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列夫斯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西列夫斯基-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军最有影响的军事学术刊物《军事通报》也转归军训部办,他同时也成了该刊的
主要负责人。此间,华西列夫斯基深入地研究了关于大纵深进攻战役的理论,以及
诸兵种合成战斗动作协调等一系列最新军事科学理论。这为他后来在伟大的卫国战
争中成功地筹划和领导大规模战役行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构成了他军事思
想的主要框架。
    当时,整个苏军和军训部都特别重视对大纵深战役理论的研究及应用训练。这
不仅是苏军日益走向现代化的实际需要,也是国际形势日趋严峻的现实要求。在西
方,希特勒上台后,法西斯主义的猖撅活动直接威胁到苏联的安全。在东方,日本
已经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广大地区,并且大量陈兵于中苏边境地域。在苏联东西两
边的国境线上,经常发生反苏武装挑衅事件,至于西方国家的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叫
嚣,更是不绝于耳。从根本上说,苏军对这一军事理论的重视,就是为了应付可能
随时发生的敌人入侵事件,以便利用军事科学的最新成就及大量出现的新技术兵器
来回击敌人,直至以大纵深的迅速反突击方式,在侵略者的国土上有力地打击和消
灭敌人。
    由于华西列夫斯基在大纵深战役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当谢佳金将军(他
也是这一理论的主要阐释者之一)出任第2任军训部部长后,华西列夫斯基曾多次被
派遣到各军区的野战部队去检查应用训练演习。在1933年夏季进行的诸兵种合同大
纵深战役试验演习中,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演习导演司令部的参谋长。担任这次
演习总导演的是苏军参谋长叶戈罗夫,副导演是苏军炮兵主任戈罗夫斯基。为了这
次震动全军的大型演习的准备和总结工作,华西列夫斯基整整忙了4个月。演习结束
后,他参与编写了《大纵深诸兵种合同战斗细则》、《步兵、炮兵、坦克兵和航空
兵在现代诸兵种合同战斗中的协同动作细则》。这些,后来曾广泛发至全军各部队
使用。
    此间,华西列夫斯基还与军训部的其他同事们到各野战部队去参加系统的战斗、
技术和作战方法的作业。有时则是去军事科研单位了解最新的技术装备和兵器,有
时也直接去炮兵、坦克兵和工程兵的射击场地见习。这些,都大大地改善了他的全
面军事素养和现代武器装备与新技术兵器知识。此外,根据国防人民委员会的命令,
华西列夫斯基还经常随同谢佳金部长给人民委员部中央机关的高级军事首长上课。
其中最重要的课程讲座直接由副国防人民委员留哈切夫斯基亲自讲授,华西列夫斯
基则负责为他们准备沙盘作业。
    1934年,由于伏尔加军区的夏季演习暴露出了战役战术训练和指挥,特别是军
师两级指挥方面的一系列缺点,国防人民委员会特别发布命令,对这次演习作出了
组织结论。由于命令直接涉及华西列夫斯基在这方面的优点,军训部为加强该军区
司令部机关的领导工作,专门派他到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司令部担任军训部长一职。
此间,他结识了许多后来成为苏军名将的军事领导人。如他的终生挚友、著名的朱
可夫元帅及索科洛夫斯基元帅、布琼尼元帅、特卡切夫将军等都是他在这时认识的。
    1935年9月,苏共中央和人民委员部作出决定,在陆海军中普遍实行指挥人员和
领导人员军衔制。华西列夫斯基当时被授予上校军衔。在前此的16年中,他和所有
的苏联红军军官一样,只是在上衣领上常年不变地缀一只菱形章。同此间的其他军
事改革一样,实行军衔制度,也标志了苏军在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侧面。
    1935年底,苏军正式成立了总参谋部机关,稍后,则建立了总参谋部军事学院,
专门为红军培养各兵种的中高级参谋人才。应该指出,苏军于此际特别设立总参机
构和总参学院,首先是基于反侵略战争的直接需要。苏联领导人明智地感到,即将
爆发的世界战争必将是超出以往任何年代的规模和性质的新的现代化军事较量。因
此,必须花大气力在军事理论和新技术兵器方面加强研究,使总参谋部成为未来战
争中指导苏军得以运筹帷幄、决胜疆场的最高神经中枢。当然,它也考虑到了下面
的实际因素,即当时苏军各部队也实现了初步的新技术兵器装备。如,那时已经有
了T-26、BT、T-28型坦克,稍后又有了更先进的T-35型坦克;以及西蒙诺夫自动
步枪、高射机枪和高射炮、新式战斗机,等等。在部队建制方面,也有了装甲坦克
旅、航空兵旅,以及快速机械化军等。
    1936年秋,受国防人民委员派遣,华西列夫斯基上校前往刚刚成立的总参谋部
学院深造。他和其他许多后来成为苏军名将的指挥人员,极为幸运地成为这所著名
学院的第一期学员。据介绍,挑选这批学员的工作是在苏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进行
的。其选拔条件相当严格:在成份上,他们必须是总参谋部、各军区司令部的工作
人员,再就是各大兵团司令和参谋长以及各苏军军校的高级教官;在经历和表现上,
被派往学习的人员必须具备战斗经历,有优良的工作鉴定,照例还要受过高等军事
教育。
    总参军事学院坐落在莫斯科特鲁别茨基大街,当时还只有两座大楼,一座作为
教室使用,另一座则是学员的宿舍。学院专门为学员们定做了有别于当时任何军校
学员和普通现役军人的校服:上衣和大衣上都有镶着白边的黑色天鹅绒衣领,裤子
两侧是带自边的深红色镶条,军帽上也是带白边的深红色帽圈。11月1日的开学典礼
极为隆重,苏共中央和苏军的很多高级领导人全部到场祝贺。显然,苏共中央和苏
联政府对这批严格选拔上来的优秀学员是寄予了深切厚望的。
    按当时规定,这第一期的137名学员要在18个月内学完战役学、战术学、军制学、
俄国军事史、外军史、方面军战役战略理论、大纵深战役设计、诸兵合成指挥、新
技术兵器等主要军事课程。此外还专门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当代世界政治与
军事、现代外军研究等讲座课程,负责讲授这些课程和讲座的多是苏共中央和苏军
的高级首长,也有许多人是在这些问题上有深入研究的著名专家和学者。当时,学
院的教员也是按党中央指示从全苏各著名军事院校选来的。
    在总参军事学院学习期间,华西列夫斯基刻苦钻研各种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
优秀地完成每一学科的理论作业和导演战役实施方案,经常受到指导教官的表扬。
他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了解和研究最新技术兵器和当前外军的书面材料;对集团军
战役、航空兵兵团行动、坦克装甲兵团作战及集团军后方与后勤工作等最新军事热
点理论问题,他更表现出了极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此外,他还研究了下列问题:计
划和实施方面军战役和集团军战役的形式;战役过程中部队的指挥与保障;诸种兵
团协同作战中的相互配合,以及现代化技术兵器的使用与最大效能发挥,等等。可
以看出,他感兴趣并勤奋探索的上述领域,恰好成为后来他在总参谋部和苏军最高
统帅部大本营辅助指导苏联卫国战争的必备知识范畴。
    1937年夏,学院全体学员经过短暂的暑假休息后,华西列夫斯基和他的同学们
被特别安排到海军舰艇上实习了两周。按规定,一半去黑海舰队,一半去波罗的海
舰队。他在赴波罗的海舰队实习期间,了解和学习到了许多他以前根本不知道的海
军知识。经此一遭,眼界大开。他甚至对朋友说:海军可能是最有魅力和诱惑力的
地方,因为海上的无障碍作战,才是对指挥人员最大的智能考验。
    海军实习结束后,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很多学员可能会学不到毕业就奉命去各
部队担任职务。开始,华西列夫斯基也在被抽调的这部分学员中间,但到最后,则
把他留在了总参军事学院担任包括集团军战役教研室在内的后勤教研室主任。接到
这一任命,华西列夫斯基大感惶惑,因为他对后勤军事学并无很大兴趣。后来才听
学院领导说,对他的如此安排是前学院领导人与苏军总参谋长共同研究后决定的。
    1937年9月,当华西列夫斯基在总参学院工作刚满一个月时,总参谋部又来了新
的调令,说是请他第2天到总参谋部去领受新的任务。翌日,华西列夫斯基准时到了
指定的办事机构。在这里,他被正式告知说,总参谋部已经提请任命他为总参机关
主管军队高级指挥人员战役训练处处长一职,国防人民委员的书面命令已经签署完
毕。这样,从这年10月起,华西列夫斯基就开始在苏联红军总参谋部工作了。这时
他根本预料不到的是。此后这里竟成为他长期永久性的家。
    从这时直到1939年6月,华西列夫斯基一直都在担任总参谋部战役训练处处长之
职。他的主要时间和工作都用来完成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交给他的形式上纷繁复
杂而内容却大体相似的任务。这主要包括:缜密地拟定苏联国防人民委员有关红军
领导部门战役战略训练的年度命令和指示,通过这些文件做年度总结,并在年度总
结的基础上确定下一年度的军事训练任务。同时也根据各军区的位置、特点、物质
条件以及它在武装力量系统中的作用,向各军下达具体的军事训练任务。~般说来,
这和他前此在军训部的工作没有更多的区别,只是比那时显得更加复杂和紧张。
    有时,华西列夫斯基也直接到各军区或部队参与各种训练和演习活动。1938年
春夏,他曾亲自参加基辅特别军区领导机关的一次极为复杂的军事演习。当时。该
军区的司令员是铁木辛哥,他的参谋长则是华西列夫斯基在总参军事学院的同学瓦
图京。他们所在的这个军区拥有实力相当强大的4个集团军群:骑兵集团军群、敖德
萨集团军群、文尼察集团军群和日托米尔集团军群。其中,该骑兵集团军群是那时
苏军中最好的一支快速军团,它由两个骑兵军、炮兵军、坦克军及其他部队编成,
其任务是在军区的任何地域内对敌实施突击或反突击。其他3个集团军群是由若干个
步兵师、坦克师及各种保障部队组成的集团军型军团。正当这次大规模演习尚在进
行之中,该军区司令部突然接到了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的命令:要求文尼察集团军
立即进入战备状态,并调往苏联边境地区;骑兵第毛军、坦克第25军、步兵第17军、
坦克兵2个独立旅、航空兵7个团立即在卡梅涅茨一波多尔斯州和文尼察州的土地进
入行动;日托米尔集团军立即结束演习,在诺沃格勒一沃伦斯基和谢佩托夫卡地域
集结。还要求将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建立在普罗斯库罗夫。
    当时,不论是铁木辛哥、瓦图京还是华西列夫斯基,都不知道国防人民委员的
命令意图,只是到后来,他们才获悉,这是苏军鉴于反动的慕尼黑协定及其带来的
叛卖行径所采取的临时应变措施。通过此事,身为总参谋部官贝的华西列夫斯基充
分认识到了战争形势的日益吃紧。此后,苏军则逐步加强了西线的反侵略战争部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