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写真 [美]希拉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尔街写真 [美]希拉里- 第3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英斯汀网络系统还是监测其他买方和卖方有较大动作的一种很有意思的方式,该方式也可以监测到影响次日开市的行情因素。据《华尔街日报》记载,1996年7月的某一天,可能有超过200人的交易商在闭市后通过英斯汀网络清除头寸,这种情况反映了交易商试图抛售股票的势头。     
  投资技术集团开发的机构交易投资系统是一种电脑匹配系统,一日内可“买进”或拍卖4次。一次可聚集大量流动性资金,排斥了专营特定证券的经纪人作为中介人。各机构按照某一价格交易,付出的佣金甚少。在美国,大约有300家机构在此系统上利用电脑下载他们想要买卖的每种股票。机构交易投资系统将所有的信息存入电脑,在电脑内建立起一套规则系统,以便尽可能地与更多的买方和卖方配对。该系统基本上是为难以成交不活跃的股票而设计的一种工具。有了投资技术集团开发的批量交易系统后,各机构可利用电脑将指令传送到各个股票交易所,选择范围很广,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股票交易所;可进入机构交易投资系统网络,并可随时查看交易清单——交易的内容、地点和价格。     
  雷·克里安说明了机构交易投资系统的优点:     
  每一支单独的股票都有一种非线性变化的特点,  
  都有特别的交易方式。现在你可以想像一下,我要准  
  备做100种不同的股票的交易。假设股票3的交易特  
  征是在上午10:30至11:00交易活跃,而这段时间内  
  往往是线路最繁忙的时候,于是你无法做这只股票的  
  交易。你得让交易过程自动化。你得让电脑替代你思  
  维,思维方式不变,但电脑的思维速度是你的成百上千  
  倍,运算速度比你快得多。     
  这些交易系统缘何如此成功呢?原因在于这些系  
  统履行了一种真正的经济职能。中间商被逐出了交易  
  过程。专管特定证券的经纪人也起不了作用。你现在  
  能直接在交易中定价,而无需付给经纪人佣金让他站  
  在那儿代替你买卖。是经济学推动了交易系统的发  
  展,而不是系统本身的创造能力。这些交易系统和大  
  多数商品一样,如果反映良好,就会在市场上挣得一席  
  之地。     
  美国的大经纪公司之间已设立了联网交易。如美林公司、所罗门兄弟公司、摩根·斯坦利公司和佩因·韦伯公司,以及诚信公司和机构交易投资系统公司。他们都利用电脑网络输入交易命令和清除命令,以及做会计报表。     
  商品市场的变化更为缓慢,但仍然有很大的进展。再也不会象15年前那样,纽约商品交易所的人们把价格写在黑板上,在擦掉前用宝丽来一次成像照相机拍下照片。现在是用数字屏幕显示价格。技术上有了大发展。电脑系统不断升级。现在,利奥·梅拉梅德已回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商品市场注定会发生重大变化:     
  所有在1987年后发展起来的新市场都实现了电  
  子化。我本人毫不怀疑这种业务的发展方向。我认为  
  商务电子化时代终究会到来。不管“公开喊价”的期货  
  市场是否承认这个现实,世界还是朝着那个方向发展。     
  也许再过10年或15年,交易方式会完全转换为电子  
  交易。     
  我倒希望我能成为“将未来寄予电脑屏幕”理论的  
  倡导者。我坚信我们必然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在这点上,利奥·梅拉梅德并不赞成成关闭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大厅,他认为应当把电子交易和交易商结合在一起。为了更方便交易商开展工作,我们正着手改造交易大厅,拓宽通道和空间便于交易商走动。我们还重新修改大型数字屏幕,以提供易于辨认的最新信息。首次使用的新型电子微型SCP期货合约在芝加哥交易厅实行电子化交易,这是迈向商务电子化的第一步。1997年,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LIFFE)作出一项重大举措,废除了面对面的“公开喊价”交易方式,并宣布把日元利率期货的交易方式切换为电脑交易。有消息说,这家交易所还考虑为芝加哥交易所的国库券交易部门提供电子交易方式。电子交易的发展动力之一是,法兰克福特DTB期货和期权交易完全采取电子交易,且在债券交易方面从LIFFE那里攫取了市场份额;LIFFE实行电子交易方式的一个原因或许是,其他期货交易所(如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纷纷采取行动走电子结合传统交易方式的道路。不过,关于有形交易和电子交易的好处意见尚未统一,将来自然会见分晓。     
  在货币市场上,电脑交易的第一次突破性进展是在路透社系统的基础上取得的。在一种首先由美国银行集团创造的电子经纪人系统(EBS)上,交易商只需轻击键盘,就可“点”出标价和报价,达成一笔交易并可得到一张打印好的记录单。路透社所有的名为证券交易2000—2的电子交易系统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该系统让交易商们在屏幕上相互“呼叫”,如果双方在某一价格上达成协议,可在屏幕上键入文字,进行会话式的双向协商。成交后,电脑自动打印出记录单。     
  许多人认为电子交易系统能为市场提供更大的资产流动性和价格透明度,即公开价格。公开喊价的经纪人仍然是市场的一部分,电子经纪也同样成为外汇市场的一部分。电子经纪业在节假日期间越来越活跃,此时外汇市场或许已经闭市了,很难找到电话交易商。     
  你知道交易商从电脑屏幕交易系统上呼叫“颜色”是什么意思吗?“颜色”是同一地点的交易商从其他交易商那里获取的信息,注意交易厅人群中标价的紧张状况,或者是在人潮涌动中辨认出其他交易商,并判断他们可能交易的数量和原因。“颜色”确确实实是出自屏幕的,但又是一个迥然不同的吸收信息的过程。你会发现市场闪烁不定,价格和交易量在变化。你还会看到行情时涨时落,呈奇异的运动趋势,这对你颇有某些启示。电脑屏幕告知今天的交易商信息的方式类似于过去的行情报告机的纸带。自称无需用屏幕交易“颜色”的人们,通常会错过收听信息的机会:听不到交易厅的嗜杂声,听不到电话另一端说话人的声音,也就无法猜中对方的所欲所为。但通过屏幕色彩却可以获悉以上信息。     
  量子交易商则对电脑交易系统的数学模型十分满意。他们索性完全排除电脑化交易过程中的人为干预因素。雷伊·克里安告诉我,他认识的量子交易商使用投资技术集团的量子交易机的情况:     
  你可以在量子交易机框内运行数学模型,量子交  
  易机框经设计与纽约证券交易所接口。你还可以设计  
  你自己的系统程序来系统地发出指令,告诉系统如何  
  执行命韦。如果你采纳的模型很成熟,就可以让运算  
  模型代为生成指韦,将模型连接到量子交易系统上,就  
  可自动地进入交易并根据一套规则执行命令。完全没  
  有人的介入。有人开了8个量子交易框,全天候发出  
   指令。大卫·肖也会告诉我同样的事实,但信不信由  
  你。一些入仍希望在自动化中加入人的操作。     
  在电脑和交易发展方面,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将堆积如山的信息组织为可理解的数据库,同时让人人都能获取这些信息,开发电子订购簿和便于查看价格的电子屏幕牌即为一例。但目前数据处理的应用还停留在现有的水平。现在,世界上最有效的交易工具仍然是电话。但目前形式上的电话很快会过时,就像行情报价机纸带演变为数字数据那样。电脑与电话的结合会改变一切。有些系统本来就配有电话,你可以对着屏幕说话,屏幕也会反过来和你交谈。系统还可以配备可视电话。电脑交易会变得更加直接,屏幕界面对用户更加友好。     
  在直接性和友好性这个概念基础上,全球权益公司(设在纽约,隶属威特资本公司)的克里斯·基思开发出了这样的一种系统。今天,你使用电话做交易,一次只能和一个人谈。但试想你能够同时向200个不同的人说明75,000股的发行量会是怎样的情形?在电子交易方式下会产生选择表,将交易商按不同条件分组,有的按关系,有的根据是否为风险套利商,有的则看经营指数基金,总之向每个组显示的商品价格都不同。甚至可以把商品价格不同的变化量化向不同的组显示,同时即刻进行联机操作。     
  电脑会显示数据,系统内的电话功能最终会促成交易。屏幕要大,并分割为许多小窗口,让你立刻能看到多项显示。这种屏幕可以悬挂于墙上,或置于桌面的大型嵌板上,或嵌入桌面。不可避免的是大家将会更乐于使用大型平面屏幕,主要是因为阴极射线管会产生辐射。下一代电脑将会把先进技术与交易和清算功能统一到一个平面上。有了新一代电脑,电子交易会渗到这个行业。业务会更快更灵活。纽约一交易商称,他现在可同时看10至12个屏幕:说实话,我愿意的话,可看整堵墙上的屏幕,大概有40到50个吧。我喜欢就这么坐着,让整个会议室墙壁嵌满了屏幕。一旦换成了平面屏幕,我就真要全力以赴了。实际上,你不想只有一个键盘,那是不可思议的。原因是有时你需要两到三个键盘。因为你可同时浏览所有不同的内容,然后分析出各种情况之间的联系。你需要把各种情况都同时列出。你得让所有信息都同时出现,这样你才能同时收集各种信息,了解到从交易厅传来的消息。电脑和电子交易究竟会带我们走多远呢?这还是个悬而末决的问题。我们可以构想一个完全计算机化的市场而无需人的干预。但是,从现实角度出发,甚至从理论上看,世界上大多数市场还远远达不到完全电脑化的程度。况且两种交易形式都各有优点。在向客户提供资本时,经纪人总会发生错配现象。买方和卖方在时间上、数量上和价格上并非完全统一。因此仍然需要人为因素的介入。     
  斯坦利·肖普科恩尤其针对证券交易谈了他对人的因素和完全电脑化两方面的看法:     
  我并不是完全同意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做法。我认为有形拍卖市场系统可能是最强大、最深入人心的市场。虽然今天市场上有了电子接口,但是总的说来较大的指令仍然由廉价的经纪人和专业人员操作。这是一种发指韦和接收指令的形式,有人为干预成份,加入了委托因素。但我认为,人为干预为主、电子设备为辅才是最佳市场体制。                        
  《华尔街写真》      
'美'希拉里·戴维斯 著 曹德俊 付涛 肖荣 张放 译             
  第十四章 立足未来     
  从总体上看,公众越来越适应电子设备,许多人的  
  确乐于以此方式积极地在各自账户上交易。他们甚至  
  还可以在凌晨3点钟,趁着小孩啼哭的当儿,迅速上网  
  买卖几支股票。这简盲太妙了。     
  ——霍利·斯塔克     
  上互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