是很不划算的。    
    首先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不可惧怕考试。这一点我在高中时深有感触。高一时我数学成绩不太好,每逢考试都很紧张,以至于会做的题都做不出来了。后来由于成绩总是不佳,也就无所谓了,考试时很放松,成绩反而上去了。这也许不是一个好例子,但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精神放松对考试成功是有一定激励的。信心可以带来放松,但它来源于平时扎实的功底。当然,如果有时实在没有准备充分,也可以来点阿Q精神,自我安慰一下。尤其在考试前几天,一切基本已成定局,发挥作用最大的就是信心了。有自信,精神放松,也就打倒了最大的敌人,自己的水平也才能发挥到极点。相反,考前怕这怕那,考时担心不已,只会使现有水平受到损害,毫无意义。    
    不光如此,自信在复习时也有其意义,只是表现不如考时那么明显罢了。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周详的计划,相信自己能按时完成任务,学起来也就更有劲,也更容易集中精神了。    
    除了自信,沉着冷静也是必备的素质。复习时,谁都可能遇到一些难题。在这种时候,最不可取的就是毛躁急切,这样只会在本应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上耗费不必要的时间。平时遇到的问题,可以先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实在不行,还有其他很多途径可以解决,例如问老师、问同学、查资料等,完全不必着急或是一个人死钻牛角尖。    
    考试时只能全凭自己,遇事更需沉着,处乱不惊。一难都难,能冷静答题的人常常能顺利过关。有时考试考的并不见得完全是成绩,在水平本相当的情况下,考的就是心理素质了。    
    另外,考试期间还应有良好的身体状况。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隔三差五生病的人,肯定不能在学习中投入最大的精力。尤其是在高考的时候,一场小感冒或许会影响你一生的命运。    
    好身体不是靠吃补品得来的,平时的锻炼必不可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健康的生活规律,也有助于身心健康。考前有的同学喜欢开夜车,我对此不太赞同,因为这势必会影响到第二天的精力和身体状况。记得高考前一个月,我们的班主任要求全体同学调整生活规律,吃好睡好,把兴奋点调节在考试的那几个时段。具体做法是每天不再要求学习太长时间,但那几个小时必须作高强度的紧张学习训练。后来大家基本上适应了这一规律,考试时精神状况都相当不错。    
    还有,备考和应试期间应注意心情的调节。心理苦恼或是烦躁往往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而愉悦的心情无疑会极大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注意劳逸结合,呼吸新鲜空气,多跟同学交流一下、开开玩笑,有时偷空看点小闲书或文艺节目等,都有助于大家心情开朗和精神放松。如果能长期保持在这种心情下学习并最终参加高考,效果肯定会比在抑郁的境况下复习应试强得多。    
    这些是适合我的一套学习方法,我能在高考中取得全省第一的成绩,从中得益不少。不知它能不能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就谨以本文作为送给你们的礼物。    
    


十年寒窗苦处处学问有真心

    周  鹏    
    穿过7月的酷暑,我终于如愿以偿,步入了神圣的象牙塔中。但当我回首遥望时,却丝毫没有“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那份潇洒。失败与成功、痛苦与欢乐交织在一起,留下了永难抹去的痕迹。谁不愿生命中多些美好,少些遗憾?但人生无法更改。因此,我希望后来者们能少些挫折。下面是我在学习中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枝独秀不是春    
    一枝独秀与百花齐放,孰优孰劣不言而喻。假如花园中只种了一枝花,即使是一枝牡丹, 又有谁能欣赏这样的花园?我们所学习的各科知识,正像各个种类的花枝;只有当它们一同盛开时,才称得上春色满园。上小学时,我就很喜欢数学,曾多次参加数学竞赛,而语文则薄弱一些。由于我严格遵照老师的教诲,不偏废任何一科,终于在中学阶段把语文成绩拉了上来,在高考中取得了127分。    
    植物中经常有共生现象,两个个体相互利用,相互支持,共同受益。学科间也常有这种情况。数学与理化,政治与历史,自不必说;生物中的“氨基酸组碱蛋白质”、“性征遗传概率”,不正与有机化学、概率统计相关吗?地理中的“大气、洋流运动”、“环境带的分布”,不也正与物理、生物相合吗?其他种种,不一而足。我在复习时,就经常利用这种现象。例如,物理和化学的教科书中都用到了油膜法实验,仔细区分它们的不同,找出它们的相通之处;这样做,不但有利于记住这两个实验,而且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的内在思想,取得“1+1》2”的效果。    
    均衡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出现每门功课都不错,但没有一门特别突出的。这是一个“瓶颈”,不突破就无法进一步发展。我在高二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当时十分苦恼。现在看来,似乎没有必要;因为当时我各科的基础都比较好,既然已经“春色满园”,那枝“红杏”总会出墙的。果然,在高二的寒假中,我充分预习了有机化学,做了许多习题;结果高二下学期我的化学成绩明显提高了一档,这又带动了我的化学知识全面提高,最终在高三获得了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由于我不愿偏废任何一科,相应加紧了其他几科的学习,就此打破了“瓶颈”,几门功课都有了明显进步。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水”是什么?是知识,是信息,是能使头脑“池塘”由“浑”变“清”的东西,是获得进步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    
    这“水”,相当一部分来自课本。但如果仅仅来自课本,就只是在学生与课本之间循环,实则是一潭死水,如何能“清”呢?要真正形成活水,必然要有其他水源,其一就是课外读物。    
    有的人认为课外书对功课无益,实则是大大的误解。只要书的内容健康,又有时间阅读,课外书就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从小喜欢读书,到现在仍然如此。鲁迅的骨气、老舍的幽默、余秋雨的博雅、金庸的才情、李敖的狂傲,无不令我折服;天象奇观、地质变化、质能转化、微观探秘、生命之谜,无不令我感叹。人的文化修养需要逐渐积累,课外书正是丰富文化底蕴的一件法宝。我的语文成绩能够提高,又何尝不是得益于课外书呢?    
    另一个“水源”则是日常生活。无论报纸、电视、广播、电影、互联网,还是打球、游泳、旅游、做家务,都可以向我们提供大量的知识。我经常把生活中、电视中的事作为作文的素材,使自己的作文更加鲜活,更有感染力,作文成绩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咬定青山不放松    
    还记得2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