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哲学简史- 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悟,这时候一切都是佛事,处处都见佛陀。据说,有一个禅僧进入庙里,向佛像身上吐痰。庙里人批评他,他说:“请告我,何处无菩萨?”(见《传灯录》,卷二十七)    
      因此,禅师像寻常人那样生活,做寻常人所做的事情;经过从迷到悟的过程,他已把肉体的性情放下,而进入了禅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后,他还要离开禅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间。这便是禅师所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到了百尺竿头,便是象征着顿悟,“更进一步”是表明到了顿悟,已经到了悟的顶峰,但前面还有事情要做。还要做的无非还是寻常生活中的寻常事情。正如南泉禅师所说,“直向那边会了,却来这里行履。”(见《古尊宿语录》,卷十二)    
      圣人虽然仍旧生活在此岸世界之中,但他对彼岸世界的领悟并不是白费了功夫。他所作的事情虽然还和普通人一样,但这些事情对圣人却有不同的意义。百丈禅师怀海(公元814年卒)曾说:“‘未悟未解时名贪嗔,悟了唤作佛慧。故云,‘不异旧时人,异旧时行履处。’”(见《古尊宿语录》,卷一)此处末句文字可能有误,怀海法师想说的显然是“不异旧时行履处,只异就时人。”    
      人和旧时不同了,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虽然和别人一样,但他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滞着。这就是禅语常说的“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着衣,未曾挂着一缕丝。”(见《古尊宿语录》,卷三,卷十六)    
      禅僧还有另一句常说的话:“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见《传灯录》,卷八)人们或许会问:如果担水砍柴皆是妙道,那末,“事父事君”,难道就没有妙道在其中吗?如果从禅宗教义里寻找这个问题的逻辑结论,回答只能是肯定的。但是,禅师们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只有留待新儒家去回答。这是在下面几章里将要讨论的问题。    
    


第五章更新的儒家:宇宙论者 (1)

    公元九八九年,中国在经历几世纪分裂之后,又统一在隋朝(公元590…617年)统治之下。但是不久之后,隋朝又被比它更强大、更加中央集权化的唐朝所取代。从文化和政治上看,唐朝是中国漫长历史中的黄金时代;可以与汉代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汉朝。    
      公元622年,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标准开科取仕的制度,开始建立。公元628年,唐太宗(627…649年)下令,大庙中修建孔庙,公元630年又下诏,命硕学大儒审定儒家经典标准文本,然后从当时流行的各种注释文本中选出标准文本,再据以作出官方审定的注疏。经过这样的程序,选出的经书标准文本和注释文本与新编写的注疏,都由皇帝颁布,在太学中讲授。这样,儒家思想再次成为国家确认的官学,通行全国。    
      但是这时的儒学已经丧失了过去在孟子、荀子、董仲舒时代所拥有的活力,虽然经书文献都照旧存在,注释之类比过去更多,但它们既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在道家思想再起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人们对形而上学的问题和我称之为“超道德”的价值,在当时人称为“性命之学”,实际是人的本性和命运的问题,感到更大的兴趣。本书前面第四章、第七章和第十五章里都曾指出,在《论语》、《孟子》、《中庸》尤其是在《易经》里,并不乏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但是,新的时代、新的问题、使人们感到,旧的思想传统已不足以应付时代的挑战,尽管皇帝手下的官方学者已经作了巨大的努力。    
      韩愈和李翱    
      一直到唐中叶以后,韩愈(公元768…824年)和李翱(公元844年卒)才对《大学》和《中庸》作出新的解释来回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韩愈在所著《原道》篇里说:“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一)    
      李翱在《复性书》中也发表了类似的见解说:“昔者,圣人以之传于颜子。……子思,仲尼之孙,得其祖之道,述《中庸》四十七篇,以传于孟轲。……呜呼!性命之书虽存,学者莫能明,是故皆入于庄、列、老、释。不知者谓夫子之徒不足以穷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问于我,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而缺绝废弃不扬之道几可以传于时。”(《李文公集》,卷二)    
      关于“道”世代相传的“道统说”,孟子已大略提及(见《孟子·尽心下》),到了韩愈和李翱又再次兴起。这显然是由于佛教禅宗提出:它的师承关系来自释迦以教外别传的心法传授弟子,经过列祖,直到弘忍和慧能。后来,程氏兄弟中有一位(参阅本书第二十四章)更明确说,《中庸》或中庸之道“乃孔门别传心法”(朱熹在《中庸章句》前言中引)。后世许多人认为,道统的传承到孟轲而中断。只是李翱显然认为自己对于道统有所了解,并相信自己的教化活动是继承了孟子的统绪。自此以后,经过更新的儒家都接受韩愈的“道统说”,并以继承了道统自任。    
      他们这样说也并非没有理由,因为在本章后文和以下各章里可以看到:更新了的儒家确实是继承了孔子学派中的理想主义支派,特别是孟子的神秘主义倾向。因此,这些人被称为“道学家”,他们的哲学被称为“道学”,即研究“道”、也就是“真理”的学问。西方曾把宋、明“道学”(亦被称“宋明理学”)这种经过更新的儒学称作“新儒学”。(现在,国内外有些学者则称二十世纪的儒学为“新儒学”,这是容易混淆的地方。)    
      宋代经过更新的儒学有三个思想来源。第一个思想来源当然是儒家本身的思想。第二个思想来源是佛家思想、连同经由禅宗的中介而来的道家思想。在更新的儒学形成的时期,佛教各宗派以禅宗为最盛,以至更新的儒家认为,禅宗和佛教是同义词。如前所述,就某种意义说,更新的儒学可以认作是禅宗思想合乎逻辑的发展。更新的儒学还有第三个思想来源便是道教,在其中阴阳学家的宇宙论观点占有重要地位。更新的儒家所持的宇宙论观点,主要便是由来于此。    
      这三种思想成分混杂在一起,有不少地方还互相矛盾。当时的哲学家要把这些思想结合,构成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自然需要相当时间。因此,虽然更新的儒家,其思想可以上溯到唐代的韩愈和李翱,但它的思想体系明晰形成则要等到十一世纪的宋朝(公元960…1279年)。唐代经过前半叶鼎盛时期之后,自十世纪初起,经过半个多世纪由混乱走向崩溃;直到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才在宋初恢复统一。更新的儒学形成初期,它所关注的主要是宇宙论问题。      
      周敦颐的宇宙论    
      第一个讲宇宙论的哲学家是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以他的别号濂溪先生更为人所知。他是道州(在今湖南省)人;晚年居庐山,也就是本书第二十一章述及慧远和道生讲授佛学的地方。早在周敦颐之前,一些道教僧人便已用图像来解说他们秘传的、令人可以长生不老的道术。据说,周敦颐得到了一张这样的图像,他把这张图像改画,用以说明宇宙演进的过程。也可以说,周敦颐从《易经·大传》的一些段落中得到启发,把其中思想加以发展,而用道教的图录来阐述他的思想。他用以说明自己思想的图像名为“太极图”,他对太极图的说明则被称为《太极图说》,仅读《太极图说》,便足以说明周敦颐的宇宙论思想。    
      《太极图说》的内容如下: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生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自注;无欲故静。),立人极焉。……”(周濂溪集,卷一)    
      “易传”的《系辞传·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便是这个思想的发展。它的文字虽然简短,却已经为后来朱熹(公元1130…1200年)的宇宙论提供了基本的轮廓。在更新的儒学大师中,朱熹是最重要的一位,在后面第二十五章里,将对他进一步加以讨论。    
      精神修养的方法    
      佛教的最终目的是引人成佛,这是当时人们最关切的一个问题。更新的儒学也有一个最终目的,便是引人成圣。成佛和成圣的区别在于:佛所提倡的修行是在社会之外,而修养成圣则需要在人海之中。与印度佛教相比较,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发展便是把原始佛教的出世性质大大减少。    
      禅宗主张“担水砍柴,无非妙道”,正说明这种努力已接近于成功。可是,正如我在上一章末尾所指出的,禅师们并未把他们的思想推到逻辑的极致,而宣告“事父事君,亦是妙道”;其原因是,如果走到这一步,他们的教化便不再是佛教了。    
      为更新的儒家来说,如何成圣同样是他们的一个主要问题。周敦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主静”,“主静”的含义就是“无欲”。继《太极图说》之后,周敦颐的第二篇重要著作是《通书》(内容是“《易经》原理”),在其中,周敦颐解释“无欲”,和道家所讲的“无为”以及禅宗对“无心”的解释是差不多的。他不用“无为”“无心”的提法,而用“无欲”的提法,正表明他力求区别于佛教的出世性质,因为“无欲”的内涵显然不像“无心”那样无所不包。    
      在《通书》中,周敦颐写道:“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通达、贯通,《易·系传》:“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动直则公,公则溥(音朴,义广大)。明通公溥,庶矣乎!”(《周濂溪集》,卷五)    
      新的儒家所用的“欲”字,往往指自私的欲望,或直指自私,有时前面冠以“私”字,使意思更加明确。周敦颐这段话的意思可以用新的儒家常常援引的《孟子·公孙丑上》一段话来说明,这段话是:“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照新的儒家的解释,孟子在这里所说的是任何人处在这情况下的自然反应。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善的。因此,就人的内心状态来说,他的脑子里本来没有自私的欲望。用周敦颐的话来说,就是“静虚”。从“静虚”状态出发,人处于上述状况下,他的自然冲动便是要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