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病不生-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实证明,就是这一个穴位让这位女士找回了自信。在坚持按揉了一个月后,她竟然专门请我喝了一次茶。还是同一家店,这位女士告诉我,以前每次喝茶、喝咖啡都会心慌心跳,她自己不知道是为什么,只是感到莫名的害怕,尤其是会见客户或者是有重要工作的时候,她总担心自己突然就扛不住了,那种不明就里的恐惧,已经缠绕她好几年。

    其实这位女士的心悸还并不严重,医学上称这种时作时停、不发作时如常人的心悸为“惊悸”。顾名思义,心悸的问题在于“心”。“心”藏魂魄,主神明,由气血养护。如果气血充盈,心和心包就会坚固,心神不会轻易受到外界滋扰、刺激,即便“泰山崩于后,麋鹿戏于前”,也可以做到不动心。但如果气血不足,心失所养,那么碰到劳累、心情恶劣、饮食刺激等情况,就可能扰动心神,出现悸动。

    因此打一个通俗的比喻,心和气血的关系,就好比鱼和水的关系,要想让“鱼儿”活得欢腾,就必须有足够的气血。俗话说,气血旺,心气壮,所以汉语中有“血气方刚”“血脉贲张”的词汇;与此相反,我们在歌厅唱歌,老人唱着唱着声音就短了,那就是“气短”或“中气不足”。

《百病不生》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心“主血脉”,它是人体气血的发动…

    心悸是临床的常见病,如果心悸恶化到一定程度,出现了自己感觉心跳突然停顿等心跳不规律,心律不齐的毛病,就不仅仅是心悸,而是中医学上所说的“忡怔”。

    怔,是指心跳和脉搏出现间歇、停顿,比如平时我们所说的愣怔、发呆;忡,是突然启动、加快的意思,比如“忧心忡忡”就是指这种急切、冲动的心情。怔忡两个字同用,一正一反,心跳忽快忽慢、忽起忽落,正是典型的心神散乱的表现,属于危重症。看看《红楼梦》第七十回:“怎奈宝玉因冷遁了柳湘莲,剑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气病了柳五儿,连连接接,闲愁胡恨,一重不了一重添,弄得*若痴,语言常乱,似染怔忡之疾……”说的就是宝玉情感受到伤害,出现了心律、精神失常。

    怔忡的病位在于心,因此预防怔忡的发生,也以护心为首要任务。在内是让气血充盈,心肌强固,提高抗刺激能力;从外应避免情绪的剧烈变化,“喜怒忧思悲恐惊”中,以“惊”最容易导致“怔”,“忧”最容易导致“忡”。

    对于已经出现怔忡的病人,在调理其情志的同时,还要通过食疗来辅助安定心神。在这里我推荐茯苓饼。茯苓饼的主要原料就是茯苓。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一种菌类植物,它性味甘淡,可以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对心悸、气短、神衰、失眠有很好的作用。

    当然,有人会问,我这里没有茯苓饼卖怎么办?没关系,大家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我们把买来的茯苓细粉、精白面粉、白糖,按2∶2∶1的比例搭配,加入适量的水,调成糊状,然后用微火在平锅里摊成薄饼即可。

    如果有人不喜欢吃饼,我们还可以换换花样,比如蒸馒头、包子等面食时,在面粉中加入茯苓粉,一起和面;或者用茯苓泡酒,每天喝5~10毫升,同样具有宁心安神、健脾延年的功效。

    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了那位女士,3个月之后,她又一次邀我来到那家店,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现在来到这里再也没有那种莫名的恐惧感了,真是太感谢你了。我微笑地看着她,从心里为她的痊愈感到高兴。

    健忘:君子动手又动口,改善“贵人多忘事”

    传统理论认为,心脾气虚、心肾不交、肝郁血淤等脏腑不调都有可能引发健忘,但我认为,这些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一点——气血方面出了问题。因此,调理也必须从通补气血入手。

    关于健忘症,我先说一些题外话。生物学中有几个奇怪的现象:小羊生下来就会奔跑,鱼儿出世就会游水,小狗闭着眼睛就会去抢妈妈的*。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遗传记忆”的存在。遗传记忆的观点是,一些生物完全不用学习,仅靠遗传记忆就能生存,比如蝴蝶,一生经过卵、虫、蛹、蝶四个阶段,它的上一代与下一代永远无法见面,但是化蝶后,它们却能精确地重复上一代的行为,甚至记住几千里的迁徙路线。这就是遗传记忆的作用。

    同样,人的记忆也是由遗传记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物本能)与自身经历构成的。通常,我们只能遗传祖先的基本生理功能,但是一些宗教和传说记载,某人在得了某种疾病或一觉醒来之后,突然有了神力,记忆起几百甚至上千年前的事情,比如突然会背诵遗失在历史长河中数百年的长诗等。另外还有西方科学家在心脏移植的案例中发现,接受心脏移植的人表现出心脏原体的行为特征,这算不算也是一种遗传记忆呢?

《百病不生》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心“主血脉”,它是人体气血的发动…

    当然这些都是民间言论,不足为据。我想说的是,如果记忆的获得如此容易,或者说如此不可信,那么记忆的失去,是不是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呢?至少对于病人本身来说,如果没有严重到影响工作和生活,没有严重到使病人感觉到痛苦,是不是可以忽略不计呢?

    事实上,很多人根本不把纯粹的健忘当成一种病,这就有了对健忘的善意调侃,比如“贵人多忘事”之类。而在医学领域,健忘也很少作为一种独立的病症存在,在中医学里,它一般与怔忡、不寐等同时出现;西医中的大脑皮质功能软化、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脑萎缩等,也会伴随记忆力衰退或记忆中断等症状。

    我认识一位律师,平时都是出口成章,下笔千言,可有一次出差处理一个案子,在准备材料时大脑突然一片空白,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只好拖延时间打道回府。当时他也没当回事,半个月后又一次出远门,竟然再次出现记忆中断,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好在他还有一点儿清醒,知道用自己的名片把自己带回来。过后一查,竟然是脑血栓,由于发现太晚,治好后还是丧失部分记忆。

    我们还回到健忘症上来,虽然很多人不把“健忘”当成病,但在中医学上,健忘也是有药可医的——当然如果健忘严重到西医说的脑神经病症的程度,比如前面所说的那位律师,就不能叫做健忘症,也不能当成“健忘”来治了。我这里所说的健忘症,是指日常生活中记忆力差、遇事易忘等情况,比如有些人出门总忘了带钥匙;手机明明就在手边,可是满世界乱找;刚刚放好的钱包,转过身就忘了放哪儿;进屋想拿东西,却不记得想拿什么……

    中医认为,心脾气虚、心肾不交、肝郁血淤等都有可能引发健忘,但我认为,这些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一点——气血方面出了问题。因为有的人身体本身就很衰弱,气血两虚,心、脑等器官长期得不到足够的滋养,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有的人心事重,凡事都要思前虑后,遇到想不通的地方,也没有人可以倾诉,郁结在心里,久而久之就出现了问题。

    我个人认为,记忆力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所以健忘症也就无所谓“完全康复”,只要恢复到正常水平就可以,没有必要下什么猛药,只要平时注意多动动手指,健忘就会自动地远离我们。

    这招我是跟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家学来的。这位老人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晰度丝毫不逊于年轻人,在我的一再追问下,老人才终于把养生的秘诀教给我——动手指头治健忘,又提神来又醒脑。

    怕我不明白,老人还拿出一根绳子来演示,随手系了一个拴蹄扣,拆掉后,又系了一个翻花扣。十指翻飞,灵巧无比。

    老人的这一招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大有学问。我们的十指连心,两手的指端是人体六条经络的起始点,心经、肺经、大肠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都源自这里。而且,十指的指尖都是穴位,中医叫做“十宣穴”,最能开窍醒神。动动手指头,不仅刺激了手上的众多经络穴位,而且也刺激了我们身体的气血运行,将淤滞在体内的垃圾统统带走,促进新陈代谢。

    因此,我们没事的时候,就要多动动手指。方法很多,除了系绳头,还可以剪纸、转核桃、织毛衣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

《百病不生》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心“主血脉”,它是人体气血的发动…

    当然除了运动手指外,健忘症还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来调养。健忘症根据不同的症状、症型,要选用不同的食疗方案。心脾两虚的,平时多吃平补气血的食物,如糯米、大枣、龙眼肉等;心肾不交的,宜吃滋补类的食物,如白木耳、蜂乳等;痰淤闭阻者,宜吃化痰祛淤类的食物,如海带、萝卜、橘子等;年老神衰的,宜吃温补类食物,如羊肉、虾、核桃仁、黑芝麻等。只要按照以上食谱,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你的记忆力一定会有所改善。

    中医也有“吃什么补什么”“以形补形”的说法,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吃猪脑、鱼脑、鸭脑等动物的脑,能达到健脑益智的目的。核桃的外壳很像脑的结构,它也是补脑的良药,超市的芝麻核桃羹一直受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青睐。每当考试,爷爷奶奶等长辈也总爱捧出一堆核桃,在门缝里挤得嘎嘎响,为的是让孙子吃了能考100分!

    回到文章的开头,对于自身经历的记忆减弱和衰退,一般都可以调治。但是对于遗传记忆(也就是生物本能)的丧失,比如一个成人突然退化到不会走路、不懂得吃饭、智力回到小儿的水平,那就不是一般的健忘症,而可能是很严重的其他病症了。

    失眠:一碗好粥,一晚好眠

    一把小米,一味叫半夏的中药,放在一起煮粥,每天睡前喝一小碗。一两个月下来,睡眠质量就能得到根本的改善;睡眠好了,精神饱满,心情愉快,神经衰弱症也逐渐消失,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虽说失眠总跟诗歌扯在一起,但它实在不是什么充满诗意的事,就算用“煎熬”两个字来形容,也绝不为过。“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失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的情志受伤,从而给五脏六腑带来压力,这些受伤的脏器反作用到大脑,于是你就只能“望空兴叹”了。

    除了情志问题,工作压力大会失眠、吃多了会失眠、神经衰弱会失眠、颈椎病会失眠、冠心病也会失眠……失眠者轻则噩梦缠身、眠浅易醒,重则身体虚脱、精神错乱。到底有什么方法可以一解失眠之苦,让神经衰弱者也能一觉到天明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失眠已经成为最普遍也最典型的亚健康症候,于是各种治疗失眠的药方浮出水面。西医的舒乐安定的确可以让患者即时入睡,但长期服用会形成心理依赖和身体依赖,以后想摆脱它便是难于上青天。而中医原理听起来又太复杂,什么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让很多患者完全摸不着头脑。

    前些年,我和一位朋友偶然谈到睡眠养生的一些问题,我的这位朋友曾经患有严重的神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