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第23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荡不羁的塔里木河改道南行,河水从上游流入新河道里去了,只有孔雀河一水注入罗布泊,罗布泊也逐渐减小,最后只剩下干涸的湖盆。没有水源,生产生活用水无法解决,树木野草枯死了,使原先水草树木丰盛之地逐渐变为风沙弥漫之处,人们只得背井离乡,楼兰古城也就逐渐被埋入沙层之下而消失了。




石头天文历 
  美国怀俄明州北部有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名叫休林达的小村。在这个村子的西侧屹立着几乎横贯南北的落基山脉,就在这附近,人们可以看到稀稀落落地散布着四百年前居住在此的美国印第安人的遗迹。其中一个最为壮观的是人称魔轮的古迹。 
  魔轮座落在山体巍然隆起的、海拔2816米的平坦高原上,整个建筑呈圆形,直径达26米。中心是一个用当地所产的石头垒起的直径4米、高约60厘米的圆锥形石堆,圆周上均匀配置着六个同样大小的圆锥形石堆,其直径比中心石堆略小,高度一样。另外,从中心向外有28条用石子铺成的轮辐线,从远处望去,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轮子平躺在地上,十分壮观。那么印第安人在这个高原上修筑这座石头建筑物究竟有何用处呢?这是一个长久以来令人困惑不解的谜,不知吸引了多少考古学家来此考查。 
  不久以前,天文学家艾迪认为被称为魔轮的石堆具有天文学的意义。七个石堆两两连接而成的直线,瞄准着某特定时刻的某个天体的位置。譬如有一组连线恰好是与日升方向相同,瞄准将要日出之前升起在东方的毕宿五或参宿七那样明亮的星。但是从中心向外辐射的28条轮辐线隐藏着什么涵义呢?艾迪猜测28表示参宿七、毕宿五、天狼星等顺次在日出之前升起在东方的天数间隔,轮辐状排列是用来记录天数。但是考古学家对艾迪的这一见解表示异议,他们认为辐射线仅仅是装饰品,它象征太阳的光芒。另一种观点认为它表示印第安人捕猎的大动物野牛的肋骨的根数,因为野牛的肋骨恰好是28根。遗憾的是,哪一种看法都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不过这个数对印第安人来说肯定具有特殊的涵义,究竟是什么涵义,始终没有搞清楚。 
  正当人们为各自的观点喋喋不休地争论时,从英国传来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原来在英国也有这样一个具有天文历法意义的与此类似的古代建筑,所不同的是,它是用许多根硕大无朋的石柱围成的,曾经也是一个千古之谜,现在被天文学家霍金斯解开了。 
  在英格兰东南部的历史名城索兹伯里附近,有一个名叫阿姆斯伯里的小村,村西的原野上矗立一座由许多根硕大无朋的石柱围成的史前建筑,当地人叫做“斯通汉奇”(stone…henge),意思是“高悬在天上的石头”。这些石柱排成圆形,地基的直径达70多米,最高的石柱高达10米,它们的平均重量有26吨,其中有不少还是横搁在两根竖直的石柱之上,这在还是靠原始劳动工具的古代,简直难以置信人们是如何将这样笨重的石柱举上去的。难怪人们称之为高悬在天上的石头。 
  与魔轮一样,这座石头建筑物究竟作何用处?始终也是一个谜。直到60年代中期才由一名颇有点“考古癖”的天文学家霍金斯揭开了这个谜。 
  霍金斯凭着他天文学家敏锐的感觉来到了已为无数研究者踏遍了的现常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斯通汉奇的中间一圈是石柱,外围还有许多大小石块,其中好些石头两两连接而成直线,瞄准着某特定时刻的某个天体(主要是太阳和月球)的位置。例如有一组石头共14块,它们的连线中有24根分别在夏至、冬至或别的节气时,指向太阳和月亮升起或降落的方向。霍金斯就这样解开了这个谜。原来斯通汉奇是英国古代居民用来确定24个节气的一本石头天文历!




“丝绸之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大概自秦汉开始,丝织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域外。早在战国时,西方人就称我国为赛里斯(意为“丝国”),我国丝绸已誉满天下,但是大宗的丝织物传到西方,还是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的事情。当时我国的大量丝织物沿着张骞通西域的道路运往中亚、西亚各国,各国人民争相购买。这种中西贸易,从西汉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持续到唐代,直至元代才开始衰落下去。这条运销丝织物的通道,中外历史学家就称为“丝绸之路”。 
  西汉时的“丝绸之路”,东起国都长安,沿渭水西行,经咸阳、陈仓(宝鸡东)、金城(兰州),然后穿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到敦煌。由敦煌分南北两路,南路出阳关,缘昆仑山北麓向西,经若羌、且末、精绝、扜弥、于阗、莎车等地,越过葱岭到大月氏、安息(伊朗),向西经条支(阿拉伯)到大秦,即古罗马帝国。北路由敦煌向西北出玉门关,到伊吾(哈密)、车师(吐鲁番),沿天山南麓向西经焉耆、乌垒、轮台、龟兹(库车)、姑墨(阿克苏)、疏勒(喀什)等地,然后越葱岭,到大月氏或大宛、康居、奄蔡、再向西南经安息、条支到大秦。 
  这条丝绸古道,历经数代,到了唐代,由于当时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发展,东西方交往格外兴盛,在天山以北又开辟了一条新路。沿路主要通过天山北麓的庭州(吉木萨尔)、轮台(米泉县)、张保守捉(昌吉县)、石漆河(精河)、弓月城(霍城西北),沿伊丽河(伊犁河)向西,至西南的碎叶城(托马托克)。然后经怛罗斯(江布尔)、石、康、安以及波斯、大食、君士坦丁堡到罗马、威尼斯等地。 
  唐代为保护这条丝绸之路的畅通,从河西走廊的凉州(武威),到天山南北诸地,凡称军、镇、城等的地方都驻有军队。一方面担任守卫和维持地方秩序的任务,同时屯田,开发土地,种植粮食。当时沿这条古路形成了许多繁华的城镇和富庶地区。其中如凉州(武威)、高昌(吐鲁番)、龟兹(库车)等都是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繁荣的城市。 
  这条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中西交往的大道。我国古代的养蚕、缫丝以及各种丝织品、漆器、瓷器、铁器、茶叶和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火药和印刷术),通过这条大道相继传到中亚、阿拉伯、印度、埃及以及西方各国;而西方各国的文学、艺术和宗教也相继传入我国。我国境内许多动植物,如著名的宛马、无花果等,也都是从西方陆续传进来的。因而它有力地促进了古代东西方的经济、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以及加强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友好往来,对人类社会共同进步事业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稻米之路”
  上面我们已讲了“丝绸之路”,但你还知道有一条“稻米之路”吗?这条路起源于我国云南省,在时间上,它比“丝绸之路”还要早几千年。 
  世界上的稻谷包括两个生物学种,一个是亚洲稻(普通稻);另一个是非洲稻(光身稻)。通称的稻谷是指前者。如今它的栽培遍及全世界,面积已超过一亿公顷。关于它的起源问题,从上世纪到本世纪50年代,日本、前苏联、印度的农学家都认为是起源于印度和日本,我国早期的教科书亦沿袭此说,其实并非如此。解放后我国科学工作者先后在一些地方的地下发掘出6000多年前的炭化稻和战国时期的大量稻米;在云南也发掘出4000多年前的炭化稻,并且还发现广泛分布着三种与亚洲稻近缘的野生稻。近年来,各国专家通过多方面的研究,证明现今世界各国的栽培稻与云南原始稻种有亲缘关系。日本和国际稻米研究所的学者已公认云南是稻谷的发源地和演化变异中心。其他有关的研究者也印证最初种植稻谷的农民是居住在云南的百越民族。稻谷由此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路线是沿澜沧江、怒江、红河向东向南传至珠江流域的闽粤、江浙的吴越和越南的雒越;向西跨越山河传到缅甸及印度;并跟随物资及文化的交流由陆路或海上传至朝鲜、日本、马来亚、菲律宾,再传到美洲、欧洲。




洞穴与神秘文化
  大自然的造化能力是神秘莫测的,世上所有的奇异山水、奇异洞穴与动植物,都是大自然的杰作;然而其中最绝妙的杰作,非人类莫属。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切(包括山川草木、各种动物)造物中最了不起的,它不仅能适应自然而生存和发展,还创造了人类所独有的文化,而这些文化有时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大自然、影响于大自然,使许多自然现象因人类的介入而具有了文化色彩。洞穴文化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文化了的自然,这种人类文化与自然界洞穴的结合同样使洞穴充满了神奇的、难以解释的疑谜。 
  提起“洞穴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许多名山名洞中历代文人留下的诗、文题刻。这些古人的题刻是人类对自然幽洞之神奇与奥秘的咏叹和写照,是人类探索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一种艺术的方式。它在揭示了自然奥秘的同时,使人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锻造与升华。而差不多每一处题刻都能引出一段谜一般神奇而动人的故事,使洞穴天然的神奇之处更具文化色彩了。 
  比如,号称“天下第九洞天”的太湖“洞屋石林”就是这样的一座自然奇景与人文景观熔于一炉的著名洞穴。 
  第九洞天在太湖碧波中的洞庭西山上。说起洞庭西山,人们也许不会陌生。著名的太湖石就产在这里一处叫石公山的地方。如果您乘船,绕过石公山上岸,穿过一片桔林,来到林屋山脚下,一座半隐地下的洞口便豁然在目了。在洞口处有许多历代名家的题辞和诗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代宰相王鏊所题写的楷书大字“天下第九洞天”,还有不知谁题的四个隶书大字“林屋古洞”。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清朝文人俞樾所题的十个篆书大字:灵威丈人得大禹素书处。这里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据说,吴王阖闾(夫差的父亲)曾因事率众到此,听说这个洞极大,北通泰山,南连罗浮,东贯王屋,西接峨眉。他有心进去一探,却又不敢,于是选派了一位德高望重,人称毛公的老人进洞探查。毛公手持灯烛攀援而下,昼夜不停地走了70日,仍然未到洞底,不得不悻悻而返,手里只得素书三卷。毛公把素书交给吴王,吴王自然也看不懂,转而请教周游到此的孔子,孔子看后告诉吴王说:“此禹后涵文也。”吴王大惊,想不到洞中竟有如此奇珍,忙叫毛公再去探查。但这次毛公刚一进洞,便觉阴风阵阵,无数不知名的小虫纷纷往衣服里钻,飞动的蝙蝠不时扑上烛火,臭气逼人,前进不得,只好原路退出。关于这段故事,《太湖备考》是这样记载的:“昔吴王阖闾(夫差之父)使灵威丈人入洞,秉烛昼行七十日,不穷而返,得素书三卷,上于阖闾,不识,使人问于孔子,孔子曰:‘此禹后涵文也’。” 
  这个号称“洞屋石林”的林屋洞虽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却也有不同于其他洞穴的独特之处。洞中基岩顽石林立,成行成列,犹如万仙朝尊,穿行其间,如入八卦迷阵。这里的石林不高,一般在一米左右,不像云南路南石林呈“乔木林”,而是低矮的“灌木林”。依其单石形态命名为石灶、石床、石牛、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