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6-故宫过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546-故宫过客- 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故宫过客》 天空之城《故宫过客》 紫禁城的布局设计

    紫禁城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取象太微垣的“明堂三星”,明堂三星为天帝的布政之宫,而三大殿是明清两代王朝的象征,凡皇帝登极,万寿,元旦,接受百官朝贺以及命将出征等大典均在此举行。    
    紫禁城的后廷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西各六宫,是皇帝一家居住的地方,印证了紫微垣的基本特征“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天市垣在紫禁城的布局设计中,没有明确的建筑体现。据《春明梦余录》记载,明代玄武门(神武门)外是皇家的集市,“每月逢四则开市,听商贾易,谓之内市。”    
    其实,玄武门(神武门)内也曾开过集市。今天的游客,一进神武门,望向东西,会看到城墙下各有一排长房,总共50多间。里面或出售旅游商品,或提供导游服务,或作为办公之用。明代这里称为廊下家。本是宦官们的宿舍,但到了明武宗正德皇帝时期,忽然热闹起来。    
    明武宗正德皇帝就是那个中年早逝,没有子嗣,使皇位外落到嘉靖身上的朱厚照。贪玩,孩子气的朱厚照,每日踢毽球、斗蟋蟀、架鹰、追兔、唱戏、摔角不过瘾,出巡江南“遍刷寡妇处女”,在宫中建“豹房”荒淫游戏,册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四处征讨还不过瘾,朱厚照要玩更刺激的,空手驯老虎,结果差点被吃掉。    
    嬉皮皇帝稍稍收敛,还是玩点安全的吧,于是,紫禁城里,就多了一座集市。    
    宦官的宿舍变成了集市,宦官们就摇身成了掌柜。集市的货源极其充足,都是来自各地的贡品。廊下家一共有六座店铺,分别命名为宝和、和远、顺宁、福德、福吉、宝延,朱厚照一身商人行头,一本正经地与各掌柜讨价还价。掌柜们也都非常入戏,与皇帝争得不亦乐乎。常常为了蝇头小利,找到集市仲裁官“市正”那里讨还公道。    
    朱厚照沿着街市如此一路交易下来,早已是筋疲力尽,于是就钻进路边的廊下酒家,这里更是火爆,有唱小曲的,斗鸡的,玩狗的,耍猴的,演马戏的,还有风情万种的女老板当街卖酒。当然,所有人其实都是演员,对于宦官宫女们来说,还有什么,比伺候皇帝高兴更神圣的政治任务呢?    
    这里卖的酒可不一般。明代廊下家沿街种了很多枣树,宦官中有精通酿酒技艺的,用熟透的枣作曲酿酒,香甜贻人,称为“廊下内酒”,流传到宫外,成为京师名酒之一。    
    酒肆里早有一帮男女喝得兴致盎然,年轻的皇帝也不摆什么架子,混进众人当中,划拳行令,认赌服输,最后酩酊大醉,倒头便睡,睡醒接着玩,有时一连几天都不回内廷,害得一班后妃,独守空房。    
    1519年,宁王在南昌造反,不久被官军击败。皇帝接到捷报后秘而不宣,打着御驾亲征的旗号,跑出紫禁城,在江南结结实实地玩了一年。有一天,他忽然想做渔夫,撇开随从独自驾舟捕鱼,行至江中,翻船落水,受了伤寒,回京后不久,咯血而亡。    
    游戏人生,终有尽头。    
    紫禁城内的“天市”,打烊关张,曲终人散了。


《故宫过客》 天空之城《故宫过客》 紫禁城由天堂降落人间

    三    
    紫禁城由天堂降落人间,并不是每一块土地都可以承接住的。    
    古人建都必然依山傍水,城市所依的主峰山脉,称为“龙脉”。    
    不知死,焉知生?寻找龙脉,竟是先从墓地开始。永乐皇帝朱棣肇建紫禁城之前,召集大量相地名士,寻找“万年吉壤”,即其死后的陵区。最终,江西术士廖均卿的选择入了皇帝的法眼。    
    这就是位于北京昌平区正北的黄土山。朱棣赐名天寿山,以此山作为北京城的龙脉主峰。    
    《天寿山记》说:    
    皇陵形胜,起自昆仑,然而太行华岳连亘数千里于西山,海以达毉无闾,逶迤千里与东与此天寿同一脉,奠居至北正中之处,此固第一大形胜,为天下之主山也。    
    古人认为昆仑山是天下的祖山,其至尊如同古希腊人心目中的奥林匹亚山。它位于大地的中央,是天帝的下都,方广八百里,高万仞,山上有九门,由开明兽守护,众神在此聚集,人间山河以此为源头。    
    中国位于昆仑山东南隅,所以古人认为西北有天门,而打开天门的途径就是昆仑山顶的建木。众神上下,便是沿这棵建木实现的。    
    古人说:“昆仑山为柱,气上通天。”    
    气,是宇宙生命之源,气源自虚空,元气萌动,万物孕育,化而为神,神化而为形。积气成天,日月星辰耀于天;积形成地,山川布于四方。寒来暑往,四时分明,生命衍行,生生不息。    
    昆仑山将上天之气承接下来,通过龙脉传递八方,人间有天命者,坐正了这条龙脉,秉承上天之气,江山就会有金汤之固。    
    以昆仑山发端出五支龙脉,其中三支向东南穿越中国,分为北干龙,中干龙和南干龙。南干龙逶迤在长江与南海之间,即岭南诸山脉如武夷山,衡山等,龙脉尽入南海。    
    中干龙横亘于长江与黄河之间,即淮南诸山脉如大别山,钟山等,龙脉尽于东海。    
    北干龙绵延于黄河与鸭绿江之间,即漠南诸山脉如燕山,天寿山等,龙脉尽于黄海。    
    天寿山,就坐落在北干龙的末端,从昆仑山浩荡而来的龙脉之气,最终汇聚于此。“伏维北京,圣王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    
    龙脉主峰既定,那么皇宫紫禁城应该建在龙脉的什么位置上呢?    
    一定是万物精华,天地之气最丰沛的凝聚点上,是为“龙穴”。而龙穴就在青山绿水之间,所谓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之地。    
    寻找龙穴,绝不仅仅是风水先生的几句吉言可以解决的。    
    众所周知,明朝紫禁城其实是在元朝皇宫的遗迹上兴建的,而元朝皇宫的中心是大明殿,大明殿就坐落于龙穴之上。这个龙穴,是元代卓越的科学大师刘秉忠及弟子们精心选择的,今天中国人熟知的科学家郭守敬,作为刘秉忠最器重的弟子参与了这项工作。    
    刘秉忠为元朝确立的龙脉主峰不是昌平的黄土山,而是北京西北的玉泉山。为何选择玉泉山?最重要的依据是山中泉水。几百年后,乾隆皇帝曾谕令用银斗称量天下名泉,结果玉泉山水最轻,于是被钦定为“天下第一泉”,成为宫廷御用饮水。


《故宫过客》 天空之城《故宫过客》 皇宫早已荡然无存

    优质的水源是一座城市真正的命脉。    
    玉泉山水一部分在山势中豁处喷薄而出,成为地上泉,另一部分则洑流地下。刘秉忠,郭守敬等人就是沿着玉泉山水的地下洑流,一路追踪,发现龙穴的。    
    元代皇宫早已荡然无存,但这条地下龙脉千年未变。它由故宫的西北方潺潺而来,穿过中海,北海之间,在故宫西北角向东南曲折潜入地下,先后洑流经过慈宁宫、中和殿、文华殿与文渊阁之间、东华门外至东安门大街到达王府井,在此凿井一口,井址在王府井大街北口稍南路西。然后继续向东南斜插,流经今天的协和医院,古观象台,出京城而去。    
    这条灵动的水脉上,孕育了北京城最秀美的景致。“燕京八景”中有六景诞生其上:居庸叠翠、西山积雪、玉泉垂虹、蓟门烟树、琼岛春荫,太液秋风。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秉忠向忽必烈建议,以京城正门丽正门与门外第三桥南一棵古树的连线为皇宫南北中轴线,中轴线与龙脉的交叉点即为“龙穴”。元代皇宫的主殿大明殿便屹立于此。    
    王气此消彼涨,一代天骄的子孙基业并不长久。当北京易主,永乐皇帝朱棣踏着元皇宫的废墟肇建紫禁城的时候,他事实上完全继承了元大都规划设计的科学体系,这条玉泉山水化身而成的龙脉,依然是新的王朝龙穴所在。只不过因为重新设定了紫禁城中轴线,较元代稍偏东,所以龙穴位置,稍有不同。    
    明代中轴线与龙脉的交叉点,大约在今天中和殿的位置。明代一向将三大殿视为整体,以“奉天三殿”称之,中和殿又正好居于三大殿正中,所以龙穴于此,顺理成章。    
    紫禁城龙穴已定,就要寻找它所依傍的山水了。    
    这里本是一马平川,何来山水?    
    以永乐皇帝朱棣奔腾万里的气魄,硬生生造出一座万岁山(景山),一条金水河。    
    建城依山的思想,源于古人对宇宙生成之道的认知:宇宙之初本是太虚,由一元之气统治,元气运动,产生阴阳二气,阳气轻清上扬而形成天,日月星辰系于上;重浊之气下降形成地,结成山川土石。二者形异神同,所以古人说“山川本是星斗形,星斗本是山川精。”    
    山川为宇宙元气所凝结,古人建城要靠山,死后也要魂归青山。    
    万岁山(景山)一方面充当紫禁城的山峰屏障,以阻挡来自蒙古高原的猎猎北风,坚固背气;另一方面,将万岁山(景山)筑于中轴线上,因其形体高耸,成为整个北京城建筑布局的中心。    
    万岁山(景山)建在元代后廷寝宫延春阁上,永乐皇帝凌空移来一座山峰,镇在前代的卧榻之上,使其永远不得翻身,以保本朝帝业昌盛,江山永固。这个小手腕后来被清朝皇帝学了过去,他们在景山又压了五座皇亭,给吊死了朱家最后一个皇帝的景山,戴上了爱新觉罗家的金帽子。    
    作为天下风水最好的皇城,仅有气旺的靠山还不够。“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所以明人又在万岁山下,挖了一条金水河。    
    金水河取象天河银汉,其水源引自积水谭,向南延万岁山(景山)西墙南下注入紫禁城护城河,再由西北角楼下引入紫禁城内,蜿蜒南行经武英殿,断虹桥,穿越奉天门(太和门)西庑入地下,在奉天门(太和门)外浮出地面,九曲十八弯为内金水河,蜿蜒入奉天门(太和门)东庑地下,经文渊阁,内阁,东华门内石桥,由东南角楼下出紫禁城入护城河。    
    我们今天在紫禁城中观望金水河,向西北看不到其源流,向东南看不到其去处,城墙建筑树木阻隔了视线,而这正暗合了风水闭气法:天门开引入上天气脉,地户闭将气脉永留大内。    
    万岁山(景山)与金水河共同聚拢了紫禁城的气局,山归成龙,水归成穴,元气止于二者之间。“来山凝结,其气积而不散,止水融会,其情聚而不流”是风水学的至高境界,紫禁城万岁山和金水河,完美地呈现了这一境界,贯通龙脉的天地之气永远地留在紫禁城中。


《故宫过客》 天空之城《故宫过客》 两条直线分界阴阳

    四    
    阴阳五行,天道法则。紫禁城中,两条直线分界阴阳。    
    一条是世人皆知的中轴线,居中贯穿南北。紫禁城被分为东西两半,西边属阴,如弘义阁(武楼),武英殿,遵义门,千秋亭等;东边属阳,如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