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合作的形式,中共提出“对等联合”,主张两党及其他革命团体“共同建 
立一个民主主义的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对于联合届的具体工作。陈 
独秀设想按四步进行:第一步组织国民军;第二步以国民革命解决国内国外的一切 
压迫;第三步建设民主的全国统一政府;第四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开发实业。 
  对于合作后的工作,孙中山考虑的较少,他很注重合作的形式。他只同意“党 
内合作”的形式而不赞成“党外合作”。孙中山把共产党看作是一种新生力量和新 
鲜血液,他想通过党内合作,吸收这种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以挽救老气横秋助国民 
党。他说:“国民党正在堕落死亡,因此,要救治它需要有新血液。”同时,他认 
为他的三民主义本身就包含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内容,因此。两党合作只能是 
“党内合作”。 
  陈炯明叛乱事件发生后,陈独秀迅即约见国民党上海总部负责人张继。向他明 
确表示:陈炯明既已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即与之断绝关系。并声明,共产党将不 
因孙中山先生遭到挫折而改变与其合作的原有立场。 
  中国共产党的诚意,使孙中山深受感动。同时,中共领导人以冷静的态度认真 
研究了孙中山提出的“党内合作”意见,认为这种合作形式也有其合理的成分,既 
然孙先生这样坚持,共产党应从革命大局出发、接受这种合作形式。 
  杭州西湖,风景如画。8月29日,中共中央在这里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共产党员 
加入国民党的问题,这次会议是根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提议召开的。参加会议的 
有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马林和翻 
译张大雷也出席了会议。 
  会上,马林传达了共产国际的“七月决议”和“八月指示”。指示指出:共产 
国际执委会认为国民党是一个革命的政党。这个政党坚持辛亥革命的使命,并试图 
建立一个独立的中华民国。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应该是:一、教育党员保持 
思想上的独立性,他们应在未来的国民党内组成核心。二、这个党的成长过程将同 
资产酚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正在发生分裂过程招适应。在那之前,共产 
党人必须支持国民党,特别是支持国民党内代表无产阶级分子手工业工人的这一翼。 
三、共产党人为完成上述任务,必须在国民党内和在工会内组成从属于他们自己的 
团体。四、为开展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应成立一个专门的宣传机构。这个机构必 
须在全国开展工作,这个机构的建立要尽可能得到国民党同意,但它必须保持绝对 
的独立性。因为国民党在南方政府中负责,它有时要避免同帝国主义国家发生冲突。 
五、中国共产党人最主要的任务是组织劳工群众,目前只能以建立工会的方式进行。 
  据此,马林主张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统一战线。李大钊 
同意马林的意见,张国焘坚决反对,陈独秀开始不同意,后表示服从国际决议,但 
要以取消加入国民党时打手模和宣誓服从孙中山的做法为条件。 
  会议经过讨论,多数人尊重共产国际的指示,接受了加入国民党的主张。会议 
决定劝说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 
  会后,李大钊到达上海,经国民党上海总部负责人张继介绍。偕同老同盟会员、 
已加入共产党的林伯渠前往莫里爱路会见孙中山,商讨国共合作,“振兴国民党以 
振兴中国的种种问题”。他们在楼上客厅会谈,极为秘密。孙中山吩咐,在他们会 
谈时,任何人不能上楼。有的到了吃饭时间,孙中山便留李大创、林伯渠吃饭,饭 
后又继续交谈。李大钊介绍了西湖会议的一些情况,表示中共接受“党内合作”的 
方式,愿与国民党密切合作的诚意。孙中山对自己过去的护法主张进行了反省,提 
出建立国共联合战线,与反动派决裂,收军权于中央,打破分省割据之局,以俄为 
师,吸引工农群众参加斗争,在苏俄帮助下,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他明确告 
诉李、林,他尊重陈独秀代表中央提出的合作条件,决定取消陈旧的入党办法,改 
组国民党。 
  通过多次谈判,国共双方的不同点逐渐缩小,共同点不断增多。孙中山要求共 
产党人迅速加入国民党,以便加快合作的步伐。为了表示共产党的诚意,李大创当 
即向孙中山表示,他愿意加入国民党,并说明中共。“二大”已决定中国共产党加 
入共产国际,自己作为共产国际党员,是不能脱离共产国际党籍的。 
  孙中山明确回答:“这不打紧,你尽管一面做共产国际的党员,一面加入本党 
帮助我!” 
  于是,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太雷便由张继介绍,孙中山亲自主盟,正 
式加入了国民党:所宣誓的入党词,已不是服从孙中山一类的词句,而是拥护孙中 
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宣誓后,每人签上自己的名字,而不是打手模。 
  仪式完毕后,陈独秀说:“中共中央领导人还有张国焘,因为不在上海,所以 
不能参加。” 
  孙中山高兴地说:“国焘同志什么时候来上海,也欢迎他参加,还由我来主盟。” 
  后来,张国焘来上海,与陈独秀一起见了张继。张继坚持要向孙中山报告,并 
要约定时间,请孙中山主持张国焘加入国民党的仪式。张国焘说:“孙先生那么忙, 
不必再麻烦他了,我看其他同志主盟也可以。” 
  陈独秀:“何必舍近求远呢?就请张先生主持吧!” 
  于是,在张继的客厅,由张继主盟,张国焘也参加了国民党。 
  9月4日,孙中山在上海召集各省国民党负责人53人,讨论改组国民党问题,陈 
独秀、马林和张太雷应邀参加。孙中山解释了联俄、联共政策,马林讲了话。6日, 
陈独秀被孙中山指定参加由丁惟汾、张秋白等9人组成的国民党党务改进起草委员会, 
起草国民党改组方案并草拟国民党党纲和党章草案。 
  9月18日,孙中山在上海发表《致国民党员书》。信中沉痛地回顾了同陈炯明的 
分歧、陈炯明叛变的始末及严重后果,承认自己“任用非人,变生肘腋,致北伐大 
计,功败垂成,当引咎辞职”,并提出了今后的对策方针,决定联俄联共,彻底改 
组国民党,以重新振兴国民党,实现国家的统一。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做到以下四点:第一, 
在有国民党组织的地方。“同志们立时全体加入”;在没有国民党组织的地方,立 
即将“可加入国民党之人数及何人可以负责,报告中局,以便中局向国民党接洽, 
请其派人前往成立分部”。第二,各地党组织应当与国民党“合组国民党改组委员 
会,以主持目前即应进行诸事”。第三,各级党组织要安排好出席国民党全国代表 
大会的代表,“希望每省至少当选一人”。第四,对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将要讨论的各种文件,“代表动身前各区均应详加讨论”。 
  1923年元旦,孙中山发表了《中国国民党宣言》。该宣言由胡汉民、汪精卫起 
草,经孙中山审定。 
  次日,中国国民党公布了自己的《党纲》。 
  1月18日,孙中山、宋庆龄在莫里爱路的寓所里招待了一位大胡子俄国人。他叫 
越飞,是苏俄政府副外长。去年8月,他以全权大使身份率领一个正式的外交代表团 
来到北京,与北京政府商谈外交、商务关系。他一面进行紧张的外交活动,一面派 
人携函到上海与孙中山接洽,此后即开始了同孙中山的书信往来。孙中山在信中指 
出吴佩孚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是帝国主义列强的“奴仆和工具”,苏俄派越飞与其加 
强关系是一个失误。越飞起初试图促使孙中山和吴佩罕联合,并推动中共方面与吴 
佩李接近,听了孙中山的分析、又看到北京政府积极追求伦敦。对莫斯科毫无热情, 
遂决定抛弃吴佩孚,把友谊之手伸向孙中山。晚宴的气氛热烈而温疆。孙中山、宋 
庆龄和越飞一直用英语交谈着,谈得很坦诚,很投人。正题之间,偶尔穿插几句幽 
默的玩笑,引起阵阵笑声。 
  谈过几次,终于达成了一项协议。 
  1月26日,《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发表了。宣言表明孙中山公开确立联俄政策, 
也表明了苏俄政府对孙中山的支持。 
  宣言共四条。第一条称:“孙逸仙博士以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 
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因中国并无使此项共产制度或苏维埃制度可以成功之情况也。 
此项见解,越飞君完全同感。且以为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乃在民国的统一之成功, 
与完全国家独立之获得。关于此项大事业,越飞君并确告孙博士。中国当得俄国国 
民最挚热之同情,并可以俄国援助为依赖也。”第二条,孙中山要求越飞“再度切 
实声明1920年9月27日俄国对中国通牒列举之原则”、越飞对孙中山重申“俄国政府 
准备且愿意根据俄国抛弃帝政时代中俄条约连同中东铁路等合同在内之基础,另行 
开始中俄交涉”。第三条,“因承认全部中东铁路问题。只能干适当之中俄会议解 
决”,故孙中山表示“中东铁路之管理。事实上现在只能维持现状;且与越飞同意, 
现行铁路管理法,只能由中俄两政府不加成见,以双方实际利益与权利极时改组”。 
第四条,越飞正式向孙中山宣称:“俄国现政府决无亦从无意思与目的,在外蒙古 
实施帝国主义之政策,或使其与中国分立。”孙中山则表示:“俄国军队不必立时 
由外蒙古撤退。” 
  送走了越飞,孙中山即偕宋庆龄返回广州。此前,陈炯明已被逐出广州。孙中 
山决定到广州第三次建立革命政权。 
  行前,孙中山对幕僚及随从人员讲: 
  “我们又要到广州去了。这一次,我们有了苏俄的帮助,情形将会和以前大不 
相同。你们中间或许有人会怀疑。苏俄是不是真的帮忙?我想说明一点就够了,各 
位大多跟我在永丰舰上待过,我们目睹各国的兵舰在我们的河流里自由出入,对永 
丰舰却一点儿帮助都没有,不但没有帮助,还把水雷卖给叛军,想杀死我!他们现 
上的鱼雷专家,还替叛军设计放雷,惟恐我们不死!各位曾在这些兵舰中间,看见过 
挂苏俄国旗的军舰吗?没有!” 
  孙中山提高声调:“苏俄革命一成功,马上宣布废除对华的不平等条约,并派 
人来帮助中国革命。我先后见过维经斯基、马林、达林、越飞,他们都对中国革命 
很关心,向我提出了国共合作和改组国民党的问题。我以为他们的许多建议都很好。 
现在外面议论很多,说我孙文‘与布尔什维克密谋’,希望各位勿信谣言。我的主 
张光明正大,都写在和越飞的宣言里嘛,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密谋’!” 
  孙中山1月15日从上海启程,21日到达广州。鉴于目前正采取联合北方的段祺瑞、 
张作霖和西南各省的都督共同打倒曹锟、吴佩孚,考虑到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