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 第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费金万余,不可为不郑重其事,而于弟之见闻报告,毫无省察之价值,则弟当自愧 
信用全失,人格扫地,亦应引咎自辞也。弟在俄行动,自觉无可为人诽谤之处,亦 
无失却党体之点,因入共产党问题,而弟以须请命孙先生一语,即以弟为个人忠臣 
相讥讽、弟自知个性如此,殊不能免他人之笑。然而忠臣报君,不失其报国爱民之 
心,至于汉奸、汉奴,则卖国害民而已也。吾愿负忠巨卑鄙之名,而不愿带洋奴光 
荣之衔,窃愿与兄共勉之! 
  其势汹汹,言词尖刻,真可谓吸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蒋介石的观点,正给当时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的思潮火上浇油、提供炮弹。 
因其以亲历者的身份说话。所以更具鼓动性。一时间,国共合作被蒙上了浓重的阴 
影。 
  其实,反对国共合作的势力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而且一有机会就顽强地表现自 
己。 
  共产党内也有不同意见,“三大”上的争论就明证。但毋庸置疑,共产党人陈 
独秀、李大钊、谭平山、瞿秋自、阮啸仙等在促使国共携手方面,都是极为努力的。 
特别在参与国民党改组工作中,他们与国民党人一起研究改组方案,并坦诚地提出 
自己的意见。当孙中山聘请的苏联顾问鲍罗廷到达广州后,国共两党的关系更加密 
切。在鲍罗廷的帮助下,国共两党人士多次在一起商讨改组办法,最后形成一个完 
整的计划,并向孙中山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国民党改组前修改党纲,并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宣传党纲。力求取得按党 
纲改组国民党的一致意见。 
  二、制定国民党党章。 
  三、在广州和在第二中心上海组织党的坚强团结的核心,然后在全国建立国民 
党的地方组织。 
  四、尽快召开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以便讨论和通过党纲党章。选举新的执行 
委员会。派出最优秀最积极的国民党员在广州进行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五、在召集全国代表大会时,必须使每一个代表懂得。他今后要做的事情是什 
么,怎样按照新的方式建立基层组织。 
  孙中山欣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并按此程序加紧了国民党的各项改组工 
作。 
  1923年10月6日,鲍罗廷与200只在狂风中丧生的绵羊为伴。乘一艘中国近海汽 
船抵达广州。他当即被带到河南岛上那家士敏土厂。 
  鲍罗廷后来回亿说: 
  孙逸仙非常热情地欢迎我,请我与他同坐,将我凝视了几秒钟。我向他转达了 
莫斯科方西的问候,转达了政治代表加拉罕的问候。我说,加拉罕期待一有适当时 
机即同他晤谈。然后,我简要地向他说明了我来广州的目的,并就中国特别是广东 
的局势向他提了几个问题。 
  鲍罗廷是他的化名,其真名叫米哈依尔。马尔科维奇·;格鲁中贝格。他来中国 
的目的,是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并资助、训练和装备一支强大 
的国民党军队,从而大大改变中国各派势力的力量对比。 
  鲍罗廷乘火车穿过西伯利亚,来到贝加尔湖,再转赴尘土飞扬的北京。在北京, 
他听完苏联大使加拉罕的情况介绍,就经由陆路去上海。在上海,他会见了一些苏 
联人和陈独秀等中共领导人,然后搭船去广州。去广州的船是一艘又小又破的近海 
航行的货轮,上面装着绵羊。途中遇上一场台风,货轮险些沉没,拦在甲板上的200 
只羊都淹死了。几天之后,货轮驶进珠江,停泊在广州码头,才把羊肉卖掉。 
  在去拜见孙中山的路上,鲍罗廷有机会察看了这座城市。他看到广州到处都是 
衣衫槛楼、懒洋详的游民和军容不整、逛来逛去的士兵。他得知,这些熙熙攘攘的 
士兵有4万之众,他们虽然都从国民党那里领取薪饷,一天即耗费26000美元,但他 
们却分属于各个军阀,都在闻风待变。其中忠于孙中山的士兵,现在只有200名,用 
作警卫。其他忠于他的士兵,都在上次广州大败退中牺牲了。 
  鲍罗廷来到广州不久,陈炯明再次来犯,兵临城下,跃跃欲试。想重新夺取广 
州。可是广州城内的那些雇佣军沉湎于寻欢作乐、根本无意于守城掏敌。 
  鲍罗廷很快通过共产党招募了540人的志愿部队。他亲自指导广州的防守工作, 
认这五百多人打先锋,迫使陈炯明的军队很快逃离。 
  孙中山对鲍罗廷的勇敢、机智印象很深,更加倍任这位苏联顾问,把国共合作 
和改组国民党的许多问题都交给他帮助处理。鲍罗廷也很尊重孙中山,在孙中山谈 
话时,他总是洗耳恭听,只有征询他的意见时他才说话。 
  后来,法尼娅同两个儿子前来与鲍罗廷团聚,他们全家搬进了一座幽暗的黄色 
小楼。鲍罗廷之所以看中这座房子,除困其靠近国民党执行委员会外,还有一个原 
因:鲍罗廷喜爱骑马,在没有时间长途放骑的情况下,后面的阅兵场可以任其驰骋。 
他们一家人佐在楼上几间大小不一的顶篷很高的房间里。在会客室,孙中山和列宁 
的照片分挂在墙上两边。鲍罗廷的中国助手佐在楼下,共产党员翟秋白是他的助手 
和翻译之一。 
  10月25日,孙中山委托廖仲恺、邓泽如在广州召开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讨论 
改组计划。各级干部百余人出席。28日,廖仲俏在会上宣布孙中山的意见指派廖仲 
恺、胡汉民、林森、谭平山、邓泽如、杨庶堪、陈树人、孙科、吴铁城等9人为临时 
中央执行委员,汪精卫、李大钊、谢英伯、古应芬、许崇智为临时中央候补执行委 
员,组成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聘请鲍罗廷为顾问,着手办理国民党改组事宜。 
  然而在讨论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正是: 
    别看相互称同志, 
    未必胸中志相同。 
  欲知事态如何发展,请看下回续写。 
 
     第十四回 
修改党规决心破疑心 贿选总统支票换选票     
   对孙中山的“联俄容共”政策,廖仲恺的态度最为积极,到处奔走呼号。这时 
的张继,也持积极态度。一些国民党的元老们对他们的活动极为不满。 
  “他们干吗像阴谋家一样到处乱钻?”林直勉冷冷地说。 
  “谁不知道张继曾经在法国‘鹰山共产村’待过几个月!”汪精卫轻蔑地说。 
  汪精卫心胸狭隘,疑心很重从一开始就反对接纳共产党。 
  其他如邓泽如、林森、邹鲁、居正等也全持相同的态度,一股强有力的抵制力 
量正在悄悄形成。孙中山甚至接到了邓泽如、林直勉等11人以国民党广东支部各义 
写的一份《检举共产党员报告书》。他感到几分悲凉:为什么这些相处了十几年、 
几十年的同志竟不能理解我的苦心呢? 
  孙中山把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等人请到大元帅府,态度严肃地说:“改组 
的事情近日党内意见纷纭,我请称们来这里,就是为了讨论这件事。” 
  一阵沉默。廖仲恺和汪精卫的目光闪电般地碰撞了,一种敌意不可遏止地流露 
出来。胡汉民暗暗叹息一声:干吗为了一些来路不明的外人伤了自家的和气呢?他 
认识孙中山20年了,也许这是一件最令他无法理解的事情了。 
  “我收到一份检举书,是弹劾共产党的,请你们过目。”孙中山尽量压住火气。 
缓缓地说。然后从案头取出一叠稿纸。推到他们面前。那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蝇 
头小字: 
  窃以为本党改组,其动机虽出自我总理之乾纲独断。惟组织法及党章等草案。 
实多出俄人鲍罗廷之指示……此回改组,陈独秀因粤人对伊感情太坏,乃避去,而 
以其党徒谭平山出面而任事。陈独秀则在暗中牵线。内里之阴谋,经为其党徒范体 
仁因争权而冲突,遂向国会议员徐德和详细陈述…… 
  看到这里,廖伸佬冷玲一笑:“乱弹琴!范体仁是《新国民》月刊的主编,根 
本不是共产党员,而是我党的老同志,他怎么会知道共产党的内情呢?” 
  汪精卫欲言又止。 
  胡汉民接过检举书,继续念道:陈独秀本为陈炯明特别赏识之人,曾自言“宁 
死不加入国民党”,且尝在学界倡言,谓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绝无学理的根据, 
指斥我党为落伍之政党,总理为过时之人物……陈独秀此次加入吾党,乃有系统有 
组织之加入,其大前提,则借国民党之驱壳,注入共产党之灵魂。其方略:(甲)则 
使我党丛结国际之仇怨。(乙)则使吾党在国内断绝实力源之援助。乃以打倒帝国主 
义、打倒军阀为标语。夫此二标语,实堂堂正正,无可非议者,然运用之,制为具 
体政纲(如政纲之中、二两条,即时阴谋所在),直示世界,则我党永无获得国际上 
同情之一日。我党对于军阀之攻击,只限定于曹锟、吴佩孚。今陈独秀派替我党立 
言,则连及张作霖、段棋瑞。务使国中实力派,因此而与我党决裂,使我党陷于孤 
立无援之地。此陈独秀共产党对于我党阴谋之纲领也。 
  “嗯。这一段写得相当精彩!”汪精卫拍案叫绝。 
  “你的意思是怎样呢?”孙中山淡谈地问。 
  “我早看出来了,”汪精卫激动地说,“国民党就像猪精,共产党就像石猴子。 
一旦让石猴子钻到猪精的肚子里,翻起斤斗来,可是要猪精的命呢!” 
  孙中山扭头注视着胡汉民:“展堂以为如何?” 
  “容共也罢,报共也罢,总之应该以我党能保持主义,精诚团结为前提。” 
  孙中山冷静地说:“党章党纲草案,是我请鲍罗廷起草。再由我加以审定的, 
陈独秀并末与闻其事,怎么能疑神疑鬼呢!” 
  汪精卫脸一红,不再说话了。他掂出了孙中山话里的分量。从此摇身一变,唱 
起了高调。 
  孙中山提起笔,毫不迟疑地在检举书批道:“此次俄人与我联络,非陈独秀之 
意也,乃俄国自动也。若我因疑陈独秀,而连及俄国,是正中陈独秀之计。而助之 
得志矣。” 
  又在最后一段话旁边批示:“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 
以扑灭吾党。故资本国家断无表同情于吾党。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 
及受屈之人民耳。” 
  “把这个交给邓泽如。”孙中山说,已经不是商量的口气。“请他们邀请所有 
老同志开会,统一看法,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星期天再来问明。” 
  然而不用等到星期天,邓泽如、林直勉等人已经离开了广东。显然,他们仍在 
固执己见。 
  写至此,也该提一提北方的情形了。 
  从袁世凯死后到1920年7月这段时间里,皖系军阀段祺瑞操纵北京中央政权,其 
背后,有日本政府的支持。7月,美、荚两国为与日本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支持 
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发动直皖战争,两军战于河北的杨村、涿州一带,结果,皖 
系失败,直系夺得了北京的中央政权,占据了华北和长江流域。日本于是扶植另一 
工具——奉系,以代替皖系。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支持下,在直院战争中联直倒 
皖,乘机入关,势力达到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