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描述前考虑事实存在的确实时间。
b。 如果不是依据现在的信息,则要说出确实的时间。
(B)。 推论:
我们有时所说的话是经由推论的,
若没有把推论的讯息传达出来,往往会造成误会。
例如:小鸣那天打网球的时候,放小球,害我都打不到,他好可恶!
(所以就可以了解小鸣为何可恶,而不会让人误会小鸣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
【技巧】注明指针的技巧:
在心理或口语上注意个别差异,在说出推论前,请想一下特定性,
将推论的讯息一并说出,避免以偏盖全。
步骤
a。 描述前,考虑是否属于特定的状况,
b。 将自己推论的依据以及状况的特定性一并说出。
(4)。 适当性
说话要因地因人因时制宜,配合对方,说出对方能理解的话。
例如: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人,你是无法用中文跟他沟通的,
这时,你可能就要用破破的外国话(英文)或是透过比手划脚,来与他沟通。
了解对方的思考与用语,选用恰当得语言表达你的意思。
【技巧】适当性的技巧:
选用适合对方与当时交谈情境的语言 可增加双方的互动
步骤
a。 评估所使用的字眼是否适当,
b。 暂停一下,想一想是否有其它可能的用语,
c。 选用恰当的用语。
【练习】4-1: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第三节 非语言沟通
我们在与人交谈时,除了口语上的讯息以外,还有一些非语言的讯息会影响到人际互动以及对方对讯息的理解,这就是我们将在这一段探讨的,非语言的沟通。
想想看
在与人说话时,我曾经用过哪些非语言的讯息来辅助我的表达?
(一)、肢体语言
(1)。 眼光接触:
眼神的交会,也是一种沟通。
【练习】4-2:眼光接触。
(2)。 面部表情:
我们虽不说话,但是脸色却传达出我的心情,
我们常用来构成面部表情的三组肌肉:
1。 眉毛额头
2。 眼睛、眼皮与鼻梁
3。 面颊、嘴巴、鼻子的下半部以及下巴
想想看
你怎么运用你脸部的三组肌肉来做出下列情绪:
快乐 、悲伤、惊讶 、害怕、生气与厌恶。
(3)。 手势:
我们常常用一些手势来加强我的的语气。
想想看
人们在平时常常用哪些手势来辅助谈话呢?这些手势的效果如何?
(4)。 姿势:
有时不必说话,别人也可以从我们的动作中看出我们的想法。
想想看
在谈话时,我们常常使用哪些姿势催化谈话?而又用哪些姿势毁了这段谈话?
试试看,双手插在胸前听人说话;也试试看身体前倾地听人说话。这两种方式让你有什么感受?
(二)、超语言
在说话时,我们除了内容的讯息会传给他人知道,
连语气、声调、音量……等讯息也会传递给他人。
(1)。 声音:
音调(声音的高低)、音量(声音的大小)、说话的速度、 语气……等等。
想想看
有哪些与声音相关的因素会干扰对方对内容的理解?
想想看
试试看:把“我爱你”很大声地说、轻声细语的说、扬起语气地说、低声下气地说、很快地说;
想想看
想想看,不同的说法会有哪些不同的感觉?
想想看
想想看,在生活中是否有过因语气(音量)的问题而造成对方的误会?
(2)。口语的干扰:
口语的干扰是指那些介入流畅谈话中的语音,如语气词、口头禅。
想想看
你有没有什么口头禅?在谈话中,你是否有过多的语气词呢?例如:“然后……然后……”对你和别人的对话是不是有什么影响?
人际沟通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艺术,
除了在这里的几个练习之外,还要记得把它应用在日常生活喔!
从第五章起,我们开始针对人际关系的不同过程作介绍。
第五章 接触期…由陌生到相知
…
第一节 自我知觉
清晨的阳光洒进榕园,
他,静静地坐在榕树下,看着来往的人群;
而我,也在榕树下,看着被阳光烫金的朝露,
当上课钟响起时,
我们的眼神相交会……
人与人要建立起人际关系时,要有最初的相遇;在相遇时,互相知晓对方的姓名(模样),然后再开启一系列的人际互动;本章就要开始探讨,人际交往时的第一期“接触期”,所需注意的事项以及相关的课题。
第一节 自我知觉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人,但是,我们为何不会认识每一个我们所遇到的人呢?
这主要的差异在于:人际吸引(你是否想认识对方,以及对方是否想认识你。)
在第一章中我们曾经提到影响人际吸引的四大因素。而现在要来看看,你如何知觉到别人所发散出来的讯息,进而决定是否想要认识他 。
(一)、认知组态 :
个人对讯息解释的模式
(1)。 对讯息的分析:
沉思型:在形成印象时,将所有讯息有条不紊的分析。
冲动型:有了资料就下定论。
(2)。 外界的干扰:
场地独立:下判断时,根据自己的想法,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
场地依赖:下判断时,依赖外界讯息,人云亦云。
(3)。 对讯息的察觉:
平稳型:注意大家的共同性,以不变应万变。
敏锐型:注意个别差异。
(4)。 对讯息的处理:
认知繁化:将人复杂化,探究深层,接受多样化的人。
认知简化:将一切简单化、二分法。
【练习】5-1:我的讯息处理类型。
第二节 形象整饰
上一节已经谈到,你如何看别人的,
而现在来看看,如何整饰自己的形象,让对方有动力想要认识你。
我们在不同的关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而在不同的状况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想一想:你可能会扮演哪些角色,而在这些角色中,你要如何展现自我?
(一)、衣着:
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衣着打扮,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也有不同的衣着,
例如:打球时,穿球衣,而不穿礼服。
在宴会中,穿短裤则不恰当。
想想看
在你的衣柜中,有哪些类型的衣着?
想想看,在打球时、参加婚礼、上台演讲、约会、爬山这些不同的场合中,你将要作哪些衣着搭配呢?
(二)、接触:
肢体上的接触也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
对于刚认识的异性,若去拥抱他,恰当吗?
对方是否会认为你是轻浮的人呢?
想想看
你与其它人的肢体接触,是否会因亲密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呢?
在过去的经验里, 你是否曾经误解两人之间的关系,而做出太过亲密的举动,让对方感到不适呢?
(三)、时间行为:
时间与生活不可分,而在两人互动中,时间也是一种重要的因素。
个人对时间的掌握也会影响到他人对你的印象,
想一想:你对那些常迟到的人,感觉如何呢?
而那些在你入睡时,打电话给你的人呢?
在时间行为上,有三个主要的重点:
(1)。 期间 :
期间是指在从事特定的事件时,所花的时间,
不同的活动所花的时间有所不同,
而不同关系的人,所投入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例如:举吃饭这件事,与女朋友吃饭花个一小时可能还不够,
可是与一个刚认识的人吃饭却花了一小时,可能会觉得太多。
想想看
在过去的互动中,是否曾在某个事件中花太多时间,而感到像是在浪费生命;是否曾有过觉得时间不够,还想再继续的感觉呢?
想一想,你预计要花多少时间在下面的活动:
和一般朋友一同吃午饭;和亲密的朋友一同吃午饭。
(2)。 活动:
不同的活动,有适合的时间,而关系的深浅也对脱序的忍受度也有不同。
例如:1。 半夜有人约你去打篮球,你觉得呢?
2。 半夜是睡觉的时间,但是,
若女朋友打电话来诉苦,你可以忍受,而若是同学呢?你的感觉是?
3。 半夜有人约你去成功湖散步,你觉得呢?
想想看
你是否曾经有做过“脱序”的行为而让对方感到不高兴呢?
(3)。 准时 :
准时是一种基本的礼貌,
切记!既然与人约在某时见面,就应排除万难,准时到达,
若无法准时到达,别忘了通知对方,以免对方苦苦等待。
第三节 开场白与讯息沟通
不论你觉得对方如何吸引你,
要直到你跟他说话,你们的关系才可能开始建立,
对于一个刚认识的人,就谈到你的内心事,是否很奇怪呢?
想想看
你如何与陌生人认识呢?想一想,你跟你的好友刚认识的时候,你们所谈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你用了什么开场白呢?
(一)、开场白:
一般的开场白:
1。 正式或非正式地介绍自己
2。 谈谈物理环境
3。 谈谈你的想法或感觉
4。 谈谈另外一个人
在开场白之后,往往会采用一些不具威胁性的闲聊来维持初期的关系,
而这些闲聊往往只是交换讯息,这样的沟通:情绪表达低、自我表露低。
(二)、闲聊:
而闲聊有两大类:
(1)。 单纯的意见交换:
相互分享事实、意见与信念。
例如:谈论球赛、课程、对一些事件的看法。
(2)。 道人长短:
谈论两个人所共同认识的人,
要注意:这些讯息未必正确。
想想看
回想最近一次跟他人打屁(闲聊)的内容有哪些?
第四节 环境因子
我们都知道约会时要甚选地方,
而与他人刚接触时,地点、情境也是相当重要的。
(1)。 气温:
和煦的春天、日头赤炎炎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寒冷的冬天、……
(2)。 音响:
安静的午后、吵杂的工厂、……
(3)。 色系:
宁静的蓝色、热情的红色、……
(4)。 情境:
迎新露营、图书馆、游泳池、海边、旅游地……
不同的环境会给人不同的心境,而人际互动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要慎选环境与营造良好环境。
想想看
有哪些情境让人觉得最舒服、最愿意开放心胸与人交谈?
第五节 拒绝
人与人的互动是双方面的,
所以想认识某人的同时还是要注意对方是否有准备要认识你。
你的主动与付出,并不代表对方一定要接受。
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双方的互动。
想想看
过去是否有受到拒绝的经验呢?是否有想过,是什么因素造成这样子的结果呢?
经过这一章的说明之后,
你是不是对于人们是怎样开始认识的,更有概念了呢?
接下来,看看第六章,认识之后双方人际关系的的进展。
第六章 涉入期…由相知到相识
…
望着躺在身旁的他,
脑中只记得他的温柔与体贴;
除此之外,
我好象只是参加一个旅行团,
与一位夙昧平生的他共房……
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