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骁骑- 第43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李利闻声愕然,凝神看着面色平静的周瑜,试探道:“现如今,天下十几路诸侯都不是易于之辈,或许他们眼下实力都不如我,但潜力巨大,不容小觑啊!”
    周瑜神情微怔,抬头正视着李利,语气诚恳说道:“文昌兄何必自欺欺人呢!兄之实力已然是天下翘楚,实乃诸侯之中实力最为强大且稳固的霸主,或许别人没有资格妄论天下诸侯,但文昌兄却有资格也有底气评论各镇诸侯。”
    语气稍顿后,周瑜话锋一转,说道:“如果文昌兄不便直言,便有我试言之如何?如若所言不确,愿闻文昌兄高论。”
    “也好,请公瑾试言之,就从割据扬州的袁术说起吧。”李利欣然颔首道。
    周瑜轻轻点头,饮罢一杯酒后,说道:“九江袁术袁公路,出身袁氏望族,自恃袁家嫡长子身份,生性倨傲,狂妄自大,轻诺寡信,昏庸无能却傲视天下。我观其人,实乃待死鼠辈尔,早晚必被其他诸侯所灭。故此,袁术不足为惧,也算不得英雄,不入文昌兄法眼。”
    李利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抬手给周瑜斟上一杯酒,说道:“冀州袁绍,曾为十八路诸侯盟主,领导群雄驱逐董卓,兵不血刃占据天下最富庶人口最多的冀州。现如今,袁绍拥兵二十余万,帐下文臣武将云集,实力日盛一日,颇有鲸吞幽、青、并三州之势。不知公瑾以为袁绍可还算得世之英雄?”
    周瑜接过李利递来的酒樽,一饮而尽,随之摇头说道:“冀州袁绍,重士轻庶,重官轻商,徒好虚名,好谋而无断,志大而才疏,坐拥冀州兵强民富之地而庸碌无为。我观此人与袁公路实为一丘之貉,恰逢乱世,二袁系出同门却水火不容,单此一节就不足以成大事。故而,袁绍亦不足惧,算不得英雄,纵能逞一时之强,却不可长久,早晚必为他人作嫁衣裳!”
    李利双眸微睁,眼底闪过一丝精光,再次给周瑜斟上一杯酒,问道:“幽州白马将军公孙瓒颇有威名,可还算得世之英雄?”
    周瑜这次没有先饮酒,而是接声道:“白马将军公孙瓒不失为一员能征善战的领兵将军,可为将却无帅才,更没有一方诸侯的心胸气度。昔日因其弟公孙越之死而妄动刀兵,出兵讨伐袁绍却不胜,自视甚高却无容人之量,枉杀贤士刘虞,必被天下人所弃。此等人焉能称得上世之英雄?”
    说完话后,周瑜端起酒樽一饮而尽,当真是畅快之极。
    李利脸上的笑意愈发浓烈,这次鲁肃要给周瑜斟酒都被他摆手制止。
    再次给周瑜斟满酒樽,李利出声问道:“徐州陶谦陶恭祖素有贤名,可当得世之英雄?”
    “陶恭祖垂垂老矣,冢中枯骨尔,何足道哉!”周瑜不加思索地应声说道。
    “陈留张邈,河内张扬,扬州刘繇等三人,又当如何?”李利一口气报出三路实力相当的诸侯。
    周瑜闻声愕然,神情诧异地抬眼看着李利,说道:“此三人比之袁公路尚且不及,遑论英雄?”
    “荆州刘表刘景升?”李利双眸与周瑜对视,丝毫不让,再次报出一路诸侯的名字。
    周瑜眼皮都不眨一下,脱口而出:“守户之犬,纵有荆州九郡,又有何用?此等看门护院之辈,岂可与世之英雄相提并论!”
    李利双眸愈发炙亮,随口问道:“益州刘焉?”
    周瑜剑眉微动,眼睛轻轻一眨,轻轻说出两个字:“死了!”
    “刘焉死了?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李利颇感诧异地问道。
    周瑜反过来给李利斟上一杯酒,十分肯定说道:“十天前刘焉病死,其子刘璋继位益州牧。据说刘璋前一天赶到成都,第二天夜里刘焉就一命呜呼,益州众文武本想力推刘瑁继承父志,却不料刘璋居然怀揣天子敕封诏书,身边还有几员大将保护,如此才堪堪坐上益州牧的宝座。我此前听闻刘璋是文昌兄帐下将军府掾,与文昌兄私交甚好,而他手中所持天子敕封诏书想必就是文昌兄所赐吧?”
    “呵呵呵!无心之得,不成想还派上用场了,侥幸之至。”李利呵呵笑道。
    话音未落,李利当即转移话题,继续问道:“兖州曹操被名士许劭誉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今他拥兵十余万,占据中原要地兖州,麾下文臣多为当世名士,武将亦是勇武之辈。以公瑾看来,兖州曹操可算得世之英雄?”
    周瑜颇为狡黠地摇头轻笑,意味深长地说道:“遍观天下各路诸侯,文昌兄为何独独将曹操置于最后,想必文昌兄心中最为忌惮之人便是曹操曹孟德?”
    

第522章 龙虎风云会(续)
    微风阵阵,吹动绿叶翩翩起舞,搅动林下腾腾热浪。
    酒香浓郁,伴随清风徐徐飘散,遍染梨园阵阵芳香。
    梨园凉亭中。
    三人围坐成团,饮酒正酣,谈兴正浓,头顶艳阳为证。
    “来,子敬,你我兄弟二人敬公瑾一杯,请!”
    正当周瑜等待李利答复的一瞬间,一阵凉风吹拂而过,李利顺势扭头避开周瑜灼灼逼视的目光,举杯相邀三人共饮。
    饮罢后,李利催促周瑜吃菜,而他自己则是不管不顾地大快朵颐起来。
    片刻后,周瑜笑呵呵说道:“看来被我不幸言中了,能入文昌兄法眼的诸侯正是兖州曹操。呵呵呵!”
    狂吃海喝一番之后,李利没有回避周瑜和鲁肃二人注视的目光,颔首说道:“公瑾一语中的,兖州曹操确是人中豪杰,乱世枭雄。此人既没有袁绍那样好的运气,也没有二袁手中那么多可供利用的资源。但他却能一步步壮大起来,历经大小百余战,终于在兖州扎下根基,成为中原诸侯之中战力最强的一路诸侯。曹操麾下兖州军之所以战力强悍,就是因为兖州军这些年几乎天天打仗,百战之下出精兵嘛!
    此外,曹操气度恢宏,智深如海,深谙兵法韬略,还精通政务治世,可谓文武全才,实为百年不遇的枭雄。此人之才之志之胸襟,尽皆是人中翘楚,端是不容低估轻视。否则,谁若是低估了曹操,或是看不起他,必将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哦?”周瑜颇为诧异地说道:“文昌兄竟然对兖州曹操评价如此之高,但他现在并不是中原各镇诸侯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反倒处处以袁绍为首,长期与袁绍结盟啊!”
    这时,鲁肃突然插话道:“这才是曹操最为高明之处。目前中原各镇诸侯中惟有冀州袁绍和兖州曹操实力最强,而袁绍所拥有的实力又在曹操之上。而且兖州和冀州仅有一河之隔。是以曹操处处以袁绍为首,密切与袁绍联盟合作,伺机壮大自身实力。而今曹操攻打徐州,袁绍跃跃欲试想要吞并幽州,双方各取所需,没有利益冲突。一旦中原局势明朗之后,袁曹联盟必然土崩瓦解,双方之间必有一场大战,从而决定中原各州的最终归属。”
    “嗯,子敬所言一针见血。句句在理。”李利颔首说道:“曹操此人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该俯首求饶的时候,他绝不强撑也不在意声誉威名。然而,等到他实力强大之后,就会翻脸无情。狠下杀手。能屈能伸,百折不饶,杀伐果敢,自古奸雄莫过于此。”
    周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询问道:“这么说来,文昌兄心中惟有曹操算得世之英雄,余者皆不足道?”
    “非也!”李利当即摇头说道:“如果天下只有兖州曹操一人堪称世之英雄,那我早就挥兵灭了他,岂容他一步步做大!”
    说到这里。李利语气稍顿,疑声问道:“不知公瑾、子敬可曾听说过涿郡刘备刘玄德其人?”
    “当然。”周瑜接声说道:“虎牢一战,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力战吕布,一战成名,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而今听闻他率部驰援徐州陶谦。现正与曹操交战,此举倒不失为仁义之举。”
    说话间,周瑜脸色陡变,惊声道:“文昌兄特意提起刘备其人,莫非另有所指?难道刘备还能成为一方诸侯不成?可他直到现在尚无根基,帐下兵马不过万,如何能够成事?”
    李利意味深长地讪笑道:“刘备眼下确是没有根基立足,兵少将寡,但他马上就有了。二位觉得徐州如何?”
    “对呀,徐州!”鲁肃和周瑜不约而同地齐声说道。
    随即周瑜恍然大悟道:“早就听说徐州牧陶谦年老多病,去岁与曹操大战一场之后就病倒了,如今又要和曹操再次对战。如此以来,只怕陶谦年寿不永,活不了多久了。陶谦若死,那徐州境内还有何人能够接替他的州牧之位,除了他的两个儿子之外,就只有率部驰援徐州的刘备。
    恰逢徐州存亡之际,陶谦一定不会将徐州交给两个儿子,且不说他们才能如何,单单是曹操不夺取徐州誓不罢休的气势,陶谦就不会两个儿子推到死亡边缘。故此,他一定会将州牧之位让给刘备,由此刘备手里既有兵又有粮,还平白得到徐州六郡之地。”
    说到这里,周瑜深有感触地感叹道:“我道刘备为何如此深明大义率部驰援徐州?原来他早就看准了陶谦年老体弱,寿命不长,特意率部赶来捡现成的地盘啊!”
    说完话后,周瑜唏嘘不已,英俊脸颊上还挂着一抹极为不耻之色。
    李利微笑道:“不管刘备是不是提前看出陶谦寿命不长,但他无疑是选择了立足中原的最好时机。即便陶谦一时半会儿死不了,却也不会亏待刘备。乱世当中绝对没有平白无故出兵帮忙解围的事情,有所付出必然有所求,否则刘备岂不成了无欲无求的大善人!倘若如此,刘备定然无法活到现在,即使没有战死沙场,也会被天下无休无止的战争活活累死!”
    周瑜轻轻点头说道:“如此说来,刘备还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竟有如此见识,可见其人志向不小,野心勃勃呀!”
    随即周瑜煞有兴趣地注视着李利,面带笑意地说道:“相比刘备来说,文昌兄更加了得。当天下人都以为刘备仁义无双之际,惟有文昌兄一眼看破刘备所图甚大,野心更大。由此可见,文昌兄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对西凉军下一步将要攻取的目标想必早有盘算。不过我比较好奇的是,文昌兄除了对兖州曹操和刘备二人另眼相看之外,天下间还有何人能让文昌兄挂念呢?”
    李利闻言欣然笑道:“还真让公瑾说对了,世上当真还有一人令我甚为看重,为此不辞辛劳亲自前来相邀。不知公瑾可知此人是谁?”
    “这、、、、、、”周瑜闻言色变,脸上表情急剧变化,眼神显得极为复杂,惊喜、犹豫和彷徨等神色兼而有之。
    沉吟片刻后,周瑜正视着李利。轻声问道:“不知文昌兄所说之人究竟是何人?在下愿闻其详。”
    李利眼神灼灼地凝视着周瑜,缓声道:“此人自幼聪慧过人,精通六艺,弓马娴熟,学贯古今,胸有千秋策,腹藏万甲兵,实乃经天纬地之才,素有气吞山河之志。我若得此人,便如高祖得韩信。得此一人尤胜十万铁甲兵。大业有望。江山可期。唯一可虑者,便是此人出身不凡,恐其不愿与我这个庶民出身之人为伍。因此,我徘徊数日不敢直言。生恐一朝错失良才,抱憾终生啊!”
    话音稍顿之中,李利缓缓起身走到凉亭横栏处,眺望居巢城,沉吟道:“雄姿英发美周郎,天纵奇才大丈夫!
    如此雄才却屈居一小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