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谋杀中国经济-郎咸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在谋杀中国经济-郎咸平- 第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嘶咕=拥矫糠倍嗟木杩睿寰璩闪怂骶琛⒈凭瑁绻痪杈褪俏徊蝗省⒂懈夯识鳌
最让十三行的商人难以忍受的是,朝廷在债务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若是外商欠行商的债务,朝廷不闻不问;若是行商欠外商的债务,朝廷首先对行商抄家入官,用来还外债,倘若资不抵债,则要公行全体成员负担债务,维持天朝体面。
我现在跟大家谈一谈十三行是怎么崩溃的,其实是蛮惨的。我举个例子,你不要以为它很有钱,确实以伍秉鉴而言他是很有钱,有这么多财产,但是其他行却不是这样子的,为什么?债台高筑,借了太多的钱,因为他们要从事交易,比如说买茶叶也好,付关税也好,都要用现金,都要用白银。而且清朝从乾隆皇帝之后连年战争,找谁去要钱呢?找谁去搜刮呢?找粤商十三行搜刮交点钱。所以从乾隆皇帝到嘉庆皇帝,又是白莲教、大小金川战役等等,总共向粤商搜刮了大概400万两白银。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事,到了1780年,我相信这是整个行商出现问题的一年。1780年当时有8家行商,其中有4家欠了外商多少钱呢?欠了107万银元,但是高利贷利滚利变成380万。其实欠就欠了也无所谓,但乾隆皇帝就不爽,他这个人是一个非常自以为是,而&非常要面子的人。他说你们这些人怎么欠外国人钱,我们堂堂中华怎么能欠外国人钱呢,桌子一拍,欠380万两,好,还给别人760万两,加倍地还,因为你借钱就是不对的。有这种皇帝也就认了,桌子一拍760万两,好了,你说还就还嘛,行,谁还呢?乾隆皇帝想了半天,好,就由剩下的行商来还,分10年把760万两还了,所以4家行商的欠债到最后由其他的行商来还,同时这4家行商是什么下场,读者知道吗?全部抄家,充军伊犁。清朝政府就是这么对行商的。
我们再看看英国政府如何培养东印度公司,要什么给什么,以东印度公司为前导,炮舰为后盾。而我们的行商呢,战争要压榨他,借钱也要压榨他,借380万两还不行,还760万两,这是什么意思呢?而且更可笑的是什么?从乾隆皇帝开始,中国人借外债,就管得非常严,而且成立了一个所谓的保甲制度。
保甲制度就是说,只要一家行商借钱,全体行商负无限清偿责任,如果你是公正公平的制度也好,不是的,他既不公正也不公平,只对中国人设限。如果外国人向中国人借钱,没关系,如果跑了呢,无所谓,跑了就跑了呗。我搜集的资料显示,到了1814年,全中国全世界第一笔官司出来了,就是十三行中的一个叫丽泉行的,它的商人叫什么名字?叫潘长耀。他在1814年竟然去美国最高法院控告纽约以及费城的外国商人,向他借了钱不还,我们中国皇帝自然不管。于是这哥儿们跑到美国打官司,而且不但打官司,在1815年还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总统麦迪逊,说好好管辖你的商人,欠钱不还。他以为美国总统会像乾隆皇帝那么愚蠢,欠100万两是吧,还200万两,没有的事。美国人不干的,美国总统装作不知道。潘长耀写的信还是中文、英文、葡萄牙文三种语言的信,这呰行商的外文还是不错的,这三封信都留存在哪里了呢?都留存在美国博物馆,华盛顿的美_国家档案馆局。1814年他开始告,10年之后丽泉行倒闭了钱还没拿到,虽然他打胜了官司。美国的司法制度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还是稍微有一点公平性的,欠债还钱,但问题在哪里呢,徒有法律,欠缺执行力。10年之后,丽泉行倒闭了钱还没拿到,尽管已经判出胜负。这就是我们行商可怜的处境。

背景提示
十三行行商的资本除了用于继续经商外,大部分都转变为土地资本和高利贷资本,而没有向产业资本转化,它非但不能为新的经济服务,反而在巩固着旧的生产方式。唯独他依靠超前的产业经营理念,在对外贸易中一枝独秀。他不但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园、店铺等,而且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大胆进行铁路投资、证券交易并涉足保险业务等领域,使怡和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财团。
十三行行商这么多行,只有一个人就是伍秉鉴,他大概是全屮国第一个搞了一家投资公司的,专门投资美国的股票,而且还投资美国的铁路,包括投资了密歇根中央铁路、密苏里河铁路。同时还投资矿产,包括阿尔巴尼矿产、波士顿矿产。铁路、矿产、炒股票他都干,而且就在美国干,这么一个具有国际化思维的商人在中国非常少见,而且在那个时代还知道跑去美国炒股票是很高明的。他投资这么多企业,其实并不是自己投资,他找了一个中间代理,就是非常有名的旗昌洋行。他告诉旗昌洋行,将来我死了以后,或者大清王朝完结以后,你们要继续付利息,要继续付钱,付给谁呢?付给我的子子孙孙。
但是除了伍秉鉴之外,其他人都在干跟徽商一样的事,什么事呢?弄最好的庭院,最漂亮的庭院,漂亮到什么地步呢?漂亮到我都不知道怎么描述,因为太复杂了。这些行商建的别墅富丽堂皇,而且都有西方的格凋,还不像徽商搞什么木雕、石雕、砖雕,纯粹中国式的建筑,他们这些人的建筑跟圆明园一样,是采用了中西合璧的方式建造的。
举例而言,潘仕成家族的别墅是暹罗(泰国)柚木做的,大门是暹罗柚木做的,地板是大理石的。中国从来没有用过大理石地板,这哥们是第一个。房间里的柱子我们过去都是木柱子,或者木柱子旁边弄黄金,雕龙画凤,它不是的,都是大理石的圆柱子,而且上面镶嵌什么呢?珍珠母、金、银和宝石的檀木圆柱。名贵的家具呢,漆着日本的油漆,还有法国进口的天鹅绒和丝织的地毯装饰着每一个房间。这位行商呢,潘仕成同志,拥有上亿法郎的财产,50个妻子和80名童仆。
他这个豪华别墅每年的维修费用达到300万法郎。读者们知道300万法郎是什么概念吗?不可想象,我都不知道怎么讲了,300万法郎就是一艘铁甲舰,就这么多钱,一年一艘军舰,他就是这么耗费的。而且他们当时整个豪华奢侈之风是你想象不到的,但这些人的钱没有用在正途,这是非常可惜的。其实我讲了这么多商帮的故事,你会发现我们的商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从来没有现代的投资意识。
三、十三行的衰败:鸦片战争
背景提示
1792年,在东印度公司的资助下,英国政府派马戛尔尼使团出访中国。第二年,清政府热情接待了远道而来的祝寿者。在觐见时,马戛尔尼拒绝磕头,使乾隆感到很不高兴。当马戛尔尼提出开口贸易等6条要求时,乾隆才恍然大悟,愤怒地拒绝了他的请求。依靠外交手段不能得逞的东印度公司决定不择手段,用鸦片贸易改变贸易逆差的地位,而清政府很快认识到鸦片的巨大危害,此后,两国在鸦片问题上的摩擦不断升级,最终导致战争一触即发。
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十三行衰败的开始,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什么情况?在当时有34家行商,其中有20家破产,10家抄家充军边疆,这就是他们的下场。那么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签了《南京条约》,就造成行商厄运,因为开放五口通商,五口通商就不再限于广州,所以它过去的特权就从此消失。然而更糟糕的是当时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的300万银元是由行商出的。到了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广州十三行办公室彻底地毁于炮火中,从此以后十三行烟消云散,再也没有了。但现在的广州,还找得到十三行路的路牌。
没落以后,广东人跟徽商、湖商是不一样的,他们并没有因为没落而自怨自艾。就在这个时刻,十三行的广东人随着洋人到各地去开拓,包括你所熟悉的天津、厦门、汉口、香港、上海等地,只要有洋人的地方就有广东人,不过很可惜这些都是过眼云烟,十三行终究没有成为东印度公司。而其结果呢,是这个商帮全部被打散,流落各地。有没有开工厂的,有;有没有开贸易公司的,也有。但这些终究不是一个整体的实力,强大的商帮没有了,这也是广州帮的彻底烟消云散。
背景提示
在长达百年的开放格局中,广东商人吸收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先进思想、科技、文化,使得广东从近代以来,无论是举办实业还是倡导思想启蒙运动,始终走在时代之前,并且成为近现代革命活动的重要策源地。尤其是近30年中,广东涌现出一拨又一拨的企业家、改革者,是他们率先“摸着石头过河”创造出了一个个行业神话。如今的广州城里,十三行路依然车水马龙,广州港依然船来船往,一派繁华景象。经过百年的激荡,相信明天的新粤商一定还能演奏出新的乐章。


 
第十五章
粤商之二:潮州帮
这是一个处处都透着传奇的商帮。
有人说他们是最会赚钱的团体。
他们中走出了李嘉诚这样的商业神话。
一、民风强悍的潮州帮
背景提示
1928年7月29日,广东省潮州市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一个男婴降生了。他那身为小学教员的父亲绝对不会想到,这个初生的婴儿将是几十年后的华人首富,一代商帮的代表。他,就是香港长江实业的董亊局主席——李嘉诚。
李嘉诚22岁白手起家开始创业,60岁成为华人世界最成功的商人之一,他不仅创造出了大量的金钱和财富,而且还身体力行地开创了一套具有丰富内涵的人生韬略和经商哲学。
“潮州自古出商人”,在那里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功的商业奇才。那么,这个本不起眼的小地方,是如何创造出具有传奇色彩的成就的?而潮商的代表人物李嘉诚又是如何连续多年稳踞全球华人首富宝座的?这位商业巨子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潮州帮在近代的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个帮非常非常不同,在这个帮中女人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我觉得非常奇怪。我先谈谈潮州帮是怎么回事。潮州地处广东的东部,也足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但是从唐宋时期开始,政府就从来不赋予它贸易经营权,因此他们从来都没有办法规规矩矩地做生意,就这么倒霉。
但是粤东又是富庶的区域,它又是一个货物集散中心,怎么办呢?因此,老百姓就是亦盗亦匪亦民,既当海盗,又当土匪,又当老百姓,为了求生存、为了突破官军的封锁,所以大量从事不法的海上交易,那么这种现象,包括海上走私,从唐宋时期一直到今天改革开放之后,情况依然如此。
那么这种传统所孕育出来的粤东百姓,民风特别强悍,同时人才辈出,而且特别能够适应环境。他们很多人就搭乘“猪崽船”到南洋谋求发展,“猪崽船”就是一群广东人像猪一样被塞到船里面,然后一人收几毛钱,送到南洋去做苦工。很多人从那时候起,一毛一毛地攒钱,然后一步一步地往下走,最后成为伟大的企业家。
背景提示
历史上的潮州商帮,应该是现在潮州、汕头、捷阳三个地区商人的总称,由于这几个地区有着同样的民风民俗和语言环境,于是共同拥有了潮州人的称谓。潮商以海洋为通道,不仅往来于中国沿海各省,更远航至东南亚诸国,以海上贩运的方式来获取利润,而后逐步拓展成为明清时期中国重要的商帮之一。以海为生的潮州人离不开船,潮州地区的船,船头都是红色的,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