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第16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钧则未提一字。因此,后来裴松之不得不为之作注。

(袁坤)


周处(240~297)三国、西晋将领。因年轻时勇于改正错误而闻名。字
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父周躬,曾任鄱阳大守。少时恃勇力横
行乡里,与南山虎,长桥蚊被合称为“三害”。后翻然改过,射虎杀蛟,并
求教于吴郡名士陆云。自此潜心勤学,知书讲义。仕吴为东观丞,后归西晋,
历任新平太守,广汉太守、楚内史等职,官至御史中丞,他劝谏不避权贵,
曾得罪梁王司马彤等。后受命为建威将军,镇压氏族齐万年起义,被杀。曾
著《默语》、《风土记》、《吴书》,均佚,惟《风土记》尚存后人多种辑
本,收入《说郭》、《汉唐地理书钞》等。

(范海沛)


司马彪(?~306)西晋史学家、文学家。字绍统。河内温县(今河南
温县西南)人。晋高阳王司马睦的长子。从小好学,然好色薄行,不得为嗣。
后折节改志,闭门读书,博览群籍。西晋武帝时,任秘书郎,升任秘书丞。
后释散骑侍郎。曾作《九州春秋》,记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史事。又以东汉
史籍,记述繁杂,后安帝、顺帝以后史事亡佚颇多。于是汇集整理群书。著
成《续汉书》80 卷。记述从光武帝到献帝13 世200 多年史事。另有《庄子
注》21 卷,《兵记》20 卷,文集4 卷,皆佚。今仅于《文选》中存《赠山涛》
《杂诗》等。

(袁坤)


《续汉书》纪传体史书。西晋司马彪撰。80 卷。彪鉴于汉氏中兴,忠
臣义士昭著,而时无良史。关于东汉的诸多史籍记述繁杂。于是汇集并整理
群书,著成《续汉书》,起于光武帝,止于献帝,记述东汉200 多年的历史。
纪、传、志均备。材料丰富翔实。刘勰认为,在众多的东汉史籍中,《续汉
书》之翔实为其冠。范晔《后汉书》出,《续汉书》渐被淘汰。后《续汉书》
纪、传散佚,仅存8 志30 卷。北宋时,孙姡Ы蛾省逗蠛菏椤芳汀⒋氡
《续汉书》的八志(《律历》、《礼仪》、《祭祀》、《天文》、《五行》、
《郡国》、《百官》、《舆服》)合为一编,即今之《后汉书》120 卷。

(袁坤)


陆机(261~308)西晋文学家、文艺理论家,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
上海市松江县)人,与弟陆云俱有文名,时称“二陆”,是太康文坛著名的
作家,出身世族高门,祖父陆逊,父亲陆抗均是吴国重臣,少时任吴国牙门
将,吴灭亡不仕,289 年与弟到洛阳,历任太子洗马、著作郎、中书郎等职,
后官至平原内史,故世称“陆平原”,303 年,为成都王司马颖率兵讨长沙
王,任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兵败遭谗,为颖所杀,其诗作今存104 首,且
善辞赋、散文,《文赋》为其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系统而
完整地论述文学创作的专著,后人辑有《陆士衡集》

(范海沛)


葛洪(约281~341)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
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士,医学家、文学家。少时以儒学成名,后又改信
道教,曾从葛玄的弟子郑隐学炼丹术,主张儒、道、方术兼治,以神仙养生
为内,儒术应世为外,历任州主薄、咨议参军等职,后因积极参与镇压农民
起义,赐爵关内侯,晚年闻交趾出丹砂,自求为勾漏令,携子侄至广州,被
刺史邓岳劝阻,留在广东罗浮山炼丹,病卒于山中,著有《抱朴子》、《西
京杂记》、《神仙传》、《本草注》、《时后方》等。

(范海沛)


《抱朴子》东晋葛洪著。分内外篇。内篇20 卷,谈“神仙方药,鬼怪
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为现存体系最完整的“神仙家言”。外
篇50 卷,详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反映了作者内神仙而外儒术的根本立场。
在内篇《金丹》、《黄白》等篇里,研究用矿物炼丹药,炼金银,在《仙药》
及其他篇中,有用植物治疗疾疾的记载,对化学和制药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
献。

(廉慧)


《神仙传》道教书名。10 卷,晋葛洪撰。叙述古代传说中94 个神仙的
故事,大体为继东汉时《列仙传》而作。但其中容成公、彭祖二条与《列仙
传》重出。

(廉慧)


《西京杂记》古小说集。旧题西汉刘歆撰,经考证作者实为晋葛洪。原
2 卷,后分为6 卷。“西京”指西汉京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全书所记
多为西汉遗闻佚事。其中如南粤王赵佗献南海岛屿所产珊瑚树干长安,有关
古墓发掘的记述等,颇有资料价值,王嫱不肯贿赂画工致远嫁匈奴,卓文君
作《白头吟》等故事,亦出于此书。书中亦间杂怪诞的传说。

(廉慧)


孙盛(302~373)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字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
遥西南)人。学识渊博。始任佐著作郎,出补浏阳令。桓温在荆州时,引为
参军。永和二年(346 年)盛随桓温伐蜀,以战功封安怀县侯。又从桓温北
伐,进封吴昌县侯。出补长沙太守,累迁秘书监,加给事中。盛一生勤奋好
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世称良史。《晋
阳秋》如实记载了桓温北伐时坊头之战的失败,桓温大怒,对孙盛诸子说:
“若此书流行于世,则关其门户”。诸子求改写,盛坚决不从。盛善言名理,
与殷浩齐名。反对生死轮回,灵魂不死,善恶报应的宗教迷信。又撰诗、书、
论、难筹数十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十卷,今多亡佚。现存作品以
《太伯三让论》、《老聃非大贤论》较著名。载《艺文类聚》与《广弘明集》
中。

(袁坤)


袁宏(328~376)字彦伯,陈留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史学家
和文学家。少孤贫,有逸才,文章绝美。初为豫州刺史谢尚所赏识,引为参
军。累迁大司马桓温记室、吏部郎。温重其文笔,专统书记。后经谢安推荐
任东阳(今安徽天长县)太守。撰有《后汉纪》30 卷及《竹林名士传》3 卷,
诗赋谏表等杂文凡300 首,传于世。他是一个封建正统史家,所撰《后汉纪》
借史以阐名教,借史以敷王道,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的自觉性很高。晋孝武
帝太元元年(376 年),卒于东阳,时年49 岁。

(蒋经魁)


《后汉纪》编年体史书,东晋袁宏撰。东晋建立之初,皇室同权臣、藩
镇间进行着激烈的夺权斗争。袁宏在封建正统思想支配下,借撰东汉历史,
以隐喻东晋王朝是当时唯一的合法政权。他撰此书前,广泛阅读了有关东汉
的史书,如《东观汉纪》、谢承、司马彪、华峤、谢沈等人著作。但袁宏认
为这些著作繁秽杂乱,记事阙略,互有出入。因此,他选择各家东汉史和《汉
山阳公记》、《汉灵献起居注》、《汉名臣奏》,以及各郡耆旧先贤传等数
百卷材料,仿照《汉纪》,历时8 年,撰成《后汉纪》30 卷。当他又见到张
У摹逗蠛杭汀纺谌萁舷辏志菀栽霾埂1臼榧鞘律掀鹆跣荚辏923
年),下止汉献帝建安25 年(200 年)。取村广泛,考订及剪裁缜密,其史
料价值在荀悦《汉纪》之上。唐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认为:“世言汉
中兴史者,唯袁、范二家而已。”本书以《四部丛刊》本较好。

(马玉容)


习凿齿(?~约383)东晋史学家,字彦威。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少博学,以能文著称。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转任西曹主簿,迁别驾,参
掌机要,深得桓温信任。时温有夺取政权的野心,凿齿不以为然。著《汉晋
春秋》,推蜀为正统,贬曹操为篡道,用以讽谏桓温。忤温意,贬其为户曹
参军。后出任荣阳太守,因病免官,返归襄阳。太元四年(379 年),前秦
苻坚攻陷襄阳。苻坚素闻凿齿名,亲自召见,赏赐甚厚。东晋收复襄阳后,
欲征其编修国史,未行而卒。另著《晋纪》、《襄阳耆旧传》。原有集,已
佚。《与桓秘书》一文,今存《晋书》本传。

(袁坤)


《襄阳耆旧传》一称《襄阳耆旧记》。东晋习凿齿撰。5 卷。记载襄阳
郡(今属湖北)的历史人物事迹、山川城邑和牧守业绩等。不同于一般的人
物传记集。已佚。元陶宗仪《说郛》,清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
《经籍佚文》中各有辑本一卷。清任兆麟有辑本3 卷,收入《心斋十种》。

(袁坤)


杨佺期(?~399)东晋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沉勇果劲,少仕
军府。宁康中,屡击败前秦军,官龙骧将军。历新野大守,堂邑太守。为荆
州刺史殷仲堪引为司马,擢雍州刺史。隆安中,与广州刺史桓玄交战,兵败
自杀。撰《洛阳图》一书,已具方志之雏形。

(李建春)


王隐东晋陈郡陈(今河南淮阳)人。字处叔。出身寒素,博学多闻。
太兴初召为著作郎,奉诏撰《晋史》。时著作郎虞预亦私撰《晋书》,数咨
访于隐。后疾隐胜己,隐竟以谤讪免归。往依庚亮,得资助,始成《晋书》
39 卷,虽励精著述,然混淆诬舛,良不足观。

(李建春)


常宽晋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东南)人。字泰恭。举秀才,历官侍御
史、武阳太守等职。博学多闻,治学涉及经、史。著有《典言》及地方志多
种,如《续益部耆旧传》、《蜀志》、《蜀后贤传》等。

(李建春)


常璩东晋吏学家。字道将,蜀郡江源(今四川崇庆)入,曾在成汉任
散骑常侍。永和二年(347 年),桓温平蜀,他劝李势降晋,被表为参军,
入晋后居建康。著有《华阳国志》,《汉义书》等。

(许修仲)


《华阳国志》晋常璩。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志。
它记载了公元四世纪中叶以前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以及甘肃、陕西、湖
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全书共12 卷,约11 万字。
其内容大体由三部分组成:一至四卷主要记载梁、益、宁三洲的历史、地理,
而以地理为主。五至九卷以编年体的形式叙述公孙述、刘焉、刘璋父子、蜀
汉、成汉四个割据政权以及西晋统一时期的历史。十至十二卷记载三州自西
汉至东晋初年的贤士列女传。从内容上说,是历史、地理、人物三结合,从
体载上讲是地理志、编年史、人物列传三结合。这是中国方志编纂史上的一
个创举。

(廉慧)


朱凤东晋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以学行清修为秘书监华潭荐为著作
佐郎,后任中书郎。有《晋书》14 卷。

(李建春)


法显(337~422)山西襄垣县人,是东晋功德卓著的高僧,也是一位远
途旅行家、翻译家,是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之间沟通佛教文化,传播友好情
谊的第一个中国人。为了寻求“汉土所无”的佛教典籍,他以六十多岁的高
龄,从长安出发,越过葱岭,历尽艰险,于公元410 年到达狮子国斯里兰卡,
法显在古都阿努拉特普拉城到处参学,于412 年从海路绕道爪洼回国,带回
多部梵本典籍,并著有《佛国记》又名(《法显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