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写真 [美]希拉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尔街写真 [美]希拉里- 第3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可以在凌晨3点钟,趁着小孩啼哭的当儿,迅速上网  
  买卖几支股票。这简盲太妙了。     
  ——霍利·斯塔克     
  上互联网后,你可点出财经一栏。点击美林公司、迪安·威特和戈德曼·萨克斯公司。看看“内部交易报告”栏,再上美联社网查找你感兴趣的公司的最新消息,点击报价,看看当前个股交易的行情,回头再读读早晨的《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或《新加坡商业时报》。最后点击《幸福》杂志,了解最新热点。     
  只需轻轻点击一下,就可以向华尔街高层分析员订购报告书。访问交易与投资论坛,了解市场上人们正讨论着的各种思想观点和传闻。进入一家公司的网站,或者闯入与投资考关系密切人士的主页,或是给财务主管留个便条等待答复。点击“埃德加”就可以读到证券监管委员会的最新文件,点击布鲁伯格个人主页可浏览世界各地金融市场的报价。打开电子交易对话框,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在你自己的账户上做交易,进入市场后,接通后几分钟,你就知道交易结果。     
  “电子交易”是成本最低廉的电脑化经纪人公司之一。它提供报价,专门图表,链接新闻线,分析家报告和登录账目。你也可以通过伦巴第银行、查尔斯·施瓦布系统、达特克系统和阿克特雷德系统在网上联机交易。有30个以上的折扣经济公司为你提供联机交易服务,这些经纪人之间为争取客户账户而不断升级的价格战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客户从中受益。互联网上,你能访问多达400个网站,得到各种股票行情。据互联网的一个主要的搜寻工具Lycos报道,人们从Lycos查找的10大问题中,就包括商业课题和股票交易。有消息称,一个名为莫特利傻瓜网页(Motley Fools Web Pase)的投资站点接受访问的次数居整个万维网之首。     
  在互联网上做交易的人们都知道,这样的交易方式成本便宜。人们感到仿佛有了更多的控制权。他们认为自己对一些公司相当了解,即便仅仅因为喜欢公司的产品,就经常买这家公司的产品。人们可以联机研究各自的股票,直接调动自己的资金,而无需证券公司的销售商为他们解释。这种电子交易方式让交易活动民主化。从尼泊尔到格陵兰,不论任何地方任何人,不管是学生还是商人,都可以利用电子交易方式为自己服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这成了一种消遣方式,比好莱坞还好玩。通过卫星电缆CNBC到达千家万户,进入全球各行各业。CNBC模仿电视情景喜剧——一个长得像罗伯特·雷德福特的家伙坐在交易桌前,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你市场风云变幻,眼睛忽闪忽闪间夹杂着兴奋;直接来自于世界各地的股票交易所和商品交易所的报告;一个“权势人物的午餐”区,在此你会碰上商界名流,还会看到记者非常专业化地向他们提问。所有一切都以富于情节和充满诱惑力的方式表现出来。真是一个新天地。     
  金融——这个鸡尾酒会上枯燥的老话题,能真正地捕捉到世界各地的人们的想像力吗?能够让人们坐在电脑前,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一坐就是数小时吗?我们现在是在屏幕前做交易,未来会不会通过我们的电视搞金融呢?我们观念上的金融会不会变成一种消遣娱乐方式,有多少类似于人的爱好呢?随电脑成长的一代会不会发现金融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延续呢?在此之前,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受中间人(他们的经纪人)的意见左右。现在,投资者得到了专家的指导,如彼得·林奇这些人。他撰写的《倔起华尔街》一书多年来一直畅销。投资者还可以从大量的相关书籍中得到启示,这些书鼓励投资者自己做交易,或许比专业人士做得更好。     
  现在,电脑交易时代将会平静地来临。下班后或放学后喝上一杯酒,晚上给弗吉航空公司的总裁留讯息;或者加入最新的会话新闻组,讨论家用仓储公司的股票价格回落的可能性及原因;或者与另一新闻组讨论员工如何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并提醒在线投资者。这种人对人的方式真有意思。你可以读到在线地区性报纸,从现场记者那里了解到公司在当地的信息。你甚至可以向这些记者发电子邮件向他们提问。你有权这么做,许可你这么做。“自己动手”在线投资/交易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相比之下,传统交易中的客户只是电话另一端的接线员,听着经纪人写好的独白,被动地向共同基金交付资金。     
  据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福雷斯特研究股份公司预测,1996年在线投资账户达150万个,到2001年将增至195万。人们相信:“潜在的转换是巨大的。互联网上的投资考将会是同行中的佼佼者……”据另一项研究计算:到2001年,17%拥有电脑的家庭将使用电脑在超过1000万个账户上交易股票、基金和其他证券,经营着价值在5,240亿美元以上的在线账户。     
  大打折扣的交易佣金是促进人们使用屏幕的因素之一。我们讨论的是权限大转移问题,权力从站在卖方角度的传统的市场专业人员转移到操纵电脑的个别投资者手里。可能是,一旦投资者进行在线交易,他们会继续联机操作,即便是他们的资产在增长。     
  据美国股票交易所于1996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年龄在25岁至34岁之间,昵称为“下一代投资者”的这一代人,有着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那一代人截然不同的特点。同社会其他人相比,他们在家拥有电脑的比率大到为2:1。他们中29%的人能上互联网,而对所有家庭而言,这一比例才8%。接受调查的人中,有一半人宁愿在投资决策前自己搞分析研究,仅有39%的人委托经纪人办理。     
  据福雷斯特研究股份公司预测,另一重大转变将会发生,届时不管是传统经纪人还是折扣经纪人都会受挫。该公司还预见“中层经纪人”会出现。他们能提供全面服务经纪人所能提供的大多数在线服务,而索取的费用却低得多。“中层经纪人”能够向投资者提供分析模型,用于评估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和帮助投资者进行资产分配。这些模型还可以帮助投资者浏览只符合某种标准的公司。将来还会出现研究助理、交易助理、新闻助理和互联网投资助理。     
  需求和偏好的变化将塑造新的金融体系。华尔街不可避免地也会改变,因为越来越多的零售客户通过电脑找到了新的交易渠道,包括通过折扣经纪人交易,比起全方位服务经纪人可另节约90%的费用。     
  小型的地区性经纪人更类似于大学,经纪人希望充当教育和顾问的角色。他们更乐于以直接向客户发送电子邮件方式向客户提供咨询,在其他经纪人犹豫时,他们争取到了业务。这些经纪人如果是以始终如一的友好形象出现,为客户考虑周到,则会吸引新的投资者。虽然观念的转变是困难的,不仅仅是意味着一些股票经纪人将会丢掉饭碗,但是如果传统的经纪人能重新调整其功能和思路,以预知新市场的需求,那么获得业务增长的机会是巨大的。     
  目前经纪人逐渐在回应市场,但仍然是以传统的眼光看待市场。传统经纪人带着几分惶恐不安问道,谁来教育客户呢?谁又能保护客户的利益呢?传统经纪人就像木纳的天主教牧师一样.以怀疑地眼光看看教徒们纷纷走出教室大门自寻精神之路,尤其是那些持怀疑态度的经济入,往往会失去客户的信任。经纪人在互联网上也玩一些骗人的伎俩。但是在奸诈的经纪人面前,投资者的利益从来没有完全得到保护过。自私自利的经纪人会设法绕过这个问题。证券交易委员会下属市场规范部的资深会员霍华德·克莱默,谈到他对零售互联网交易的看法:我认为在线交易的增长并非困难重重,而是很有希望。在线交易为技术应用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增加了投资者服务项目,传播了信息。大卫·肖这样评价传统经纪人逐渐定向衰落:     
  把钱用于作无效的文件处理的情况将一去不返。     
  随着自动化的发展,需要的中间商更少。预期成本还  
  会下降。通过竞争,自由市场的好处在于节约的成本  
  会自动转到客户头上。因此,现在的折扣经纪公司大  
  大地减少了佣金,比10年前低得多,原因是削减了许  
  多中间商,连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也不例外。在第三市  
  场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缩小,更多地使用计算机,  
  减少错误,节约资金。节约的资金又会转到客户头上。     
  我们金看到节约的成本越来越多。     
  迈克尔·布鲁伯格相信,只有那些出类拔萃、受到良好教育且为数不多的投资者,才会对在无共同投资基金和传统经纪人服务的约束下亲自做交易感兴趣,因此我认为低估了全球零售投资者的才智是个错误。人口统计数据、时代变迁和技术革新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一般人观念中的投资行为。金融/商业电视会是把个别投资者的利益推向新水平的动力,较为突出的是,电视、电话和电脑结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在屏幕上相互影响。这将是金融互联网中心的生命力所在。     
  加拿大的电视情景喜剧以交易桌的生活场景为中心,易于产生类似的更佳的情景喜剧。这样的情景喜剧捕捉了生活中的兴奋点和现实的一面,唤起了电视观众的想象力,尽管目前公众对于电视还没有这方面的兴趣。今天,如果你去纽约证券交易所交互中心的来访者走廊看看,你会发现大批来访者是如此的年轻,他们不时提问,如痴如醉地看教育录像,使用点屏幕式的问询亭,在一列列电脑终端上探求实时交易信息,焦灼不安地密切注视着交易厅的动向。     
  机构交易投资系统的雷·克利安告诉我:     
  第×代不会员正对和经纪人打交道感兴趣。但总  
  有一部分投资公众需要更多帮助。也总会有象史密斯  
  巴尼这样的公司为高级的网络投资个人提供详实的  
  研究。一些公司的主管工作繁忙得不能亲自做分析。     
  我认为经纪人将会是这样一种情形:零售型买方和卖  
  方越多,他们手头的时间越多,就越喜欢使用电脑。     
  彼得D·哈特研究协会针对NASDAQ市场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     
  49%的人偏向于“多学习投资知识以便管理好自  
  己的投资业务”这种投资方式,而认为注重“委托顾问  
  替你投资”这种方式不可取。在这个问题上,投资者之  
  间存在着真正的代沟。但新一代投资者和生育高峰期  
  出生的投资者都喜好自我管理这种模式……这说明了  
  今天的投资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投资者——希望投  
  资顾问能传授投资知识并授权给他们,而不是为他们  
  作决策。     
  老年投资者中流行起了投资俱乐部。他们都读过《比尔兹城的淑女们》一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一群老太太,她们定期聚会,研究金融产品,然后进行投资和交易。这群老太太现在成了知名人士,还上了美国的脱口秀节目,即便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