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9-长征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399-长征行-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毛泽东的伟大,不仅在于能提出许多正确的主张和意见,还在于当他的看法没被采纳,并遭受排斥时能顾全大局,仍忧党忧军,积极地提出摆脱困境的建议。1934年初夏,在作为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和南大门的会昌筠门岭等地相继失守后;红军在内线打败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完全破灭。5月下旬,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将主力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6月,在共产国际电复同意后,开始秘密地进行战略转移的一些准备。7月,为适应即将进行突围的战略需要,在于都组建了赣南省。毛当时尽管不知道作战略转移的具体准备情况,但面对战事的不利局面,心情也很焦急。9月中旬,他主动要求到于都,视察新建的赣南省。周恩来电告他着重了解于都方向的敌情和地形。他紧张地工作了半个月,调研到的情况为中央下决心从于都方向集体突围开始长征,起了探路作用。    
    2001年11月的赣南党史考察,于都也是一个重点。于都,过去为“雩都”。在大学学党史时还不认得这个“雩”字。这次考察知道,于都建县悠久,有2000多年历史,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建雩都县,因北有雩山而定名。所谓“雩”,则是古时祭祀求雨之意。建县初幅员辽阔,所辖地域含今于都、宁都、石城、安远、瑞金、会昌、寻乌,是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它扼江西南、北交通之咽喉,为闽粤之干道,素称“三省往来之冲”,“东南之一要区”。自东汉三国以来,今之其他各县才陆续分置出去。中央苏区时期,它曾分为若干小县,当时的于都小县约为目前辖区的四分之一。按当今的辖区说,总面积近2900平方公里,当时人口近30万,现有人口70多万。因“雩”字生僻难认,195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雩都县改为于都县。    
    于都在中央苏区史上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中央苏区巩固的后方基地(中革军委后方办事处及所辖单位、中央后方保管处、大多数红军医院,均驻在境内),又是中央红军主力大部集结突围转移的最后出发地。1934年10月上、中旬,中央红军第一、三、五、八军团和中央机关改编的军委纵队和中央纵队,分别从瑞金、兴国、石城、长汀等地出发,赶来于都河沿岸集结,一面休整补充,一面作突围转移前的最后准备(九军团从会昌出发,直接去与于都交界的第二集结地区安远)。最后撤离中央苏区战场的是进行保卫兴国县城战的红五军团。他们赶到于都已是19日傍晚了。参加突围转移的中央红军将士和机关人员共86789人{1},其中大部到这里集结多日,于10月16日夜晚始,从于都县城东门等10个渡口过河,历时四五天,踏上战略转移征途。    
    苏区各县人民,为中央红军主力集结突围作了巨大贡献。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里,一幅幅图片和一串串数字,说明了于都人民在扩红参军、借谷征粮、派丁调夫、捐木架桥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对党和红军的血肉深情。于都由于是红军的主要集结出发地,广大群众组织大批慰劳队,带着肉蛋和草鞋慰问红军指战员,妇女们帮助红军洗衣。为支援红军渡河,沿岸群众和县城居民几乎将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甚至老人寿棺等一切可用器材都捐献出来,在60里长河段架起了5座横跨400多米宽水面的浮桥。为避免敌机侦察暴露目标,船排工人全力配合红军工兵部队,头天下午架桥,次日凌晨拆除,保证红军每天能够顺利夜渡。不仅如此,于都人民还踊跃报名参军参战。在5月至7月以及9月的两次扩红运动中,上万名于都儿女加入红军,组成了八个补充团②。    
    讲解员告诉我们,在红军西行远征的那些日子里,深秋星夜,月圆月缺,送别的情景非常感人。至今,那个场面久久萦绕我的脑际:于都河畔火把明,风萧萧兮江水寒;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在战马的嘶鸣中,送别的父老乡亲,凝望着远去的队伍,企盼着亲人一路平安。歌声在于都河上空阵阵回荡:九送红军上高山,一阵北风一阵寒。问一声啊红军哥,几时人马再回还?!——这歌声,既让离别故乡的男儿心碎,也激励西征将士杀开一条血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这于都河不是易水,胜过易水;这送别歌声不是渐离击筑,胜过渐离击筑。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悲壮别曲。    
    在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过程中,了解到中央红军从于都集结出发的上述具体情况后,也不时在想:为什么当年中央的领导要选择于都作为红军战略大转移的集结出发地?经过到长征出发渡口等地实际观察,结合赣州市党史办的研究成果,又翻阅一些红军长征史著作,对这个问题开始获得初步答案。    
    ——第一,这是由当时选择的战略转移的路线和目标决定的。1934年5月,中央书记处虽然已经提出实行战略转移,6月,共产国际也已电复。但中央领导人对于转移的方向和路线一直未作认真思考。只是在9月初对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完全无望后,才由中革军委制定战略转移的路线和目标,选择在中央苏区西南方向突破国民党粤军设置的封锁线,然后沿赣粤边界进湘南,沿着红六军团西进路线渡过湘江,再掉头北上湘西地区,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建立新的巩固的根据地,尔后反攻打回,恢复中央苏区。根据这个抉择,无疑要将红军集结在便于通过赣粤边界进入湘南方向的于都地区。    
    ——第二,这是由当时的战争形势决定的。从6月开始,国民党军即兵分六路同时向中央苏区腹地进攻,加强了对瑞金的轰炸。9月上旬,各路国民党军加紧了进攻态势,苏区地盘进一步缩小。10月上旬,中央苏区仅剩瑞金、宁都、于都、长汀、会昌、兴国、石城、宁化等县。比较完整的是于都,其他各县则只有部分地区。国民党军主要兵力已分别从北面、西北面、东面和东南面几个方向紧缩包围圈,有的县城已经失守,有的县城已处于敌军炮火的威胁之下。各路敌军直逼瑞金。惟有于都、安远一线,由国民党粤军布防。粤军担心蒋介石的嫡系乘机进入广东,对中央苏区的进攻不那么卖命,以保存实力。由此线转移,对红军比较有利。    
    ——第三,这是由与粤军首领陈济棠秘密谈判的结果决定的。陈济棠等地方军阀,曾三次通电反蒋,与之有深刻矛盾。陈虽然被授予国民党军“围剿”南路军总司令,但迟迟不向苏区腹地推进。在蒋介石加紧从北、东、西几个方向进逼瑞金后,他猜测红军将放弃赣南苏区,很可能会从南路突围转移。为不在堵截红军的战斗中遭到猛烈攻击,他主动试探与红军媾和,派遣密使携信给周恩来、朱德。周、朱抓住这个机会,派潘汉年、何长工作为中革军委代表,于10月上旬,在寻乌罗塘同陈济棠的代表进行三天三夜的秘密谈判,达成停战协议。内容称:红军有行动时事先通报,行动只是借道转移,不深入粤境;粤军届时从防区后撤40华里。于都在地理位置上正处在借道粤军防线的要冲。红军要从西南方向突围,不能不将红军各军团集中于此。因此,于都被中革军委选择为长征的集结出发地。    
    这里要说明的是,讲中央红军最后在于都集结出发进行长征同中央机关和红军各部分别从所在驻地出发进行长征,这两者不是矛盾的。当时,红军各部和中央机关分驻不同地方,接到转移命令后离开所在地。就此而言,这就是他们各自开始长征的出发地。但是,他们(除红九军团外)又不是从所在地直接离开中央苏区各自长征的,而是奉命都先到于都集结,作好最后的准备,然后才统一地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因此,说于都是最后的“集结出发地”,丝毫不存在否认其他地方也是“出发地”的意思,也没有要以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惟一标志之意。


报捷的五岭三关报捷的五岭三关

    《百年潮》连载红军长征系列文章后不久,有同志就关心地问:怎么在写中央红军长征出发之后,一下子就跳到湘江之战了?提出这个问题,无疑是熟悉党史的同志。我当时回答: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因为中央红军通过的前三道封锁线,我未作实地考察。没有去走,就不能闭门造车。好在2004年10月,我又去江西赣州参加“纪念中央红军出发长征70周年理论研讨会”。这给了我一个机会。开完会后,在相关党史部门同志的帮助下,我补走了中央红军通过的前三道封锁线地区,从而填补了前两年的遗缺,也使我有可能加写这一章。    
    毛泽东的《长征》诗,在实写中央红军长征的历程时,讲的“五岭逶迤腾细浪”,就是表现红军通过第一至第四道封锁线的情景。“五岭”,分布于江西、广东、湖南、广西四省区交界的南岭地域,系指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岭。红军从赣南于都等地突围出发后,即沿着这四省边境的五岭山道向西前进。我以为,此诗中的“腾细浪”,主要是表现中央红军通过前三道封锁线的情景。因为过这三道封锁线比较顺利,打胜仗了,红军将士的心境好。这样,在他们看来,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也不过像水面吹起的细小波浪。国民党军队部署的第四道封锁线仍属“五岭逶迤”地区,但红军通过起来非常艰难,很难有“腾细浪”的感觉。这在下一章要讲的。这一章就说说中央红军是怎样“腾细浪”的。


报捷的五岭三关古陂新田打胜仗

    中央红军在告别亲人,过于都河后即踏上了战略转移的万里征途。当时的行军队形分为左中右三路,由左右两路主力掩护居中的中央两个纵队前进。10月19—20日,红军主力部队即进入国民党粤军陈济棠部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这道封锁线自国民党军队发动第五次“围剿”开始就在构筑。它位于中央苏区西南的信丰、安远、南康、赣县一带,重点在信丰、安远一线,是一条以桃江(即信丰河,流经安远、信丰、赣县等地)为天然屏障的,南北长约250里、东西宽约100里的弧形封锁线。这道封锁线筑有数百个碉堡,在每段碉堡线上设置了铁丝网、深沟、暗堡等三层防御工事,故陈济棠称,这道封锁线“铜墙铁壁,坚不可摧”。陈筑这道封锁线,主要旨在阻止红军进入广东。他布置了4万兵力。    
    信丰位于赣南中部,桃江中游,也有悠久历史,自唐以来取“人信物丰”之义,定信丰县名。由于毗邻闽粤两省,素为战略要地。大革命失败后,朱德、陈毅曾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在信丰进行整顿。从1930年起,该县逐渐由小部、大部,及至全部成为中央苏区地域,并是其西南门户。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后,中革军委发布突围命令,首先要求前卫部队占领信丰的古陂、新田地区,渡过桃江,继续挺进。在越过第一道封锁线时,红军领导机关虽然将红军“借道”行动已通知了陈济棠,但陈济棠接到红军通知后,未来得及下达给前沿部队。因此,10月21日,红军各军团开始突围后,双方仍展开了激烈战斗。粤军前方部队在得到陈济棠示意后,才作稍事抵抗,陆续撤出封锁线,闪开大道,让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