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本经逢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9-本经逢原- 第4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芥、桔梗、菊花、甘草、附子、乌头相反,故食河豚三日内不可服药。河豚子必久渍锻石水 
中,而后煮食,曾见水浸一夜大如芡实也,中其毒则唇舌麻瞀,头旋目眩,足不任履,行步 
欹侧,急宜探吐,随觅荻芽或芦根,捣汁灌之。橄榄汁、甘草汁皆可解。又槐花、干胭脂等 
分为末,水调服之。若腹中绞痛昏迷倒仆者,急用粪清灌之,迟则不救。 
x发明x 凡物之美者谓之尤物,靡不贾毒伤人,如妲己亡殷,夷光倾吴,蒙其祸而不自觉 
也。河豚嗜咸,内藏信智,外显文利,窄口巨腹,阴毒内蓄可知。凡阴毒之物必藉阳气而为 
鼓午,得春升之令而浮游水面。非信而乎散子必入淡水,既生必归巨海。非智而乎,得咸则 
肥;得淡则瘦。所以淡水中者,其毒渐解而不致伤人之甚也。以其味美人争食之。春初为贵 
品,其腹腴呼为西施乳。南人有云,凡鱼之无鳞、无腮、无胆、有声、目能眨者,皆有毒。 
河豚目能开合,触之则曳曳有声,嗔怒则腹胀,如球浮起水面,故人得以取之。其毒入肝助 
火,莫有甚于此者。患痈疡香港脚人切不可食,助湿发毒动气,其患最速。惟取其子同蜈蚣烧 
研,香油调搽疥癣有效。抉其目拌轻粉埋地中化水,拔妇人脚上鸡眼,可以脱根。 

卷四鱼部
江豚
内容:咸腥无毒。 
x发明x 江豚形如水牛,藏器虽有飞尸虫毒瘴疟之治,从未见有用之者。以之熬油点灯照 
樗则明,读书纺织即暗,俗言懒妇所化也。 

卷四鱼部
比目鱼
内容:甘平无毒。 
x发明x 比目形如箬叶,故俗以是称之。《尔雅》所谓东方有比目者是也。鱼各一目相 
并而游,今吴中昆山最多。孟诜虽有补中益气之说,而多食动气亦是助湿生热之故,此必溺 
于伉俪者之所化也。 

卷四鱼部
鲛鱼
内容:x一名沙鱼x 
甘咸平无毒。 
x发明x 鲛鱼生南海,背皮粗错,可饰刀靶。其肉作脍,补五脏。皮治尸疰虫毒。烧灰 
解 鱼毒。 

卷四鱼部
乌贼骨
内容:x即乌 骨,俗名海鳔蛸x 
咸微温无毒。 
x发明x 乌 骨,厥阴血分之药,兼入少阴,其味咸而走血,故治血枯血瘕,经闭崩带, 
阴蚀肿痛,丈夫阴肿,下痢疳疾,厥阴本药也。寒热疟疾,聋瘿,少腹痛,阴痛,厥阴经病 
也。目翳流泪,厥阴窍病也。厥阴为藏血室,少阴为隐曲之地,故诸血病、阴病皆治之。按 
∶《素问》云,有病胸胁支满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吐血,四肢软,目眩, 
时时前后血病,名曰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或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月事衰少不来, 
治之以四乌 骨、一 茹为末。丸以雀卵,大如小豆,每服五丸,饮以鲍鱼汁,所以利肠中 
及伤肝也,观此入厥阴血分可知。 

卷四鱼部
鲍鱼
内容:辛臭温无毒。 
x发明x 鲍鱼腥秽可淡曝,而不可着盐,干则形如块肉,专取腥秽以涤一切瘀积,同气相 
感也。入肝散血,煮汁送四乌 一 茹丸,治女子血枯经闭。《内经》用以疗伤肝利肠,而 
不伤伐元气,惜乎,世罕用之。今庖人用以煮肉,则脂沫尽解,涤除垢腻之验也。秦始皇死 
沙丘会暑尸腐,令 车载鲍鱼以乱其臭。始皇本吕不韦萌孽溷厕宫帏,非取其涤除遗臭之义 
欤。 

卷四鱼部
海马
内容:甘温无毒。 
x发明x 海马雌雄成对,其性温暖有交感之义。故孕妇带之于身,临时, 末服之,并手 
握之云易产。又阳虚房术多用之,可代蛤蚧之功也。 

卷四
鱼部
内容:x俗作虾x 
甘温小毒。虾无须,腹下通黑色者,食之伤人。 
x发明x 性跳跃,生青熟赤,风火之象。生捣敷小儿赤白游风。绞汁入药,托肿吐风痰 
,皆取风能胜湿也。制药壮阳,取热能助火也。白者下乳汁,专入气分也。 

卷四介部
龟板
内容:《本经》名曰神屋 咸甘平小毒。入药取腹去背,酒浸酥炙,或熬胶用,色黑产 
水中者为水龟。其色黄,出山中者为秦龟,秦龟不入补肾药。一种呷蛇龟,腹折,见蛇则呷 
而食之,其性最毒,不可误用。方书皆用灼过败龟之板,取其用过无关生命也。世以自死龟 
壳为败,既死精气已脱,取用何益,误服反受其毒,以其为蛇虺所伤也。今药肆所卖龟胶, 
每以鹿角胶脚冲入则易凝结,亦有以黄明胶和入者。凡制胶须去背甲,以净腹板,水浸去外 
衣,则胶无腥浊之气。 
《本经》主漏下赤白,破症瘕, 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着,小儿囟不合。 
x发明x 龟禀北方之气而生,乃阴中至阴之物。专行任脉,上通心气,下通肾经,故能补 
阴治血治劳。大凡滋阴降火之药,多寒凉损胃。惟龟板炙灰则益大肠,止泄泻,故漏下赤白 
亦能疗之。其治小儿囟不合,专取滋水坚骨之功,皆龟之所主。其破症瘕, 疟,五痔 
,阴蚀湿痹,重着,皆秦龟之功用,以能入脾经治风湿也。时珍云∶龟鹿灵而寿,龟首常藏 
向腹,能通任脉,故取其腹以补心、补肾、补血,皆养阴也。鹿鼻常反向尾,能通督脉,故 
取其角以补命门、补精、补气,皆养阳也。观龟板所主之病皆属阴虚精弱,腰脚酸痿,可心 
解矣。烧灰酒服治痘疮。又合鹿角灰等分,入四物汤服治血崩。炙末酒服主风痹脚弱。烧灰 
敷小儿头疮、妇人阴疮。鳝鱼血调涂汤火湿疮。但胃虚少食,大便不实及妊娠禁用,以其无 
阳生之力耳。胆汁苦寒治痘后目肿,经月不开,取汁点之良。溺滴耳治聋。点舌下治大人中 
风、舌喑,小儿惊风不语。摩胸背治龟胸龟背。欲取其溺,以猪鬃刺其鼻即出。 

卷四介部
玳瑁
内容:甘寒无毒。入药生者良。 
x发明x 玳瑁入心主血,有解毒解热之功。故苏颂以之磨汁服解蛊毒。《日华》破症瘕结 
,消痈毒,止惊痫。士良疗心风,解烦热,行血气,利大小肠。时珍治伤寒热结狂言,解毒 
清热之功,等于犀角,同犀角解痘毒。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用生犀、玳瑁磨汁,入猪心 
血少许,紫草汤调服,则热解血和而陷豆起矣。但虚寒而陷者勿用。 

卷四介部
鳖甲
内容:x一名上甲x 
咸平无毒。九肋七肋者佳。以其得阳数也。但多有摘去下肋伪充七肋 
者,亦有半边支肋、半边双肋者,此团鱼与鳖交合而生,不若纯支肋者为优。醋 酥炙各随 
本方。治疟母淋灰汤煮糜如饴,用龟用大者力胜,鳖用小者力优。妊娠勿食鳖肉。与苋菜、 
鸭卵合食尤忌。 
《本经》主心腹症瘕坚积寒热,去痞疾息肉,阴蚀痔核,恶肉。 
x发明x 鳖色青,入厥阴肝经及冲脉,为阴中之阳。阳奇阴偶,故取支肋为肝经之响导。 
其所主者, 疟、疟母,虚劳寒热,症瘕痞疾,经水阴疮,不出《本经》主治也。凡骨蒸劳 
热自汗皆用之,为其能滋肝经之火也。与龟甲同类,并主阴经血分之病。龟用腹,腹属肾。 
鳖用肋,肋属肝,然究竟是削肝之剂,非补肝药也。妊妇忌用,以其能伐肝破血也。肝虚无 
热禁之。 灰研极细末疗汤火伤皮绽肉烂者并效,干则麻油调敷,湿则干掺,其痛立止。其 
解火毒,疗骨蒸,杀瘵虫之功可默悟矣。鳖头烧灰酒服疗小儿脱肛,妇人阴脱下坠,取其善 
缩之性也,生血涂之尤效。沈圣符曰,食品中惟鳖最为叵测,其间多有大毒不减河豚者,如 
三足两头,人所共弃,项强腹赤毒可伤人。予邻余子坦曾见蛇盘屡跌而成鳖者,四生之中物 
物皆有变化,无足异也。且有鳖宝生鳖腹中之说,说者以为诞妄,姑置罔闻。近日枫江吴氏 
买一鳖,烹之辄作人言。其家以为怪也,添火烹之,剖腹果得一物长约三寸,须眉宛然。圣 
符邀予往看,验其鳖形背高耸起,稍异寻常。圣符属笔命记,以为嗜味伤生之警。 

卷四介部
鼋甲
内容:甘平无毒。 
x发明x 鼋甲炙,黄酒浸,治瘰 ,杀虫,逐风,恶疮痔 ,风顽疥疮,功同鳖甲。但 
鳖走肝,而鼋走脾,故其主治稍有不同。 

卷四介部

内容:咸寒小毒。未被霜者有毒。多食腹痛泄泻,生姜、紫苏、豉汁、芦根汁并可解之。 
其性喜入蛇穴,得其毒则骤长,故重一斤以上者误食杀人。又两目相向、足斑目赤者大 
毒, 
不可食。 
《本经》主胸中邪气热结痛, 僻面肿,能败漆,烧之致鼠。 
x发明x 蟹之外骨内肉,生青熟赤,阴包阳象无疑。性专破血,故能续断绝筋骨。《本经 
》主胸中邪气热结痛, 僻面肿,皆是瘀血为患。性能败漆,今人生捣治漆疮,涂火烫,皆 
取散血之意。《日华》治筋骨折伤,生捣罨之。藏器云,能续断筋,去壳用黄,捣烂微炒纳 
入疮中,筋即连也,可知其功不独散而能和血矣。凡物之赤者皆热,惟蟹与柿性寒,所以二 
物不宜同食,令人泄泻发症瘕。妊娠忌食,以其性专逆水横行也。其爪为催生下死胎胞衣专 
药。《千金》神造汤,治子死腹中并双胎一死一生,服之令死者出,生者安,神验方也。但 
以一边运动一边沉着者即是无疑,方用蟹爪一升,甘草一尺,东流水一斗,以苇薪煮至二升 
,去滓,入真阿胶二两,令烊,顿服或分二服。若人困不能服,灌入即活。取蟹之散血,而 
爪触之即脱也,然必生脱者连足用之。《丹方》治蓄血发黄胸胁结痛而不浮肿者,蟹壳 存 
性黑糖调,无灰酒下三钱,不过数服效。若浮肿者为气病,无藉于蟹之散血也。妇人乳痈硬 
肿,蟹壳灰一服即散。又以涂朱烧烟辟臭虫,熏之即毙,则杀虫之功从可知矣。蟹之相类多 
种,如蝤蛑拥剑不常见外,其蟛蜞、蟛 春时甚多。蟛蜞螯光无毒可醯而食。蟛 螯毛有毒 
,误食令人吐下。又有一种生沙穴中,见人则避者,沙狗也。时珍虽言不可食,今海错中用 
之,非蟛蜞之可比也。 

卷四介部

内容:辛咸平微毒。 
x发明x 鲎善候风,外壳内肉,与蟹无异。其血苍色,其肉松脆,亦如蟹脐。能散肝肾结 
血。故产后痢不止,及肠风泻血,崩中带下,用尾烧灰,米饮服即止。《圣惠方》治积年咳 
嗽呀呷作声,用鲎鱼壳半两、贝母、桔梗、入牙皂末少许,蜜丸,噙一丸咽汁,服三丸即吐 
出恶涎而瘥。 

卷四介部
牡蛎
内容:咸平微寒无毒。 赤用,左顾者良。 
《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 ,女子带下赤白。 
x发明x 牡蛎入足少阴,为软坚之剂。以柴胡引之去胁下痛。以茶引之消项上结核。以大 
黄引之消股间肿。以地黄引之益精收涩,止小便。肾经血分药也。《本经》治伤寒寒热,温 
疟洒洒,是指伤寒发汗后寒热不止而言,非正发汗药也。仲景少阳病犯本,有柴胡龙骨牡蛎 
汤。《金匮》百合病变渴有栝蒌牡蛎散,用牡蛎以散内结之热,即温疟之热从内蕴。惊恚之 
怒气上逆,亦宜咸寒降泄为务。其拘缓鼠 ,带下赤白,总由痰积内滞,端不出软坚散结之 
治耳。今人以牡蛎涩精而治房劳精滑则虑其咸降,治亢阳精伤又恐其敛涩。惟伤寒亡阳汗脱 
,温粉之法最妙。其肉糟制,即蛎黄酱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