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湖辉心理操纵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多湖辉心理操纵术- 第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想能否有效地利用缺点远比硬要改掉它要聪明得多。事实上
不胜枚举的事例证明通过认真仔细地分析,往往能使自己的缺
点转变成自己得天独厚的优点并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施
展。
    多湖辉举例说,三四十年代,美国有个政界要人叫凯升。他
首次在众议院里发表演说时,打扮得土里土气,因为他刚从西部
乡间赶来。
    一个善于挖苦讽刺的议员,在他演讲时插嘴说:
    “这个尹利诺斯州来的人,口袋里一定装满了麦子呢尸
    这句话引起哄堂大笑。凯升并没有因此怯场,他很坦然地
回答:
    “是的,我不仅口袋里装满了麦子,而且头发里还藏着许多
菜籽呢。我们住在西部的人,多数是土里土气的,不过虽然我们
口袋里装的只是麦子和菜籽,却能够长出很好的苗子来!”
    这句话立刻使凯升的大名传遍全国,大家给他一个外号:
“伊利斯诺州的菜籽议员。”
    外貌的弱点,不是劝说是否戌功钓关键因素,劝说者只要有
充分的信心,对自己相貌的特点有充分的自信,恰可利用某些相
貌的特点来取得劝说的优势。
    像上述的这个例子,从西部来的凯升,没有时髦的打扮,不
隐瞒自己的特点,而以自己来自难创业的西部为荣,以自己的土
气为自豪,取得了演讲的意外成功。
    承认自己的特点,还要有力地肯定这个特点的长处,就像凯
升那样,不否认口袋里装满麦子,进而还说连头发里也藏着菜
籽,而最后肯定地说:“能够长出很好的苗子来”。
    例如,有这样一个日本女子,她自懂事起就一直为自己脸上
的红痣而感到苦恼,并患了严重的“陌生人恐怖症”。家里一有
客人来,她便马上躲进自己的房间,绝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的脸。
但是后来有一天,她在母亲的启发下,下决心想利用自己脸上的
缺陷。
    在许多化学专家的帮助下,她终于研制成功了能够遮盖红
痣的特殊化妆品。后来,她又在日本各地巡回现场操作推销这
种化妆品,拯救了众多与自己有着相同烦恼的人,从此,她名声
大噪,并一举成为百万富姬。
    据说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是电影明星三船敏郎的启蒙老
师。当三船还是电影界的无名小辈时,黑泽明导演便发现了三
船的演技粗糙、不细腻等缺点,然而他却利用三船这一特点,一
举将他培养成著名的粗犷、豪放型演员。
    培育新人卓有成效的某一个职业棒球教练也曾说过;‘与其
改正他的缺点,不如利用其现有的缺点使其发挥缺点的特征。
如此才能培育出优秀的选尹。
    倘若你正在为自己的缺点或缺陷而感到苦恼的话,最好先
考虑考虑自己的缺点有没有利用和发挥的价值。这时,说不定
你会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竟是再好不过的优点,这岂不是‘转祸
为榴’吗YJ唯有这时,你才会真正感到自我的回归和前途的光
明。
    多湖辉认为不擅长和很擅长只一字之差,只需变换一个字,
就能变不擅长为很擅长。这种观点在心理学上颇具哲理。每个
人的心理都具有一种称作‘过剩补偿’的功能,想要弥补自己弱
点的心理倾向。但这种倾向有时会在弥补完自己的弱点后超量
溢出。
    如果运用恰当,就能把自己的不足之处转变成自己得天独
厚的优点和长处。古希腊著名雄辩家德摩斯梯尼的事迹就是这
种“过剩补偿”的极好典范。据说德摩斯梯尼从少年时起就为自
己严重的口吃而感到苦恼,后来他在发奋纠正口吃毛病的过程
中,不仅治好了口吃.同时还成为一名无人不晓的出色的演说
家。
    因此,假如你想摆脱对某事的厌恶或畏惧心理的话,那么想
一想“拙能生巧”的道理,并运盾“过剩补偿”的原理,对心理进行
积极的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所产生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能鼓
励你不断进取和发奋努力。
放声一笑,把绝望吹得销声匿迹
    多湖辉认为笑是“胜利的表现形式”。的确,笑可以看作是
优越感的流露,体育竞赛中的优胜者常常面带微笑,这无疑是胜
利者优越感的表露。就连人们看滑稽剧、听相声时所发出的笑,
也包蕴着一种与那些被艺术化了的丑角相比较所产生的优越
感;换了我,绝不会干那种蠢事!”
    如果积极地利用笑的这一功能,就能缓和由失败所造成的
悲观心理,甚至更直接地消除绝望感。实际上不少人意志消沉
时都会很自然地往娱乐场跑,寻求开心解闷。
    其实,翻翻身边现有的漫画或读读幽默小说,就能使你心情
开朗,情绪高涨。也就是借助外部条件的刺激而使自己由衷地
发笑,重新拥有优越感、恢复自信心。
    愁肠百结永远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消沉的时候,主动创造出
能够开怀大笑的环境才最为重要。看看夸张、谐趣的漫画,读读
幽默、调侃的小说,你的愁眉苦脸肯定会在不知不觉间变得笑逐
颜开。
    有一个漫画家,据说他在缺乏创作灵感而苦恼万分时,来到
自己不满三岁的儿子面前,一边在嘴里念叨着:“糟啦!糟啦!
画不出来啦!”一边在地板上不住地翻筋斗。孩子被父亲滑稽可
笑的样子逗得前仰后合。当他看到孩子“格格”地笑个不停的时
候,不禁自己也感到十分惬意。  
    其实他在用十分滑稽的形式进行自我解嘲,以使自己的心
情处于十分放松的状态。经过这样的心理调节,灵感也许会突
然而至。这不愧是一种能够出色地转变人的情绪的自我暗示方
法。
    深刻超过了一定限度则会变为滑稽.这一事实我们在喜剧
中常会见到。而现实中的悲剧,我们如能对它做些夸张处理和
表现的话,就能使它转变方“喜剧”。
    如果我们遇到挫折时,不妨用“如果人们知道了我的失败,
说不定全世界的人都会为我悲伤’或‘唯有这——次失败,才能作
为一生中最大的失败而载入我的历史’等夸张手法对自己的失
败现实进行解释的话,自己就会觉得这一现实不是真的,于是悲
剧就有可能转变成为喜剧,心情也会轻松很多。
    有一首歌曲唱道;只要有了笑,世界就是天堂广无论是失
望还是不幸,只要能以夸张或滑稽的姿态对待它,我们就会感到
无比的轻松,能帮你从现实的不幸深渊中挣脱出来。
突破障碍
    据说象棋界中专业棋手和业余棋手之间的实力差距比起其
它体育项目都要明显得多。
    前不久,一位在和专业棋手的对奕中取得辉煌胜利的业余
棋手是多湖辉的朋友,当多湖辉问及他获胜的秘诀时,他一边谦
逊地声明取胜是偶然的,一边讲道:
    “当我在棋盘前落座时彻底慌了,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为
了尽快消除紧张心理,我便想出了一个在对方身上找缺点的办
法。我留神注意对方穿在身上的极不合体的西装,没刮干净的
胡子,只抽一口就把香烟捻灭了的举动。这时,紧张的心绪蓦然
变得松弛、悠然,战胜对方的自信心便油然而生。,’
    虽然挑别人的毛病无疑绝对不会削弱其实力,但能够发现
别人身上的缺点会有助于消除自己的恐惧和畏缩心理,从而更
有效地保护自己。上面提到的那位业余棋手就是藉此使自己跃
到“突破口”的位置上,尽兴发挥。
    日本前职业棒球队的监督三原修,一向就被人称为智多星,
因为他很熟悉敌我两队的选手心理,故能很技巧地根据彼此的
心理变化,而展开激烈的攻守战。在一次比赛中,他居然发现本
队里的一位选手紧张得全身僵硬,于是,他就把那位选手喊过
来,低声指导一番。
    果然,这位选手的表情就突然显得很明朗,而且还打出一记
快速反击。后来,记者忍不住好奇地问这位选手说广监督刚才
教你什么呢?’这位选手毫不迟疑地回答;‘他告诉我,只不过打
棒球罢了,你放轻松去玩吧!”
    事实上,对于三原修或那位棒球选手来说,打棒球无疑是他
们的职业。所以,他们必须要全力以赴。倘若看法稍为改变一
下,心理的感觉也自然不同,同样地,三原修很巧妙地运用当时
的心理,使选手们感受轻松,而且得到了成功。
    在重大的庄严的场面里,严肃的气氛无疑会慑住一个人的
心,如果缺乏这种认识,则不能完成重任。事实上,每个人很容
易在这种沉重的气氛之下,陷入紧张的状态里,为了要保持这种
精神平衡,应该设法将事情轻松化才对。只要想到:“充其量也
只不过是…””这样,再重大的状况也会矮小化起来。
条条道路通罗马
当一个人突然在某一件事上遭逢失败时,作为人类共同的
心理规律,他会骤然间陷入一种仿佛在所有事情上都失败了的
四面楚歌的心理状态。其原因是,失败的体验会造成人的心理
挫折,心理挫折又会引起人的感情反应及各种退行现象。
    所谓退行现象是指人的心理年龄相对生理年龄发生逆转,
出现童化现象,并由此表现出处理事物时的幼稚现象。出现退
行现象后,人会缺乏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柔韧性,对任何事
物都难于做出恰当的判断。
    比方说,小孩一旦有了排泄的欲望,就会随地大小便,而成
人则会考虑到适当的地点或时间;小孩一遇到不如意之事,就痛
哭流涕,而成人则会因需要懂得“饮泣吞声”或“强抑悲痛”,甚至
强颜欢笑,即既要考虑到什么是社会可接受的行为方式,也要考
虑怎样的反应才有效且合适。不过,有时人们在遇到挫折后,会
放弃已经达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恢复使用原先
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或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退行作
用或退行现象。
    这种退行现象,是在遭受外部压力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
借此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
法。这种现象各年龄阶段均可看到。由于环境的刺激,儿童会
放弃已经养成的习惯而恢复到更小时候的水平。例如有一5岁
孩童,本来已经学会了控制小便,后来突然开始尿裤子、尿床。
为此他母亲烦恼异常,经过仔细分析,才了解到这家最近添了一
个婴儿,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小弟弟身上,整天“端屎端
尿’,而无暇顾及“不惹麻烦”、“能自己照顾自己”的“乖哥哥”。
这个男孩子发觉不能象从前一样获得父母亲的照顾,遂改为退
行。    
    成人中也常有退行现象。例如,七尺之躯的男子汉在忍不
住疼痛时,常会失声叫“妈呀!”,也会“哭得像个孩子一样”。有
些病人经过死里逃生的大祸或危险的大手术后,虽然躯体方面
已经复原,但是内心却一直担心,认为身体还没好,想方设法留
…在医院,不敢出院去面对现实。这是因为病人经这变故,精神上
受到打击,害怕再负起成人的责任及随之而来的恐惧和不安,而
退行成孩子般的依赖了。
    事实上,人一生中,难免有想重回到未成熟时代的表现以重
温旧梦获得满足的时候,只要无伤大雅,均可用退行作用来进行
心理调节。比如,夫妻恩爱,像小孩子般互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