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神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神断- 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女人?”
  “正是。因为沐指挥也算是得一聚的老主顾,所以认得。我已将那个伙计带过来认尸。他说,当时那个吃饭的人所穿衣服和长相,与尸体一模一样,就是沐指挥!”
  

………………………………
《大清神断》二十五(2)
………………………………

  “把他唤过来!”连朋举让人将店小二带来,店小二跪倒在地,道?:“小的见过大人!”
  “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名叫莫冶。”
  “你可认清那日吃饭之人就是沐清一么?”
  “小的绝不会认错,沐老爷虽是东城崇南坊的兵马司副指挥,并不管我们北城日南坊的地方。但沐老爷和您断案的名声早就在外了,又到我们饭庄喝过几次酒,所以认得。我们做伙计的别的不行,认人可是一绝,绝没有错的。”
  “那么那个女子的模样,你可记的?”
  “那女子戴着斗笠,披着面纱,就是吃饭喝酒的时候,也没有摘掉。所以小的没有看清面貌。但看身材却是绝佳的,走路袅袅生姿,倒像是个美人!估摸着也不过二十多岁的样子吧。”
  “她穿着什么衣服?”
  “那女子穿得甚是华贵。里边是竹根青花缎珠皮小袄,外罩宝蓝韦陀银一线滚的马甲,元色绉裙,天蓝缎裤子,脚蹬一双回文嵌花绿皮薄底靴。对了,虽是个美人,她的脚却是大的。”
  “是大脚?你可看清?”
  “小的看得分明,的确是大脚!”
  “你可听到他们说些什么没有?”
  “小的送了几回菜,只听到几句,却是听不懂。”
  “怎么听不懂?”
  “两个人说的都是广东话,小的一句也听不明白!”张问陶这才想起,沐清一是广东人,那这个女人一定是沐清一
  的老乡了。他乡遇故知,到饭庄吃杯酒倒是不奇怪。但怪的是,这个女子要比沐清一小二十岁,又是个大脚的满族女子,如何会与沐清一有交情?
  这时曹文植等人走了过来,曹文植问道?:“张大人,你可查出什么端倪来么?”
  “曹大人,方才验了刀伤,凶手武功高强,出手瞬间致命。但行凶者又不像是沐清一的仇人。若是仇人下手,是绝不肯一刀致命而不与其当面对质以解其恨的。所以很可能是雇凶杀人。看其刀、剑伤口,异常平滑,特别是刀过之处,碰到了沐清一衣服上的一颗铜扣,竟把铜扣削成两半,以此推断两人拿的都是宝刃。武林高手又有宝刃在手,是谁有这么大的能量请到这样的人物呢?我想京师之中,不外乎皇亲国戚、高官重臣、臣贾富商三类人。
  方才问了得一聚饭庄的伙计,与沐清一吃饭的是个满族年轻女子。这个女子身着华贵,又会说广东话。这样所要查的圈子就小得多了。此女子可能是在广东做过官的满大臣的妻妾子女,或是沾着皇亲的贵族。我想沐清一的死一定与这个女子有关系。但二人既然能同座吃饭,又断乎不是仇人。女子戴着面纱,又似乎不愿让人知道她与沐清一的关系。案情实在是扑朔迷离,不能理出头绪。现场留下的一切痕迹都让人故意抹去了,如今剩下的唯一线索,就只是那个满族女子的来历了。”
  东城巡城满御史舒鲁插话道?:“张大人分析得丝丝入扣,条条有理。不过,在京师中怎样去查这个满族女子呢?又要查一个什么样的女眷呢?总不能把所有在广东做过官的满人的女眷和在广东待过的皇族女子都叫到堂上审问吧。”
  “舒鲁大人说得对,对手十分精明,已经把所有的可能全算到了,将所有能够破案的通路都堵死。不过,她还是失算了一步,还有一个千里之外的漏洞她却没有算到。”
  “怎么是千里之外?”
  “沐清一随在我身边四年了。他的为人我是了解的,此人决不会在官场上与人结仇,也不会在女色上栽跟头。那么,所有的恩恩怨怨都很可能是在沐清一的广东老家结下来的。”
  “此话怎讲?”曹文植不解。
  “那女子与沐清一同说家乡话,说明两人都在广东待过。沐清一平时很少穿这样讲究的衣服,昨日特别换了这么一身盛装去会一个比他小二十岁的满族女子,说明二人关系不同寻常,一定要有较长时间的相处才会如此相熟。在他后来做浙江开化县县衙捕头和直隶省宣化府九品司狱的时候是不可能有这样机会的。这样的机会,也只有在广东时才可能有。所以解开此案的钥匙要从广东寻找。下官愿扶送沐清一的棺椁回原籍,在广东将此案查明!”
  

………………………………
《大清神断》二十六(1)
………………………………

  从北京走的时候,才是正月十九,到了广州已经是六月初一了。正是最热的时候,阳光肆无忌惮地射下来,打得打处都明晃晃的一片。暑热无情,风干物燥,树叶打着卷,骡马喷着鼻。张问陶一行人一路马不停蹄,赶到了沐清一的原籍清远县。
  清远县知县刘德孟已经从邸报和省里的牌文中得到消息,早就派人在城外候着,听说张问陶来了,老远就接出城去。见了张问陶道?:“张大人一路辛苦了,这里已经为您备了小
  轿,请到鄙县衙门里稍作休息!沐指挥的棺椁由我派人送到石角村吧!请大人放心!”张问陶道:?〃不必了。沐清一与我相交数年,情谊深厚。扶棺归里,是我应当做的。待我将沐清一的丧事操持完毕之后,自会上县衙叨扰。”
  刘德孟无法,只好命人为张问陶换了马,又派了两个衙役开道
  引路,送张问陶去沐清一的老家石角村。张问陶将沐清一的棺椁送到家门口,他的儿子沐韦深也已经从刘知县那里知道父亲亡故的消息,抱了棺椁放声大哭。张问陶将案子讲了,又安慰道?:“人死不能复生,你亦节哀顺便吧。我来广州,一半是送你父归乡,一半是要在广东寻找凶手。待将你父安葬之后,我将全力找出凶手,将其缉拿归案,以告慰沐老弟在天之灵!”
  沐清一的丧事操办得十分隆重,按着七品官的规格在祖屋前竖
  立了楣杆,修了大墓,又请了附近庙中的和尚设香坛,超度亡魂。当地乡绅旧吏、亲朋故友都来吊唁,因为沐清一在本地人缘特别得好,走了一拨又来一拨,直过了三天人才渐渐稀了。这才下棺安葬。
  等到一应葬礼之事都已完毕,张问陶将沐韦深叫到面前问道:?〃我听说你是过继过来的儿子?”
  “是啊,家父没有儿女。我在八岁时过继过来,家父在当地威信很高,人缘也非常不错,所以自从我改了沐姓,从小到大做事情总是很受乡亲照顾。”
  张问陶叹口气,突然感觉道,虽然沐清一跟了自己三四年了,自己对他的过去却知之甚少,竟生出几分惭愧来。他指指座位让沐
  韦深坐下,用亲近的语气道?:“你母亲是前年不在的?为何不派人到宣化报丧?”
  “路途太遥远,没有盘缠。派人捎信,又没有去那里的人。”
  “沐清一是三代单传,这么说来,你也没什么亲戚啦?”沐韦深想了想道?:“还有一个姐姐吧,但也算不上姐姐。”
  “咦,这是怎么说?”
  “在我过继到沐家的前一年,家父还曾收养过一个九岁的养女。但没过两三个月,这个女孩便逃了。”
  张问陶身子一凛?:“是从谁家过继的女孩?又逃回到本家了么?如今又在何处?”
  “并不是本地人,其父是一个犯人。别的就不知道了。这些事都是我听说的,并不知道详情。”
  “噢,你父生前可有什么仇人?”
  “我来的时候,已经记事。那时家父在县里做捕头,虽说是捕头。但他秉性纯善,为人热忱,作事正直清廉,不趋利不避害,但凭良心做事。所以四乡八里,口碑极好。就是被他捉住的盗匪,也没有不佩服他的。”
  几天来,张问陶奔波在村中乡里,打听沐清一过去的身世。但沐清一的身世如水,至清至纯,一点儿都没有污点。都说以沐清一的为人,是决不可能有仇人的。有的说沐清一在某年某月某日的大火中救了数条人命,有的说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得了急病也多亏沐清一请郎中急救才得了性命。但凡他在乡里做的事情,只有好的没有坏的,只有施恩的没有结怨的。张问陶奔波了几天,也找不出有理由杀害沐清一的仇人,更不要说是有身份的大臣王公了。但那个先收养后逃走女孩的身世,却渐渐有了眉目……
  乾隆四十二年,也是这样一个炎热的六月。一向民风纯朴,少有失盗的清远县却连连丢失东西,丢的都是食物、衣褥、锅碗等居家之物。沐清一当时是一名捕役,只有二十二岁。他很快就在一座破庙里将这个贼捉住了。但当他看到这个贼的模样时,却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
《大清神断》二十六(2)
………………………………

  这个贼已经被麻风病毁了容,他还带着一个九岁的女儿。一个深患疫疬(中医称法,就是传染病)的病人和一个只有九岁的女孩子,县衙根本不能关监收容。唯一的办法,就是着人将其赶回原籍。但父女二人却是被原籍的人赶出来的。这样赶来赶去,这一老一少很可能会死在途中。
  沐清一将其接回了家,并请来郎中诊疗。为防瘟疫在村中传播,不久,他又将这个病人
  送到山上一座空庙中,雇人送饭照顾。那个九岁的女孩则被他收为义女。但在九月的时候,女孩却逃了。
  这个女孩并没有到山上找她的父亲,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父亲的落脚之处。从此,就再也没了这个女孩的音讯。
  这个女孩和那个满族女人是何关系?张问陶努力想把两个人联系起来,但一个是地位尊贵的满族美女,一个是麻风病人的汉家平民女儿。两个人似乎很难会有什么关系。
  清远县的县衙中,几只夏蝉一声声的长鸣,此起彼伏,更让人感觉到烦热不堪。张问陶坐在三堂书房,手中捧着冰块,知县刘德孟陪在一边,不停地揩汗。
  “二十年前,这个九岁女孩失踪时,是九月天气。南方无寒日,而且又正是收获的季节,加之民风纯朴,乐善好施,这个女孩不可能冻饿而亡。那么她只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被人收留了,一个是被人拐卖了。一个小女孩不会走得很远,她眉心有颗红痣,也容易辨认,如果是被人收留是比较容易查到的,但如果是被人拐卖了,就很难办了。”张问陶神情阴郁地对刘德孟说。
  “两江总督李奉大人和广东巡抚陈士文大人,都已经下来了牌文。说协查文书已经发出,两广各县都开始查找乾隆四十二年失踪的这个女孩;相信不久便可水落石出。”
  “嗯。我这边也接到了湖南巡抚阿林保大人、江西巡抚张诚基大人的文书,广东北邻的湘赣两省也开始协查此女。毕竟添人添口、收养大事,是隐瞒不住的;?如果没有被拐的话,应当很快就能查到。”但一连三个月过去了,却一点消息皆无。各地协查的州县都报说,乾隆四十二年到四十三年,没有人收养过这样一个女孩子。张问陶
  一时陷入谜局。
  

………………………………
《大清神断》二十七(1)
………………………………

  广东的秋天仍是湿热得很,虽已到了中秋,天气仍不凉爽。此时的张问陶已经住在了广州的驿馆。广州人过中秋喜爱点灯笼,大概是与明月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