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故事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读故事会- 第6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承伟的这种观点,是他在长期担任《故事会》领导工作的深刻体会,它说明办刊中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那就是如何地使你所办的刊物能够吸引更多的当代人的眼球。    
      要做到这一点,任何一本期刊都必须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地提升自我。    
      翻开从创刊以来的《故事会》,这本刊物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自我调整、自我认识、自我提高和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    
      正如何承伟所阐述的那样,《故事会》在其四十年的道路上,不仅继承了中国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同时还十分注意努力地发展这种传统,并不断地赋予传统以现代的内涵。他们根据现代生活的发展,根据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每年都要对原有的栏目进行调整和推出新的栏目,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升刊物自身的品味。    
      每年都有新“面孔”,一年更上一层楼——《故事会》采用这种与时俱进的运作方式,就使她永远地将自己置身于时代的潮流中,置身于当代人精神追求和需要的中心,使人们在一种渴盼中追逐着她,接受着她。    
      《故事会》从创刊以来,曾根据现代生活的发展推出过许多优秀栏目,这些栏目有的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停止了,有的却根据时代前进的需要一直保留至今,并成了刊物的品牌。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推出一些新的栏目和品种,使刊物永远都贴着当代人的心灵,充满着一种时代的气息。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故事会》就在原有栏目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时代的调整,将一些不太适合当时人们思想和精神需求的栏目进行了改变,增加和增设了一些新的栏目,开设了“新故事”、“生活故事”、“外国民间故事”、“中外文人故事”、“机智人物故事”、“风物传说”、“土特产传说”、“风俗故事”、“动物故事”、“谜语故事”、“外国童话”、“寓言”等,这适应了刚刚粉碎“四人帮”不久,人们多年以来对于民族文化知识的渴求。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故事会》又对一些栏目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将“生活故事”、“外国民间故事”、“中外文人故事”、“机智人故事”、“风物故事”、“土特产故事”、“风俗故事”、“动物故事”、“谜语故事”、“外国童话”、“寓言”等众多栏目进行了合并或停办,重新开设了“社会故事”、“都市新传说”、“中外幽默故事”、“笑话”、“妈妈讲故事”、“中篇传奇故事”等。    
      《故事会》并未因此而停步。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刊物对于办得较好、同时适应时代与读者需求的一些栏目进行更大精力的投入外,对原有栏目进行了适合时代的调整,新开设了“东方夜谈”、“俏皮话”等栏目,这些新增的栏目,既有轻松愉快的休闲故事,又有新奇怪异的东方奇事,更有品味高雅、引人入胜的世界名著,为读者打开了另一扇新奇的窗户,很受读者欢迎。使刚由双月刊改成月刊不久的《故事会》,打破了多年月发行量在三百万册徘徊的僵局,一下子突破了月发行量四百万册的大关,名列全国期刊发行的榜首,成为上海面向全国的一个标志性刊物。特别是在1997年,《故事会》乘风破浪,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稳扎稳进,再次调整栏目,使刊物的月发行量达到了四百一十三万册,创下码洋1。08个亿的纪录,相当于当年一个中型钢铁企业的利润。    
      这个时期,面对着全国不少期刊存在着的生存危机,《故事会》的成功范例不仅得到了社会的存认,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的期刊行业,在当年11月华东地区召开的期刊会议上,被众口一词地推选为“华东地区十大优秀期刊”之首,全国的许多报刊都为此发表了系列的评论,称此为“《故事会》现象”或“《故事会》精神”。    
      时代进入到二十一世纪,面对着日益激烈竞争的期刊市场,为了“适应新时代,迎接新挑战”,何承伟提前就与编辑们在一起研究新的构想,对原有的栏目进行了新的调整,使这本刊物更加贴近时代,贴近读者,不失时机地新设了“百姓话题”、“名人讲故事”、“3分钟典藏故事”、“当代写实故事”、“故事传递”、“16岁故事”、“谈古说今”、“民间故事金库”、“社会故事”等具有时代气息,为读者所希望看到的栏目,这些崭新的栏目,将古今中外的文化有机融会在一起,体现了在未来的时代里,人们生活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使《故事会》既保持了清新刚健的一贯的风格,又体现了时代步伐,与当代人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在发展变化着的感情世界和精神需求相连相通,使这个时期的刊物月发行量,始终稳定在四百万册上下,仍然位居全国期刊发行的前列。    
      回顾《故事会》走过的四十年历程,其中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目光盯在普通的老百姓身上,从不盲目地追求少数“精英”所鼓吹的“热点”,也不片面地迎合某些低级趣味,从不为“潮流”所动,从不降格以求,始终将反映当代中国老百姓所关心的生活、理想、意愿和情感放在刊物的首位,并以实际行动,将“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落实到每一个作者的作品中。    
      何承伟对此说得更加明白:“关键是《故事会》所发表的故事,一定要变成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1996年,为了让《故事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让这本刊物更大程度地走进中国普通百姓的家里,何承伟经过反复地思考后,召开了编辑人员会议,决定增设一个新的栏目。    
    


第七章世界的故事(2)

    这个栏目叫什么名字好,如何办好这个栏目,当时大家的心里也都没有底。编辑们只是认为主编提出的这个设想,反映了《故事会》的一贯办刊思想,是适合时代和读者要求的。    
      何承伟提出,每期都争取能发一组当前老百姓喜欢谈论的一个话题,通过不同的故事来反映,用一个总的栏目将其串连起来,设一个主持人,这样就比较活泼,也更加吸引人。    
      可是,当时编辑们的思想都还比较朦胧,也一直没有想出一个画龙点睛的栏目名称。这样经过了好几次的编辑部会议的论证之后,编辑们就到读者和作者中去了解情况,对当前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在当年编辑部赴浙江召开的一次有关会议上,编辑夏一鸣提出这个栏目能否叫做“百姓话题”。编辑们听后与先前的几个名称进行了比较,一致认为这个名称更适合,于是便由参加会议的何承伟与编辑们共同确定,在刊物上开辟一个全新的栏目:百姓话题。    
      《故事会》为保持自身的特色,感应时代的脉搏,给读者一个新面孔,每年都要这样经过反复推敲后推出一些全新的栏目。“百姓话题”开辟后,每期都围绕着一个老百姓所关心的问题,以此形成一个中心,组织四五个精彩纷呈的故事,从不同的叙事角度,不同的人物背景,不同的情节构思,讲述了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栏目在第一期上就发表了“谈当官的”,以后接着又编发了“百姓说警察”、“话说小偷”、“世上只有妈妈好”、“喝酒的故事”、“也说高考”、“潇洒黄金周”、“家里有人犯罪”、“老爸老妈有点烦”等许多深受百姓欢迎的话题。    
      更令人叫绝的是这个栏目前面的几句话:说大事、小事,普通人身边的事;讲闲话、实话,老百姓心里的话。它是主编何承伟脱口而出的。这一下子就拉近了刊物与时代、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这个栏目开办至今,几乎是期期都受到读者的喜爱,现在经过几年的运作,已经成了《故事会》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品牌栏目。    
      事实说明,任何一本刊物,都不能只依靠少数人来办,不能将自己关在编辑部里想当然地设置栏目,不能只依靠少数的“精英”来“出谋划策”,不能单纯依靠“热点”来寻求卖点。任何一本文学、文化类的期刊都应该将自己置身于时代的大潮之中,时刻地与普通的老百姓保持着联系,不断跟着时代的节拍调整自己的步伐,提升自己的品味,这样才能具有自己的生命力,才能够获得更加广阔的前程。    
      夏一鸣拿着手中的一篇稿子,感到有些犹豫。    
      这是著名作家陈世旭应《故事会》之约写来的一篇故事,题目叫《老曹你好》。这篇故事按照《故事会》发稿的要求,只写了一千多字,情节生动有趣,但却是一篇半文半白的作品。    
      《故事会》过去从来都未曾发表过这样的作品。    
      作为约稿编辑的夏一鸣,将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    
      我在前面早已写到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故事会》基本上是不发或尽量少发名人作品的。这种不跟潮流不跟风,不靠名家作品来为自己“贴金”,真正“还故事于民”的做法,对于加强刊物与广大普通老百姓的联系,反映他们的心声和情感,体现刊物的群众性,增加发行量,在当时的确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可是,《故事会》现在为什么要向名人们约稿呢?    
      事情还得从1998年5月说起。    
      这一天,何承伟在二楼会议室召开编辑部全体人员会议,研究刊物栏目的增设问题。    
      在原有栏目的支撑下,办得红红火火的一本刊物,发行量也达到了全国期刊最前列,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召开这个会议?过去对于栏目的设置都是在每年的岁末召开会议进行研究,然后在下一年度开始实施,而现在为什么要在中途来研究这项事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仍然一成不变地维持着原来固定模式,刊物也就有脱离时代和群众的可能。    
      何承伟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必须立刻将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全体编辑人员研究和讨论,以便及时地调整思路,跟上读者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提高刊物的品味。如不抓住时机及时调整,时间一久,就会使刊物陷于被动境地。    
      会议开得很热烈,编辑在对于过去办刊思路进行经验总结的同时,都认为《故事会》的栏目有待于新的突破。过去那种认为故事纯粹是属于“民间的”、社会的认识,与时代的发展有一定的距离。实际上就是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那种完全排斥名人之作的做法已不适应现在时代发展的需要。因为现在讲故事的不单是普通老百姓,社会上的知名人士也讲故事。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时,也有很多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巧妙地运用故事的智慧,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当代的许多名人,也都是讲故事的高手,将这部分人也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让名人们也在刊物上来“讲”故事,这样使名人走进大众,让大众了解名人,既可提高刊物的质量,同时也适应了新时期读者中不断提高的思想和艺术需求。    
      那时,著名作家邓刚有一部长篇小说准备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