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闺话- 第10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夫人正色道:“你听谁说的?”

    陈湘如便把陈湘娟代马庆来借银子的事说了。

    老夫人一直想不明白,这银子是怎么亏空,原来竟是借给他父亲一万两银子。

    马庆住在陈家大院,吃的、住的几乎不怎么花钱,就是他院里的婆子、小厮领的也是陈家大院的月例,他就只负责那个结巴小厮,听说这结巴在他院里就是个跑腿的,这样的小厮拿的月例不多。

    从六品的官员俸禄,别说养活一个人,就是养一家五口也绰绰有余。

    老夫人长长地轻叹一声:“你父亲糊涂呀,竟与马家结亲。他活着的时候,我知道的有四回,马大人陆续从你父亲手里借过钱,第一次是五千两,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是三千两。第四回又是五千两。第四回借钱的时候,你父亲多喝了几杯,两个人就说到结儿女亲家的事上。”

    “如果祖母不满意。便可不认。”

    老夫人唤了赵婆子,“把妆台上的锦盒拿来。”

    锦盒里。有一只系着穗儿的玉蝴蝶,材质并不算特别,一瞧就是男人腰间佩饰之物,应是一对的,“那天夜里,马大人摘了随身的一只玉蝴蝶,而你父亲摘了身上的翡翠鲤鱼佩给他,两个人就算说定了。我原想待你父亲从闽郡收购生丝回来。就出面退了这门亲事,没曾想到竟生了变故。

    后来,我一心想要替陈家保住世袭的织造府郎中一职,一时又没合适的人选,就想到了借这门亲事保住织造府郎中一职。”

    早前想着马庆年纪轻轻就中过举人老爷,其才学、人品应当贵重,不曾想,却是另一番模样。

    一些事已成定局,埋怨无用,要面对的还是现下与将来。

    陈湘如问道:“祖母。这次他要借一万两银子,借么?”

    “你如何看。”

    “让他写借契。早前借过几回就没有还过,我们陈家就算有银子。也不是这般糟践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了几回而不还,当我们陈家是什么?”

    若写借契,等同手里捏了把柄,马家就赖不掉。如果马庆能谨慎些,他日也不会再挪用银钱给马大人,他一个庶子,定是以为这样就在家人面前风光了。

    如不写借契。难保马庆下次再挪借了银钱不会继续让陈家在填补亏空。

    陈湘如努力搜寻前身的记忆,也许是因为那时候坐是这位置的是马庭。有马夫人疼着、帮着,最后并没有闹出亏空银两的事。

    换了一个马家儿子来。事情并没有发生改变,陈湘娟依旧与马家扯上了关系,但陈家却因为付出更多的代价。

    马家就是个若有其表,却若其实的家族,便是马大人就纳了好几房侍妾,而这些侍妾又育有庶子、庶女,人一多,花销就大。可马家又不如陈家有这么大的产业,马家虽有店铺、田产,大多都是女眷们的陪嫁庄子,还有祖上留下的田庄店铺等,没有像陈家这么在原织布房、染布房、绸缎庄。

    而这两年,陈记的生意也做得风风火火,事事抢占先机,赚了个钵满、盆满。

    虽说赚得多,但花销也大,陈家要接济族人,每年还要施粥两次,每次一月等,这些都得花银子。

    马家要是日子过不好,陈湘娟嫁过去就得养一些不相干的人。

    若马庆待陈湘娟真心便罢,若不是真心,这实在算不得一门良缘。

    “祖母,要不孝期之后,退了这门亲事吧。”

    “我们陈家无人时,用了人家,孝期一满就退亲,这是要被凿脊梁骨的。”

    老夫人神色凝重,陈家绝不会干这种过河拆桥的事。

    “祖母……”陈湘如定定心神,“马庆绝非良人,要不就学之前的样,再设法让二姨娘过继一个庶女,族里许有人会愿意的,大不了她出嫁的时候,我们陈家置备上万余两银子的嫁妆。”

    若是其他人,许会怀疑陈湘如的用意,但老夫人不会,因为她知道陈湘娟抢走了马庆,而陈湘如成全了他们。

    陈湘如说这番话,是完全认为马庆不是良人,这更显得她性情大度、宽容而善良。

    老夫人轻斥道:“你这傻孩子,你一心为湘娟,她可领你的情,这可是她自个喜欢上人家的。”

    “祖母知道了?”

    她不是吩咐过了,不许告诉老夫人的么。

    “我为何把湘娟送到陈家庄?这原因你也是知道的,当时人是从听雨苑寻回来的,湘娟要不是喜欢他,能干出这事儿?”

    老夫人不想了陈湘如知道太多,更不会让她知道,刘奶娘把一切都说了。

    “如儿,这是湘娟自己选的路,我们谁也不能替她选择。都由她吧!”她捧住陈湘如的手,露出慈爱的微笑,“我的如儿,是天下最善良、大度的姑娘,祖母一定会替你寻门好亲事。”

    淑女030

 第148章 贴心话

    她娇嗔地道:“祖母……湘如就陪在祖母和弟弟身边。”

    老夫人笑得慈和,“傻孩子,哪有不嫁人的姑娘。”

    前身就没嫁人,是做了自梳女,在病重中孤独离世。

    陈湘如感佩前身为了陈家、幼弟做出的牺牲,又为前身的一生不由得黯然神伤。

    再思她前世,乱世沉浮,每次遇到一个男子,就以为会是真心,可到头来,执著期盼真情不过是她自己一人罢了。

    红颜易老,所谓的情也是一场空,誓言变戏言,又或是原本就是谎言。

    “祖母,找一个两情相悦得多难啊,就算今儿好了,明天谁又知道他会不会变心。”

    老夫人颇有感慨:“是你的,逃不掉;不是你的,争不来。”轻拥着陈湘如,祖孙二人就这样相依说话。

    “祖母,我今儿不想回淑华苑,我留下来陪你说说话,我想听祖母和祖父的事,祖母的命真好,祖父都没纳妾,就一心和你过日子,祖母可真幸福。”

    老夫人好多年不提这些往事,这会子被陈湘如追问,又沉陷在记忆的长河中。

    陈湘如赖着不走,帮着婆子服侍老夫人躺在绣榻。

    因老夫人瘫痪,她的屋子里有一股怪味,这是屎尿臭味。瘫痪后,老夫人就大小便失禁了,不过双手上身还算利索,每日都得换好几回尿布。

    有时候老夫人觉得自己这样活着,倒不如死了干脆,可她还有几个没长大成人的孙儿要照顾,就算是为陈家,为了他意外身亡的儿子,她都必须得坚强地活下去。

    祖父陈老太爷的母亲闵氏原是嫡妻。可他的父亲却纳了好几位侍妾,年幼的陈老太爷便时常看到闵氏背后抹泪,有一次她抱着只得*岁的陈老太爷道“为娘的心早就死了。而今活着全是为了我儿。”后来,陈老太爷才明白。当他父亲再三纳妾时,闵氏是何等心伤,却又劝阻不住,多说几句话就指责闵氏是妒妇。

    许是看多了母亲的神伤难受,成年后的陈老太爷便暗暗发誓,这一辈子,他不纳妾,娶一妻足矣。但这妻子必须得是他喜欢之人。

    陈老太爷年满十六后,登上说亲者络绎不绝,可闵氏知晓他的想法,并没有立即订亲,甚至说服丈夫成全陈老太爷挑一心悦女子的事。

    那一年,陈老太爷奉父命到闽郡收购生丝,偶然得遇扬州知州小姐王氏,一见倾心,回家之后便让闵氏着人前去提亲。

    王家就老夫人一个嫡女,这有些像赵氏。赵家也只赵氏一个嫡女,王知州夫妇自是千般思量,毕竟王家原不是江南人。王知州只是在扬州任职,过上几年或回京城,或回故土青州也是会的,他们实在舍不得把爱女一人留在江南之地。就在那时,陈老太爷似瞧出了王家的顾虑,亲自到扬州拜访,并许诺王家,一旦娶王小姐为妻,终身不纳妾。这样一个承诺,打动了王夫人的心。也打动了王小姐。

    这一个简单的故事,但事实上。陈老太爷与王氏成亲后,却遇到诸多的困难,先是闵氏仙逝,再后家中庶弟要抢夺世袭织造府郎中一职、姨娘庶弟争夺家业……一路上,他们始终相携相扶。庶子为了分得更多的家业,不惜下毒算计王氏,也至王氏一生只育了一子一女。王氏怀女儿时身中剧毒,虽艰难产下女儿,可这孩子打小体弱,而她自己也因伤了根本再不能生育儿女。就算是如此,陈老太爷还是没有违背对王氏许下承诺,在父亲再三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逼迫下,不肯纳大姨娘的娘家侄女为妾,坚持一生只得王氏一妻。

    父亲亡,陈老太爷掌管了家业,做上了织造府郎中,将庶弟们送往族中过活,姨娘们全部送入庵堂为尼,他的风雷手段,强硬态度,一时间就是连他的庶弟都忌惮两分。

    老夫人提到丈夫时,神色涌出难见的幸福与温柔。

    蓦地看着身侧的陈湘如,那像极了陈老太爷的眉眼,让老夫人心头一软,这孩子虽是个女儿家,是她的孙女,却是几个孙子里长得最像陈老太爷,也长得最像陈将达的一个。看着她,老夫人就会不由自己的忆起自己深爱的丈夫和儿子。

    偏她,又是这样的知事、贴心,怎不让她多疼几分。

    陈湘如轻声问道:“祖母,因为这样,你才不许将生叔做代理郎中一职的么?”

    “你祖父过世时,叮嘱我与你父亲,说族人得接济,但又得防其害人。”

    老夫人长吁了一口气,她这一生其实是幸福的吧,有真心疼爱她的丈夫,虽然丈夫早逝,但这天下官家夫人何其多,又有几个如她这样,赢得丈夫的真心、真情与敬重,虽然年轻那会,陈家大院各房争斗厉害,但她们这房,就从没有个妻妾之斗,丈夫是一心疼她的。

    “祖母,湘如恐怕很难遇到像祖父这样的男子吧?”

    老夫人宠溺地扭头看着,陈湘如正定定地望着账顶,“如儿一定能觅到一门好亲事。”

    陈湘如苦笑,其实她不抱希冀,面含羡慕,“祖母可真幸福!”

    许是上苍也嫉妒他们这样的恩爱夫妻,才用病魔早早夺去了陈老太爷的性命,让她独自一人活在尘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老夫人会常常回忆过往,忆起她与陈老太爷夫妻生活的那些年。

    当郎中诊断,她因中毒不能再育,他陪她痛苦,还开解宽慰;当翁爹以“子嗣为大”,逼他纳大姨娘的侄女为妾,他严辞拒绝“我怎没有儿子,我有将达”……

    “如儿,这世上的好男子还是有的,你会遇上个好的,你出生时,我着算命先生瞧过,说你是大富大贵的命格,一生美满。”

    陈湘如偎依在老夫人身侧,定是安慰她的吧。

    前世,她生得绝色倾城,是天下难得一见的美人,一生都渴望真情,可最后不过是一次次的神伤、失望。

    今生她不想再渴求了。

    若还可以有愿,她愿求得一世安宁,就这样平平静静地生活。

    祖孙二人又说了一阵贴心,不知不觉间,陈湘如睡熟了。

    老夫人看着熟悉的面容,依稀又看到了丈夫和儿子,轻吐了一口气:这孩子怎会有不嫁人的想法呢?自己年轻那会儿,虽然母亲一提就脸红,可心里却知道女儿家大了,终究是要嫁人的。

    *

    次日,陈湘如陪老夫人用了晨食就出门了。近来的事务诸多,天气转热,她总是早早出门,赶到下午酷热时又回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