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伤寒论- 第6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么以上我们所讲的葛根汤的适应证就是这么三个方面,其中第一 



种情况,阳明经表受邪,是我们根据后世医家的研究给它补充的。  



     关于大青龙汤的适应证,我们讲得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寒邪闭表, 



阳郁化热,不汗出而烦燥,这是第 38 条的内容。至于第 39 条,我讲的 



是湿邪郁表,阳郁化热,郁热挠心。但是这两种证候,无论是寒邪郁表 



也罢、还是湿邪郁表也罢,那么都有阳郁化热,郁热挠心的心烦,在外 



面呢都有不汗出而烦燥,都有不汗出这个症状,那么这是大家应当需要 



注意的。  



     大青龙汤是《伤寒论》中发汗力量最强的一张方子。要用大青龙汤 



的话,它一定要有表证,没有表证,不能够用大青龙汤。所以在大青龙 



汤适应证的第 38 条,第 39 条,都提到了和少阴病相鉴别,为什么?因 



为少阴病本身当真阳衰弱的时候,弱阳勉强和阴寒相争,争而不胜的时 



候,它可以有肢体燥动不宁的燥烦。而大青龙汤的适应证呢,它是烦燥。 



烦燥和躁烦在临床上有时候症状容易混淆。所以你千万不要把一个真阳 



衰微躁烦证误认为是阳郁化热的烦躁证。如果误用大青龙汤的话,那么 



后果将是不甚设想的。当然,对大青龙汤适应证的第 39 条,“伤寒,脉 



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也有人把它解释成在表的寒邪有一种 



化热的倾向,所以身就由身痛而变成了身重,身重是热邪壅塞气机的表 



现。但是这种在表的寒邪有化热的倾向,变成了由身痛而变成了身重, 



但是邪气仍然在表闭郁,所以仍然是无汗的。像我们的讲义还有许多医 



家就是这么解释的,那么这个观点呢,也是提供大家参考。  



     关于小青龙汤的适应证,大家也非常熟悉,它是治疗寒邪闭表、里 



有水饮、外寒饮入内阴,内外合邪,水寒射肺而见到的咳喘。那么这种 



咳喘,我们上次课也谈到了,以咳出大量的白色泡沫痰为特征,这才提 



示了是个水寒内胜,水饮犯肺,由于水饮之邪内盛,水饮之邪又是变动 



不拘的,所以他常常可以随着三焦气机的升降出入而随处为患,因此呢, 



小青龙汤的适应证有许多或见的症状,就是有的人可以见到这样的症状, 



有的人可以见到那样的症状,像或渴,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这都属 



于水邪浸渍不同的部位所造成的或见证。  



                                                                        ·235 · 


… Page 246…

                                 郝万山讲伤寒论 



     这个小青龙汤这张方子以温化水饮为主;大青龙汤这张方子,以解 



表发汗为主,那么大青龙汤用到了石膏。小青龙汤在临床上应用的时候, 



如果寒邪闭表,水饮内阻,阳气郁扼,兼有心烦的话,也可以在小青龙 



汤中加石膏,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这张方子呢, 



桂枝、麻黄、细辛,我上次说过还有干姜等等并用,辛温燥烈有余,尽 



管它用了五味子,用了芍药这些养营,这些保护阴液的药物,但是毕竟 



辛温燥烈有余,所以在临床使用的时候,对于水寒射肺的,咳喘急性发 



作,那么用上三付五付,咳喘急性发作缓解了,就不要继续用了。因为 



这些辛温燥烈的药,有伤阴动血的弊病。其中的细辛,我上次说,细辛 



作散剂不过钱,也见于《本草纲目》,也用宋朝人的《本草书》,那是作 



为散剂不过钱,因为如果量太大的话,可以引起一些中毒的反应。所以 



我们在临床上,如果必要的时候,细辛也可以适当的用量大一些,10 克 



20 克,你看临床报道,有用 10 克的,20 克的,也有用30 克的等等,治 



疗寒饮射肺的咳喘,还有人治疗心阳不足,心动过缓,西医诊断为病窦 



综合证的,这些都有报道。但是我应当补充强调的一点是,细辛这个药 



里头,含有黄樟醚,黄樟醚是一个已经公认的一种致癌的成分。所以用 



细辛的时候,必要的时候,确实是寒邪闭表,疼痛等等,你量可以超过 



钱,做汤剂,量可以超过钱,但是还是不能常用,不能久用,这是我们 



应当补充的。  



     下面是文中谈到的度量衡与当今的关系,原文不再整理。  



汉    代                                        清    代 



1 石(读 shi,后来读dan)=四钧=29760 克                   1 石=120 斤=70800 克 



1 钧=三十斤=7440 克                                 1 斤=16 两=590 克 



1 斤=248 克                                      1 两=10 钱=36。9 克 



1 斤=16 两                                       1 钱=10 分=3。69 克 



1 斤=液体250 毫升                                   1 分=0。37 克 



1 两=15。625 克 



1 两=24 铢                                        



1 升=液体200 毫升                                    



1 合(音ge)=20 毫升                                  



1 圭=0。5 克                                       



1 龠(yue )=10 毫升                                 



1 撮=2 克                                         



 ·236 · 


… Page 247…

                        第 18 讲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1 方寸匕=金石类2。74 克                                 



1 方寸匕=药末约2 克                                    



1 方寸匕=草木类药末约 1 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 克                              



一钱匕=1。5…1。8 克                                   



一铢=0。65 克                                       



一铢=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3。9…4。2 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 克                                       



葶力子一升=60 克                                      



吴茱萸一升=50 克                                      



五味子一升=50 克                                      



半夏一升=130 克                                      



虻虫一升=16 克                                       



附子大者 1 枚=20~30 克                                



附子中者 1 枚=15 克                                   



强乌头 1 枚小者=3 克                                   



强乌头 1 枚大者=5…6 克                                 



杏仁大者 10 枚=4 克                                   



栀子 10 枚平均 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 1 枚=46 克                                 



枳实 1 枚约 14。4 克                                  



石膏鸡蛋大 1 枚约40 克                                  



厚朴 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 12 克                                      



1 斛=10 斗=20000 毫升                              1 石=2 斛=100000 毫升 



1 斗=10 升=2000 毫升                               1 斛=5 斗=50000 毫升 



1 升=10 合=200 毫升                                1 斗=10 升=10000 毫升 



1 合=2 龠=20 毫升                                  1 升=10 合=1000 毫升 



1 龠=5 撮=10 毫升                                  1 合=100 毫升 



1 撮=4 圭=2 毫升                                    



1 圭=0。5 毫升                                      



1 引=10 丈=2310 厘米                               1 丈=10 尺=355 厘米 



1 丈=10 尺=231 厘米                                1 尺=10 寸=35。5 厘米 



1 尺=10 寸=23。1 厘米                               1 寸=10 分=3。55 厘米 



1 寸=10 分=2。31 厘米                                



1 分=0。231 厘米                                    



       



                                                                        ·237 · 


… Page 248…

                                 郝万山讲伤寒论 



第 19 讲  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前面讨论了太阳表证、风寒表证有汗的用桂枝而禁用麻黄,无 



汗的用麻黄汤而禁用桂枝汤。那么似乎有汗和无汗之间,有截然不同的、 



那当然是截然不同的了,桂枝汤和麻黄汤之间是不能混用的,可是在临 



床上我们却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表有寒邪闭郁,寒邪并不重,病证的 



时间已经长了,营卫之气已经有所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用桂枝汤不能 



够宣散体表的寒邪,用麻黄汤又怕更伤营卫之气,用桂枝也不合适,用 



麻黄也不合适,所以张仲景就把两个方子结合起来,减小它的剂量,这 



就是我们下面要讲到的桂枝麻黄合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  



     我们打开讲义,看原文的 23 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你看,病程 



已经长了,现在得症状表现是什么呢?“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疟疾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寒热交错,一个是阵发发作,那么这里得如疟 



状是“寒热交错如疟装”还是“阵发发作如疟状”呢?我们往下看原文 



就可以知道,从发热的特征来看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发热恶寒同时并 



见发热比较明显而恶寒比较轻,他没说寒热交错,那是什么如疟状呢? 



隔过“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下面有一日二三度发,一天发作两三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