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7-晋商之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327-晋商之魂-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一天,洛列灵机一动,他想,何不在《这儿是巴黎》杂志上刊登一则商品广告呢?如果在广告上附上邮购优惠单,说不定会有效地促销产品。    
    这一大胆尝试让洛列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当他的朋友还在为他的巨额广告投资惴惴不安时,他的产品却开始在巴黎畅销起来,本来以为投入的广告费会打水漂,却没想到由于广告而获得的利润远远超过了广告费用。    
    伊夫·洛列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创业过程中敢为人先的精神,让他永远走在了同行之前。当时,人们认为用植物和花卉制造的美容品毫无前途,几乎没有人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金,而洛列却反其道而行之,对此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迷恋之情。    
    伊夫·洛列设计出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产品——植物花卉美容品,使化妆用品低档化、大众化,满足众多新、老顾客的需要。就是因为这一大胆尝试,他把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在销售方面,他打破销售学的一切常规,采用了邮售化妆品的方式。时至今日,邮购商品已不足为奇了,但在当时,这却是见所未见的,是他的一种创举。洛列式邮购手续简单,顾客只需寄上地址便可加入“洛列美容俱乐部”。公司收到邮购单后,几天之内即把商品邮给买主,同时赠送一件礼品和一封建议信,并附带制造商和蔼可亲的笑容。    
    对于那些工作忙碌或离商业区较远的妇女来说,这种经营方式正好解决了她们的难题,因此,她们很欢迎这一销售方式。如今,通过邮购方式从洛列俱乐部获取口红、描眉膏、唇膏、洗澡香波和美容护肤霜的妇女已达6亿人次。    
    1969年,洛列创办了他的第一家工厂,并在巴黎的奥斯曼大街开设了他的第一家商店,开始大量生产和销售美容品。现在,洛列生产的美容系列产品已达400多种,且拥有将近1000万名准客户。    
    敢为人先的精神也是一个企业家所必须的品质,是一个企业家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正因为有了这种内在的寻求突破的动力,才敢于在不同的领域,或陌生的环境中开拓自己的企业,发展企业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敢为人先的精神品质大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可以不成功    
    成功的道路坎坷不平。伟大的企业家应该期望失败,拥抱失败,迎接失败,而不是害怕失败。事实上,不是每种想法都能使人与所需要的答案更靠近。这样,就可以更加自由地利用各种机会,因为不会因为害怕失败而畏缩不前。    
    ——可以想入非非    
    不要认为胡思乱想、做白日梦一点没有用处。要知道,大脑常常会在这些“走神”的时候冒出一些很新颖的想法,甚至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办法。漫无边际地想来想去也是一种思考,它背后往往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把人们引向正在寻求的答案。    
    ——放弃拒绝合乎常规的想法    
    很多时候发现眼前就有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必须拒绝这种办法,因为它过于平常。要对现有的解释提出疑问,因为合乎常规的想法往往会是错误的。    
    ——创新是突破常规的本质    
    自然规律驱使企业家们去冒险、创新、创业、捕捉机遇、创造财富来推动社会发展。企业家必须深刻地研究社会需求、探寻市场、捕捉机遇、不断的创新弥补经济空缺,利用各种机会发展企业。这造就了企业家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因此他们具有最活跃、最顽强的求索精神。    
    企业家为了寻求发展,必须打破陈旧观念,实现观念创新;必须打破过时的理论,在不断实践中实现理论创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必须追求技术创新,为了追求工作效率必须实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久需求,创新永远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课题,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    
    ——不等不靠,寻求突破    
    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有些工作可主动寻求突破,有些需要协调的工作,要坚持上下联动。    
    ——永不满足,积极进取    
    只有永不满足、积极进取的企业家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的跨越。他们以自己为镜子,审视和映照自己,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积极进取的企业家精神秉承没有最好、永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这样的企业家在公司里鼓励员工在工作中积极创造成就,实现自我超越;带领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永远抱有远大的发展目标。


勇——商海弄潮勇者胜进军国外之勇(1)

    整整用了半年时间,乔致庸一行人带着乔家、水家、元家、达盛昌邱家的茶货,从鲁村茶货市场出发,北上包头,与马荀会合,一同前往中俄贸易的集散点恰克图。在蒙古大草原上,马荀将自己的货物与没有银子的牧民交换马群,然后赶回内地交易。    
    他同时还在草原各地设庄,初步实现了将乔家生意做进蒙古大草原的宏愿。乔致庸则与孙茂才一路前往恰克图,将各家的茶货交与各家的掌柜,又为乔家大德兴在此处设了一庄,至于乔家自己的茶货,他则卖给了俄商拉斯普汀。去时还是夏末,归来时已是寒冬。一路上他们历经沙漠狂风和蒙古匪帮的袭击,终于还是平安回到了乔家堡,将一条万里长的茶路从南到北开辟成功。    
    乔致庸又北上恰克图,直到中俄边境,凭借着“义、信、利”和俄国商人签定了长期合作贸易合同。至此,南至武夷山,北到恰克图的这条封锁多年的茶路被乔致庸疏通,千万茶农也因此得救。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一个较长增长期,但各国和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这为一些经济低迷的经济大国输出资本提供了可能。一方面通过对外投资可以带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面复苏,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他国市场上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    
    1979年,鲁冠球怀着摆脱贫困的念头,在家乡浙江省萧山县宁围公社,悄悄办起了一家农机修配厂。当时只有七个工人,资金也仅有4000元。他本着“别人缺什么就生产什么”的经营原则,经过苦心经营,把这个从规模到技术都只能算是一个“小铁匠铺”的小修理厂一步步发展起来。很快,农机厂总资产达到380多万元,产值达到320多万元,职工人数达到了400多人。    
    进入20世纪80年代,鲁冠球发现万向节有极大的潜力,决心走专业化生产的道路,专门生产万向节。于是,1980年,浙江萧山万向节厂挂牌经营生产。    
    1984年的春季广交会上,美国派莱克斯公司代表奥当罗先生见到了加工精细的“钱潮牌”万向节,便爱不释手。为了看个究竟,他来到了钱塘江畔的杭州万向节厂。    
    在生产车间里,奥当罗先生随手从成品堆里拣起一个万向节,亲自测试后,用将信将疑的眼光,审视着正在工作的职工们,他们操作着最普通的机械设备,根本没有美国先进的机械手和电脑操作设备,但这些人生产出来的万向节却完全可以与美国生产的万向节相媲美。奥当罗先生不禁连声称赞。    
    于是当即同鲁冠球签订了购买3万套万向节的合同书,这是中国汽车万向节第一次进入国际市场!对汽车零部件行业来说,鲁冠球也是最早打开美国市场大门的人之一。    
    1984年,万向的万向节产品销往美国,从而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国内外同行们开始对万向刮目相看。    
    然而,进入美国市场后,鲁冠球深切感受到了万向与国外同行的差距。他发现,美国不仅是一个大市场,更是一所大学校,万向可以从中学到许多在国内学不到的东西。为牢牢占领美国市场,鲁冠球及时提出了“三淘汰”,走“四提高”策略,即淘汰落后的设备、淘汰落后的产品、淘汰落后的人员,走“高起点投入、高精尖设备、高层次人才、高档次产品”之路。    
    鲁冠球的万向节产品在进入90年代时,就已经占据了60%以上的份额,市场趋于饱和。鲁冠球果断地制定了“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国际化市场”的战略方针,谋求跨行业、跨国界的大发展。    
    1994年10月,鲁冠球又做成了一件令国内同行惊叹不已的大事:在美国芝加哥独资成立了“万向美国公司”。祖祖辈辈都当农民的鲁冠球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在洋人的地方,用洋人的资源,做洋人的老板,赚洋人的钞票”的宏伟理想。    
    以设立万向美国公司为标志,万向加快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随后,万向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营销网络,主导产品进入了美国通用、福特等主流品牌的配套生产线。与此同时,通过兼并、收购、联合多种形式,万向先后在美洲、欧洲等多个国家进行市场、技术、人才等资源整合,有效地扩大了国际市场。    
    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使万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资源外部化、经营本土化、产业国际化”的路子,而且使万向的员工开阔了视野,扩展了胸怀,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鲁冠球最得意的第三件大事看起来并不轰轰烈烈,但意义非凡。那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鲁冠球耗巨资,先后在万向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万向建立起了一支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的强大科技队伍。    
    到2003年,万向集团技术中心在全国302家国家级技术中心综合评比中,列第2位,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列全国第9位。到目前为止,万向已实现了“三个接轨”:接轨跨国公司运作,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资源;接轨国际先进技术,在美国和中国分别设立技术研发中心,保持与国际汽车主机厂同步开发;接轨国际主流市场,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大众等国际主流品牌厂商都是万向配套的客户。    
    一个国家市场的规模总是有限的,因此,一个企业如果想寻求更大的市场并应付日益激烈的竞争挑战,便不得不或迟或早地走上国际市场营销之路。这是因为,以下诸多内在驱动因素正在日益强化着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意识:    
    一是可以通过满足全球细分市场的需要,实现自我的规模经营。由于各国文化交集的日渐扩大,消费心理的趋同性正在增强,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更多的细分市场需要会超越国界成为全球细分市场需要。这就为在国际市场上开发新的市场、扩大顾客基础、实现规模经营带来现实的机会。


勇——商海弄潮勇者胜进军国外之勇(2)

    二是通过跟随向国外发展的客户,进行国际营销。如果一个企业的客户基础已经国际化,则该企业的经营也必然会国际化。    
    三是利用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寻求更多更大的市场机会。    
    四是通过跨国市场经营,可以避免依靠单一市场的经营风险。    
    五是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的差异,寻求到企业效益新的成长点。    
    从那些成功登陆国际市场的企业的经验里,不难发现,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必须做到:    
    ——不断了解和把握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