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话古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煮酒话古人-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位主和派的支持。两方还是达成协议,刘备为荆州牧,(实打实的,虽然还有一半没到手。)孙权为徐州牧(虚的不能再虚的,还居然是刘备以前的位置,哈哈)。
  不过,怎么说,刘备还是在荆州夺得了一块安身之地了,虽然小了点,但是至少可以保证有了发展空间,而且还把曹操吓了一跳。
  曹操这一跳吓的果然没错,不久刘备就要拥有真正的帝王基业。
  却说刘备得到了荆州,但是这荆州地方太小,南面是土著,北面是曹操,东面是孙权,动动身子都不舒坦。而且荆州被曹操一折腾,已经大伤元气,虽然有不少原住民深感刘备仁德回来,但还是要受到曹孙势力的阻拦,所以,要发展壮大,就要再度开拓地盘。
  按刘备原来的性格,恐怕还是和曹操硬对硬,但是自从诸葛亮来了后,选择弱小势力开拓地盘就成了刘备的战略。而且,今时和往日不同,曹操已经稳定了北方,偷袭许都已经不行了,那只有先壮大自己,再图中原了,而西面的益州就是一个很好的肉。
  不过益州这块肉谁都看的到,孙权就看到了,表示要和刘备一起攻打益州,不过刘备岂可让嘴边的肉白白送了,就说,你要打就打吧,我和刘璋是宗亲,不忍心打,你去打我也不阻拦。但是攻打益州要经过刘备的地盘,刘备这样的态度孙权怎么能放心,何况主张打益州的周瑜已死,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刘备却开始动手了,或者说,益州是送来的,张松法正这两位益州官员暗通刘备,劝说刘璋借刘备的实力抵御张鲁和正准备向汉中动手的曹操。这可正合了刘备的胃口,于是带兵入益州,此时的入蜀部队并没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他们都留着守荆州。而刘璋对刘备也不错,给刘备增兵增给物质,刘备的军队得以扩张。而且刘璋还亲自来迎接刘备,此时庞统等人都劝说刘备将刘璋等荆州要员一网打尽。但是刘备没有同意。
  关于刘备的说法,是:“此大事也,不可仓卒。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这是为何呢?按理说,庞统等人的意见也没错,只要刘璋等骨干被抓,益州就可能兵不血刃得到。不过刘备的考虑也有一定的道理,刘备对益州是新来者,假如刚进来就夺其主,难免人心不服,而且此时刘备军力不足,一旦有人借机作乱,很难压制,而从刘备之后得到益州的情况看,他对益州已经是全局性的控制了,以刘备一向以人心为本的战略来说这样也没错。但是,我还是认为假如用庞统计,那更好一些,至少可以得到一年多的时间,汉中也能先于曹操取得。
  总之,刘备得到了刘璋的支持,在葭萌驻扎,随便收买人心,本来一直这样下去,刘备或先攻打汉中,外王内圣,得益州人心取刘璋而代之也可,或先树威德,策反益州人士,收其民,再取刘璋而代之也可,不过此时却出了一事,孙权受到曹操攻打,求援刘备,刘备以这个为借口向刘璋要钱要人,刘璋心情不爽,心想打张鲁我给你钱,荆州江东是你的事,也要我给吗?也不好不给,只给了部分。这到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张松写信给刘备要其入成都:“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事泄。此时才不得不发兵攻打,又要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入川,两面夹攻。
  结果大家都知道,过程没什么好说的,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张飞的表现,我们知道在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人张飞的戏份最少,而且还常为别人的过错抵罪,不过从历史角度看,张飞在演义中的篡改倒是最少,尤其是来荆州之后。
  自徐州那次守城表现不佳,张飞就不再被唯以大任,刘备大都把他放在身边,不象关羽那样可以独当一面,而且战功也小的多,知名度也不高,但是长阪一战使得威名重立,再度受到重用,等到自荆州入益州,他已经开始自领一路,而且义释严颜,每战必克,表现上佳,等攻克成都后封赏,“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诸葛亮此时的地位已经确立为文臣第一,外加入川带兵,而法正为入川谋主,才智过人,不亚于诸葛亮,入川第一功,至于关羽虽然入川无功,但是作为守荆州的封疆大臣,而且荆州为刘备根据地,封赏也是正常,至于张飞就是依靠此次作战的功勋,成为川中第一武将。(关羽在荆州不算,)
  假如蜀中只是碰巧,那对张郃则是实打实的成功了,张郃为河北名将,自投曹操后屡立战功,自后三国时代也是抵御诸葛亮的魏国大将,在曹军中乃是数的上的名将,但是在巴西惨败于张飞,此时的张飞功勋已经鼎盛,同时,也标志着之后的张飞没什么大作为了。
  张飞没大作为倒不是他作战的问题,而是刘备征伐汉中,没有用上张飞,不过刘备所用的黄忠也是一举而胜夏侯渊。(此时的刘备已经不用亲自对战敌方的大将了,派自己的手下大将足以。)而当曹操亲来,也不用象以前那样没见到就跑了。二十四年,刘备说:“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果然,曹操自关中南征,屡屡不顺利,终于退兵,刘备得到汉中。
  刘备得到汉中,但是汉中却不如益州富裕,一来是本来益州就远比汉中富裕,二来是曹操用兵,不利也不让你占便宜,之前的荆州,现在的汉中都是如此,一旦退兵就将民众和物质带走。而且汉中险要,这就需要一大将守卫,本来作为武将中的第二人,张飞是首当其冲,但是刘备却任命了魏延,并问魏延,我任命你做这么重要的官,你怎么做呢,而魏延的回答也很有意思:“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比当年刘备还厉害,刘备也就是说曹操之下的大将无人是我对手,但是对曹操还有畏惧,而魏延此言比刘备又高了去了。之后魏延果然为蜀中第一大将。
  刘备得到荆州部分,益州,汉中,已经基本实现了当年诸葛亮的隆中对,接下来就要攻占天下了。在此事,我们回顾一下之前群雄夺取天下的路程,秦是自关中兼有巴蜀而得天下,汉高祖刘邦是自汉中偷袭关中,以其为基础夺天下,汉光武帝是以中原为基业,而得天下。刘备之前就这三代,其中汉光武帝就不能学了,中原在曹操手里,而秦汉倒是可以学习学习,尤其是刘备一向仰慕的高祖刘邦,以汉中偷袭关中,以其为基业,而得天下,这是一好例。只是这个例子不好学,汉中到关中地势险要,守军只要坚守,便不易攻下,(之后的诸葛亮就是好例子,)而当年汉高祖依靠千古奇才韩信的暗渡陈仓,外加项羽不暇顾及,才得到关中。(之后魏延也想暗渡,不过他做不了韩信,诸葛亮也不是刘邦。)所以诸葛亮提出“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招是和当年楚汉战争的情况一样,当年齐国兵乱,项羽无暇顾及西面,韩信才从容收得关中,不过当年是齐国造成,现在就要刘备自己造成了,所以荆州这点是不能少的,也就是有了关羽这位上将的北进。
  确实,以关羽的身份,是最适合做这北伐名将的,关羽在荆州驻扎多年,根基深厚,不单在荆州,在中原也派了许多奸细,所以关羽北上,中原各地纷纷响应,曹操也预备迁都。(迁都不是小事,一般也就是敌军将近才会迁都,可见当时中原情况危急程度。)而且派兵支援,假如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刘备乘机自汉中偷袭关中,那确实是汉高祖的基业了,这样也形成了对曹操的包围。(而假如曹操取汉中益州则是对刘孙的包围了。)
  假如历史这样发展下去,汉室再兴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孙权却出来搞乱了。
  前文说过孙权的性格,象一土财主,一方面想着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要占别人的东西,当初刘备取了益州,他就想要荆州。(这点怎么说呢?孙权应该不是白痴,别人的东西怎么会平白无故给你,那种许诺怎么能当真,要说许诺当真,他老哥孙坚就要一直在袁术手下做事了,也没现在江东的基业了。不过刘备那话也真狠,什么取了凉州就给荆州,实着刺激了孙权。)于是孙权一举动兵,刘备也不含糊,两军对峙,要不是曹操入汉中,刘备也不会休兵,让出三郡了。(不过说实在的,真应该在当时就开一战,最好灭了一家,否则还是落得被吞并的下场,只剩下一家反而好办事。)孙权这人也当真是很可爱,当初还动兵来着,一得到三郡就喜滋滋的打曹操了,只是在张辽那碰了一鼻子灰。
  现在看刘备关羽这样闹的欢,他心里也不爽了,你想象一个土财主的心理,原来他救济的一个雇农现在生意做的好,反而比自己还发达了。而且看到刘备的益州汉中,孙权的心里就疼啊,原来那可能是自己的啊。反正这样的心理,孙权越看刘备越不顺眼,尤其是关羽。
  其实,本来要换一个人来,孙权也不至于如此,孙权这脾气,捧捧他,拍拍马屁,也就舒服了,但是关羽这脾气,火暴的很,孙权要和他结亲,按理说国事为重,嫁了就得了,何况孙权一方霸主和你结亲也不委屈啊,但是他把别人骂走。那孙权这样要面子的人怎么受得了气。(本来假如结亲,就算兵败了也不至于身死这么绝啊。)而且一直支持联合的鲁肃已死。(随便说一下单刀赴会,并不象演义那般关羽威风的紧,鲁肃窝囊的很,鲁肃和关羽应该是说各执一词,想罗贯中大概是以他那时的标准衡量汉末的鲁肃了,以为就是一儒士,却不想那时的儒士可不是元末的儒士,都是知兵的,不然怎么能当大将。)
  接下去的事很简单了,荆州偷袭,关羽被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原先的战略就是以东吴没来插手制定的,关羽的兵力对曹孙两家中一家都有余,单对一家就难说了,而要北上,就不得不冒险。而且孙权这样做实在是很危险的,取得荆州后直接和刘备联盟破裂,而巴结曹操却不会得到任何好处,要是一个正常的人,都不会这样做,就算真想维持现在的局面,不想刘备太强大,只需要陈兵荆州就可以了,那关羽自然不敢北上,或者乘关羽北进,也挥军北上占地盘,都是可以的,但是这样做,确实不是明智之举,完全是一种疯狂的行为,看孙权后来的动作,也是相当后悔的。
  随便为关羽做个结尾吧,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危难时不背弃,离散后又投奔,确实当得上忠义两字,至于名将,虽然演义中加了诸多关羽虚有的功劳,但是作为大将,斩颜良,水淹七军擒于禁,(随便说一下于禁,于禁作为曹操多年的爱将,投降是曹操没想到的,一来是于禁怕死,另一方面也有当时形势对曹操不利的情况,因为象张郃这样的名将都是在不利的情况下投降,这也很常见。)他作为大将是公认的,不过也不能说是千古名将。刘备对他也是很信任的,将荆州交给他镇守,一直以来是刘备阵营的第一名将,后世对他是有点过于褒扬了。
  刘备失去了荆州和关羽这位大将,不气才怪,但是又不能马上复仇,毕竟曹操仍在,危险仍在,直到曹操死去,曹魏篡汉,内部要整顿,顾不上刘孙两家,刘备才又动了伐吴的心思。
  关于伐吴,虽然很多人弊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