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宗教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宗教史-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包容范围广,传播渠道多,发展速度快而得到迅速的传播与发展。在这一时 

期,佛教传入中国是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经过两汉的沉浮与变化,佛教于 

魏晋南北朝之际在中国生根开花,外来佛教的各种思潮和典籍以空前绝后的 

规模涌入内地,四大译经集团的出现,不仅是内地文士与民众主动吸纳新文 

化因素的产物,也是佛教依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和民间信仰) 

的结果。然而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儒、释、道三家争夺主导地位的论战和斗 

争。 

     在历史较为久远的各个宗教于传统和现实间徘徊、抉择的时候,公元前 

后出现的基督教则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一步到位” 

——进入了世界宗教的行列。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在罗马 

帝国后期流传于帝国全境。最初原是孕育在犹太教母体中的一个极端派。因 

其一神论的信仰、普世性的特点、强调以个人道德完善来获得神的拯救、简 

单易行、破除民族或氏族界限的宗教礼仪、无差别地对待一切信众的世界主 

义新面貌,很快就传播到地中海沿岸各国。在这一过程中,罗马帝国打破了 

过去的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把过去依附于氏族的个人变成孤立无助的“羔 

羊”状态,为基督教的产生提供了发展机会,罗马大帝国的文化大冲撞大融 

合也为基督教提供了文化土壤。而基督教本身也在其发展期间,经历了由被 

迫害、被宽容到成为国教的三个阶段而成熟起来。然而基督教在政治地位上 

升的同时,也无可奈何地陷入了分裂。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前,基督教内部 

已埋下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文化差异和政治因素干扰所形成的分裂种子。实 

际上,基督教从其诞生至今,始终处于不断完善、不断扬弃和孕育分歧、不 

断分化的张力之中。 

     在西方各族豪强左突右奔之际,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却上演着军 

阀割据混战的悲壮戏剧。由秦汉建立起来的大一统政治经济局面被打破,三 

国鼎立,十六国动乱,南北朝分裂,历时400年之久。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 


… Page 6…

上削弱了割据政府对意识形态的控制,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延续 (不像西 

方那样有较明显的断层)中有所创新,这也就为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道教 

创造了完善自身的机遇。较之其他宗教,中国道教的前史特别长,而且是由 

不同信仰因素和不同阶层的人士的混合产物。道教的理论准备早于其组织准 

备,最初由“为道者”制作“神书”,而后发展为系统的神学体系;受道书 

影响的下层民众在民间形成最初的教团,进一步嬗变为政教合一的农民起义 

军。汉末黄巾起义军的失败引发道教内部的分化变革,葛洪、寇谦之、陆修 

静等人致力于道教适应封建制度和封建社会生活方式的改革,并取得一定的 

成就,促使作为民间宗教的道教转变为官方宗教。 

     在古代社会的条件下,一个地区、民族的文化往往是以宗教为其代表性 

特征的。一旦某个宗教成为国家化的或广而大之成为世界性的,那么围绕它 

也往往会形成一种国家范围的、民族范围的、乃至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世 

界古代后期诸宗教的发展正是循着这样的规律,以不同的宗教文化为中心, 

在世界上形成不同的文化“板块”,待后来的伊斯兰教问世之后,大致奠定 

了世界各地区文化传统与宗教的基本格局。 


… Page 7…

                           二、古代各民族宗教的命运 



       经过公元前6世纪人称“思想解放”的枢纽时代,公元前后的世界处于 

  帝王争霸扩张的动荡局势中,奴隶制岌岌可危,封建制正破土而出。生产关 

  系的重大改变,对古老的原始宗教提出了或改变或消亡的挑战。有些宗教借 

  自身内部结构的优势和灵活的变通策略,得以延续至今,有些随其所属民族 

  的消亡而逝去,有些则脱胎换骨、被纳入其他宗教的体内。 



                          1.正统与非正统的印度宗教 



       印度是世界上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早在公元 

  前2千纪早期的吠陀时代,印度社会即开始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制社会过 

  渡。由于印度文化的悠久和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使得古代印度的宗教无需 

  以新代旧,而能够以自身的嬗变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从原始的自然宗教演 

  变为奴隶制社会的上层建筑,以后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 

  并始终居于印度社会上层建筑的顶端。 

       印度古代宗教的主流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和三种形态: 

       第一为早期吠陀(《梨俱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前1000年间), 

  流行的以自然宗教为主的宗教或吠陀教。 

       第二为佛教盛行以前的婆罗门教(公元前1000—前500年间)。 

       第三为佛教盛行以后的印度教(公元400—500年以后)。 

       在吠陀教演变为婆罗门教、再演变为印度教的过程中,《吠陀》一直是 

  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根本经典,只不过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派别中对《吠陀》 

  各有不同的解释和发展。 

       本书所涉及的年代,约在婆罗门教向印度教的嬗变阶段,即印度教发展 

  的第二至第三时期之间。 

       婆罗门教在印度奴隶制社会中,是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国家宗教,因崇 

  拜梵天及由婆罗门种姓担任祭司而得名。婆罗门教作为印度奴隶制社会的上 

  层建筑,强调吠陀天启、祭祀万能与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因为婆罗门教把 

  广大的首陀罗种姓和其他贱民排除于宗教生活之外而引起这些阶层民众的不 

  满,而掌有国家政权的刹帝利种姓也不满足于二等贵族的地位,因而在公元 

  前5世纪前后,在印度次大陆兴起了各种非婆罗门教的宗教或宗教哲学思 

  潮。其中最主要是佛教、耆那教和生活派 (“邪命外道”)。佛教不承认吠 

  陀权威而自立教义,不赞成祭祀万能而寻求新的解脱之道,不接受婆罗门至 

  上、首陀罗不能再生的说教,而主张四个种姓在宗教上平等,人皆可得解脱。 

  佛教的这些主张缓和了阶级矛盾并有利于刹帝利王族的统治,所以在释迦牟 

  尼在世之际,佛教就已得到某些国君的支持。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公元 

  前322—前185年)的阿育王,曾将佛教尊为国教,压倒了传统的婆罗门教。 

       但在公元前190年,印度次大陆的孔雀帝国已被巽伽王朝 (一个起源模 

  糊的婆罗门家族)取而代之。其创建者普什亚密多罗是婆罗门正统派的热烈 

  支持者,据记载,普什亚密多罗曾举行过两次规模盛大的婆罗门教祭祀—— 

       ① 

  马祭 。由此,印度古老的婆罗门教在经历了孔雀王朝时期的一度衰落之后, 



① 婆罗门教在各种祭祀中特别重视以马为牺牲的马祭,认为国王行马祭可使国王成为王中之王。一个国王 


… Page 8…

  得到了复兴。 

       (1)婆罗门教 

       继巽伽王朝的伽罗维拉王朝亦奉祀婆罗门教。在印度“南北朝”分立时, 

  南方的刹塔瓦汉王朝及案达罗王朝都奉婆罗门教为国教,为了编著法典,推 

  行种姓制度,举行大规模的祭祀。4世纪笈多王朝崛起后,婆罗门教文化更 

  是空前繁荣。在笈多诸王统治时,编纂了婆罗门教和后来的印度教的基本法 

  规。完成了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最后形式。婆罗门教的哲 

  学也开始系统化。与此同时,神学家们还编写了印度教的早期神话集——《往 

  世书》。 

       对婆罗门教来说,衰落之后的这一次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复自己,也不是 

  简单地恢复到过去的一切,而是如同一次轮回转世,修正了前世的不是,开 

  始溶合了佛教、耆那教甚至希腊罗马宗教的基本特点,于笈多诸王统治时期, 

  完成了向印度教的转化,使婆罗门教战胜了在竞争中一度领先的佛教与耆那 

  教,在新婆罗门教 (即印度教)中保留了下来,并一直拥有最多的教徒。 

       由于印度文献一个重大缺点是忽视历史(包括传记、政治和地理在内), 

  因此历史上的模糊性,使我们对这一时期转变的种种史事难以细述。尽管如 

  此,在分散的史料中至少可以发现婆罗门教在这一时期转变的轨迹及婆罗门 

  教对教义和礼仪的更易。 

       首先是祭仪更具有民主性。祭祀万能本是婆罗门教的重要纲领之一,而 

  且伴随婆罗门作为职业祭司种姓的社会作用与日俱增,祭仪也愈益繁缛。与 

  此同时,各种祭祀逐渐变为个人行为,婆罗门举办祭仪成为有偿服务;并且 

  祭祀越来越奢侈糜费,多为贵族所垄断,社会性的公众祭仪与献祭已不复存 

  在。 

       面对挑战的婆罗门教,要想作用于更广泛的民众,便要先给民众以参与 

  祭仪的权利。种种公众典制、礼仪、圣所、庙宇、朝拜之地等在这一时期应 

  运而生。在佛教寺庙兴起后,婆罗门教紧步后尘,所建庙宇规模宏大,构想 

  诡异,具有强大的威慑力量。由于阿育王统治时期神像雕刻热潮的影响,这 

  一时期神像雕刻不仅热度不减,而且规模宏巨,其所形成的风格亦影响了后 

  来的印度宗教艺术。 

       其次是神祇观念趋于民主化。婆罗门教的原有神祇只有婆罗门才可以事 

  奉,世俗人不可企及。改革后的婆罗门教一是创造与民众生活贴近的“济世 

  神”;二是引进“阿婆多罗”(意为下凡、化身)说,从而使神祇与民众接 

  近。在婆罗门教融入民众生活过程中,多神崇拜进一步发展为种姓、行业和 

  地方的保护神,同时派别丛生,各门派以自己的圣人 (“古鲁”=师长)为 

  代表,将独特的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结为一体。 

       再次是以更贴近民众的象征方式宣传自己的信仰。在早期印度雕刻中, 

  神像多数是雕成人形的,但大约在公元1世纪时出现了把神像雕塑成多头多 

  手足的倾向,而且这一倾向愈演愈烈,一直到中世纪时其雕刻大都如此。那 

  些神祇所执持的诸多标识物,表明他们执行着比两只手所能表示的更多的任 

  务。而这些象征主义的作品,无不反映了婆罗门教已经从一个属于少数人且 

  服务于少数人的宗教,转化成面向大众且服务于大众的新婆罗门教。英国学 

  者埃利奥特将改革后的婆罗门教 (印度教)称为“许多宗教的大集会”: 



若行100 次马祭,可以推翻宇宙之王因陀罗的统治,成为宇宙的主宰和众神之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