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苏评注菊与刀 txt打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萨苏评注菊与刀 txt打包-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主义,它和德意日的矛盾是利益的矛盾,充其量是实用主义而已。】同理,日本人信奉的“各安其位”的原则,也是他们根据自身的社会经验而制定出的生活准则,这种原则已经在他们的意识当中根深蒂固。7【7萨评:日本坚持的等级制度,还有和其他国家等级制度不同的内涵。那就是他们不仅坚持等级制度是必须的,而且坚持现有的等级制度不能变更,比如天皇,那就是只能天皇来做,小泉或者安倍是绝对不可以做天皇的。中国的等级制度在传统上也很强大,但是,第一,我们今天不会公开支持等级制度,人生而平等的概念在中国人的心里已经生根发芽;第二,中国人支持等级制度,但也支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所以,大和尚朱元璋也可以当皇帝。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区别呢?其一,日本历史上从来没有“革命”,只有“维新”,这使他们的内心潜意识里拒绝接受对现有秩序的彻底颠覆。中国的历次革命使等级制度屡次被打破,自由平等的观念就在这种破坏中开始发芽。其二,中国自古以“天下”自居,认为周围都是蛮夷,只要解决了内部问题,外面的事情就可迎刃而解,所以来一次革命解决内部问题并不觉得有多么过分;而日本人有岛国天生的对外恐惧症,习惯抱成团,在内部闹革命就被认为是对整个民族的背叛了。】长久以来,不平等已成为日本有组织的生活准则,这些准则最容易被设想到,并且已被广泛接受,承认等级制的行为对他们来说就如同呼吸一样。然而,这还不是西方人所理解的那种简单的权威主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是按照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传统来行事的。现在日本已经接受了将美国的权威地位放置在他们最高的等级位置上,因而我们就更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习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判断出他们在目前的情况下将采取怎样的行动。

第三章 各安其位 各安其位(3)

    尽管日本越来越被西化,但它依然是一个贵族社会。人们的每一次寒暄,每一次交往,都必须显示出彼此间的社会地位上的差异。8【8萨评:两个日本人早晨相遇,上级对下级只要说“哟寺”,平级要说“噢哈哟”,下级对上级呢,就要说“噢哈哟骨杂义马斯”了,至今如此。】当日本人表达“吃”或“坐”的意思时,他会区分对象的熟悉程度以及地位的高低,从而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比如“你”这个词在日文中就有好几个,在不同的场合必须使用不同的“你”;9【9萨评:作者这里举了个不恰当的例子,确切地说,日语中根本没有“你”这个词。我们常把日语中的“阿纳塔”翻译成“你”,这是不确切的,这个词翻译过来是“你小子”,要是恋人之间这样说倒也无所谓,外国人这样说,也可以理解你不是故意的,但普通日本人对老板来这样一句,估计会招来勃然大怒。那么,日本人之间该用“你”的时候怎么办呢?那就要求预先弄清对方的姓名,以姓名相称,来表示尊重——你若是想和人家打交道,而连人家叫什么都不知道,在日本被认为是失礼的举动。】动词也有不同的词根。也就是说,在日文中有很多“敬语”,这点与其他太平洋上的民族相同。在使用这些“敬语”的时候还要伴有适当的鞠躬和跪拜。10【10萨评:这个可能有点儿误会,把中国封建社会“跪”的含义安到日本人头上去了。日本人喜欢鞠躬不假,跪下的情况也有,但拜并不太多。大概是他们用榻榻米,吃饭谈话等等的时候,沿袭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喜欢跪着吧。这倒不是什么谦恭或等级的表现,而是生活习惯。这种场合,就是将军、天皇,也是一样跪着的。】所有这些行为都是有具体的规矩和习俗的。鞠躬时,不仅要弄清楚鞠躬的对象,而且还得懂得鞠躬的程度。一个对主人来说十分恰当合理的鞠躬,对另外一个关系稍有不同的人而言,可能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了。鞠躬的方式也很多,可以是双腿跪地、双手扶地、用前额接触双手跪拜,也可以就是简单点头和晃动肩膀。因而日本人必须从小就得学习行礼,而且得学习在特定的场合行适当的礼。

    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等级差别时常通过适当的行为来认可,同时还需适当地考虑双方的性别、年龄、家庭关系以及彼此过去的交情等其他因素。甚至同样的两个人在不同情况下彼此间表现的亲疏远近程度也不相同。通常,一般人在与自己的好朋友交往时可以不用鞠躬;但如果对方穿上军装,那个穿平民服装的朋友就必须向他鞠躬。如何尊重等级制度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综合权衡多种因素。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一些因素往往相互抵消,而另一些情况则会有增强作用。11【11萨评:艺术如果放在舞台上自然光彩夺目,如果生活中一言一行都艺术化,就是模特也要累死——不过,日本人就硬是能适应下来并且安之若素。想想这一点,日本人在体育比赛中那种顽强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在彼此交往中没有那么多礼节。比如在美国,人们一回到自己家中,就会把最细小的礼节都抛掉。而在日本,家庭恰恰是人们学习礼仪和仔细观察礼仪的地方。在婴儿还被母亲背着的时候,母亲就用手摁下婴儿的头,教授孩子礼节。幼儿还在蹒跚学步时,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尊敬父兄。妻子要给丈夫鞠躬,孩子要给父亲鞠躬,弟弟要给哥哥鞠躬,女孩子则要向兄弟们鞠躬,不论兄弟们的年龄大小。鞠躬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表现,它同时还具有深刻的含义。如果一个人向另一个人鞠躬,他的意思就是承认受礼者有权对自己正在处理的事情进行干预;而受礼的一方也知道自己承担着与其地位相应的某些责任。建立在性别、辈分、长子身份基础上的等级制度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2【12萨评:现在日本人也明白外国人弄不懂他们这些礼节,不过,出席一些活动时,不管你的反应如何,他们对你依然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些礼节。“对牛弹琴”为何如此上心,原因是日本人这样做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是个上等人,不是粗坯,而外国人懂不懂,他们并不在乎。这是礼貌之举还是自以为是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三章 各安其位 各安其位(4)

    孝道是中国和日本共同的高尚道德准则。13【13萨评:又是一个美国人的误解。日本对于“孝”并不重视。日本的子女与父母感情淡薄,至今如是。在今天的中国,如果子女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多是住在最好的房间,而日本,子女很少与父母住在一起,如果住在一起,老人的房间往往是最差的。即使这房子本是老人买的。古代日本残酷的自然环境,让孝道难以得到发展。】在公元六七世纪,伴随着中国的佛教、儒教以及世俗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中国的孝道思想也很早就被日本人普遍接受。然而,孝道的特点不可避免地有所改动,以适应中日两国不同的家庭结构。甚至在现在的中国,一个人也必须效忠整个宗族。宗族对成千上万的成员进行管理,它也获得每个成员的支持。当然,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也有差异。但在大部分地区,一个宗族几乎包括了一个村庄的全部居民。中国人口有四亿五千万之众,但只有470个姓氏。同一姓氏的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承认属于同一个宗族。某一地区的居民,可能全部都属于同一个宗族。即使在城市里也会有同宗,虽然他们远离乡村。像广东那种人口稠密的地区,宗族成员联合维持着壮观的氏族宗祠。在某些日子里,宗族成员共同向数以千计的祖宗牌位行礼致祭,他们都来自于同一祖先。每个宗族都有自己的财产、土地和寺院,并设有基金,以资助有前途的宗族子弟接受教育。它联系分散在各地的成员。每十年左右印刷一次认真修订过的族谱,记载有权分享祖宗恩惠者的姓名。每个宗族都有自己世代相传的家规,如果宗族与当局的意见不一致,他们甚至可以拒绝把本族犯人交给当局审判。在帝制时期,这种半自治性质的大宗族,往往是名义上承认受政府当局的管理,而那些由不断更迭的政府指派来的地方官员,在这个地区则被视为外人。14【14萨评:其实,这种官与民的区别,倒是中国民本主义的发源呢。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多数和平时间,官虽然称父母,但只有打官司、征粮赋的时候,老百姓才和他打交道。其他时候,老百姓是自由的,这和日本每个人都是机器上的零件这种概念完全不同。如果说中国社会有类似日本的时代,那就要说是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吧,可是至今仍被称作暴政呢。】

    与中国相比,日本的情况就不同了。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也只有贵族和武士宗族可以使用自己的姓氏。在中国,姓就是整个宗族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姓氏或相当于姓氏的东西,宗族组织就不可能获得发展。15【15萨评:这个评论可谓一针见血。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的宗族门阀的观念不如中国那样强大。但是,由于日本没有发生过革命,这个不那样强大的门阀制度,影响却比中国还要长久,二战也不能将其彻底废除。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在日本政坛看到宗族的影子。】某些宗族保留族谱的作用就类似于姓氏。但在日本,只有上层阶级保留族谱,16【16萨评:这里要开个不是玩笑的玩笑,生活中要说某人“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会被认为是骂人,但如果这样说日本天皇,却是毫无错误。因为日本天皇的家族至今没有姓,当然也就不可能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而且那种族谱的记录就像“美国革命妇女会”一样,是从现在活着的人向上追溯,而不是从古至今记录所有的后代。这是一种不同的方法。再加上日本是封建国家,尽忠的对象是封建领主而不是宗族,每个领主就是当地的最高统治者,这和中国那种任期短暂的官僚不同,因为后者是这个地区的外人。在日本,重要的是某个人是属于萨摩藩还是肥前藩。人们与所属的藩有密切的联系。

    祭祖是另一种使宗族制度化的方法,即在神庙或圣地祭拜远祖或宗族神。在日本,即使是没有姓氏和族谱的“平民”也可以参加。但在日本却没有祭祀远祖的仪式。在“平民”参与祭祀的神社里,所有的村民集中在一起,并不需要证明他们拥有共同的祖先。17【17萨评:日本的神社类似于中国的庙,和祠堂没有关系。】有些人往往因为住在某位祭神的领地上,就被称作这个祭神的“孩子”。当然,人们由于在一个地方世代定居,不同村庄的祭拜者还是有某种联系的,这和世界各地的其他村落一样,只是他们不是出于同一个祖先罢了。

第三章 各安其位 各安其位(6)

    不论年龄大小,一个人在等级制中所处的位置还和他的性别有关。日本妇女要跟在她丈夫身后走路,25【25萨评:而且他们走路的方式也不一样,日本男性要求大步而行,表现其威严,女子要小步趋进,展示其服从。看日本电影就可以发现这两者的区别。】而且她的社会地位也比丈夫低。即使在有些场合她们穿上西服,与丈夫并肩同行,进门时走在丈夫前面;但是一但换上和服,就必须退到丈夫的身后。在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