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万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艺术家万岁- 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潜 意识中,艺术家把死亡等同于艺术。只有死亡和艺术,越过了生物界的生存,覆盖着、包围 着生存,大于生存而又环护着生存。艺术家走进艺术,是把生命交给艺术,就像把生命交给 死亡的永恒。在这个宇宙,超过饱和点的生命,要么溢向创造,要么爆破——归于寂灭。青 果永远无法充任种子,只有熟透的、几乎涨裂的果实才有可能作为种子,生出新的生命。艺 术家个个都是“熟透的果实”。正因为其成熟,创造的冲动与破裂的危险才永远纠结在他身 上。这也是艺术家中自杀者或经常产生自杀欲念的人多于其他“群体”的原因。米开朗基罗 便说:“没有一个思念不在我的心中引起死的感触。”“最不幸的人是在尘世羁留最久的人 ;生命愈短,愈容易回归天国。”〖HT5”F〗[《傅译传记五种》,380页]〖HT〗这位大 艺术家 的生命力是太过旺盛了,直到八十多岁的高龄,仍在不息地创作,但这创作也平息不了他生 命的巨大冲动,于是他向往死。他最终没有去实行年轻时自杀的想望〖HT5”F〗[同上,32 0页]〖HT〗,是因为他的创作规划宏伟得足以将“自杀”镇压下去——他要把整座整座的 白石山雕成一尊尊巨大无比的石像。托尔斯泰的一生,虽然完成了许多巨著,但与他青春的 庞大计划相比,“他的长篇小说实在不过是他从不能实现的巨大的历史的一小系罢了”(罗 曼·罗兰语)。而这一切,又是普通人很难理解的。    
    一般人的青春成熟,不过是肉体青春在生命 的一刹那托举起年轻的精神,在人生道路上闪闪发光。随着肉体青春的消逝,精神也渐趋萎 顿,“青春短暂”便由此而来。艺术家的青春成熟,虽然与肉体的最初的成熟密不可分,但 很快就由于精神上的创造性劳作而获得了更多的灵智内涵。在这里,灵与肉互相提携,互相 保护,互相争斗又互相和谐,感官不再是生命的国王,精神和思想有力量不断地给肌体注入 新的活力。“青春长在”便由此而生。    
    艺术家秉持着“不朽的青春”,在毁灭中创造 。但是,他们的创造欲和创造力毕竟是非凡的,毕竟是在这个世界上无法完全发泄的,因此 除去渴望艺术之外,他们便渴望死,在死亡中“可以抓握一切”。尘世的创作终究还是有限 的,到死亡中去吧,在那里一切都是不受限制的,创造也是不受限制的。    
    向往死或者 选择死,对于艺术家来说,竟是巨大的艺术创造冲动所驱遣的结果,竟是创造力过剩的表现 !    
    〖BT2〗青春无穷尽    
    一般人的青春,与“青春期”近义。对于他们 来讲,青春是“青春时代”、“青春岁月”,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艺术家具有两条生命:人 的生命和艺术的生命。对于艺术生命来说,青春是主体,不可失落。一般人的生命阶段划分 ,已不适于艺术家。艺术生命要求一个艺术家必须拥有与生命同始同终的青春活力。艺术家 的一生就该是一个长长的青春。    
    


第二部分第8节 青春与自杀(5)

    无论在生活中的际遇如何,无论作品数量多寡,对艺术 家来说,热情和诗意,永远不可丧失。即使人生的船已抵达老年的口岸,米开朗基罗仍在热 情地工作,一站就是一整天,精心地去雕塑耶稣死难像。风烛残年并不能赶走艺术家的如火 热情,陆游在老病交加的时候还怀恋着少时的情人,故地重游,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HT5”F〗[《沈园》]〖HT〗的动人诗句。青春被保存在热情和诗意之 中,无法像影子转 瞬即逝。被“浮士德”的形象鼓舞着,歌德在整个人生的最后一年中,仍然骄傲得“像浮士 德一样勇敢地生活在否定之中”。他仿佛永远抱着“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的信念,像笔下 的女巫曼多一样说:“谁追求做不到的事情,我就爱谁!”完成《浮士德》的全部创作,将 用漫长的六十年时光构思和写作的“片断”联成一体,对于八十二岁的老歌德来说并不是可 望而不可即的事。“创作激情出乎意料地从歌德身上迸发出来了。他感觉整整三十年从未有 过像现在这样旺盛的创作精力。”〖HT5”F〗[以上引文均见艾米尔·路德维希《歌德传》 , 615页]〖HT〗在米开朗基罗、陆游、歌德这样的艺术家身上,年龄已无力宣告青春的结束 。    
    歌德曾代表艺术家的全体发出“最后的口令”:“越过坟墓, 前进!”疾病,衰老,直至死亡,从来都没能阻挡艺术家的青春的步伐。他们的青春是那样 健壮,以至于他们对死亡都不能不怀有热情和信念。这种热情和信念,在世俗的眼中是不可 思议的“变态”。是呀,谁能“越过坟墓”呢?谁能在古稀之年生出健康活泼的“儿子”呢 ?谁能像血气方刚的小青年一样勇敢地跳进死亡的黑谷呢?    
    三岛由纪夫和歌德,凡· 高和米开朗基罗,在“死”与“老”两个状态上,在两个永恒的焦点上,展现了艺术家身上 的一种永恒:青春的永恒。    
    青春的状态,使艺术家对人的一切,善与恶、公正与不 公,对人的生存环境,自然和社会,怀有真正的、不衰减的兴趣和真诚。青春勇于去发掘 真实和奥秘。真实中藏着奥秘,奥秘中存有真实。艺术成了储存艺术家所发现的真实和奥秘 的仓库。在艺术家的青春面前,艺术本身的意义已退至侧幕和后场,舞台的中心,活跃的永 远是情感、思想和精神。艺术家“心灵的青春”借艺术而传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艺术于 艺术家才是生死攸关的。    
    越过年龄,越过老病,越过死亡,是艺术帮助艺术家得到的 收获。我把这收获,称为“艺术家的青春”。艺术家的青春不老,艺术便不老;艺术不朽, 艺术家的青春便不朽。    
        
    


第三部分第9节 童真几何(1)

        
    艺术家初降人间的一刻,也曾同所有初生的 婴儿一起向生命的深渊大声啼哭:他不理解这生命和生命周遭的烟霭。    
    年深岁久的生 活奔波,使人们忘记了最初的惊异、恐惧、探询与快乐相杂的时光。只有艺术家,一直睁着 大大的眼,在问:我是谁?人是什么?我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这游丝一般的生命怎么会在 我手里?将来我死去又把它交给谁?这世界为什么存在?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更美好或 干脆化为乌有?……    
    〖JP2〗他像个固执地守在井口的孩童,全身心从峭壁悬崖上倾斜着,探 向生命的渊底,想要听到降生时已向这深渊投入的啼哭的回声。生命缄默着,不肯开口。或 许它幽深得根本无法开口?多少曾经是儿童的人,厌倦了这种守候,各自走开去追逐温饱、 名利、贵显、通达。艺术家保持着儿童的真纯,保持着好奇、单纯的极端锐敏的童年本领。 童真以一种本能抗拒着成人掌握的社会组织的割据、分化、倾轧和残杀。它给艺术家成熟的 生命留下一双清澈如水的大眼睛——只有童真才可能拥有的纯洁,也给艺术家送来灵感—— 含着微笑的或挂着泪花儿的灵感。〖JP〗    
    〖BT2〗成人世界的“风月宝鉴”    
    儿童像动物一样没有忧愁。在踏入纷争不已的人的社会之前,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倘 若要在凡间寻找乐园,只有童年的笑声会告诉你路径。    
    人仿佛一出生就在天堂中,以 孩子的洁白和雅致扮演天使的角色。当人们长大,必须任肉体发达、健壮的时候,就要为这 肉体的成长付出精神中的欢乐作为代价。成年的人,从天堂降入炼狱,但念念不忘在天堂中 度过的好时光。更糟的世界就摆在成人的两腿之间,张着衰老而贪婪的口,等待着成人不知 不觉间的堕落。老年如地狱。真正体验天堂、炼狱、地狱的滋味,人的一生足矣。可怜的是 ,人的一生不是从地狱超升到天堂,而是从童年的天真灵动坠落进老年的耳聋眼花。向往天 国,是成人和老人的事。儿童盼望长大,是因为他们身在天国,倒想“到凡间游历一遭”。     
    每个人都曾经是天使。当人们“下凡”之后,才发现天堂永远失落在童年往事之中了。“凡 间”具有一种非凡的同化力量,大多数“失去天堂的安琪儿”被社会现实改造成地地道道的 凡夫俗子,似乎他们从未唱过天使的歌。奥逊·威尔斯的影片《公民凯恩》中的主人公,一 个极端利己的报界巨头,就是这样的人物。圣埃克絮佩利的小说《小王子》中一系列成人 形象,如国王、商人、自吹自擂者、地理学家,就全然忘记了童真的无功无利。    
    艺术家保持着童真。他们站在天堂的云端观照世俗。法国作家莫里亚克说:“在我的作品中 ,童年是失去的乐园,它介绍罪恶的秘密。”〖HT5”F〗[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辞,见 《爱的荒漠》附录]〖HT〗《公民凯恩》就是以名叫“玫瑰花蕾”的雪橇象征童年的真纯, 并以这个象征物批判了凯恩从默默无闻的纯洁少年成为不可一世的舆论大王的人生道路,也 批判了造就“公民凯恩”的时代风潮。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家庭女教师》一作中,通过两 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通过她们洁白灵魂所受到的成人世界的罪 恶的打击,向人们倾诉了艺术家对成人世界的失望和愤怒。晋代诗人陶渊明在《归园田居》 第一首中,像儿童一样,眷恋着大自然的深厚和宁静,并在这种眷恋中抛却了世俗生活的羁 绊,皈依纯朴的天性。    
    


第三部分第9节 童真几何(2)

    孩子们需要爱,需要歌唱,需要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他们总 要依恋着某一对象——父母、小伙伴、玩具或草地树林。而成人常常是只需要自己,只需要 满足一己私利。温森特·凡·高虽然是个成就辉煌的色彩专家,是旷世罕见的大画家,但他 一生都离不开他的弟弟提奥的关怀和爱。他常常写上长而又长的信寄给提奥,没有提奥,没 有他的画,他便无法生存,“因为温森特实际上还只是个孩子”〖HT5”F〗[欧文·斯通《 凡·高传:对生活的渴求》,117页]〖HT〗。让·雷诺阿在自 传中记载了他与美国电影作家罗伯特·弗拉哈迪(《北方的那努克》的作者)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的美国重逢。当罗伯特·弗拉哈迪热烈地拥抱他的时候,他感到罗伯特的拥抱“不同 寻常”:    
    〖HTF〗〖GK2!〗这个人是爱的化身,所以他的影片中的人物这么感人。他爱他们,原因就 在这里 。他爱迪多,也爱我。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觉得处身于非物质的世界中。什么生活的 忧虑,什么伤脑筋的问题,什么金钱的烦恼统统都消失了。这些问题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地位 。这个世界就是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爱的世界。    
    〖JY,2〗——《我的生平和我的影片》,122页〖HK〗〖HT〗    
    是的,那个“非物质”的、没有金钱没有忧虑没有世俗烦恼的世界,就是艺术家 的童真的世界。    
    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保存了一块童真的土地。这块土地不受成人生活的污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