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三杰 作者:徐哲身_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三杰 作者:徐哲身_2- 第14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汪鉴在旁听得清楚,恐怕这位鲍少奶奶要吃眼前之亏,所以不等那个协台接腔,忙命衙役好好的扶着鲍家妇女出去。然后又去亲自检查一遍,眼看封屋之后,方向那个协台拱拱手,回他府衙,办公事去了。

  现在不讲那个协台,明明求荣反辱,只得塌塌肚皮回去。单说汪鉴回衙之后,即把查抄经过,据实禀知制台。刘秉璋接到公事,见有枪支子弹,更加怕受失察处分,忙又电知恭王知道。恭王又去奏知太后。太后想了半天,方始略现怒容道:“国家的枪弹,何等重大,鲍超怎敢藏在家里。此事若不重办一下,何以杀一儆百。”

  太后说着,更吩咐恭王下去,电知刘秉璋迅速严行审问,按律惩办,恭王奉谕退出,当然照办。

  刘秉璋一接此谕,不觉连连叫苦。你道何事?原来刘秉璋人虽忠厚,倒底是个翰林出身,况且也是中兴名臣之一,他与鲍超,又是知好,倘若一经按律而办,鲍氏全家,便得满门抄斩,莫说自己一时不忍下此狠手,就是一班中兴功臣闻知其事。怎肯甘休。将来大家向他责难起来,也不得了。

  刘秉璋正在左右为难的当日,那位钱玉兴军门,恰来进见。刘秉璋先把电谕送给钱玉兴看过,急问着道:“你视此事怎么办法,这不是汪筱潭明明来使我为难的么?”

  钱玉兴听说,半响不能答出,好一会,方始皱眉的答道:“此事真正有些为难,徐营务处又不在此地,要末赶紧请他回省一趟。”

  刘秉璋摇首道:“他在那边,正在打得得手,怎么能够叫他回省,要末派个妥当的人物,前去取决于他,”刘秉璋说到此地,又唉声叹气的怪着陈石卿道:“早也不病,晚也不病。他若不病,大家商量商量,也好一点。”

  钱玉兴便低声说道:“我听我的部下说,朝廷真的要办鲍爵爷的子孙,大家一定不服,将来有得麻烦呢。”刘秉璋听说,急将双手掩着耳朵道:“吓死我也,此等逼我为难的说话,我却没有胆子敢听。”刘秉璋掩了双耳一会,一面放下手来,一面又问钱玉兴道:“你说说看究叫那个去问杏林呢?”

  钱玉兴道:“还是请石卿劳驾一趟才好。”

  刘秉璋连连点头道:“说得不错,说得不错,只有他去。”

  说着,即命一个亲信文案,拿了全案卷子,去教陈石卿看过,马上动身。陈石卿本来没病,又见事关重大,于是漏夜出省而去。

  谁知去了月余,尚没信息到省。恭王那儿的催信,倒如雪片一般飞至。没有几天,刘秉璋忽又一连接到二十多封电报,译出一看:

  第一封是直录总督李鸿章第二封是长江巡阅大臣彭玉麟第三封是福建总督杨昌癋第四封是马江船政大臣沈葆桢第五封是浙江巡抚卫荣光第六封是福建水师提督欧阳利见第七封是西江巡抚李兴锐第八封是南京总督刘坤一第九封是在籍绅士三品卿衔刘锦棠第十封是记名提督谭碧理第十一封是前湖北提督郭松林第十二封是前两淮运使方癋颐第十三封是出使英德俄法大臣曾纪泽第十四封是前湖北布政使厉云官第十五封是前凉州镇周盛波第十六封是丁忧巡抚潘鼎新第十七封是前右江镇周盛传第十八封是在籍绅士曾太成第十九封是山西布政使聂缉第二十封是前浙江提督黄少春第二十一封是前寿春镇郭宝昌第二十二封是广东提督苏元春第二十三封是钦差大臣娄云庆第二十四封是前皖南镇潘鼎立第二十五封是前钦差大臣唐仁廉第二十六封是记名提督陈济清第二十七封是前台湾巡抚刘铭传第二十六封是浙江海门镇杨岐珍

  刘秉璋匆匆看毕,只见大家不约而同说是,同是功臣,谁无子孙,如此一办,天下凡有功者无噍类矣。卖反献功之人,余等必有以处之。解铃系铃,公好为之。内中尤以彭玉麟、李鸿章、潘鼎新、潘鼎立、周盛波、周盛传、娄云庆、唐仁廉、杨岐珍几个,说得更加决裂。彭玉麟、李鸿章、周氏弟兄、潘氏弟兄,以及杨岐珍,还怪着徐春荣不应助纣为虐。

  刘秉璋只好仰天长吁道:“天亡我也。”说了这句,又自己摇头道:“雪琴、西园两个,他们是最钦佩我们杏林为人的,怎么也在瞎怪起来。”

  刘秉璋刚刚说到此地,忽见一个戈什哈报入道:“徐营务处打退蛮子,和陈石卿老爷,已经回省,马上就来禀见。”刘秉璋听说连连的拍着几案道:“快快请来,快快请来。不准再在别处耽搁。”

  戈什哈只好又去传话,没有好久,只有徐春荣一人走入。刘秉璋一见徐春荣之面,几几乎转了悲音的说道:“杏林你虽剿平蛮子回来,我却被大家逼死了呢,汪筱潭也是一个害人精。”

  徐春荣微微的一笑道:“老师不必着急,门生已有办法在此。”

  刘秉璋扑的跳了起来,一把抓着徐春荣的衣袖道:“真的么?”

  徐春荣将手轻轻一抬,先请刘秉璋仍然归坐,方在一旁坐下道:“汪守前来请示,并不为错。所错的老师应该拍电问我一声。”

  刘秉璋忽把他的大口一张,似要说话的样子,却又急得气喘喘的说不出话来。

  徐春荣忙问道:“老师要说的话,可是汪守前来请示,并不算错,这末老师去向恭王请示,也不能算错了。”

  刘秉璋不待徐春荣说完,忙把他的嘴巴闭拢,跟着把脚一顿,双手向他两只大腿上用力一拍道:“对罗!”徐春荣因见左右无人,忙不迭的低声说道:“这倒不然,难道老师不知道恭王是旗人么?太后确有汉朝吕后之才,不过没有全用出来罢了。”

  刘秉璋听说,急把眼睛连眨两下,又轻轻的说道:“隔墙有耳,杏林今天何故如此大意。”

  徐春荣一听此言,方才想到刘秉璋身边,确有一个戈什哈是醇亲王荐来的,当下不免一吓。幸亏功名之心本淡,略过一会,也就镇定下来道:“此人在此,门人不能说出主意。”

  刘秉璋点点头,当下叫了一声来呀,就有几个戈什哈一同奔入,刘秉璋望了一望,不见那个名叫霍神武的在内,便问道:“霍戈什哈呢?”

  内中有个回话道:“方才还见他站在门外,此刻不知哪儿去了?”

  原来霍神武,正是醇亲王荐来的。起先徐春荣在说太后像吕后的时候,他已听见,嗣恐刘徐二人有话避他,他有意托故走开。此刻听见制台问他,忙又走入。

  刘秉璋便朝他说道:“我要问岐将军讨样满洲饽饽,你去才好讨来。”

  霍神武听了,忙笑答道:“沐恩就去。”

  刘秉璋等得霍神武走后,始问徐春荣道:“杏林,你是什么主意,快快说来。”

  徐春荣道:“老师快快电托雪琴宫保,请他约同一班中兴功臣,由他领衔出奏保奏,太后有了面子,自然会卖这个人情的。”

  刘秉璋听了大喜,即将几上一大叠的电报,拿给徐春荣去瞧道:“你且看了再说。”

  徐春荣看完道:“这末老师就将此意告知他们,他们也好消气。”

  刘秉璋即请徐春荣拟了复电,说明此事原委,果由彭玉麟领衔,出奏此事,太后照准,各方方才不怪刘徐二人。

  原来浙江海门镇杨岐珍,本是徐春荣的谱弟,而且童太夫人待如己子,做书的落地那天,杨西园世叔,适由海门晋省,回完公事,正待告辞,刘秉璋太夫人忽向他笑说道:“你们杏林盟兄,日内正要得子,你和他亲如手足,大该前去帮忙。”杨西园世叔,连连答应,回至我们公馆,一见先严,便一把抓住道:“大哥,你有弄璋之喜,何以不告诉兄弟一声,还是中丞留我来此帮忙。”

  先严大笑道:“一个孩子之事,如何可以惊动老弟。我又知道你们台州的那个王金满猖獗万分,万万不能以私废公。”杨西园世叔道:“不要紧,王金满已经闹了多年了,也不在乎这几天。况且此人,非得大哥前去智取,恐怕不能由兄弟力敌的呢。”先严听说,方留西园世叔在家照料。后来西园世叔眼见一猿入室,他就大惊起来,还是先严教他守秘,他才等做书的落地之后,回任去了。

  他的继配杨氏太夫人,更为先祖妣童太夫人所钟爱,当时直称童太夫人为母,不加世谊字样;先嫡母汪太夫人,先庶母葛太夫人,先生母万太夫人,家四庶母刘太夫人,同时也和杨太夫人十分知己,亲同姊妹。

  嗣后先严由刘秉璋太夫子奏调到川,从此与杨家便没往来机会。及至光绪十八年九月,先严由川请假回籍,西园世叔可巧先一月升了福建水师提督到任去了。以后忽忽四十年来,不通信息。

  直至民国二十一年二月三日,暴日攻我闸北,做书的危坐斗室,编此《曾左彭三杰传》时候,忽接西园世叔的长孙公子,名叫祖贤,号叫述之的,寄来杨氏重闱,纪念二集一册,又席荫轩酬唱集一册,乞我题诗,方始结此一段前因后果。现在接说先严办好那桩公案,彭玉麟、李鸿章、潘氏弟兄、周氏弟兄、杨岐珍总镇,都向先严道歉。汪鉴也向刘秉璋谢罪,又向先严诉说他的苦衷,似有告退之意。先严安慰再三,又去告知刘秉璋。刘秉璋一经先严告知,也去慰留汪鉴,复又自任月老,便将汪鉴的长女,名绣仙的聘给做书的;三女名桂仙的,聘给做书的第三个胞弟名梁生的。我们弟兄二人,现在成了连襟,不能不感激这位太夫子之情。

  后来先岳汪鉴,又升了成都首府,就在那时,成都省里,又到了一位钦差,出了一件天大的案子。正是:

  川督虽教守秘密

  清廷却已起疑心

  不知究是一件什么案子,且阅下文。



大清三杰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骗子发横财 爱屋及乌亲家问数学



第九六回 投鼠忌器骗子发横财 爱屋及乌亲家问数学

  先岳汪鉴,自升成都府后,有一天,忽据一个差役密报,说是草堂祠里,上个月到了一班匪类,行为很是诡秘,似乎不能不查。汪鉴听说,便问那个差役,怎么知道此事。那个差役又说道:“草堂祠里,有个香火和尚,本是小的亲戚,昨天晚上,亲到小的家中,告知此事。大人要知这个底细,只要立将草堂祠的方丈传来一问就得。”

  汪鉴即命那个差役去传方丈,等得传到,汪鉴问那方丈,祠里到了匪类,何故秘不禀报,方丈听了一吓道:“大人怎么知道他们都是匪类?僧人看来,恐怕还是一位北京出来查办事情的王爷也未可知的呢。”

  汪鉴道:“你且把此事细细禀明本府,本府自然明白。”

  方丈道:“上个月的初上,有天来了三四个客商模样的人物,据他们说:要租一庭院子,以便办事。当时僧人便问他们,说是城内有的是客栈,你们何故一定要租这个祠里的院子呢?他们说:‘城里客栈,人头太杂,我们是大商家,进出银钱很多,当然谨慎为妙。你们此地清静一点,就是房金贵些,倒也不妨。’僧人的祠里,本靠出租院子,去做香火钱的,因此就答应了他们,他们也照例付了定银而去。第二天大早,即搬进二三十个人去,以及不少的行李,僧人还算仔细,当场又去暗暗留心一番,并没什么异人之处,故而一任他们住在那座西院子里头。一直到了本月的初上,僧人瞧见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